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雨点儿》 第二 课时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8《雨点儿》 第二 课时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5.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25 07:38: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6-4
雨点儿
第二课时
【课前预习】
1.朗读:大声朗读课文三遍以上。
2.组词:把课后田字格中的生字口头组词三个以上。
【教学目标】
1.通过拼音识字、随文识字等方法,能正确认读“更、绿、出、长”4个生字。会按笔顺在田字格中准确书写“半、你”4个字和1个横钩新笔画。
2.通过多种形式朗读、图片创设情境等学习方法,会读好逗号和句号的停顿,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雨点儿给大地带来的美好变化。
【教学重点】
1.正确认读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读好逗号和句号的停顿。
【教学难点】
能通过多种形式朗读、图片创设情境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雨点儿给大地带来的美好变化。
【教学用具】
教师用具:多媒体课件、大张的生字卡片。
学生用具:自制小张的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云彩里飘落下来的是谁?(动画出示:雨点儿)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雨点儿》。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许多生字,你们还认识它们吗?我们就一起来认一认,读一读。课件展示——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
通过字词复习,激趣导入,帮助学生联系已学过的内容,为本课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新授
探究一:细读课文,理解主旨。
1.联系旧知,读好停顿。
师:(课件出示第五自然段)小朋友们,《青蛙写诗》中的小蝌蚪和水泡泡跑到这一段落里了。请你们去找一找,再把它们圈一圈。
引导学生找——同桌交流——全班校对。
课件出示:小蝌蚪当的是,水泡泡当的是。
师:老师要来读一读这段话,请你仔细听好停顿哦!(范读,注意逗号、句号、句子内部的停顿)你听出来了吗?请你跟着老师读一读。
引导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随机纠正)——同桌互相练读——全班齐读。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小雨点儿和大雨点儿来到他们想去的地方后,分别产生了怎样的结果?
课件出示: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比以前更红了,草比以前更绿了。
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开出了红的花,长出了绿的草。
师:读一读,你知道“更”的意思吗?(更加)读中理解。
有了小雨点儿的帮助,还有什么更怎么样了?指生说。
师:你发现了吗?虽然小雨点儿和大雨点儿去的地方不一样,但是它们给大地带来的结果却是差不多的。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请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
引导学生发现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雨点儿能滋润花草,给大地带来神奇的变化。
3.对照标准,自我评价。
出示“评价标准”:A.复习回顾,读好停顿。B.练习说话,发现关系。
师:在这一环节中,我们到底学得怎么样呢?请你对照标准开展自我评价,每条1★,在“课题”旁打上相应的★颗数。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想象、体味,以及在课文的基础上稍作拓展,提供图画,让学生说,小雨点儿和大雨点儿来到哪里,那里的“什么东西”会更“怎么样”了。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进行表达训练,指导学生在迁移中运用。
探究二:观察字形,美观书写。
1.仔细观察,交流字形。
师:通过努力,前一项挑战大家做得很棒!接下来我们要来挑战生字的书写,看谁写得正确、美观。
师:“半、你”分别属于什么结构?各有几画?笔顺怎样?写时最需要注意什么?随机出示:结构?笔画?笔顺?最要注意?
学生自主观察——同桌相互交流——组织全班汇报——点评强调要点。
半:独体字,5画。第二横要比第一横长;竖写在竖中线上,要直。
你:左右结构,7画。(师示范横钩:横钩起笔稍重,在拐弯处稍作停顿。)左窄右宽,左边稍低于右边。
2.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边范写边再次强调要点——带领一笔一笔练写——展示点评、自我修正。
3.对照标准,自我评价。
出示“评价标准”:A.笔顺正确。B.位置定准。C.书写美观。
师:请你对照标准,开展自我评价,看看自己写的字究竟能获得几颗星?每条1★,在“课题”旁打上相应的★颗数。
设计意图:
在写字环节的设计中,意在引导学生与所学知识进行比较观察。在“在、后、我、好”4个要求书写的字中都有撇,但撇的写法不同,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注意各自的特点。
探究三:激发想象,拓展延伸。
1.大胆想象,说话训练。
师:小朋友们,你们想一想,假如你是雨点儿,你想要去哪儿?为什么?
引导学生自由表达——同桌互相说——全班交流。
师:根据自己的想法,你能用上“我要去,让(什么)(怎么样)”的句式说一说吗?
指生说——全班点评反馈——自由练说。
2.想象说话,鼓励表达。
师:(课件出示大树、池塘、荷叶等图片)请你大胆想象,在这里雨点儿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
启发思考:小雨点儿和大雨点儿在这里相遇之后,会说些什么?心情怎么样?(指导学生想象表达的同时,让学生感受不同角色之间的对话)
引导学生自由编说故事——同桌分角色对话——全班展示交流。
师:推荐阅读金波的《如果我是一片雪花》,你会有更多的收获哦!
3.对照标准,自我评价。
出示“评价标准”:A.大胆想象,说好句式。B.合理想象,大胆表达。
师:在这一环节中,我们又学得怎么样呢?请你对照标准开展自我评价,每条1★,在“课题”旁打上相应的★颗数。
设计意图:
通过创设不同的情境,引导学生走进角色,大胆想象,还由课内拓展到课外,仿照句子,联系生活实际练习说话,促进学生积累、表达等多方面能力的提高。
三、练习
1.根据课文内容连一连。
大雨点儿
有花有草的地方
开出红花,长出绿草
小雨点儿
没花没草的地方
花更红了,草更绿了
2.读一读,记一记。
如果我是一片雪花(节选)
如果我是一片雪花,
我飘落什么地方去呢?
飘到小河里,
变成一滴水,
和小鱼小虾游戏?
飘到广场上,
去堆雪人,
望着你笑眯眯?
亲亲她,
然后就快乐地融化。
设计意图:
“练习”环节中既有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梳理和巩固,又有课外知识的积累与延伸,还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通过多种形式朗读、图片创设情境等学习方法,读通了课文,理解了课文内容,感受了雨点儿给大地带来的美好变化,还学会了4个生字和横撇的新笔画,收获真不少啊!
五、作业
1.基础作业:读一读第五自然段,注意读好停顿。
2.拓展作业:大胆想象,小雨点和大雨点还会来到哪里?那里会变成什么样?试着用“什么东西更怎么样了”的句式说一说。
设计意图:
在拓展作业环节中,在文章的基础上稍作拓展,让学生充分想象,以文中的句式进行表达训练,指导学生在迁移中运用。
【板书设计】
雨点儿小雨点儿
有花有草的地方
开出红花,长出绿草大雨点儿
没花没草的地方
花更红了,草更绿了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