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纲要上第24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纲要上第24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8-25 07:22: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4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史料实证、加国情怀)
认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理解十四年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意义。(家国情怀)
【学习目标】
1.了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史实,认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理解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理解十四年抗战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意义。
2.运用《抗战地图》,梳理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重要贡献,从《中日国力军力对比表》中提起有效信息,分析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探讨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意义。
3.感悟中华民族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表现出来的英勇不屈的精神。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国正面战场、敌后战场的关系与作用。
难点:多角度认识抗日战争的胜利。
【学习过程】
导入
《时代周刊》将1937年的年度人物选定为蒋介石
新课讲授
正面战场的抗战
(一)军事大会战
1、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11月中旬)
(1)概况: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国民政府奋起自卫,组织了淞沪会战。(蒋介石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而在上海采取主动反击的战役)
(2)结果:中国军队毙伤日军四万余人,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亡华”的狂妄企图,最后日军占领上海。
2、太原会战(1937年9月—11月初)
(1)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日军逼近太原,八路军在平型关伏击日寇,取得平型关大捷。这是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2)忻口会战:是抗战初期华北战场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一次战役,11月初,太原失守。
3.徐州会战(1938年1月—5月)
材料一
每个月打一个较大的胜仗,如象平型关、台儿庄一类的,就能大大地沮丧敌人的精神,振起我军的士气,号召世界的声援。
——毛泽东《论持久战》
材料二
这次战役,虽然在一个地方,但它的意义却在影响战斗全局、影响全国、影响敌人、影响世界!
——周恩来对“台儿庄大捷”的评价
台儿庄大捷:中国军队在李宗仁的指挥下,在台儿庄地区围歼日军一万余人,取得台儿庄大捷,这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
4.武汉会战(1938年6月中旬—10月下旬)
依靠武汉会战赢得了宝贵时间,克服重重困难,湖北钢铁工业完成了重要工业装备跨区域转移的空前壮举,从而奠定了大后方钢铁工业的基础,为全民族抗战的最终胜利作出了宝贵的贡献。
——徐凯希《武汉会战与湖北钢铁工业的內迁》
这是抗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毙伤日军近四万人。武汉会战,抗日战争逐渐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为工业及学校內迁争取了时间。
5.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年12月—1942年1月)
材料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为牵制中国军队,并策应占领香港、南洋各地的作战,集结重兵12万人第三次向长沙方向发动进攻。中国军队在前两次长沙会战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经验,进行了防御作战,制定了坚壁清野、诱敌深入的战略,歼灭大批日军,取得了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
随着武汉、广州的陷落,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中国军队在此次会战中歼灭大批日军,最终取得会战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经济与教育
1.措施:工业、高校內迁
2.意义:保存了民族工业及教育资源;
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决心,为抗战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和精神基础;
促进了西南、西北地区的工业、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改变工业及教育不平衡的格局起到积极作用。
(三)评价
思考:毛泽东:“国民党在1937年和1938年内,抗战是比较努力的,同我党关系也是比较好的”。如何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正面战场的会战?
