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郑重声明
本系列资料系原创之作,版权归作者所有,现授权21世纪教育网运营,仅供21世纪教育网的用户下载。未经本人书面授权,严禁任何个人、公司(或网站)对该系列资料进行转载或镜像。其它网站转载该试题亦属盗版行为,本人有权追求其法律责任!
下载其他辑资料可以点击此链接
http://www.21cnjy.com/H/13/106/V20068.shtml ( http: / / www.21cnjy.com / H / 13 / 106 / V20068.shtml )
下载本作者的其他精品资料可以点击
http://www.21cnjy.com/user/home_list.asp username=段国春&flag=&softType=0&page=1 ( http: / / www.21cnjy.com / user / home_list.asp username=段国春&flag=&softType=0&page=1 )
19.月亮上的足迹
学习目标
——快速阅读课文,迅速准确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依据“概说——评说”的结构方式和时间顺序,掌握文章的结构层次。
——了解相关宇航知识,理解登月成功的伟大意义。
——学习敢于幻想、敢于探索的勇敢精神,认识现代科技对人类发展的巨大作用。
名师讲析
【文学常识与背景知识】
1.“阿波罗”登月计划
20世纪中叶,美国和前苏联为了争霸太空,开展竞赛。前苏联在1957年抢先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之后,又于1961年把人类第一名航天使者送上地球轨道,这大大刺激了技术力量雄厚的美国人,连美国总统肯尼迪也惊呼:“我们落后了!”
为了打破前苏联的航天优势,美国在1957年便开始设想“阿波罗”计划,1961年5月美国总统肯尼迪批准了航空航天局的登月计划,并在国会上大胆地提出了在1970年以前先于前苏联把人送上
月球的任务。1969年7月16日,由“土星”5号运载火箭运载“阿波罗1l号”飞船升空,并在1969年7月20__21日首次实现把人送上月球的理想。
“阿波罗”计划从1961年实施到1972年结束,共花费255亿美元,先后完成6次登月飞行,把12人送上月球并安全返回地面。它不仅实现了美国赶超苏联的政治目的,同时也带动了美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工程高峰时期,参加工程的有2万多家企业、二百多所大学和八十多个科研机构,总人数超过30万人。
2.尼尔-阿姆斯特朗
尼尔·阿姆斯特朗,1930年8月5日出生在美国俄亥俄州的一个小城。他从小就对飞行非常着迷,15岁开始靠自己打工挣学费学习飞行课程。16岁时,由于学习成绩优异,获得了实习飞行员的驾驶执照。
1947年,阿姆斯特朗高中毕业后,获得美国海军提供的奖学金,进入著名的普度大学学习。1949年尼尔应征人伍,正式成为美国海军的飞行员。这以后的十几年中,阿姆斯特朗驾驶过200多架各式飞机,包括滑翔机、直升机、喷气机等等,最著名的机型要算速度达到6500千米/小时的X15型超高速火箭飞机。这期间,阿姆斯特朗还在工作之余顺利完成了南加州大学的研究生课程,获得了航空工程硕士学位。1962年,阿姆斯特朗被美国宇航局选中,成为美国第二批宇航员。1966年3月16日,乘“双子星座”8号飞船进入太空,在绕地球第四圈飞行时与阿金纳目标飞行器会合,完成飞船太空对接任务。1969年7月16日,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和科林斯驾驶“阿波罗1l号”飞船开始了人类首次征服月球的壮举。
【课文分析】
1.文章主题
这是一篇纪实报道。作者用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通过阅读,我们能从中体会到那登月全过程的惊心动魄、登月成功后的喜悦以及作者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美,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2.文章结构
全文按照事件发展的过程分为准备、升空、登月和返航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l、2段):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将要发生的事件。
(作用:概说事件,渲染气氛,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第二部分(第3—9段):写飞船离开地球,向月亮奔去。
第三部分(第10~15段):写飞船登月成功并写字航员在月球表面上的活动。
(第二、三部分为详说,是文章的主体部分。)
第四部分(第16~20段):写登月归来。
3.谋篇布局
(1)“月亮上的足迹”这个标题,让人不禁会思考:月亮上怎么会有足迹 是什么东西留下的足迹呢 这就能吸引读者往下看。
(2)依照时间顺序,把握人物活动和事件进展
