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22】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1.3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课件(共47张PPT)+教案+同步练习(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最新2022】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1.3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课件(共47张PPT)+教案+同步练习(有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8-27 11:06:39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教学设计
课题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单元
1
学科
物理
年级
高一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物体运动的速度概念.知道速度的意义、公式、符号、单位、矢量性。
2.理解平均速度的意义,会用公式计算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认识各种仪表中的速度。
3.理解瞬时速度的意义,会用公式计算物体运动的瞬时速度,
4.能区别质点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等概念。
5.知道速度和速率以及它们的区别。过程与方法
1.通过描述方法的探索,体会如何描述一个有特点的物理量,体会科学的方法,体验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2.同时通过实际体验感知速度的意义和应用。
3.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平均速度的局限性。
4.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逐渐领会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的关系,同时初步领略极限的思想并初步领会数学与物理相结合的方法,进而直接给出瞬时速度的定义。
5.会通过仪表读数,判断不同速度或变速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介绍或学习各种工具的速度,去感知科学的价值和应用。
2.了解从平均速度求瞬时速度的思想方法,体会数学与物理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由简单到复杂.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4.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坚定学习思考探索的信念。
重点
速度、瞬时速度、平均速度三个概念,及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
难点
对瞬时速度的理解。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出示图片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经常需要知道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不同的运动,快慢程度并不相同。你还记得龟兔赛跑的故事吗?谁赢了,输赢判断依据是什么?初中所学的速度与高中所学的速度完全相同吗?
回忆初中学过的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的方法
温故而知新,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讲授新课
一、速度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相同时间比较位移出示动画:小车的运动教师总结:相同时间内,位移越大,物体运动越快(2)相同位移比较时间出示动画:小车的运动教师总结:相同的位移,所用时间越短的物体运动的越快思考讨论:如果时间和位移都不同,怎样比较物体运动快慢呢?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2、速度(1)定义:物理学中用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之比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这就是速度。(2)定义式:v=Δx/Δtv表示速度

Δx表示物体在Δt
内的位移(3)单位:米每秒(m/s)、千米每时(km/h)、厘米每秒(cm/s)等。(4)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大小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物体位移的大小;速度的方向是物体运动的方向。(5)速度是矢量,它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v的方向是由对应Δt时间内位移Δx的方向决定,正号表示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负号表示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
。针对练习1、说出下面速度方向并比较大小v1=4m/s
v2=20km/h
v3=-9m/s解答:v1=4m/s和v2=20km/h
方向与规定正方向相同
v3=-9m/s
方向与规定正方向相反
v1平均速度(1)定义:物体运动的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的时间的比值,叫做平均速度。(2)定义式:
(3)物理意义粗略地描述了物体运动快慢程度和方向;平均速度大,物体运动快,反之慢。(4)平均速度是矢量,方向由位移的方向决定,它的大小表示这段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注意:①平均速度必须指明那段时间或哪段位移。②平均速度不考虑运动过程的细节问题,只考虑初末位置及整个过程的运动时间问题。③平均速率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平均速度大小一般不等于平均速率。针对练习1.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牙买加选手博尔特在男子100m和200m决赛中分别以9.69
s和19.30s的成绩破两项世界纪录,获得两枚金牌.则他在100
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________m/s,在200
m决赛中的平均速率约为________
m/s。(结果均保留四位有效数字)【答案】10.32
10.36
【详解】[1]100
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为[2]在200
m决赛中的平均速率为
思考讨论:平均速度描述物体在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及方向。那么,怎样描述物体在某一时刻运动的快慢和方向呢?出示图片参考答案:可用时刻
t

