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燃烧和燃料单元测评挑战卷(学生版+教师版) 2021-2022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 燃烧和燃料单元测评挑战卷(学生版+教师版) 2021-2022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9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8-25 07:19:10

文档简介

单元测评挑战卷(六)(第六单元)
(45分钟 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题4分,共52分)
1.(2020·沈阳中考)2020年3月起,沈阳市三环内全年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下列为“禁止燃放鞭炮”标志的是
(B)
2.现有①石油气②面粉粉尘③氮气④天然气⑤一氧化碳,当这些物质与空气混合,遇明火,有发生爆炸危险的是
(D)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3.将棉手帕放入60%左右的酒精中浸湿,用坩埚钳夹住点燃,待火焰熄灭后,棉手帕依然完好。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棉手帕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棉手帕接触不到氧气,不能燃烧
C.被酒精浸湿后,棉手帕的着火点升高了
D.酒精中的水蒸发使温度达不到棉手帕的着火点
4.煤炉越扇越旺,蜡烛一扇就灭,以下对该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B)
A.扇蜡烛会隔绝空气
B.扇蜡烛会扇走热空气
C.扇煤炉会升高温度
D.扇煤炉会增加新的易燃物
5.“低碳生活”倡导我们在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材料要尽量减少,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B)
A.教科书循环使用
B.夏天为了更凉快,把室内空调温度设置到最低
C.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
D.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等出行方式
6.下列灭火方法与隔绝氧气无关的是
(C)
A.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B.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
C.森林大火时设置一条隔离带
D.贵重设备失火时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7.危险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事件常给我们敲响安全警钟,操作不当就会存在安全隐患。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B)
A.点燃氢气,提前验纯
B.燃气泄漏,点火检查
C.矿井作业,注意通风
D.油库重地,严禁烟火
8.为了节能,燃烧前常将汽油(含C8H18等)喷成雾状,目的是
(B)
A.减少O2消耗量
B.增大汽油与空气的接触面
C.降低汽油着火点
D.升高汽油着火点
9.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在空气中充分燃烧,产物完全相同的是
(C)
A.H2和CH4
B.CH4和CO
C.C2H5OH和CH4
D.H2和CO
10.(2020·临沂中考)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说法中,错误的是
(C)
A.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B.CO具有还原性,可以用来冶炼金属
C.碳在氧气中燃烧一定生成二氧化碳
D.自然界消耗CO2的主要途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11.“化学链燃烧”是燃料不直接与空气接触的燃烧,是以载氧体在两个反应器之间的循环来实现燃料在较低温度下燃烧的过程。该过程具有无火焰、低污染、高效率等特点。氧化镍(NiO)作载氧体的“化学链燃烧”过程如图。与直接燃烧甲烷相比,对该技术的评价错误的是
(C)
A.反应更充分、能源利用率高
B.较安全,减少爆炸风险
C.消耗等质量甲烷,参加反应氧气较少
D.有利于分离和回收较纯净的二氧化碳
12.我们曾经做过以下一组对比实验,该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B)
①CO2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②CO2能够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③CO2不能使干石蕊纸花变色
④CO2不支持燃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有关图中甲、乙、丙、丁所示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D)
A.甲实验的目的是检验氢气的纯度,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氢气不纯
B.乙实验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C.丙实验可证明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D.丁实验既可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可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29分)
14.(3分)沼气是当今已开发和使用的最洁净的气体燃料之一,使用沼气是解决农村能源不足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如图是沼气的产生和应用示意图。
(1)打开沼气灶的开关,沼气能自动喷出,从气压的角度分析是因为 管内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 。?
(2)沼气中除含有甲烷外,还含有二氧化碳及少量的氢气、氮气、硫化氢气体、一氧化碳、水蒸气等,沼气略带臭味,你分析臭味可能来自 硫化氢 等气体;从安全方面考虑,使用沼气时一定要防止沼气中混入 空气或氧气 。?
15.(6分)(2020·福建中考)燃烧与人类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1)下列成语的原意与燃烧不相关的是 A (填标号)。?
A.卧薪尝胆     B.釜底抽薪     
C.火上浇油     D.煽风点火
(2)古籍《天工开物》就有“煤饼烧石成灰”的记载。“烧石成灰”指高温条件下碳酸钙转化为生石灰。
①“煤饼烧石成灰”的过程中,能量转化的主要方式是 化学能→热能→化学能(或化学能→热能、热能→化学能) 。?
②“石”转化为“灰”的反应属于 分解反应 (填基本反应类型)。?
③“灰”遇水成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O
Ca(OH)2 。?
(3)室内起火时,如果急于打开门窗,火反而会烧得更旺。原因是 打开门窗,为可燃物提供更多氧气,使火势更猛(或其他合理答案) 。?
16.(7分)(2021·滨州质检)人类在生产、生活中离不开能源。
(1)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最理想的是 D (填字母)。?
A.汽油         
B.一氧化碳          
C.甲烷          
D.氢气
(2)下列各混合物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的是 AC (填字母)。?
