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写作《如何突出中心》教学实录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写作《如何突出中心》教学实录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24 20:40: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如何突出中心》教学实录
设计思路:
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是学习如何在选材中安排内容的详略和采用对比的手法来突出中心。总共有三个教学环节。第一个环节重在激趣,用一个小故事激发学生认识中心是什么;第二个环节从学生所学的《论语》中摘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通过“志”在匹夫心中的地位激发学生认识中心在文章中的重要性;在前面两个环节的铺垫下,第三个环节重在通过写作实践掌握突出中心的两个手法:详略得当和对比。第三个环节是本堂课的教学重点,笔者选了一篇比较典型的学生中心不突出的文章《妈妈的爱》,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通过探讨,寻找出解决方案,然后再进行修改。在这个环节中,首先,问题聚焦在第二小节,学生通过探讨会发现文章的中心是妈妈的爱,但是叙述爸爸的文字太多而抢去了妈妈的光芒;其次,第三小节和文章中心没有关联的文字也太多,同样没有突出文章的中心。学生在不断地发现问题,探讨解决方案,修改文章的过程中,掌握突出中心的方法。
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今天虽然是上作文课《如何突出中心》,但我想在这之前和大家分享一个小小的故事——《小蜗牛与妈妈》。我来当妈妈,你们来当小蜗牛,我们一起读一遍。
(投影《小蜗牛与妈妈》,师生分角色朗读。)
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生:当我们没有外援的时候,只能靠自己。
师:回答得非常好!这位同学概括的道理就是这个小故事的中心。请同学们把投影仪上关于中心的定义大声地朗读出来——
(生朗读“文章中传达出来的作者的基本观点、态度、情感和意图和”。)
师:先前我们所学的《论语》中有句话是“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文章的中心就如“志”在匹夫心中的地位,没有了中心的文章像什么呢?
生:像行尸走肉。
(生大笑)
师:这个比喻很恰当!刚好老师这里有篇文章,已经发到了各位的手里。你们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
生:我觉得有点跑题了。题目叫《妈妈的爱》,但是第二小节读起来有点奇怪。
师:能说说哪里怪吗?
(生回答不出)
师:谁可以帮帮他的?
生:老师,我认为奇怪的地方是这里——妈妈手里好像端着什么东西,爸爸忙把妈妈手里的东西端过来放在我桌上,原来是他们专门为我烤的芝士蛋糕,香喷喷的特别诱人。爸爸妈妈叫我赶快吃,他们说没必要为生活中一点失败垂头丧气,那时我的心里涌起了一股暖流。爸爸抢走了妈妈的风头,显得妈妈的存在感有点弱了,并没有突出“妈妈的爱”这一中心。
师:那你觉得怎么改才能突出“妈妈的爱”呢?
生:把有关爸爸的行为都删掉。
师:你爸如果知道了你这样做了肯定会很伤心的。有没有其他建议的?
(生大笑)
生:可以不把爸爸的行为删掉,因为我爸在家中老是唱红脸,所以我认为可以改变爸爸的行为,通过父亲严厉暴躁和母亲的善解人意进行对比,来突出妈妈的爱。
师:你的关键词是“对比”,这是突出中心的一个方法,接下来请大家通过这一手法进行修改以下部分:妈妈手里好像端着什么东西,爸爸忙把妈妈手里的东西端过来放在我桌上,原来是他们专门为我烤的芝士蛋糕,香喷喷的特别诱人。爸爸妈妈叫我赶快吃,他们说没必要为生活中一点失败垂头丧气,那时我的心里涌起了一股暖流。先修改好的可以起来和大家分享。
生展示:妈妈进来了,手里好像还端着什么东西,爸爸也进来了,数落了我一顿,妈妈阻止了爸爸,她把蛋糕端来了我书桌上,叫我赶紧吃,她说没必要为生活中一点失败垂头丧气,那时我的心里涌起了一股暖流。
师:你们觉得改得如何?
生:不够细腻,不足以感动别人。
师:哪里不够细腻呢?
生:妈妈的行为似乎是一笔带过的,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我觉得还可以给妈妈加上一些神态和动作描写。
师:那说说你改的内容。
生展示:这时爸爸冲进了我的房间,他说我招呼也不打,十分不懂礼貌,正当爸爸还想歇斯底里说我一通时,妈妈走了进来,她拉了拉爸爸的手,示意他先出去。妈妈似乎察觉出了什么,并未说话,只是轻轻地把一块蛋糕放在我面前。“放学这么晚,你肯定饿了,芝士蛋糕,你的最爱,赶紧吃吧。”可我还是没有讲话,气氛突然有些尴尬,我没有控制住自己,眼泪哗的一下落了下来。妈妈慌了起来,连忙过来把我的眼泪擦干。我把心里所有的不快都一五一十地全部告诉了她,妈妈一边轻轻地安慰我,一边说着没关系,我的心里涌起一阵一阵的温暖。
师:你们从她的文字中感受到妈妈的爱了吗?
生:感受到了,她笔下的妈妈非常温暖。
师:对比这一手法不光我们在用,大师郑振铎在文章《猫》中也运用到了对比的手法,请把投影仪上的文字大声地朗读出来。
(投影“如此的,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的肥胖了,但仍不活泼。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嘱着张婶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生大声朗读。)
师:来说说这个对比的好处吧。
生:家人对芙蓉鸟嘘寒问暖,但是对第三只猫却非常冷漠,更凸显了这只小猫的可怜。
师:是啊,有和芙蓉鸟的对比,小猫就更加可怜了。除了第二小节,还有没有其他地方有问题呢?
生:我认为第三小节也有问题。
师:说说看。
生:这个小节前面一大段文字都在写去姑姑家的经过,后面又写了姑姑烤蛋糕,写妈妈的部分太少了,存在详略不当的问题。
师:那你认为怎么办才好?
生:删掉前面详写去姑姑家的经过。
师:具体是删掉哪里呢?
生:删掉“因为我们一家人住在镇上,而姑妈住在市区,那时家里还没有车,只能坐公交车。但是去晚了公交车会非常拥挤,所以我们起了个大早。那时冬天特别冷,我们在路上等车冻得瑟瑟发抖”这个地方。
师:你们赞同吗?
生:可以,因为跟表现妈妈的爱没有什么关系。
师:好的,对这一小节还需要怎么改呢?
生:详写妈妈为我烤蛋糕的过程。通过妈妈的行动,来表达她对我的爱。
师:你的建议特别好,接下来我们根据这位同学的建议对这一小节进行修改。先修改好的可以和大家分享。
生展示:回到家后,我还经常回想起芝士蛋糕的美味,妈妈也许注意到了这一点,一大早,就出了门。几小时后,她回来了,怀中抱了一个方方正正的箱子,累得她满头大汗,原来是为我买的烤箱。妈妈不仅买了烤箱,还拎了一堆东西,都是做芝士蛋糕的原料。妈妈带着手机进了厨房,搜到食谱后,她一边盯着食谱,一边笨拙地在电子秤上面称各个原料,然后打发蛋清,最后和在一起,放进烤箱烤。我看着她那手忙脚乱的样子和认真的神情,一股说不上来的感动向我袭来。
师:同学们来评价他改得怎么样?
生:妈妈做蛋糕的过程和细节都表现出来了,而且写得很真实,因为平时我妈也比较笨拙,做甜点的时候也是看手机边学边做的。
(全班哄堂大笑)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对比和详略得当这两种手法来突出中心,事实上,突出中心的方法还有好多,还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实践中多多练习。好了,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