t
+Δt
一小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来代替时刻
t
物体的速度,Δt
越小,运动快慢的差异就越小。当
Δt
非常非常小时,运动快慢的差异可以忽略不计,就可认为是t时刻的速度。2、瞬时速度(1)定义:物体经过某一位置或在某一时刻的运动快慢程度就是瞬时速度。(2)瞬时速度精确地描述了物体运动的快慢。(3)匀速直线运动是瞬时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相等。(4)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通常叫作速率。出示图片:汽车速度计汽车速度计不能显示车辆运动的方向,它的示数实际是汽车的速率。注意:日常生活中说到的“速度”,有时是指速率,要根据上下文判断。针对练习1.高速公路“区间测速”的原理是通过测量车辆经过两个监控点之间的时间来判断是否超速.如图所示为某一20km路段的区间测速标志,该路段限速120km/h.则A.“20km”指位移B.“20km”指路程C.车辆过此路段瞬时速度为120km/hD.车辆过此路段用时15min属超速【答案】B2.以下关于速度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A.子弹以900m/s的速度从枪口射出,指的是平均速度B.汽车在乡村公路上的行驶速度约为30km/h,指的是平均速度C.某城区道路汽车的限速为40km/h,指的是平均速度D.比较汽车和动车从宜昌开往武汉的行驶快慢,应比较它们的瞬时速度【答案】B3.为提高百米赛跑运动员的成绩,教练员分析了运动员跑百米全程的录像带,测得运动员在前7
s内跑了61
m,7
s末到7.1
s末跑了0.92
m,跑到终点共用10.8
s,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运动员在百米赛跑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9.26
m/sB.运动员在前7
s的平均速度是8.71
m/sC.运动员在7
s末的瞬时速度约为9.2
m/sD.运动员在第7
s内的平均速度是9.2
m/s【答案】D实验
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1、测量平均速度(1)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刻度尺、电源、纸带等。出示图片:打点计时器(2)实验步骤①固定计时器并穿好纸带。②启动电源,拉纸带,纸带上就打出一行小点随后立即关电源③取下纸带,从能够看得清的某个点开始,往后数出若干个点,如果共有n个点,那么n个点的间隔数为n-1个,则纸带的运动时间Δt=(n-1)
×0.02
s④用刻度尺测量出从开始计数的点到最后一个计数点间的距离Δx
.⑤利用公式v=Δx/Δt计算出纸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3)数据处理①在图中选取纸带上一点为起始点
0,后面每
5
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分别用数字
1,2,3,…
标出这些计数点;②测量各计数点到起始点
0
的距离
x,记录在表
1
中;③计算两相邻计数点间的位移
Δx,同时记录对应的时间
Δt;④
根据
Δx

Δt
计算纸带在相邻计数点间的平均速度
v。位置1234…Δx/m0.0320.0920.1550.217Δt/s0.10.10.10.1v/(m·s-1)0.320.921.552.172、测量瞬时速度(1)某点瞬时速度的测量:利用v=Δx/Δt,其中Δx为包含待测点的较近的一段距离.计算每隔
0.06
s
的平均速度纸带示意图说明:D、F两点间距离过小,测量误差会增大。所以,实际测量中要根据需要及所用仪器的情况,在要测量的点附近选取合适的位移和时间。计算实验中纸带上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每隔
0.06
s
计算一次速度。(2)数据处理①从纸带起始点
0
算起,后面每
3
个点取一个计数点;②测量各计数点到起始点
0
的距离
x,记录在表
2
中;③计算两相邻计数点间的位移
Δx,同时记录对应的时间
Δt;④根据
Δx