A.氢气和氧气
B.一氧化碳和甲烷
C.面粉弥散在空气中
D.二氧化碳和氧气
(3)自热盒饭用到一种白色氧化物——生石灰,该氧化物遇水会放出大量的热,达到加热饭菜的目的。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O+H2O
Ca(OH)2 。?
(4)已知某可燃物1.6
g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4.4
g二氧化碳和3.6
g水,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填字母)。?
A.该可燃物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4
B.可燃物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5%
C.该可燃物一定不含氧元素
D.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1∶2
(5)焊接或切割金属常用乙炔(C2H2)作燃料,试写出其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C2H2+5O2
4CO2+2H2O 。?
17.(6分)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试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开始通气时④变红,通气一段时间后①变红,②③始终不变色。
(1)能说明CO2密度比空气大的现象是 开始通气时,④变红而①未变红(或④比①先变红) 。?
(2)①也能变红,说明微粒具有的性质是 微粒不断运动 。?
18.(7分)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可推断出X是 CO2 ,自然界中这种物质过多,会导致 温室效应 。?
(2)写出X与CO之间相互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CO2+C
2CO 、 2CO+O2
2CO2(或CO+CuO
Cu+CO2) 。?
(3)写出X与Ca(OH)2溶液进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Ca(OH)2
CaCO3↓+H2O 。?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4分)
19.(7分)如图是“燃烧的条件”实验活动的部分操作示意图:
(1)仪器①的名称为 烧杯 。?
(2)实验一加热片刻观察到A中棉球上的酒精燃烧产生蓝色火焰,B中棉球上的水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物质具有可燃性 ;B中棉球如果在酒精灯上加热时间过长,会发生的现象为 棉球燃烧 。?
(3)实验二观察到先燃烧的物质是 木屑片 ;若将铜片上的物质换成等量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进行实验,观察到乒乓球碎片先燃烧,说明滤纸碎片的着火点比乒乓球碎片 高 。?
(4)实验三用仪器①倒扣住三支高度不同燃着的蜡烛,观察到三支燃着的蜡烛都熄灭,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为 氧气 ;从上而下蜡烛依次熄灭的原因为 热二氧化碳的密度比常温下的空气小 。?
20.(7分)(2020·聊城中考)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化学实验的一些基本操作,请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集气瓶 。?
(2)实验室制取某气体,组装好实验装置,加入药品前必须进行的一项操作是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3)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 2H2O2
2H2O+O2↑ 。?
(4)若将制取的气体通入装置E,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制取并收集一瓶该气体,应选装置 AD (填装置编号),验证该气体集满的方法是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已集满 。?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5分)
21.(2020·福建中考)推广车用乙醇汽油,可以减少汽车尾气污染。利用秸秆为原料可生产乙醇(C2H6O),其中包含葡萄糖(C6H12O6)转化为乙醇的反应(C6H12O6
2C2H6O+2CO2↑)。每生产2.3
t乙醇,理论上参加反应的葡萄糖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解析】设参加反应的葡萄糖的质量为x。
C6H12O6
2C2H6O+2CO2↑
180
92
x
2.3
t
=
 x=4.5
t
答:参加反应的葡萄糖的质量为4.5
t。
答案:4.5
t(计算过程见解析)
PAGE
-
1
-单元测评挑战卷(六)(第六单元)
(45分钟 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题4分,共52分)
1.(2020·沈阳中考)2020年3月起,沈阳市三环内全年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下列为“禁止燃放鞭炮”标志的是
(
)
2.现有①石油气②面粉粉尘③氮气④天然气⑤一氧化碳,当这些物质与空气混合,遇明火,有发生爆炸危险的是
(
)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3.将棉手帕放入60%左右的酒精中浸湿,用坩埚钳夹住点燃,待火焰熄灭后,棉手帕依然完好。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棉手帕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棉手帕接触不到氧气,不能燃烧
C.被酒精浸湿后,棉手帕的着火点升高了
D.酒精中的水蒸发使温度达不到棉手帕的着火点
4.煤炉越扇越旺,蜡烛一扇就灭,以下对该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扇蜡烛会隔绝空气
B.扇蜡烛会扇走热空气
C.扇煤炉会升高温度
D.扇煤炉会增加新的易燃物
5.“低碳生活”倡导我们在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材料要尽量减少,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
)
A.教科书循环使用
B.夏天为了更凉快,把室内空调温度设置到最低
C.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
D.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等出行方式
6.下列灭火方法与隔绝氧气无关的是
(
)
A.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B.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
C.森林大火时设置一条隔离带
D.贵重设备失火时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7.危险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事件常给我们敲响安全警钟,操作不当就会存在安全隐患。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
A.点燃氢气,提前验纯
B.燃气泄漏,点火检查
C.矿井作业,注意通风
D.油库重地,严禁烟火
8.为了节能,燃烧前常将汽油(含C8H18等)喷成雾状,目的是
(
)
A.减少O2消耗量
B.增大汽油与空气的接触面
C.降低汽油着火点
D.升高汽油着火点
9.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在空气中充分燃烧,产物完全相同的是
