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月夜忆舍弟》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月夜忆舍弟》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24 20:39: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月夜忆舍弟》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诗歌内容。
2、品味诗歌语言,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
3、感受诗歌的意象,体会作者诗风,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反复朗读,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的意象,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
学习课时:一课时
学习过程:
课前:小可爱们,大家好!我姓丘,你们可以叫我丘老师,不过,如果你们叫我小丘老师的话,我会更开心的,因为女人嘛,总喜欢别人说自己年轻,我也不能免俗的,哈哈!
小可爱们,初二级的老师都说咱们班是全年级最优秀的班级,老师也坚信这一点。希望在这节课里,同学们能充分展现自己的风采,让老师尽情享受你们的精彩。
一、导入新课
剪不断的乡愁总是漂泊在外的游子们永恒描写的主题,提起它,我们的脑里会涌现许多有关乡愁的诗句。能说说你所知道的表达乡愁的古诗词名句吗?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过渡: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心境,对乡愁的理解也会有所不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看看他是如何倾吐心中的乡愁的!
二、出示学习目标(齐读)
1、反复诵读,理解诗歌内容。
2、品味诗歌语言,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
3、感受诗歌的意象,体会作者诗风,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
过渡语:阅读文章,如果我们能够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了解他所处的社会、时代,那么我们就能更准确、更深入地理解他的作品。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资料上的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
三、知人论世(作家作品简介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指诗文的风格深沉蕴籍,语势有停顿转折)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背景: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乾元二年九月,叛军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再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客居在秦州(今甘肃天水),只有最小的弟弟在他身边,其余三个弟弟分散在山东、河南等地。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之情。这首诗就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
过渡: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人的乡愁世界,倾听他内心的呼唤。
四、诵读诗歌
1、学生自由吟读三遍:
第一次读,要求声音响亮,读准诗句中每一个字音,读得字正腔圆;
第二次读,要求读顺诗句,把握节奏,读得抑扬顿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第三次读,要求把握情感基调,充满深情地读。
2、指名展示读,追问:你为什么要这样读?(节奏、语气、语调、语速、情感)
3、评读、竞读
4、全班齐读(力争把自己体会到的感情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五、感知诗的内容
1、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诗歌的内容,同桌之间互相说说自己的理解。
2、对于这首诗的理解,同学们有什么困惑之处吗?(学生自主提问,随意指定同学回答,老师相机点拨)
戍楼上的更鼓声断绝了人行,秋夜的边塞传来了孤雁哀鸣。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虽有兄弟但都离散各去一方,已经无法打听到他们的消息。
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还没有停止。
六、感悟诗的情感
再次朗读这首诗,思考:我从这首诗中读出了怎样的情感?是从哪些词句中读出来的?(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各种情感)
全班交流后,明确:这首诗不仅仅是在写思念,更是在写对弟弟们的担忧、挂念,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还抒写了对离乱的感慨之情,对时局的忧虑,渴望战争早日结束,渴望社会安定。作者描写的既是自己,也是饱经战乱的百姓,这也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首联: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频仍、激烈,道路为之阻隔。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月夜”的背景。
