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课件(37张PPT 含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课件(37张PPT 含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8-25 14:36: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学习目标
1.掌握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主要成就。理解文艺复兴的实质与意义。
2.认识文艺复兴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所起的推动作用。学习敢于追求真理、勇于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
神权的桎梏
第一目
中世纪的欧洲
教皇为国王加冕
基督教对人的观点是:亚当、夏娃偷吃禁果,证明肉体是罪恶的王国。上帝将人类的始祖逐出伊甸园,罚其终身劳苦。人只有抑制情欲和欢乐,忏悔错误,走完人生痛苦的历程,才能接近上帝,获得永恒的幸福。人本身是鄙贱的,应该消极处世,把一切寄托于来世。
基督教神学笼罩下的欧洲……
被宗教法庭审判的异端
下面的哪些词汇可以反映出中世纪神学笼罩下人们的主要精神状态?
禁欲
苦行
人性
压抑
麻木
顺从
愚昧迷信
走近中世纪的欧洲
中世纪
欧洲
随心所欲
禁欲苦行
无拘无束
人性压抑
张扬个性
麻木顺从
思想开放
愚昧迷信
以人为本
言论自由
神权至上
追求享乐
神权至上
在中世纪的欧洲,人类意识处在一层纱幕之下。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文艺复兴运动
(1)时间:
(2)发源地:
14世纪中叶
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地
思维拓展:
阅读材料,分析文艺复兴运动产生的原因
材料一
中世纪的教会极端蔑视人性,认为人生下来就是有罪的、肮脏的、下贱的。人的一生就是为赎罪而活着,除此以外没有任何意义。
材料二
中世纪的欧洲,贸易中心集中在地中海沿岸,意大利最早产生资本主义的萌芽,资产阶级希望冲破教会神学的束缚。商业城市的兴起,手工工场的发展,经济繁荣。
材料三
在基督教时代,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传统更多地保留在意大利。一些意大利学者开始研究本土上的古代罗马的建筑遗址和文化手稿……
材料四
从14世纪中叶起,欧洲经历了一场历史上规模最大、危害最惨烈的致命瘟疫——黑死病,1347—1351年间,欧洲死亡人数约2500万,占当时欧洲人口的三分之一。黑死病既给人们带来恐慌,也促使人们反省:连上帝都不能依靠了,只能依靠人自己了,所以就重视人自己的价值。
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2)阶级基础:资产阶级的形成;
(3)直接原因: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引起形成中的资产阶级的不满;
(4)客观条件:意大利丰富的文化遗产、众多的人才和造纸术、印刷术传入欧洲;
(5)现实因素:黑死病在欧洲流行,促使人们反省生活。
《死神的胜利》黑死病造成社会的动荡
文艺复兴运动
(3)思想主张:
a.要求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
b.他们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
文艺复兴运动
(4)核心思想:
人文主义
中世纪圣母像
文艺复兴时圣母像
人文主义
以“人性”反对“神性”
以“人权”反对“神权”
以“自由”“平等”反对封建特权和等级制度
人性的绽放
第二目
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期的最初一位诗人。
——恩格斯
但丁·阿利基耶里(公元1265年-公元1321年)
(1)人物:
(2)地位:
(3)出生地:
(4)代表作:
但丁
文艺复兴的先驱
意大利佛罗伦萨
《神曲》
(一)但丁——抒写人曲
但丁的长篇诗作《神曲》分“地狱”“炼狱”“天堂”三部分。
在但丁笔下,地狱像一个大漏斗,共9层,里面是形形色色的罪人,受到各种酷刑折磨。如第9层是一个冰湖,罪犯的灵魂冻于湖中,魔鬼坐在地心,不断撕咬犹大及其他罪人。天堂为善良的灵魂居住之所,充满着光辉、欢乐和爱
作者借梦游三界描写现实生活中的各色人物,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把许多主教、僧侣甚至教皇都打入地狱,表达了市民阶层的情感与理想。
《神曲》中的插图
《神曲》中,但丁把当时健在的教皇卜尼法斯八世安排在九层地狱的第八层,在一个火窟中永远受烈火的煎熬。
教皇卜尼法斯八世
在《神曲》中但丁对地狱中
的另外一个教皇尼古拉三世说:你留在这里吧,
因为你受的刑罚是公正的,
因为你的贪婪使世界陷于悲惨,
把好人蹂躏,
把恶人提升……
但丁对以教皇为首的天主教会持怎样的态度?
为什么?
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和封建统治的黑暗残暴。
但丁与彼特拉克、薄伽丘并称为文艺复兴“文学三杰”
“文学三杰”
彼特拉克,意大利学者、诗人,文艺复兴第一个人文主义者,被誉为“文艺复兴之父”。
但丁,文艺复兴先驱
薄伽丘,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杰出代表。代表作《十日谈》。
反对禁欲苦行,
追求享受现世幸福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来说就够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求凡人的幸福。”
——彼特拉克
皮特拉克追求的是什么?