Δt
算出的速度值就可以代表在
Δx
这一区间内任意一点的瞬时速度。将算出的各计数点的速度值记录在表中。手拉纸带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位置1234…Δx/m0.0180.0530.0920.132Δt/s0.060.060.060.06v/(m·s-1)0.300.881.532.2三、速度—时间图像1、图像特点:直观2、作图步骤:(1)建立坐标系:以时间
t
为横轴,速度
v
为纵轴(2)描点(3)用平滑的曲线连起来速度—时间图像或
v-t
图像针对练习质点做直线运动,其s-t关系如图所示,质点在0~20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__m/s,质点在___________时的瞬时速度等于它在6~20
s内的平均速度。答案:0.8;10?s和14?s解析:由s-t图像可知,在0~20?s内,质点位移的大小为16?m,故平均速度为
v=
Δs/
Δt
=16/20m/s=0.8?m/s.图像的斜率代表速度,连接6?s、20?s两个时刻对应图像的点,左右平移,与图像相切位置对应的横坐标就是与6~20?s内平均速度相等的时刻,可知10s和14s时的瞬时速度等于它在6~20?s内的平均速度.拓展学习
借助传感器与计算机测速度用“位移传感器”把物体运动的位移、时间转换成电信号,经过计算机的处理,可以立刻在屏幕上显示物体运动的速度,自动绘制出物体运动的v-t图像。这样,同学们就可以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物理过程进行分析。出示图片:实验室用位移传感器测速度的装置阅读拓展学习了解两种位移传感器测速度的原理课堂练习1一辆小车沿一条直线运动,车上放着盛水的滴漏,滴漏距离地面很近,每隔2.0s滴一滴水,水在车行驶的路面上留下水滴的痕迹如图所示,图中还放着一把刻度尺,其零刻度线与O点对齐,若从滴下水滴O开始计时,则当滴下水滴G时,小车运动的时间为________s,AH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
(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答案】14.
2.14
【详解】[1].从滴下水滴O到滴下水滴G共有7个时间间隔,又每个时间间隔为2.0s,则总时间为14.0s;[2].AH段的位移为
,小车经过AH段的时间为
,根据平均速度的公式得AH段的平均速度为2..在平直的公路上,汽车启动后在第10s末,速度表的指针指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前10s内汽车运动的距离为150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10
s末汽车的瞬时速度是70
m/sB.第10
s末汽车的瞬时速度是70
km/hC.前10
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15
m/sD.前10
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35
m/s【答案】BC3.如图所示,某赛车手在一次野外训练中,先用地图计算出出发地A和目的地B的直线距离为9km,实际从A运动到B用时5min,赛车上的里程表指示的里程数增加了15km当他经过路标C时,车内速度计指示的示数为
,那么可以确定的是(  )A.整个过程中赛车的平均速度为
B.整个过程中赛车的平均速度为
C.赛车经过路标C时的瞬时速度大小为
D.赛车经过路标C时速度方向为由A指向B【答案】BC4、为了使公路交通有序、安全,路旁立了许多交通标志。如图所示,甲图是限速标志,表示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是
;乙图是路线指示标志,表示到杭州还有100km。上述两个数据的物理意义是(  )A.
是平均速度,100km是位移B.
是平均速度,100km是路程C.
是瞬时速度,100km是位移D.
是瞬时速度,100km是路程【答案】D拓展提高1一辆汽车沿直线单向运动,先以15m/s的速度驶完全程的四分之三,剩下的路程以20m/s的速度行驶,则汽车驶完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A.16m/s
B.16.3m/s
C.17.5m/s
D.18.8m/s【答案】A【详解】根据公式
可得
,A正确.2、.用如图所示的计时装置可以近似测出气垫导轨上滑块的瞬时速度。已知固定在滑块上的遮光条的宽度为4.0mm,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为0.040s则滑块经过光电门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  )
A.
0.10m/s
B.100m/s
C.4.0m/s
D.
0.40m/s【答案】A【详解】由速度定义可知滑块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大小为故选A。3、下列关于瞬时速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A.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B.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位置的速度C.可认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它在