颔联点题。“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那是在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但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置疑。这两句使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是诗人思亲思乡情感的真实体现。
颈联:由望月转入抒情,过渡十分自然。月光常会引人遐想,更容易勾起思乡之念。诗人今遭逢离乱,又在这清冷的月夜,在他的绵绵愁思中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不安,语气也分外沉痛。“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上句说弟兄离散,天各一方;下句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写得伤心折肠,令人不忍卒读。这两句诗也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
尾联:“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紧承上两句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亲人们四处流散,平时寄书尚且常常不达,更何况战事频仍,生死茫茫当更难预料。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全诗情感之源是——
“况乃未休兵”这一句,上面一系列的情,一幕幕的景,一片片的思,一声声的雁叫,都是因它而起。因为“况乃未休兵”,所以“寄书长不达”;因为“况乃未休兵”,所以“有弟皆分散”;因为“况乃未休兵”,所以“无家问死生”;因为“况乃未休兵”所以“月是故乡明”;因为“况乃未休兵”所以“戍鼓断人行”。
老师读前半句,同学们读后句:
况乃未休兵,寄书长不达。
况乃未休兵,有弟皆分散。
况乃未休兵,无家问死生。
况乃未休兵,月是故乡明。
况乃未休兵,边秋一雁声。
况乃未休兵,戍鼓断人行。
小结:秋夜本是美好的,但在战乱年代,这样的良辰美景却笼罩在悲凉的气氛中。更鼓响过,行人断绝,孤雁的叫声愈显凄切。白露既降,天气转凉,思念亲人,徒增悲伤。诗人的思绪乘着月色飞翔,他在设想故乡的月亮应该更明更亮。可是兄弟分散人各西东,家人如断线的风筝失去联系,是生是死,是苦是悲,恐怕只有千里之外的明月才知道。在安史之乱中,杜甫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既怀家愁,又忧国难,真是感慨万端。稍一触动,千头万绪便一齐从笔底流出,所以把常见的怀乡思亲的题材写得如此凄楚哀感,沉郁顿挫。
七、拓展迁移
同学们,如果穿越时空,我们到了唐朝,且有幸成了诗圣杜甫的弟弟,当读了兄长这封情深意重的信后,会如何给他回信呢?(能用古诗文的形式更好。)
1、学生自主上台展示作品。
2、老师展示个人作品
同学们,听了你们的精彩回信以后,小丘老师也想过过当杜甫的弟弟的瘾,把自己备课时想到的一首诗与大家分享一下:
今宵读兄诗一首,双眼不禁涕泪流。
烽烟四起家无存,骨肉分离盼团圆。
手足天伦遥无期,只恨多年乱未平。
而今惟愿人长久,虽隔千里共婵娟。
同学们,通过与杜甫哥哥进行情感交流,我们更能体会到他内心的种种复杂情感,更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感到庆幸!因此,咱们要倍加努力,不负韶华,只争朝夕!
八、老师寄语
同学们,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远不会老去。愿同学们通过本诗的学习,更爱自己的家乡,更爱自己的祖国!
最后,让我们大家再次深情诵读这首诗,再次体会作者深沉的思乡思亲之情和忧民爱国的情怀。
板书设计:
月夜忆舍弟
杜甫
首联:更断雁鸣——悲凉
颔联:故乡月明——思念
颈联:弟兄离散——牵挂
尾联:寄书不达——忧虑
个人才艺表演:
小可爱们,为了感谢你们在这节语文课上给小丘老师带来的独特而又美好的体验,小丘老师想把自己创作的一个故事跟大家分享。这个故事曾经发表在《故事会》这一刊物上,当时得了600块钱的稿费,可让小丘老师着实得瑟了好一阵子呢。
谁是饭桶?
丘春平
王大伯是某中学食堂的师傅,他看到许多学生总是把吃剩的饭菜随地乱倒在食堂门前的一块空地上,这样既浪费粮食,又严重污染了环境,觉得很痛心。于是,他就从家里找来一个久已不用的大木桶放在空地的一角,并请人写了一个大告示牌竖立在一旁。他满以为这下可以圆满地解决问题了:一来可以把剩饭剩菜拿回家喂猪,二来净化了食堂周边的环境,真是一举两得。
谁知,事情的发展并未如他所愿。他发现学生依旧乱倒剩饭剩菜,而且倒的地方比以前更为分散,有的甚至还倒在了食堂的门侧。这是怎么回事呢?
一天,他趁着吃饭的人比较少,就悄悄地拉住一个正在门口乱倒一通的学生,问:“空地一侧不是放了一个大木桶供你们装剩饭剩菜吗?你们为何就不愿多走几步呢?”这个学生听了,抿着嘴笑了,说:“谁敢去呀?那还不得让人笑死呀。”王大伯听了,生气了:“你们这些学生太不象话了。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老师就教你们‘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可你们这么大了,却毫不珍惜,肆意浪费,真是太可恨了。”这个学生听了,红着脸,说:“师傅,我们也知道这样做不好,也想把剩饭剩菜倒进桶里去。可是,那样做会让人笑话的呀。”“什么?节约粮食竟然会被人耻笑?”王大伯更愤怒了。这个学生急了,说:“就是会被人笑话的。不信,你就自己去看看吧。”
半信半疑地走到空地上,他发现那个木桶仍然好好地呆在那儿,可是却没能发挥它的作用。这是怎么回事呢?再仔细一看,他发现离木桶几米远的地方竖立着一个木制的告示牌,上面用鲜红的油漆写着几个醒目的大字:上前几步,就是饭桶!
小可爱们,这个告示牌为什么会成为笑料呢?
请你们帮帮王大伯的忙,重新为他设计一个告示牌吧。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同学们!祝同学们健康成长、快乐学习!再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