按时间顺序展开叙述是本文写作的突出特点。从第3段的“这一年的7月16日”开始,作者把登月的全过程按照时间顺序作了详细交代,甚至连几分几秒都写得清清楚楚。
这就使读者比较详细地了解登月的具体时间,增强了事件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时 间 事件进展
1969年7月16日上午 火箭推动“阿波罗11号”飞船发射升空
火箭发射后2分42秒 第一级火箭脱落,火箭继续上升
离地9分5秒 第三级火箭发动机启动工作
火箭发射后13小时30分 宇航员进入梦乡
19日晚8点33分 飞船飞过了月亮和地球引力的中和点
19日晚9点32分 地面呼叫,飞船减速,准备登月
20日上午7点32分 两位宇航员换乘登月舱
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 登月舱平稳降落在月球上
21日上午11点39分 登月舱打开舱门
ll点51分20秒 阿姆斯特朗走下阶梯,登上月球
22日O点15分 宇航员被唤醒,登月舱升空,离开月球
22日上午6点35分 登月舱与飞船对接成功
25日凌晨l点35分8秒 飞船进入大气层
4.语言探究
本文语言的生动、准确、富有感染力,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1)恰当的描述。在写到火箭发射前的景象时,作者写道:“火箭像巨人一样昂首挺立着,尖端直指蓝天,高达一百多米。”这表现了火箭高大雄伟的姿态。写飞船在太空飞翔时,作者写道:“飞船像一叶孤舟在太空缓缓地行驶。它飞过了……又飞过了……从飞船上可以看到美丽的月球已经遥遥在望。它发着美丽的银光,静静地悬在飞船的上方。”这样描述能激发读者丰富的想象。
(2)用数字说话。作者比较详细地列举了一系列数字,使读者对登月过程有了更清晰的了解,体会到了这一技术的精细和复杂,增强了文章的科学性,增加了读者的科学知识,使文章富有吸引力的。
(3)叙述中有议论。对于人类这次探索太空的伟大壮举,作者没有过多的议论和抒情,但文章中不多的一些议论性句子,起到了深化理解、画龙点睛的作用,突出了登月事件的伟大历史意义。比如在第4段中作者写道:“一个伟大时代就要来到了……这将是人类进行的距离最为遥远的一次旅行。”再比如第11段中:“这是一个伟大的时刻。这是人类伟大的一步。……这是人类探索太空的里程碑。”这种记叙中加议论的写法是中学生应该掌握的写作要点。
5.写法探究
本文是一篇纪实报道,但由于记叙的是人类首次登月这样的特殊事件,因此在写法上有其独特之处。
(1)文章的第一部分虽然是概说部分,但是因为文章是科学纪实,而且这种科学纪实必须传达给读者科学知识,因此把火箭名、飞船名、三级火箭各用什么燃料以及宇航员吃饭、穿衣等都写到了。
(2)文章的第二部分写得非常详细,因为涉及非常尖端的技术性问题,各种数据非常精确,分毫不差,时间精确到秒,这样便于读者了解登月飞行的过程,增强了文章的科学性和可读性。
(3)文章的第三部分详细讲了宇航员在月球表面的活动:检查登月器的着陆情况、采集月壤和月岩样品、树立登月纪念碑、安装各种科学探测仪器、插上美国星条旗、与美国总统尼克松通电话。这样详写,突出了登月成功的伟大意义,表达了登月成功的自豪。
结尾阿姆斯特朗的话“这一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留给读者以无穷的回味,可以从中悟出人类登月的伟大意义。
积累运用
1.给加点的字注音。
椭( )圆 铁锹( ) 遐( )想
小心翼翼( ) 着陆( ) 摄( )依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树起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里程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们又安装了一各,太阳风测定装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飞船像一叶孤舟在太空中缓缓地行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三位宇航员到美国国会大厦,在国会联席会议上发表了演说,畅谈登月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小心翼翼 观测 按装
B.昂首挺立 畅谈 祝贺
C.遥遥在望 起动 平稳
D.一叶孤舟 轨道 顾障
4.依次填人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地勤人员对火箭作了极为__________的检查,情况一切正常。指挥中心发出点火________,计算机_________自动工作。
A.细致 命令 进行
B.仔细 指令 进行
C.仔细 指令 开始
D.细致 命令 开始
5.下列语句表意正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总统热情地庆祝他们登月成功。
B“阿波罗11号”飞船准确地溅落在预定的海域,被早已等候在那边的海军救起。
C.此时,他们承载着巨大的压力,那是由于火箭的加速而引起的超重办。