1.积极:
(1)抗战前期,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组织了一系列会战,进行了比较积极、顽强的抵抗:
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日军的侵略进程,消耗了日军的兵力;
(2)激励了全国人民的抗战意志;
(3)对抗战相持阶段的到来,起到决定性作用;
(4)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创造了有利条件;
(5)为工业及学校內迁争取了时间。
2.局限:正面战场节节败退,丧失了大片领土。
原因:国民党政府执行片面抗战路线——指国民党在正面战场推行的、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没有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进行抗战的路线。
二、敌后战场的抗战
(一)抗日策略
1、洛川会议:1937年,陕北洛川。会议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并决定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全面抗战路线指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广泛组织群众,进行人民战争,依靠全国人民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抗战路线
2、《论持久战》:1938年
(1)背景:武汉会战前,毛泽东在延安发表。
(2)内容:总结抗战开始以来的战争形势,针对国内存在的“中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科学论证了中国必须通过持久作战赢得对日作战最后胜利的战略指导理论,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抗日行动:
1、军事方面
(1)游击战:地道战、地雷战、夜袭战、麻雀战等
(2)百团大战:1940年
华北
①背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图谋以“囚笼政策”消灭敌后抗日根据地。
②特点:以破袭日军华北交通线为主要目标的进攻作战。
“这次奇袭完全出乎我军(日军)意料之外,损失甚大”……也标志着敌后战场上升为中国抗战的主战场。
——胡德坤《中国共产党是抗战中当之无愧的中流砥柱》
③意义:沉重打击了日军
配合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战
振奋了全国抗战的信心
标志着敌后战场逐渐上升为主战场
2政治方面
(1)以斗争求团结——皖南事变
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皖南事变”,引发中国共产党及民主人士的抗议,共产党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打退了国民党的反共高潮。
(2)以民主促团结——“三三制”原则
①含义:即在抗日民主政权的工作人员中,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和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各占1/3名额。
②实践:陕甘宁边区和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普遍、自由、直接、平等”的民主选举制度。
③意义: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根据地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经济方面
(1)、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政策。
(2)、开展大生产运动(如南泥湾开荒),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三、各阶层、各民族的全民族抗战
1、工人:怠工、罢工
2、民主人士维护团结的斗争:求同存异,共同抗敌
3、海外华侨捐款捐物,支援抗战:如陈嘉庚积极捐献捐物
4、少数民族抗战:如回民支队抗战
四、东方主战场
1..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
(1)1941年6月22日,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2)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偷袭美国在太平洋的主要海军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2.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1942年初,以中、美、英、苏为首的26个参加对德、意、日轴心国作战的同盟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3.中国海外战场开辟:中国远征军开赴缅甸,救援在日军追击下仓皇撤退的英军,战绩名扬海外。
4.召开开罗会议: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政府首脑在埃及开罗举行会议,通过《开罗宣言》,决定了对日作战以及战后处分日本的基本策略,规定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例如东北地区、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同年,通过谈判,中国与多个西方国家达成协议,废除不平等条约,订立新约。
结合教材和材料,为什么说“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材料一: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兵力分配表
材料二,中国远征军
材料三:据不完全统计,抗战期间,中国向苏联提供了4.5亿美元的矿石,向美国提供了价值7.48亿美元的桐油和锡、钨等矿产品,向英国提供了价值1.48亿英镑的农、矿产品,有力地支援了盟国的反法西斯战争。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的原因:
1、中国战场抗击日本的兵力超过了太平洋战场上日本的总兵力。
2、中国战场协助和配合了盟军作战,给予盟军以战略上和资源、情报上的重大支持。
3、中国战场开战最早,1931年就开始了反抗日本侵略的斗争。
4、中国积极倡导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实际参与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谋划和指挥。
五、抗日战争的胜利
1、中共七大
(1)目的:
为了系统地总结中国革命的基本经验,为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新中国做准备。
(2)概况:1945年4至6月,在延安举行。
(3)内容:提出了党的政治路线,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选举产生新的中央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主席。
(4)意义: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为中共领导人民争取抗战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基础。
2、抗战胜利
(1)史实: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举行投降签字仪式
1945年10月25日,台湾光复
(2)意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这一伟大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洗刷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这一伟大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习近平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①洗刷了中国近代以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
②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③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④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中华民族的大团结;
⑤有力推动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胜利原因:
材料
1945年,抗战胜利后,沉浸在抗战胜利喜庆氛围中的重庆,某报副刊刊出一则谜语,谜面是日本投降,谜底是打一中国古代名人。结果出现三个谜底:屈原、苏武和共工。后来,有人读到这则旧谜时,又拟了一个新谜底:华佗。
你能解释“屈原”和“苏武”“共工”的准确含义吗?你知道应该怎样理解“华佗”这一谜底吗?你赞同哪一个谜底?
“屈原”:日本屈服于美国的原子弹而投降;
“苏武”:苏联出兵中国东北的武力迫使日本投降;
“共工”:打败日本法西斯是中外反法西斯力量共同努力的功劳。
“华佗”:中国人民的长期抗战对打败日本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抗战胜利的原因:
①中华民族实行了团结抗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
②国共两党的合作,两条路线,两个战场相互配合,相互支援;
③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④国际社会的正义支持,中国抗战得到国际反法西斯阵营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
⑤中国人民的抗战是正义的事业,正义的事业必然取得最终的胜利。
小结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为之努力。中华民族创造了具有5000多年历史的灿烂文明,也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加灿烂的明天。
——习近平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板书设计】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