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D.若物体的平均速度为0,则该物体的瞬时速度一定为0【答案】D
学生记忆并注意与初中的不同点学生思考讨论回答学生记忆并掌握速度的定义、单位、物理意义、
v的方向学生练习学生记忆并理解平均速度及其物理意义,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平均速度大小一般不等于平均速率。学生练习学生思考讨论:怎样描述物体在某一时刻运动的快慢和方向学生记忆并掌握瞬时速度的有关知识,知道瞬时速度的大小通常叫作速率。学生阅读实验步骤并动手操作学生测量并计算平均速度理解计算瞬时速度的思想学生测量并计算瞬时速度完成表格学生动手画出速度—时间图像学生练习学生阅读课文了解两种位移传感器测速度的原理学生练习
让学生清楚认识高中阶段不再是路程而是位移引出速度概念只有牢固掌握基础知识才能灵活运用。掌握速度正负号的意义以及速度大小的比较掌握基础知识才能灵活运用。巩固平均速率和平均速度的区别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掌握计算瞬时速度的思想方法掌握基础知识才能灵活运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利用纸带计算平均速度的方法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掌握利用纸带计算瞬时速度的方法掌握画速度—时间图像的方法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巩固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巩固所学的知识
课堂小结
1、物理学中用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之比表示物体速度2、速度是矢量,它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v的方向是由对应Δt时间内位移Δx的方向决定3、平均速度:粗略地描述了物体运动快慢程度和方向4、瞬时速度精确地描述了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5、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6、速度—时间图像
梳理自己本节所学知识进行交流
根据学生表述,查漏补缺,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补充。
板书
一、速度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相同时间比较位移;相同位移比较时间2、物理学中用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之比表示物体的速度速度是矢量,它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v的方向是由对应Δt时间内位移Δx的方向决定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2.速度与速率(1)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物理意义粗略描述某段时间内(或某段位移上)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精确描述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大小位移与所用时间之比当时间间隔非常小时,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沿轨迹上该点的切线且指向前进的方向(2)速率:物体运动的瞬时速度的大小.(3)平均速率:物体运动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三、速度—时间图像1、图像特点:直观2、作图步骤:(1)建立坐标系:以时间
t
为横轴,速度
v
为纵轴(2)描点(3)用平滑的曲线连起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7张PPT)
1.3: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人教版高中物理
必修1
新知导入
你还记得龟兔赛跑的故事吗?谁赢了,输赢判断依据是什么?
初中所学的速度与高中所学的速度完全相同吗?
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经常需要知道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不同的运动,快慢程度并不相同。
新知讲解
一、速度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相同时间比较位移
相同时间内,位移越大,物体运动越快
新知讲解
(2)相同位移比较时间
3min
3min30s
思考讨论:如果时间和位移都不同,怎样比较物体运动快慢呢?
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
相同的位移,所用时间越短的物体运动的越快
新知讲解
2、速度
(1)定义:物理学中用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之比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这就是速度。
Δx
Δt
v

——
(2)定义式
v表示速度

Δx表示物体在Δt
内的位移
(3)单位:米每秒(m/s)、千米每时(km/h)、厘米每秒(cm/s)等。
新知讲解
(4)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速度大小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物体位移的大小;速度的方向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5)速度是矢量,它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v的方向是由对应Δt时间内位移Δx的方向决定,正号表示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负号表示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

针对练习
1、说出下面速度方向并比较大小
v1=4m/s
v2=20km/h
v3=-9m/s
解答:v1=5m/s和v2=20km/h
方向与规定正方向相同
v3=-8m/s
方向与规定正方向相反
v1注意:矢量的正负号仅表示方向,比较大小取绝对值,绝对值大的速度大。
新知讲解
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1、
平均速度
(1)定义:物体运动的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的时间的比值,叫做平均速度。
(2)定义式:
Δx
Δt
v

——
(3)物理意义
粗略地描述了物体运动快慢程度和方向;平均速度大,物体运动快,反之慢。
新知讲解
(4)平均速度是矢量,方向由位移的方向决定,它的大小表示这段时间内运动的快慢。
注意:①平均速度必须指明那段时间或哪段位移。
②平均速度不考虑运动过程的细节问题,只考虑初末位置及整个过程的运动时间问题。
③平均速率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平均速度大小一般不等于平均速率。
针对练习
1.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牙买加选手博尔特在男子100m和200m决赛中分别以9.69
s和19.30s的成绩破两项世界纪录,获得两枚金牌.则他在100
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________m/s,在200
m决赛中的平均速率约为________
m/s。(结果均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10.32
10.36
针对练习
【答案】10.32
10.36
【详解】
[1]100
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为
[2]在200
m决赛中的平均速率为
新知讲解
思考讨论:平均速度描述物体在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及方向。那么,怎样描述物体在某一时刻运动的快慢和方向呢?
t
(t+Δt

