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圆曲
教学目标:
1.
能用柔美的声音演唱《月圆曲》,体验其美好意境;尝试采用填充式的方法,进行二声部合唱,感受和声的美妙。
2.
能认真地聆听萨克斯独奏《月亮河》,记住其音乐主题,并用色彩或线条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3.
认真聆听《静夜思》,感受古诗词歌曲的风格和行腔韵味,并能随乐模仿跟唱。
4.
认真聆听《美丽的夏夜》,感受童声合唱的魅力,能随乐律动体验歌曲的愉快情绪。
教学重点
1.
能用柔美的声音演唱《月圆曲》,体验其美好意境;尝试采用填充式的方法,进行二声部合唱,感受和声的美妙。
2.
能认真地聆听萨克斯独奏《月亮河》,记住其音乐主题,并用色彩或线条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3.
认真聆听《静夜思》,感受古诗词歌曲的风格和行腔韵味,并能随乐模仿跟唱。
4.
认真聆听《美丽的夏夜》,感受童声合唱的魅力,能随乐律动体验歌曲的愉快情绪。
教学难点:能用和谐的声音唱出歌曲中的二声部。
学情分析:低年级学生喜欢音乐游戏、歌表演,乐器合奏、律动,表演积极主动。
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
听音乐走一走、拍一拍,熟悉歌曲旋律。(课件:伴奏音乐)
1、
教师随乐根据节奏拍手,学生听音乐,并仔细听老师拍手的节奏,找出拍手的规律。
规律:在二声部的旋律位置根据节奏拍手。
2、
学生随乐找出拍手的乐句,师生随乐根据节奏拍手。(练习两遍)。
3、
加入踏步:教师随乐根据节奏在一声部的地方加入踏步,二声部的地方拍手,学生听音乐,仔细观察规律。
4、
师生一起随乐踏步、拍手。(练习两遍)。
二、
学习歌曲
1、
学习一声部。(课件:范唱音乐及歌谱一声部)
(1)教师:让我们听一听,是谁在唱歌?你听到了什么?(听月亮姐姐的歌)。
学生回答:……。
教师边分乐句唱词,边根据音乐旋律和歌词板书简笔画。(板书:1、一个圆形。2、月亮笑脸。3、山。4、星星)。学生熟悉了解歌词。
(2)教师伴奏,学生跟琴唱一遍月亮姐姐的歌。(第一声部)。
(3)师生随伴奏音乐演唱一遍。(第一声部)。
(4)师生一起随伴奏音乐再次演唱一遍,并在二声部的地方加入拍手,进一步巩固演唱一声部。
2、
二声部合唱学习(范唱音乐及二声部完整歌谱)
教师:月亮姐姐唱的这么好听,小星星也忍不住想唱歌了,你们听,星星是怎样唱的呢?
(1)学生演唱一遍一声部,并仔细聆听教师在哪里加入了星星的歌(二声部)。学生回答:……。
教师:在我们刚刚拍手的地方,星星在唱歌。
(2)教师:你们再听听星星唱歌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学生聆听感受音乐情境。
(3)教师:你能模仿一下星星唱歌吗?
(4)学生轻声、轻巧地边做柯尔文手势边练唱二声部(星星的歌)。
(5)师生合作:教师演唱一声部(月亮姐姐)的歌,学生用柯尔文手势演唱二声部(星星)的歌。
(6)师生合作:教师演唱二声部(星星)的歌,学生演唱一声部(月亮姐姐)的歌。
(7)生生合作:分两大组,第一大组唱一声部(月亮姐姐)的歌,第二大组唱二声部(星星)的歌。然后再交换大组和声部演唱。(唱二声部的大组需加入手势演唱)。
3、拓展、参与表现
(1)摇铃、碰铃、三角铁
教师:你想在哪些乐句中加入摇铃?
学生回答并视奏:……。
教师评价:……。
(2)摇铃演奏:在二声部(星星)的歌中加入摇铃,(导入时拍手的地方),并按照节奏演奏。
(3)教师示范,并指导学生注意演奏方法、声音及情感。
(4)学生练习
(5)碰铃和三角铁
你想在哪些乐句中加入碰铃和三角铁?
学生回答:……。
教师评价:……。
(6)
碰铃和三角铁的演奏:在一声部(月亮姐姐)的歌中,每一小节的第一拍加入乐器。
(7)
教师示范,并指导学生注意演奏方法、声音及情感。
(8)
学生演奏。
(9)
乐器合奏
请两名同学上台分别用碰铃和三角铁演奏一声部(月亮姐姐)的歌,其他同学用摇铃演奏二声部(星星)的歌。
三、下课
听音乐踏步、拍手出教室。
板书设计:
(简笔画:一幅夜晚的画)
十一
月圆曲
圆圆的明月(带笑脸)
云、星星(随旋律高低起伏和节奏画)
两座小山(随音乐旋律和节奏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