D.7月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登月舱平静地降落在月球上。
6.“飞船像一叶孤舟在太空中缓缓地行驶”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好处是什么
7.怎样理解“这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填空。
文章是按________顺序来记叙的。人类登上月球的精确时间是_________,代表全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构三位美国宇航员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登月的全过程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个阶段。
9.“神舟”六号载人飞船上天后受到了各方的关注,请你给这则报道加一个小标题。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昨日发射升空,此前众多媒体报道,“神舟”六号将在太空邀游119个小时后返回地面。昨日,记者从有关专家处获悉,此次“神舟”六号飞船着陆的准确时间应该在10月15日清晨,比原先报道的着陆时间提早。
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拓展
一、课内阅读
一到月球表面,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马上开始了紧张的工作。他们的任务很多,但是供给他们呼吸的氧气却很有限,只够使用四个小时。因此,分分秒秽都得抓紧。他们检查了登月器的着陆情况,情况一切正常;他们拿出铁锹,采集了月壤和月岩的样品;他们从登月舱中取出一块纪念碑,把它树立在月球上。纪念碑刻着地球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图像,上面还刺着:1969年7月,太阳系的行星一 地球上的人类第一次在月球上留下足迹。我们代表全人类,来这里作一次和平的旅行。然后,奥尔德林从登月舱中取出电视摄像机,安装在月球的表面;他们又安装了一台太阳风测定装置,用耒检测宇宙射线;还安装了用来精确测定月球和地球之间距离的激光仪:还安装了测定月震的月震仪。他们又取出美国的星条旗,神色庄重地把它插
在月亮上。这些工作完成后,他们舒了一口气,跟美国总统尼克松进行了月亮和地球之间的第一次通话。总统热情地祝贺他们登月成功。
三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他们的氧气袋中只剩下够一个小时使用的氧气。体斯敦地面中心命令他们停止作业,从月球返回登月舱内。他们小心翼翼地登上登月舱,脱掉登月服,换上舱内航天服,美美地吃了中饭,甜甜地睡了七八个小时。
10.以上文字着重记叙了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纪念碑文中刻着“我们代表全人类”,为何不说“我们代表美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第1段中写道:“他们检查了登月器的着陆的情况,情况一切正常……把它竖立在月球上。”他们做这些事时神态、动作如何 请用第2段中的一个词语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第2段中加点的“美美地”“甜甜地”去掉好不好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延伸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载人宇宙飞船是一种能保障宇航员在太空生活和工作以执行航天任务并安全返回地面的航天器。我国研制的载人宇宙飞船的主要用途是进行近地轨道飞行,试验载人航天技术;考察轨道上失重和空间辐射等因素对人体的影响,发展航天医学;对地球资源进行勘测,为经济建设提供资料。
我国研制的“神舟”号载人宇宙飞船,由宇航员返回座舱、轨道舱、服务舱和应稳装置等部分组成。返回座舱是飞船的核心部位,它是飞船上升和返回过程中宇航员乘坐的舱段,也是整个飞船的控制中心,不仅要求和其他舱段一样能承受起飞、上升和轨道运行阶段的各种压力和环境条件,而且还要求能经受进入大气层和返回地面阶段的减速过载和气动加热。轨道舱是宇航员在轨道上的工作场所。里面装有各种实验仪器和设备。服务舱安装推进系统、电源和气源等设备,对飞船起服务保障作用。应急救生装置保障能在应急情况下使宇宙员安全返回地面。
此外,载人宇宙飞船还采取如下措施以解决一些特殊问题:一是环境控制措施,主要作用是调节舱内和航天服内的温度、湿度和压力,保证宇航员所需的氧气量、通风量、用水量,并吸收和处理废物。二是人工控制措施,主要是在自动系统失灵的情况下,由人参与操作和控制飞船,处理应急状态下的一些情况,免生意外。三是安全返回措施,主要是确保宇航员安全返回。这除了设王可靠的防热保护层保证返回舱不致被烧毁外,还要使返回过程中的制动过载装置非常有效,以保证宇航员的身体能够承受;同时还要提高藩点精度,以便及时发现宇航员。四是高可靠性措施,主要是力争万无一失。为此,在把宇航员送入太空之前,飞船各系统和设备均要进行可靠设计,关键部件采用双备份或三备份,飞船须在严格的环境下进行地面测试,并进行模拟飞行试验。