可用时刻
t

t
+Δt
一小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来代替时刻
t
物体的速度,Δt
越小,运动快慢的差异就越小。当
Δt
非常非常小时,运动快慢的差异可以忽略不计,就可认为是t时刻的速度。
Δx
Δt
v

——
Δx
新知讲解
2、瞬时速度
(1)定义:物体经过某一位置或在某一时刻的运动快慢程度就是瞬时速度。
(2)瞬时速度精确地描述了物体运动的快慢。
(3)匀速直线运动是瞬时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相等。
(4)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通常叫作速率。
汽车速度计不能显示车辆运动的方向,它的示数实际是汽车的速率。
新知讲解
注意:日常生活中说到的“速度”,有时是指速率,要根据上下文判断。
针对练习
1.高速公路“区间测速”的原理是通过测量车辆经过两个监控点之间的时间来判断是否超速.如图所示为某一20km路段的区间测速标志,该路段限速120km/h.则(

A.“20km”指位移
B.“20km”指路程
C.车辆过此路段瞬时速度为120km/h
D.车辆过此路段用时15min属超速
B
针对练习
2.以下关于速度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A.子弹以900m/s的速度从枪口射出,指的是平均速度
B.汽车在乡村公路上的行驶速度约为30km/h,指的是平均速度
C.某城区道路汽车的限速为40km/h,指的是平均速度
D.比较汽车和动车从宜昌开往武汉的行驶快慢,应比较它们的瞬时速度
B
针对练习
3.为提高百米赛跑运动员的成绩,教练员分析了运动员跑百米全程的录像带,测得运动员在前7
s内跑了61
m,7
s末到7.1
s末跑了0.92
m,跑到终点共用10.8
s,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在百米赛跑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9.26
m/s
B.运动员在前7
s的平均速度是8.71
m/s
C.运动员在7
s末的瞬时速度约为9.2
m/s
D.运动员在第7
s内的平均速度是9.2
m/s
B
新知讲解
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实验
1、测量平均速度
(1)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刻度尺、电源、纸带等。
新知讲解
③取下纸带,从能够看得清的某个点开始,往后数出若干个点,如果共有n个点,那么n个点的间隔数为n-1个,则纸带的运动时间Δt=(n-1)
×0.02
s
④用刻度尺测量出从开始计数的点到最后一个计数点间的距离Δx
.
(2)实验步骤
①固定计时器并穿好纸带。
②启动电源,拉纸带,纸带上就打出一行小点随后立即关电源
新知讲解
(3)数据处理
①在图中选取纸带上一点为起始点
0,后面每
5
个点取一个计数点,
分别用数字
1,2,3,…
标出这些计数点;
每隔
0.1
s
的平均速度纸带示意图
D
E
G
0.1s
Δx
0
1
2
3
新知讲解
②测量各计数点到起始点
0
的距离
x,记录在表
1
中;
③计算两相邻计数点间的位移
Δx,同时记录对应的时间
Δt;

根据
Δx

Δt
计算纸带在相邻计数点间的平均速度
v。
位置
1
2
3
4

Δx/m
0.032
0.092
0.155
0.217
Δt/s
0.1
0.1
0.1
0.1
v/(m·s-1)
0.32
0.92
1.55
2.17
新知讲解
2、测量瞬时速度
0
1
2
3
4
5
D
E
F
G
Δx
0.06s
计算每隔
0.06
s
的平均速度纸带示意图
新知讲解
说明:D、F两点间距离过小,测量误差会增大。所以,实际测量中要根据需要及所用仪器的情况,在要测量的点附近选取合适的位移和时间。计算实验中纸带上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每隔
0.06
s
计算一次速度。
新知讲解
(2)数据处理
①从纸带起始点
0
算起,后面每
3
个点取一个计数点;
②测量各计数点到起始点
0
的距离
x,记录在表
2
中;
③计算两相邻计数点间的位移
Δx,同时记录对应的时间
Δt;
④根据
Δx