皮特拉克
“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
达?芬奇(1452年4月15日—1519年5月2日)
(1)人物:
(2)出生地:
(3)身份:
(4)成就:
(5)代表作:
达?芬奇
佛罗伦萨郊区的芬奇小镇
艺术大师、科学巨匠、文艺理论家、哲学家、诗人、音乐家、工程师、发明家
绘画,充分体现人文主义精神
《最后的晚餐》
《蒙娜丽莎》
(二)达·芬奇——刻画人性
《蒙娜丽莎》
这是达·芬奇为佛罗伦萨商人吉奥贡达的妻子所作的肖像,先后用时四年。这幅油画摒弃了过去的宗教题材,以现实人物为主题。人物形象神态自若,口角含着一丝微笑,显得恬静而愉快,富有生命的活力。这幅画现收藏在巴黎卢浮宫博物馆。
你悲哀吗?
这微笑就变成感伤的。
你快乐吗?
她的口角似乎在牵动,笑容在扩大。
 
——傅雷
歌颂人的美
宣扬人性的解放
《最后的晚餐》
《最后的晚餐》取材于《新约圣经》,据记载:耶稣最后一次到耶路撒冷去过逾越节,犹太教祭司长阴谋在夜间逮捕他,但苦于无人带路。正在这时,耶稣门徒犹大向犹太教祭司长告密说:“我把他交给你们,你们愿意给我多少钱?”犹太教祭司长给了犹大30块钱。于是,犹大跟祭司长约好:他亲吻的那个人就是耶稣。逾越节那天,耶稣跟12个门徒坐在一起,共进最后一次晚餐,他忧郁地对12个门徒说:“我实话告诉你们,你们中有一个人要出卖我了!”12个门徒闻言后,或震惊、或愤怒、或激动、或紧张。《最后的晚餐》表现的就是这一时刻的紧张场面。
犹大
真理只有一个,他不是在宗教之中,而是在科学之中。
——达?芬奇
有翼滑翔机
直升机
女性身体解剖研究
追求知识、追求科学
“美术三杰”
达?芬奇
米开朗基罗
《大卫》
《创世纪》
拉斐尔
《雅典学院》
《西斯廷圣母》
达芬奇与米开朗基罗、拉斐尔并称为文艺复兴“美术三杰”
《哈姆雷特》台词: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多么高贵的理性!
多么伟大的力量!
多么优美的仪表!
多么文雅的举动!
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
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
宇宙的精华!
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
依据材料分析莎士比亚从哪些方面赞美“人”?
(三)莎士比亚——提升人格
肯定人的价值
莎士比亚的“悲”与“喜”
四大悲剧
《哈姆雷特》
《奥赛罗》
《李尔王》
《麦克白》
四大喜剧
《仲夏夜之梦》
《威尼斯商人》
《皆大欢喜》
《第十二夜》
莎士比亚——提升人格
达·芬奇——刻画人性
但丁——抒写人曲
抨击教会和封建统治的黑暗腐朽,追求享受现世生活
歌颂人的美,宣扬人性的解放,崇尚科学
充分肯定人的价值
人文主义
人和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人性绽放
基督教神学
禁欲苦行
人性压抑
麻木顺从
愚昧迷信
神权至上
以神为中心
人文主义
现世幸福
张扬人性
追求自由
理性科学
人性至上
以人为中心
通过以上的学习,请你谈谈文艺复兴运动到底是一场什么运动?起到了什么作用?
合作探究
实质: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
作用:冲击了封建神学,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方式
采取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但对古典文化并非是简单的“复兴”,这其中有继承,更有创新。
  文艺复兴,从表面上看来,是欧洲思想文化界人士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运动。在他们心目中,古代希腊、罗马是欧洲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因此他们怀着一种复古的心情去挖掘古代遗产,力图恢复古典文化艺术,使之“再生”。
  但是,文艺复兴并非对于古典文化的“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创新,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世界史·近代史编》
如何理解文艺复兴并非简单的“复兴”?
“人”的力量
第三目
欧洲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也是科学的伟大复兴,它把人们从上千年的封建枷锁和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使人重新认识了世界,认识了人自身。
——钱学森“大成智慧学”
人的
发现
近代自然科学产生
世界的
发现
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哥白尼
新航路的开辟
哥伦布
欧洲开启一个新的时代……
知识小结
资本主义萌芽
文艺复兴
但丁
达芬奇
莎士比亚
《神曲》
《最后的晚餐》
资产阶级
反对教会
《蒙娜丽莎》
《哈姆雷特》
《罗密欧与朱丽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