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实验室去: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导学案 2021-2022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到实验室去: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导学案 2021-2022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8-24 23:37:40

文档简介

到实验室去: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实验目的】
1.组装实验装置,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
2.通过实验进一步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
【实验准备】
☆知识准备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CaCO3+2HCl===CaCl2+H2O+CO2↑__。
2.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__大__,且__能__溶于水。
3.写出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与水反应:__CO2+H2O===H2CO3__。
(2)与石灰水反应:__CO2+Ca(OH)2===CaCO3↓+H2O__。
☆仪器准备
如图甲、乙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常用的发生装置,A、B、C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常用的收集装置: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
1.你选择的发生装置为上图__乙__,原因是__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且反应不需要加热__。
2.你选用的收集装置为上图__B__,原因是__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__。
【活动体验】
1.制取与收集二氧化碳:
(1)按如图装置连接仪器。
(2)操作步骤。
查:连接装置,检查__装置的气密性__。
装:先把__石灰石或大理石__加入锥形瓶内,塞紧塞子后,向分液漏斗内加入__稀盐酸__。
收:分别收集一集气瓶和三塑料瓶(分别标记为A、B、C)二氧化碳气体,并用玻璃片和瓶塞分别盖住瓶口,__正放__在桌子上。
2.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
①探究二氧化碳的密度。
实验操作
在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250
mL的烧杯,调节天平平衡。然后向其中一只烧杯中慢慢倾倒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现象
倒入二氧化碳的一端__向下__倾斜
实验结论
二氧化碳的密度__大于__空气的密度
②探究二氧化碳的溶解性。
实验操作
向盛有二氧化碳的塑料瓶A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迅速拧紧瓶塞,振荡
实验现象
塑料瓶__变瘪__
实验结论
二氧化碳__能溶于水__
(2)化学性质。
①实验一: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水反应。
实验操作
向盛有二氧化碳水溶液的塑料瓶A中滴入1~2滴紫色石蕊试液,拧紧瓶盖,振荡
实验现象
紫色石蕊试液__变红__
实验结论
二氧化碳可以和水反应化学方程式:__CO2+H2O===H2CO3__
②实验二:探究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作用。
实验操作
向盛有二氧化碳的塑料瓶B中倒入适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实验现象
澄清石灰水__变浑浊__
实验结论
二氧化碳可以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化学方程式:__CO2+Ca(OH)2===CaCO3↓+H2O__
③实验三:探究二氧化碳能否燃烧及支持燃烧。
实验操作
将准备好的两支蜡烛放入500
mL的烧杯中,分别点燃,然后慢慢倒入塑料瓶C中的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现象
__下面__的蜡烛先熄灭,__上面__的蜡烛后熄灭
实验结论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__大__(物理性质)二氧化碳不能__燃烧__,也不__支持燃烧__(化学性质)
【实验反思】
1.在制取二氧化碳时集气瓶不能收集满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提示:可能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装置漏气,导致生成的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
(2)反应物不足,不能生成足够的二氧化碳;
(3)收集二氧化碳的导管没有伸到集气瓶的底部而不能将空气排净。
2.实验三中为什么要把二氧化碳慢慢地倒入?
提示:若倒得过快,二氧化碳的气流太大,容易使上面的蜡烛先熄灭,导致实验失败。
【实验演练】
1.如果实验室要制取某种气体,选择实验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时,以下选项可不考虑的因素是(D)
A.反应条件       
B.反应物的性质和状态
C.生成物的性质和状态
D.生成物的颜色
2.(2021·德州质检)如图是放置在实验桌上的三瓶无色气体,它们分别是H2、O2、CO2中的一种(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下列关于这三种气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
A.根据集气瓶的放置方法判断,瓶①②存放的是H2、CO2
B.用点燃的木条伸入②中,若火焰熄灭,则存放是CO2
C.把澄清石灰水放入③中,会变浑浊
D.用点燃的木条放入③中,若气体燃烧,则存放的是O2
3.下列有关CO2实验的图示正确的是(D)
4.(2021·保定质检)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一般有以下步骤: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连接好装置 ③向长颈漏斗中注入稀盐酸 
④收集气体 ⑤向大试管中放入石灰石
操作顺序正确的是(C)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③④⑤
C.②①⑤③④
D.③④⑤②①
5.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已知:氮气的密度比空气的略小;该装置气密性良好,锥形瓶中放入的是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具体操作有:
①从a端通入二氧化碳
②从分液漏斗中滴下适量水
③从b端通入氮气
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最合理的是(D)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①②③①
D.①③②①
6.(2021·济宁期末)如图所示,将一支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蒸馏水中。请回答:
(1)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试管内液面上升,试管内溶液变红(合理即可)__。
(2)涉及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CO2+H2O===H2CO3__。
