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小书包》 第二课时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8《小书包》 第二课时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2.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24 22:18: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3
小书包
第二课时
【课前预习】
1.读:读通课文三遍以上。
2.划:把课后要认要写的生字在文中用横线划出,每个拼读三遍。(多次出现的只划第一处)
3.写:参考书后《笔画名称表》和《常用偏旁表》,自学本课新笔画、新偏旁和生字笔顺,书空课后田字格中的3个生字(边书空,边说出笔画名称)。
【教学目标】
1.会按笔顺在田字格中准确书写“刀、早、尺”三个字。
2.通过引导启发、自主学习、合作讨论、自我评价等途径,采取“读、看、想、数、圈、理、比”等学习方法知道学习用品的名称,了解它们的用处,能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养成自己整理书包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会按笔顺在田字格中准确书写“刀、早、尺”三个字。
2.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知道学习用品的名称,了解它们的用处,养成自己整理书包的好习惯。
【教学用具】
教师用具:多媒体课件、大张的生字卡片
学生用具:自制小张的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导言: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好朋友,每天它陪我们一起上学。放学之后它陪我们一起回家。它帮我们带好了学习用品。它就是我们的——小书包。(板书课文题目)
2.复习字词。
(1)游戏一:摘苹果。
(2)游戏二:猴子过河。
设计意图:
在轻松愉快的游戏环节中,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把过去学过的知识与新知识联系起来,起到以旧带新的作用,并促进课内外知识的贯通。
二、新授
探究一:品读课文,朗读指导。
1.说说“宝贝”,认识学习用品。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出示朗读要求:读好轻声,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这篇小韵文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都说了什么?
(2)学习第一句话。
①“宝贝”指什么?为什么称为“宝贝”?
提示:词卡出示答案:课本、作业本、铅笔、转笔刀。
②指导朗读。指名读,突出“真不少、课本、作业本、铅笔、转笔刀”等词语的朗读,从而说明宝贝多,小书包用处大。
(3)学习第二句话。
①这句话讲了什么?
②学习“课”字。“课”是左右结构的字,上课要用语言来交流,所以是“言字旁”。
③这些是小书包里“宝贝”的代表,其实还有好多“宝贝”,我们没有说出来。你们能用书包里的其他宝贝来替换这句话吗?(给学生创造发挥的空间,引导学生畅所欲言。)
(4)师:这些宝贝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学习用品)是的!这些学习用品为我们小朋友获得知识,学习本领提供了许多帮助。让我们把它们当成小伙伴,再来读一读课文吧!
2.找出韵律,读出节奏。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初步感受韵文。
(2)学生自由读文,引导发现韵脚“ao”,让学生动手圈一圈带有“ao”的字。
(3)分组赛读,感受韵文的节奏美。
提示:朗读儿歌时,注意句子间的停顿。尤其是轻声的朗读,例如“的”“得”,要念得轻而短,不拖音,词串要连贯读。
3.联系生活,理解运用。
(1)学习第三句话。
①这句话说了什么?
②“静悄悄”是什么意思?(形容非常安静没有声响)那一般在什么时候会是“静悄悄”的?
预设:夜里静悄悄。大山里静悄悄。大人没回家,家里静悄悄。站队时要静悄悄。
③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怎么做?
预设:上课时不玩学习用品,让它们静静地呆着;下课了,要把学习用品收拾好,不乱丢乱放。
指导朗读。师:那我们怎么读好这两句呢?
预设:“静悄悄”读得轻一点,“不乱跑”可以用手势表示。
(2)学习第四句话。
1 这句话讲了什么?
预设:学习用品陪伴着我们每天上学。
2 指导朗读,读出快乐。
4.对照标准,自我评价。
出示“评价标准”:A.圈出宝贝,读好词语。
B.
认真倾听,发现韵律。
C.