Δt
算出的速度值就可以代表在
Δx
这一区间内任意一点的瞬时速度。将算出的各计数点的速度值记录在表中。
新知讲解
位置
1
2
3
4

Δx/m
0.018
0.053
0.092
0.132
Δt/s
0.06
0.06
0.06
0.06
v/(m·s-1)
手拉纸带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
0.30
0.88
1.53
2.2
新知讲解
(1)建立坐标系:以时间
t
为横轴,速度
v
为纵轴
(2)描点
(3)用平滑的曲线连起来
v/(m·s-1)
t/s
o
四、速度—时间图像
1、图像特点:直观
2、作图步骤:
速度—时间图像或
v-t
图像
质点做直线运动,其s-t关系如图所示,质点在0~20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__m/s,质点在___________时的瞬时速度等于它在6~20
s内的平均速度。
针对练习
0.8?
10?s和14?s
s/m
20
t/s
由s-t图像可知,在0~20?s内,质点位移的大小为16?m,故平均速度为
v=
Δs/
Δt
=16/20m/s=0.8?m/s.图像的斜率代表速度,连接6?s、20?s两个时刻对应图像的点,左右平移,与图像相切位置对应的横坐标就是与6~20?s内平均速度相等的时刻,可知10s和14s时的瞬时速度等于它在6~20?s内的平均速度.
针对练习
新知讲解
拓展学习
借助传感器与计算机测速度
用“位移传感器”把物体运动的位移、时间转换成电信号,经过计算机的处理,可以立刻在屏幕上显示物体运动的速度,自动绘制出物体运动的v-t图像。这样,同学们就可以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物理过程进行分析。
阅读拓展学习了解两种位移传感器测速度的原理
新知讲解
实验室用位移传感器测速度的装置
课堂练习
1一辆小车沿一条直线运动,车上放着盛水的滴漏,滴漏距离地面很近,每隔2.0s滴一滴水,水在车行驶的路面上留下水滴的痕迹如图所示,图中还放着一把刻度尺,其零刻度线与O点对齐,若从滴下水滴O开始计时,则当滴下水滴G时,小车运动的时间为________s,AH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
(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14
2.14
课堂练习
【答案】14.
2.14
【详解】
[1].从滴下水滴O到滴下水滴G共有7个时间间隔,又每个时间间隔为2.0s,则总时间为14.0s;
[2].AH段的位移为
,小车经过AH段的时间为
,根据平均速度的公式得AH段的平均速度为
课堂练习
2.
.在平直的公路上,汽车启动后在第10s末,速度表的指针指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前10s内汽车运动的距离为150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10
s末汽车的瞬时速度是70
m/s
B.第10
s末汽车的瞬时速度是70
km/h
C.前10
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15
m/s
D.前10
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35
m/s
BC
课堂练习
3.如图所示,某赛车手在一次野外训练中,先用地图计算出出发地A和目的地B的直线距离为9km,实际从A运动到B用时5min,赛车上的里程表指示的里程数增加了15km当他经过路标C时,车内速度计指示的示数为
,那么可以确定的是(  )
A.整个过程中赛车的平均速度为
B.整个过程中赛车的平均速度为
C.赛车经过路标C时的瞬时速度大小为
D.赛车经过路标C时速度方向为由A指向B
BC
课堂练习
4.为了使公路交通有序、安全,路旁立了许多交通标志。如图所示,甲图是限速标志,表示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是
;乙图是路线指示标志,表示到杭州还有100km。上述两个数据的物理意义是(  )
A.
是平均速度,100km是位移
B.
是平均速度,100km是路程
C.
是瞬时速度,100km是位移
D.
是瞬时速度,100km是路程
D
拓展提高
1、一辆汽车沿直线单向运动,先以15m/s的速度驶完全程的四分之三,剩下的路程以20m/s的速度行驶,则汽车驶完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A.16m/s
B.16.3m/s
C.17.5m/s
D.18.8m/s
A
t/s
拓展提高
【答案】A
【详解】
根据公式
可得
故A正确.
t/s
课堂练习
2.用如图所示的计时装置可以近似测出气垫导轨上滑块的瞬时速度。已知固定在滑块上的遮光条的宽度为4.0mm,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为0.040s则滑块经过光电门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  )
A.
0.10m/s
B.100m/s
C.4.0m/s
D.
0.40m/s
A
课堂练习
【答案】A
【详解】
由速度定义可知滑块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大小为
故选A。
拓展提高
3、下列关于瞬时速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
B.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位置的速度
C.可认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它在

