3.2电阻 跟踪训练(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3.2电阻 跟踪训练(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8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8-24 18:07: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鲁科版选修3-1
3.2电阻
跟踪训练(解析版)
1.一段长为L,电阻为R的均匀电阻丝,把它拉制成6L长的均匀细丝后,切成等长的六段,然后把它们并联在一起,其电阻值为(  )
A.
B.6R
C.
D.R
2.如图所示,厚薄为1mm的矩形金属薄片边长,,当将1与2接入电路中时,电阻为R,若将3与4接入电路中,则电阻为(  )
A.
B.
C.2R
D.4R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材料的电阻率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由可知,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C.把一根长导线截成等长的三段,则每段的电阻率均不变
D.由可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4.一根粗细均匀的金属丝,当其两端所加电压为U时,通过其中的电流为I。现将金属丝均匀地拉长为原长的3倍,在其两端电压为3U的情况下,通过的电流为(  )
A.I
B.3I
C.
D.
5.集成电路中通过控制掺杂条件调节半导体的电阻率,同时通过改变形状制作特定大小的电阻.如图所示,两只用不同材料制成的上表面均为正方形的长方体导体甲、乙,高度均为h,甲、乙上表面边长分别为a、b,甲的电阻率是乙的2倍。则(  )
A.从图示电流方向看,甲、乙电阻之比为
B.从图示电流方向看,甲、乙电阻之比为1:2
C.若电流方向均为竖直向下,甲、乙电阻之比为
D.若电流方向均为竖直向下,甲、乙电阻之比为
6.根长为L、横截面积为S的金属棒,其材料的电阻率为ρ,金属棒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子数为n,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在金属棒两端加上恒定的电压时,金属棒中有电流通过,自由电子定向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为v。金属棒两端的电压为(  )
A.
B.
C.
D.
7.一根长为L、横截面积为S的金属棒,其材料的电阻率为ρ。棒内单位体积自由电子数为n,电子的电荷量为e。在棒两端加上恒定的电压U时,棒内产生电流I及自由电子定向运动的平均速率v分别为(  )
A.

B.

C.

D.

8.某金属导线的电阻率为,电阻为R,现将它均匀拉长为原来的2倍,那么该导线的电阻率和电阻分别变为(  )
A.4和4R
B.和4R
C.16和16R
D.和16R
9.将截面均匀、长为L、电阻为R的金属导线截去,再拉长至L,则导线电阻变为(  )
A.R
B.R
C.R
D.nR
10.一根粗细均匀的导线,两端加上电压时,通过导线的电流为,导线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为。若将导线均匀拉长,使它的横截面的半径变为原来的,再给它两端加上电压,则(  )
A.通过导线的电流为
B.通过导线的电流为
C.导线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为
D.导线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为
11.直径为d、长为l的导线两端加有电压U,导线中单位体积的自由电子数为n。仅改变下列条件能使电子漂移速度变为2倍的是(  )
A.d增至2倍
B.l增至2倍
C.U增至2倍
D.n增至2倍
12.如图所示,用伏安法测电阻R0的值时,M、N接在恒压电源上,当S接a时电压表示数10V,电流表示数0.2A;当S接b时,电压表示数12V,电流表示数0.15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为了较准确地测定R0的值,S应接在a点,R0的真实值为50Ω。
B.为了较准确地测定R0的值,S应接在a点,R0的真实值为70Ω。
C.为了较准确地测定R0的值,S应接在b点,R0的真实值为50Ω。
D.为了较准确地测定R0的值,S应接在b点,R0的真实值为70Ω。
13.2019年3月19日,复旦大学科研团队宣称已成功制备出具有较高电导率的砷化铌纳米带材料,该材料的电导率是石墨烯的1000倍。电导率就是电阻率的倒数,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导率的单位是
B.材料的电导率与材料的形状无关
C.材料的电导率越大,其导电性能越弱
D.电导率大小与温度无关
14.一根均匀的电阻丝的阻值为R,在材料和温度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情况中的电阻丝阻值仍为R的是(  )
A.长度不变,横截面的面积为原来的4倍
B.横截面的面积不变,长度为原来的
C.长度和横截面的半径都为原来的4倍
D.长度和横截面的面积都为原来的
15.在一些武侠剧中,有时可看到某大侠把一个银元宝,用手一搓,变成一个球,又拉一下,变成一根均匀细长条。假设在上述过程中,银的温度不变,则银球与银细长条相比(  )
A.银球的电阻率较小
B.银球电阻率较大
C.银球的电阻较小
D.电阻相等
16.两根完全相同的金属裸导线,如果将其中一根均匀拉长到原来的2倍,而将另一根对折绞合起来,然后把它们并联接入电路中,电路导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二者电压相同
B.二者电阻大小之比为16∶1
C.二者电阻大小之比为4∶1
D.二者电流大小之比为1∶16
17.欧姆不仅发现了欧姆定律,还研究了电阻定律,有一个长方体型的金属电阻,材料分布均匀,边长分别为a、b、c,且a>b>c。电流沿以下方向流过该金属电阻,其中电阻的阻值最小的是(  )
A.
B.
C.
D.
18.一个柱体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把它均匀拉长为原来的5倍电阻变为原来的25倍
B.把它均匀拉长为原来的5倍电阻变为原来的5倍
C.把它对折两次电阻变为原来的
D.把它对折两次电阻变为原来的
参考答案
1.D
【详解】
一段长为L,电阻为R的均匀电阻丝,把它拉制成6L长的均匀细丝后,截面积变为原来的
,根据
可知,电阻变为原来的36倍,即36R。切成等长的六段,每段电阻为6R,然后把它们并联在一起,其电阻值为每段电阻的,即R。
故选D。
2.B
【详解】
设金属板长为,宽为,高为,当将1与2接入电路中时,根据电阻定律得
若将3与4接入电路中时,根据电阻定律得
联立解得
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3.C
【详解】
A.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半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A错误;
BD.电阻的定义式
是用比值定义的,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电流无关,故BD错误;
C.电阻率与材料的长度无关,把一根长导线截成等长的三段,则每段的电阻率都不变。故C正确;
故选C。
4.C
【详解】
根据电阻定律可知,金属丝的电阻
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其中的电流为
现将金属丝均匀地拉长为原长的3倍时,金属丝的横截面积为原来的,根据电阻定律可知,将金属丝均匀地拉长为原长的3倍后,电阻为
根据欧姆定律得,在其两端电压为3U的情况下,通过的电流为
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5.D
【详解】
AB.由电阻定律可知
可知甲的电阻
乙的电阻
甲的电阻率是乙的2倍,则甲、乙阻值之比为2:1,故AB错误;
CD.若电流方向均为竖直向下,甲的电阻
乙的电阻