以上三段依次介绍了我国研制的载人字宙飞船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解决飞船一些特殊问题的措施,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15.从第二段看,对载人飞船各舱段的共同要求是什么 (用文中句子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为确保宇航员安全返舱,文中介绍了哪三点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从文中看,宇宙飞船在进行正式载人飞行之前要完成哪三方面的工作 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作训练
(一)按要求作文。
《现代汉语词典》:[留心]注意。
有人曾经说过:处处留心即学问。
鲁迅先生在谈到创作时说过这样的意思:要留心身边各种各样的人和事。
竺可桢《唐宋诗中的物候》:唐宋诗人热爱大自然,善于领会鸟语花香的暗示,他们初春留心的是燕子、暮春、初夏注意的是杜鹃、布谷……
阅读上面的材料,以“学会留心”为题目。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体裁不限(诗歌、戏剧除外),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和校名。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依依翠柳,郁郁繁花,嫩嫩春笋,茵茵小草……万物被温暖照亮,生机勃勃,尽情展示大自然的绚丽。
在青春旅途中,你也常被温暖照亮:眷眷亲情,殷殷师恩,醇醇友爱……让你坎坷变坦途,郁闷变快乐,单调变精彩,蓬勃向上,纵情演绎成长的浪漫。
请以“被温暖照亮”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题目自拟。③立意自定。④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⑤不少于600字。⑥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⑦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⑧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答案与导解
1.tuǒ qiāo xiá yì zhuó shè
2.(1)里程碑: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2)太阳风:是指从太阳大气层射出的高速带电粒子流。(3)一叶孤舟:一条孤独的小船。(4)畅谈:尽情地谈。
3.B 4.C
5.B解析:此题重在考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恰当应用词语的能力。A项中“庆祝”一词应改为“祝贺”,C项中“承载”应改为“承受”,D项中“平静”应改为“平稳”。
6.比喻。形象地写出了飞船飞行时的状态,“孤舟”一词暗示了这是人类的第一次飞行。
7.“一小步”是指宇航员们从飞船跨到月球表面的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说确实很容易,毫不费力。但是,这一步是人类向月球迈出的第一步,它显示了人类卓越的聪明才智,表明了人类高度发达的科技水平,开创了人类对宇宙探索的新纪元。这意义非同小可,因此就是巨大的飞跃。
8.时间1969年7月21日11时56分20秒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准备、发射、登月、返航
9.“神舟”六号将在10月15日着陆。
10.阿姆斯特朗等登上月球后做的一切有意义的事情。
11.因为科学事业是没有国界,是属于全人类的。
12.小心翼翼。
13.不好,因为这两个词语体现了阿姆斯特朗等登上月球,完成工作后的疲惫和内心的满足。
14.主要用途组成部分分类别
15.能承受起飞、上升和轨道运行阶段的各种压力和环境条件。
16.①设置可靠的防热保护层。②使返回过程中的制动过载装置非常有效。③提高落点精度。
17.(1)工作:①对飞船各系统和设备均要进行可靠设计,关键部件采用双备份或三备份。②在严格的环境下进行地面测试。③进行模拟飞行试验。(2)目的:保证高可靠性,力争万无一失。
18.(1)儒林外史(2)柳宗元(3)安徒生
19.①“庆祝,,前或后加“活动”,或删去“举行”。 ②“接待”改为“接受”。 ③将“消费者”移至“呼吁良久”前。
20.示例:就像广阔的晴空挡不住突来的风暴,突来的风暴也挡了住你远行的背影。即使岁月的樊篱挡住了你坚强的躯体,但决挡不住你渴望的信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