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D.若物体的平均速度为0,则该物体的瞬时速度一定为0
D
课堂总结
1、物理学中用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之比表示物体速度。2、速度是矢量,它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v的方向是由对应Δt时间内位移Δx的方向决定。
3、平均速度:粗略地描述了物体运动快慢程度和方向。
4、瞬时速度精确地描述了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
5、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6、速度—时间图像。
板书设计
一、速度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相同时间比较位移;相同位移比较时间。
2、物理学中用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之比表示物体的速度。
3、速度是矢量,它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v的方向是由对应Δt时间内位移Δx的方向决定。
板书设计
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
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
物理意义
粗略描述某段时间内(或某段位移上)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
精确描述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
大小
位移与所用时间之比
当时间间隔非常小时,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
方向
与位移的方向相同
沿轨迹上该点的切线且指向前进的方向
板书设计
3、
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三、速度—时间图像
物体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可以用图像来直观表示。
作业布置
课后练习和同步练习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最新2022】高中物理必修一课后练学案
1.3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一、填空题
1.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牙买加选手博尔特在男子100m和200m决赛中分别以9.69
s和19.30s的成绩破两项世界纪录,获得两枚金牌.则他在100
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________m/s,在200
m决赛中的平均速率约为________
m/s。(结果均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二、单选题
2.以下关于速度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A.子弹以900m/s的速度从枪口射出,指的是平均速度
B.汽车在乡村公路上的行驶速度约为30km/h,指的是平均速度
C.某城区道路汽车的限速为40km/h,指的是平均速度
D.比较汽车和动车从宜昌开往武汉的行驶快慢,应比较它们的瞬时速度
3.一质点作直线运动,前半程内的平均速度是v1,后半程内的平均速度是v2,此质点在全程范围内的平均速度是(  )
A.
B.
C.
D.
4.一物体沿半径分别为r和R的半圆弧由A点经B点到达C点,经历的时间为t,如图所示,则它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分别为(  )
A.;
B.,向东;
C.,向东;,向东
D.,向东;
5.下列几种速度,不是瞬时速度的是(