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6.A
【详解】
导体棒中的电流
电阻
金属棒两端的电压为
故选A。
7.A
【详解】
根据欧姆定律有
根据电阻定律有
电流的微观表达式
联立几式得
故选A。
8.B
【分析】
体积不变,长度变长,则横截面积变小,然后根据求解。
【详解】
电阻率与金属的长度、横截面积无关,所以电阻率不变;电阻为
均匀拉长为原来的2倍,其材料和体积均不变,则横截面积变为原来的,由于导体电阻与长度成正比,与横截面积成反比,所以此时导体电阻变为原来的4倍
故选B。
9.B
【详解】
根据电阻定侓
截去之后再拉长至L,长度没有变化,横截面积变为原来的则电阻变为
故ACD错误,B正确。
选B。
10.D
【详解】
AB.将导线均匀拉长,使其半径变为原来的,横截面积变为原来的,导线长度要变为原来的4倍,金属丝电阻率不变,由电阻定律
R=ρ
可知,导线电阻变为原来的16倍;
电压U不变,由欧姆定律
可知,电流变为原来的
,故AB错误;
CD.电流I变为原来的,横截面积变为原来的,单位体积中自由移动的电子数n不变,每个电子所带的电荷量e不变,由电流的微观表达式
I=nevS
可知,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变为原来的,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11.C
【详解】
电流的微观表达式,电阻定律
结合欧姆定律联立解得
A.电子漂移速度与d无关,故A错误;
B.l增至2倍,电子漂移速度变为原来的一半,故B错误;
C.U增至2倍,电子漂移速度变为2倍,故C正确;
D.n增至2倍,电子漂移速度变为原来的一半,故D错误。
故选C。
12.D
【详解】
由题意可知
由此可知,电压表分流对实验影响较大,电流表应采用内接法,故S应接在b点。
设电源的电压为U,电流表的内阻为RA,由题得
U=12V
则有:
S接a时
U=U1+I1RA?

U=10V+0.2A×RA??
S接b时
U=I2(RX+RA)

U=0.15A×(RX+RA)
联立解得
Rx=70Ω
即Rx真实值为70
故选D。
13.B
【详解】
A.电导率是电阻率的倒数,所以电导率的单位是Ω-1?m-1,故A错误;
B.电阻率是由材料的性质所决定的,与材料的形状无关,所以电导率的大小与材料的形状也无关,故B正确;
C.因为电导率是电阻率的倒数,所以材料的电导率越大,其电阻率越小,其导电性就越强,故C错误;
D.电阻率的大小受温度的影响,所以电导率的大小也受温度的影响,故D错误。
故选B。
14.D
【详解】
由电阻定律可知
A.长度不变,横截面积增大为原来的4倍时,电阻变为原来的四分之一,故A错误;
B.横截面的面积不变,长度减小为原来的四分之一时,电阻减小为原来的四分之一,故B错误;
C.当长度和横截面的半径都为原来的4倍时,面积变成原来的16倍,则电阻变原来的四分之一,故C错误;
D.长度和横截面的面积都减小为原来的四分之一,电阻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15.C
【详解】
AB.因为材料未变,温度不变,则电阻率不变,故A、B错误;
CD.将银球变成银细长条,横截面积变小,长度变大,根据电阻定律
可知电阻变大,即银球的电阻较小,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16.C
【详解】
A.两导线并联,则二者电压相同,选项A正确,不符合题意;
BC.设原来导线电阻为R,则第一根导线的电阻
第二根导线的电阻
二者电阻大小之比为16∶1,选项B正确,不符合题意;选项C错误,符合题意;
D.电压相等,根据
可知,二者电流大小之比为1∶16,选项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7.A
【详解】
根据电阻定律
可知,横截面积越大,长度越短,则阻值越小。
故选A。
18.AD
【详解】
AB.将导体均匀拉长为原来的5倍,由于体积不变,则截面积变成原来的,则由电阻定律
可知,则电阻变为原来的25倍,故B错误,A正确;
CD.把一根粗细均匀的电阻丝对折两次,长度变为,横截面积变为4倍,根据电阻定律公式
可知,则电阻变为原来的倍,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