(
)
A.H2和CH4
B.CH4和CO
C.C2H5OH和CH4
D.H2和CO
10.(2020·临沂中考)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B.CO具有还原性,可以用来冶炼金属
C.碳在氧气中燃烧一定生成二氧化碳
D.自然界消耗CO2的主要途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11.“化学链燃烧”是燃料不直接与空气接触的燃烧,是以载氧体在两个反应器之间的循环来实现燃料在较低温度下燃烧的过程。该过程具有无火焰、低污染、高效率等特点。氧化镍(NiO)作载氧体的“化学链燃烧”过程如图。与直接燃烧甲烷相比,对该技术的评价错误的是
(
)
A.反应更充分、能源利用率高
B.较安全,减少爆炸风险
C.消耗等质量甲烷,参加反应氧气较少
D.有利于分离和回收较纯净的二氧化碳
12.我们曾经做过以下一组对比实验,该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
①CO2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②CO2能够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③CO2不能使干石蕊纸花变色
④CO2不支持燃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有关图中甲、乙、丙、丁所示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甲实验的目的是检验氢气的纯度,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氢气不纯
B.乙实验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C.丙实验可证明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D.丁实验既可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可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29分)
14.(3分)沼气是当今已开发和使用的最洁净的气体燃料之一,使用沼气是解决农村能源不足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如图是沼气的产生和应用示意图。
(1)打开沼气灶的开关,沼气能自动喷出,从气压的角度分析是因为
。?
(2)沼气中除含有甲烷外,还含有二氧化碳及少量的氢气、氮气、硫化氢气体、一氧化碳、水蒸气等,沼气略带臭味,你分析臭味可能来自
等气体;从安全方面考虑,使用沼气时一定要防止沼气中混入
。?
15.(6分)(2020·福建中考)燃烧与人类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1)下列成语的原意与燃烧不相关的是
(填标号)。?
A.卧薪尝胆     B.釜底抽薪     
C.火上浇油     D.煽风点火
(2)古籍《天工开物》就有“煤饼烧石成灰”的记载。“烧石成灰”指高温条件下碳酸钙转化为生石灰。
①“煤饼烧石成灰”的过程中,能量转化的主要方式是
。?
②“石”转化为“灰”的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③“灰”遇水成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室内起火时,如果急于打开门窗,火反而会烧得更旺。原因是
。?
16.(7分)(2021·滨州质检)人类在生产、生活中离不开能源。
(1)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最理想的是
(填字母)。?
A.汽油         
B.一氧化碳          
C.甲烷          
D.氢气
(2)下列各混合物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的是
(填字母)。?
A.氢气和氧气
B.一氧化碳和甲烷
C.面粉弥散在空气中
D.二氧化碳和氧气
(3)自热盒饭用到一种白色氧化物——生石灰,该氧化物遇水会放出大量的热,达到加热饭菜的目的。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已知某可燃物1.6
g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4.4
g二氧化碳和3.6
g水,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该可燃物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4
B.可燃物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5%
C.该可燃物一定不含氧元素
D.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1∶2
(5)焊接或切割金属常用乙炔(C2H2)作燃料,试写出其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17.(6分)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试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开始通气时④变红,通气一段时间后①变红,②③始终不变色。
(1)能说明CO2密度比空气大的现象是
。?
(2)①也能变红,说明微粒具有的性质是
。?
18.(7分)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可推断出X是
,自然界中这种物质过多,会导致
。?
(2)写出X与CO之间相互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X与Ca(OH)2溶液进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4分)
19.(7分)如图是“燃烧的条件”实验活动的部分操作示意图:
(1)仪器①的名称为
。?
(2)实验一加热片刻观察到A中棉球上的酒精燃烧产生蓝色火焰,B中棉球上的水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B中棉球如果在酒精灯上加热时间过长,会发生的现象为
。?
(3)实验二观察到先燃烧的物质是
;若将铜片上的物质换成等量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进行实验,观察到乒乓球碎片先燃烧,说明滤纸碎片的着火点比乒乓球碎片
。?
(4)实验三用仪器①倒扣住三支高度不同燃着的蜡烛,观察到三支燃着的蜡烛都熄灭,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为
;从上而下蜡烛依次熄灭的原因为
。?
20.(7分)(2020·聊城中考)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化学实验的一些基本操作,请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
(2)实验室制取某气体,组装好实验装置,加入药品前必须进行的一项操作是
。?
(3)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
。?
(4)若将制取的气体通入装置E,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制取并收集一瓶该气体,应选装置
(填装置编号),验证该气体集满的方法是
。?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5分)
21.(2020·福建中考)推广车用乙醇汽油,可以减少汽车尾气污染。利用秸秆为原料可生产乙醇(C2H6O),其中包含葡萄糖(C6H12O6)转化为乙醇的反应(C6H12O6
2C2H6O+2CO2↑)。每生产2.3
t乙醇,理论上参加反应的葡萄糖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PAGE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