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画》 第二课时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6《画》 第二课时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2.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25 08:17: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1

第二课时
【课前预习】
1.读:读一首谜语诗或歌谣。
2.写:书空我会写里的字3遍。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会正确书写“来、不”2个生字。
2.展开想象,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知道这是一幅山水画。
3.正确地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正确书写2个生字。
2.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展开想象,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知道这是一幅山水画。
【教学用具】
教师用具:多媒体课件、大张的生字卡片
学生用具:自制小张的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们,上一节课认识的生字宝宝还记得住吗?”
1.出示果树,全班玩“摘果子”游戏,认读生字。
2.出示课文,男女生赛读。
设计意图:
在有趣的游戏中巩固生字和词语,加强学生的记忆。通过男女生比赛的方式调动学生进入课文的积极性。
二、新授
探究一:朗读诗句,领会诗意。
1.联系生活,说说自然。
师:“假期的时候,我们小朋友总喜欢去大自然里玩,谁能说说你都看到了哪些景色?”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感受大自然的美。
2.精读诗句,感受画卷。
师:“你们都从课文哪里看出这是一幅画呢?”
(1)自由读课文,引导学生找出画中的景物和生活中看到的情景有什么不同之处。
(2)同桌讨论,全班交流,引导诗意。要点:大自然中,远看山是没有明亮的颜色的,近听水是有声音的,春天过去了,花儿也就谢了。人走过来,鸟儿会惊吓得飞走。但画中,远看山还是有明亮的颜色,近听水却没有流动的声音,春天过去了花儿不会凋谢,人走来鸟儿也不会惊吓得飞走。
(3)如果把这首诗改成大自然里真实的景色,这首诗该怎么写呢?指名回答。(远看山无色,近听水有声。春去花不在,人来鸟儿惊。)
师:“看来这首谜语诗的答案就是《画》。”
设计意图:在教学时,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发现诗句与生活不符合的地方,通过对比帮助他们感知画的特点,领悟诗句和画之间的关系。
探究二:仔细观察,正确书写。
1.认真观察,交流字形。
师:“恭喜小朋友们都猜出了谜底,下面来看看这节课要写的生字。”
师:“‘来、不’分别属于什么结构?各有几画?笔顺怎样?写时最需要
注意什么?”随机出示:结构?笔画?笔顺?最要注意?
学生自主观察——同桌相互交流——组织全班汇报——点评强调要点。
来:独体字,7画。字形左右对称,竖要写在竖中线上。两横之间的距离要适中,不要过远或过近。
不:独体字,4画。第一笔横要长;第三笔竖从撇上起笔,不要在横与撇的交叉点上起笔;长点收尾。
2.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边范写边再次强调要点——带领一笔一笔练写——展示点评、自我修正。
3.对照标准,自我评价。
出示“评价标准”:
A.笔顺正确。B.位置定准。C.书写美观。
师:请你对照标准,开展自我评价,看看自己写的字究竟能获得几颗星?每条1★,在“课题”旁打上相应的★颗数。
设计意图:低段写字教学要保留充足的时间对学生的字进行反馈,更要给足学生自我展示和修正的时间,引导学生对照自己的字,找到改进的方向。
探究三:熟读成诵,拓展阅读。
1.抓关键词,熟读成诵。
师:“我们再来读读这首有趣的谜语诗,看看谁能读着读着就会背了。”
(1)指名读-同桌读-看图读-齐读
(2)师生互动读:师指画中景物,生读出相应诗句。师读第一个字,生接后面四个字。
(3)板书关键词“山、水、花、鸟”,引导抓关键词背诵古诗。
(4)同桌互背,互相指正。全班齐背。
2.拓展阅读,激发兴趣。
师:“还记得课前预习的时候,让你们去读一首谜语古诗或歌谣吗?现在就要来比一比啦。先老师来考考你们,可有难度哦。”
(1)出示谜语歌谣,指名读,请生猜并借助谜面说理由。一个宝宝,圆头圆脑,脾气暴躁,一拍就跳。(皮球)
(2)出示谜语诗,指名读,请生猜并借助谜面说理由。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风)
(3)指名生出谜语,全班猜。4人小组猜谜语。
设计意图:熟读成诵是背诵课文最水到渠成的方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多种形式的读,来反复加强学生的记忆,自然而然学生就记住了。拓展阅读中,让学生以猜谜的形式去积累古诗、歌谣的阅读,激发了学生浓浓的阅读兴趣。
三、练习
1.看拼音,写词语。(一个词写正确、写美观,得1★)☆☆☆☆
shuǐ
shǒu

shuǐ
shànɡ
lái


2.说一说,为什么课文中谜语诗的谜底是“画”。
设计意图:
练习的设计围绕本课时的教学目标。练习1旨在巩固学生的书写,并帮助学生拼读与积累词语。练习2
检查对诗意的理解,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进行训练。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复习了10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还理解了诗意,把课文背诵下来,收获可真大啊!
五、作业
1.基础作业:
(1)《生字抄写本》上“来、不”2个生字抄写三遍,口头扩词。
(2)背诵课文。
2.拓展作业:(分层设计,选择其一,挑战星级)
(1)背诵一首谜语诗,和同学们互相猜一猜,并说清楚谜底。★
(2)模仿课文,编写一首谜语诗,并读给家人听,给家人猜一猜。★★
设计意图:“作业”的设计围绕教学目标,巩固生字并组词打好基础,背诵课文做到语言积累。拓展作业让学生在活动中、游戏中进行文字的创造与口能表达能力的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