7.下图是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准备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较纯净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__AD__(填序号)。
(2)选用装置B、C组合在实验室制取CO2,其验满的方法是__将燃着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已收集满__。
若改用装置F制备CO2,其优点是__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__。
PAGE
-
7
-到实验室去: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实验目的】
1.组装实验装置,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
2.通过实验进一步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
【实验准备】
☆知识准备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
__。
2.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__
__,且__
__溶于水。
3.写出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与水反应:__
__。
(2)与石灰水反应:__
__。
☆仪器准备
如图甲、乙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常用的发生装置,A、B、C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常用的收集装置: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
1.你选择的发生装置为上图__
__,原因是__
__。
2.你选用的收集装置为上图__
__,原因是__
__。
【活动体验】
1.制取与收集二氧化碳:
(1)按如图装置连接仪器。
(2)操作步骤。
查:连接装置,检查__
__。
装:先把__
__加入锥形瓶内,塞紧塞子后,向分液漏斗内加入__
__。
收:分别收集一集气瓶和三塑料瓶(分别标记为A、B、C)二氧化碳气体,并用玻璃片和瓶塞分别盖住瓶口,__
__在桌子上。
2.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
①探究二氧化碳的密度。
实验操作
在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250
mL的烧杯,调节天平平衡。然后向其中一只烧杯中慢慢倾倒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现象
倒入二氧化碳的一端__
__倾斜
实验结论
二氧化碳的密度__
__空气的密度
②探究二氧化碳的溶解性。
实验操作
向盛有二氧化碳的塑料瓶A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迅速拧紧瓶塞,振荡
实验现象
塑料瓶__
__
实验结论
二氧化碳__
__
(2)化学性质。
①实验一: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水反应。
实验操作
向盛有二氧化碳水溶液的塑料瓶A中滴入1~2滴紫色石蕊试液,拧紧瓶盖,振荡
实验现象
紫色石蕊试液__
__
实验结论
二氧化碳可以和水反应化学方程式:__
__
②实验二:探究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作用。
实验操作
向盛有二氧化碳的塑料瓶B中倒入适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实验现象
澄清石灰水__
__
实验结论
二氧化碳可以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化学方程式:__
__
③实验三:探究二氧化碳能否燃烧及支持燃烧。
实验操作
将准备好的两支蜡烛放入500
mL的烧杯中,分别点燃,然后慢慢倒入塑料瓶C中的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现象
__
__的蜡烛先熄灭,__
__的蜡烛后熄灭
实验结论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__
__(物理性质)二氧化碳不能__
__,也不__
__(化学性质)
【实验反思】
1.在制取二氧化碳时集气瓶不能收集满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提示:可能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装置漏气,导致生成的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
(2)反应物不足,不能生成足够的二氧化碳;
(3)收集二氧化碳的导管没有伸到集气瓶的底部而不能将空气排净。
2.实验三中为什么要把二氧化碳慢慢地倒入?
提示:若倒得过快,二氧化碳的气流太大,容易使上面的蜡烛先熄灭,导致实验失败。
【实验演练】
1.如果实验室要制取某种气体,选择实验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时,以下选项可不考虑的因素是(
)
A.反应条件       
B.反应物的性质和状态
C.生成物的性质和状态
D.生成物的颜色
2.(2021·德州质检)如图是放置在实验桌上的三瓶无色气体,它们分别是H2、O2、CO2中的一种(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下列关于这三种气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根据集气瓶的放置方法判断,瓶①②存放的是H2、CO2
B.用点燃的木条伸入②中,若火焰熄灭,则存放是CO2
C.把澄清石灰水放入③中,会变浑浊
D.用点燃的木条放入③中,若气体燃烧,则存放的是O2
3.下列有关CO2实验的图示正确的是(
)
4.(2021·保定质检)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一般有以下步骤: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连接好装置 ③向长颈漏斗中注入稀盐酸 
④收集气体 ⑤向大试管中放入石灰石
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③④⑤
C.②①⑤③④
D.③④⑤②①
5.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已知:氮气的密度比空气的略小;该装置气密性良好,锥形瓶中放入的是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具体操作有:
①从a端通入二氧化碳
②从分液漏斗中滴下适量水
③从b端通入氮气
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最合理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①②③①
D.①③②①
6.(2021·济宁期末)如图所示,将一支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蒸馏水中。请回答:
(1)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
__。
(2)涉及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__。
7.下图是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准备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较纯净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__
__(填序号)。
(2)选用装置B、C组合在实验室制取CO2,其验满的方法是__
__。
若改用装置F制备CO2,其优点是__
__。
PAGE
-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