读好停顿,读出节奏
师:在这一环节中,我们到底学得怎么样呢?请你对照标准开展自我评价,每条1★,在“课题”旁打上相应的★颗数。
设计意图:
借助儿歌,培养好习惯。这首儿歌,重在对学生朗读和学习习惯的指导。让学生在读中发现韵文的特点,在读中感受韵律,在读中理解儿歌,让学生明白文具是我们的好伙伴,天天陪同我们上学校,学知识,学本领。引导学生也要像照顾好朋友一样照顾好文具,要爱惜,会整理。
探究二:观察字形,美观书写。
1.仔细观察,交流字形。
师:“通过努力,前一项挑战大家做得很棒!接下来我们要来挑战生字的书写,看谁写得正确、美观。”
师:“‘早、刀、尺、’分别属于什么结构?各有几画?笔顺怎样?写时最需要注意什么?”随机出示:结构?笔画?笔顺?最要注意?
学生自主观察——同桌相互交流——组织全班汇报——点评强调要点。
提示:
早:“日”字的字形略扁。“十”字的横要写在横中线上。
尺:注意第二笔横
撇捺要舒展开。
2.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边范写边再次强调要点——带领一笔一笔练写——展示点评、自我修正。
3.对照标准,自我评价。
出示“评价标准”:
A.笔顺正确。B.位置定准。C.书写美观。
师:请你对照标准,开展自我评价,看看自己写的字究竟能获得几颗星?每条1★,在“课题”旁打上相应的★颗数。
设计意图:
一年级是写字的起步阶段,教师要详细指导字的基本笔画、写字的笔顺规则。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后,仔细领会,悉心模仿笔画运笔,熟练掌握笔顺规则,体会汉字的美蕴含在每一笔每一画之中。
探究三:实践操作,有序表达
1.教师引言:小书包是我们的好朋友,书包里的学习用品是我们的好宝贝。你们会使用这些宝贝吗?
师引导说一说怎样削铅笔。引导学生用上节课学过的“先……接着……然后……最后……”的句式来说话。
2.小组合作,动口动手。
(1)说一说怎样在桌面上摆放学习用品。引导学生用方位词。我把(   )放在(   )的(   )边。
(2)汇报展示摆放的结果。
3.学生实践,活动体验。
(1)请学生上台整理文具盒及书包。
(2)互动交流,说说自己平时怎么整理书包的,该怎样爱惜自己的学习用品?
4.对照标准,自我评价。
出示“评价标准”:A.认真思考,练习说话。B.有序动手,爱护文具。
师:在这一环节中,我们又学得怎么样呢?请你对照标准开展自我评价,每条1★,在“课题”旁打上相应的★颗数。
设计意图:
三个活动环节的情境创造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口语表达的训练。帮助学生树立想说、能说、抢着说的意识,促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语言文字的使用者。
三、练习
1.数一数,填一填。
(1)
“书”字共(
)画,第三画是(
)。
(2)
“包”字共(
)画,它的部首是(
)。
(3)
“早”字共(
)画,第六画是(
)。
2.找一找,哪一个不是同一类。
(1)
铅笔
尺子
橡皮
粉笔
转笔刀
(2)
黄色
白色
彩色
绿色
红色
(3)
西瓜
苹果
梨子
草莓
西红柿
(4)
篮球
足球
地球
排球
乒乓球
设计意图:
在本节课结束之时,巩固识记生字,引导学生整体回顾学习的内容,培养学生分类的能力,除了“学习用品”这一类对其他类别都有所掌握。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通过“读、看、想、数、圈、理、比”等学习方法,认识了学习用品,知道要爱护文具,学着自己摆放文具,整理书包,还会写“刀、尺、早”三个生字,收获可真大啊!
五、作业
1.基础作业:完成《课堂作业本》《小书包》。
2.拓展作业:(分层设计,选择其一,挑战星级)
A.自己学会把文具摆放整齐,收拾书包。★
B.如果你是“铅笔、橡皮”等学习用品,你会对你的小主人说什么?请用一两句话写在本子上。★★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自理、自主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通过练写来换角度思考当小主人没有整理好或者丢弃学习用品时,自己的内心感受,进一步加强孩子珍惜文具的心理。
【板书设计】
小书包宝贝——真不少上课——静悄悄下课——不乱跑顺序:先……接着……然后……最后……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