A.汽车速度计指示着速度60km/h
B.城市路口速度路标上标有“30km/h注意车速”字样
C.高速火车以260km/h的速度经过“北京到天津”这一路段
D.足球以12m/s的速度射入球门
6.某赛车手在一次野外训练中,先利用地图计算出出发地和目的地的直线距离为9km,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用时5
min,赛车上的里程表显示的里程数增加了15km,当他经过某路标时,车内速度计指示的示数为150km/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瞬时速度是108km/h
B.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平均速度是180km/h
C.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平均速率是108km/h
D.经过该路标时的瞬时速率是150km/h
7.为了使公路交通有序、安全,路旁立了许多交通标志。如图所示,甲图是限速标志,表示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是;乙图是路线指示标志,表示到杭州还有100km。上述两个数据的物理意义是(  )
A.是平均速度,100km是位移
B.是平均速度,100km是路程
C.是瞬时速度,100km是位移
D.是瞬时速度,100km是路程
8.为提高百米赛跑运动员的成绩,教练员分析了运动员跑百米全程的录像带,测得运动员在前7
s内跑了61
m,7
s末到7.1
s末跑了0.92
m,跑到终点共用10.8
s,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在百米赛跑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9.26
m/s
B.运动员在前7
s的平均速度是8.71
m/s
C.运动员在7
s末的瞬时速度约为9.2
m/s
D.运动员在第7
s内的平均速度是9.2
m/s
9.某物体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物体运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该图像就是物体的运动轨迹图像
B.物体做匀速运动
C.物体做来回的往复运动
D.物体向一个方向做直线运动
10.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的v-t图象.对于甲、乙两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甲向所选定的正方向运动,质点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
B.质点甲、乙的速度相同
C.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甲、乙的位移相同
D.不管质点甲、乙是否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一定越来越大
11.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个物体相对同一位置的位移图像,它们向同一方向开始运动,则在时间t0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的平均速度相等
B.甲的平均速度最大
C.它们的平均速率相等
D.乙的平均速度最小
12.一辆汽车沿直线单向运动,先以15m/s的速度驶完全程的四分之三,剩下的路程以20m/s的速度行驶,则汽车驶完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A.16m/s
B.16.3m/s
C.17.5m/s
D.18.8m/s
13.高速公路“区间测速”的原理是通过测量车辆经过两个监控点之间的时间来判断是否超速.如图所示为某一20km路段的区间测速标志,该路段限速120km/h.则
A.“20km”指位移
B.“20km”指路程
C.车辆过此路段瞬时速度为120km/h
D.车辆过此路段用时15min属超速
三、多选题
14.以下对速度的定义式v=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v与运动的位移x成正比,与运动时间t成反比
B.速度v的大小与运动的位移x和时间t都无关
C.此速度定义式适用于任何运动
D.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及方向的物理量
15.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般讲平均速度时,必须讲清是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
B.对于匀速直线运动,其平均速度跟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无关
C.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都可以精确描述运动的快慢
D.瞬时速度是某时刻的速度,所以只有瞬时速度才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
16.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其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物体在1
s末改变运动方向
B.物体在前3
s内运动方向不变
C.物体在3
s末运动方向改变
D.物体在2
s时的速度大小为2
m/s
17.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C段和CD段的运动方向相反
B.CD段和DE段的运动方向相反
C.物体在D点速度为零,此后运动方向改变做加速运动
D.AB段物体静止
18.关于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位移越大,其速度一定越大
B.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其速度一定越大
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位移跟时间的比值是一个恒量
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方向是不变的
19.在平直的公路上,汽车启动后在第10s末,速度表的指针指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前10s内汽车运动的距离为150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10
s末汽车的瞬时速度是70
m/s
B.第10
s末汽车的瞬时速度是70
km/h
C.前10
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15
m/s
D.前10
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35
m/s
20.国庆黄金周高速路上经常出现堵车现象.小明开车前往太原途中,听到导航仪提示,“前方3公里拥堵,估计需要30分钟通过”,根据导航仪的提示,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A.3公里指的是位移
B.3公里指的是路程
C.通过前方3公里路段,汽车的平均速率约为6
km/h
D.若此时汽车距离目的地还有六公里,到达目的地一定需要一个小时
21.设游客甲驾车从九华山大门去黄山大门,行程162km,游客乙驾车从黄山大门赶往九华山大门,行程158km.若两人恰好同时出发且同时到达,则甲、乙在两地之间运动的过程中(

A.研究甲车的行驶路程时能将甲车看成质点
B.甲车、乙车的平均速度相同
C.甲车的平均速率大于乙车的平均速率
D.游客乙驾车行驶“158
km”指的是位移
22.在1
000
m体能测试中,小明沿某圆形400
m跑道从A点出发,其成绩为3分40
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的平均速率为4.55
m/s
B.小明的平均速率为0.91
m/s
C.小明的平均速度为0.91
m/s
D.小明的平均速度为0.58
m/s
23.甲、乙两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的速度一时间图线分别如图中a、b所示,在时刻(

A.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同
B.甲一定在乙的后面
C.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
D.乙的速度比甲的速度大
24.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线,某同学根据图线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
B.物体先向负方向运动,在t=2
s后开始向正方向运动
C.在0~2
s内物体做减速运动,在2~4
s内做加速运动
D.在0~4
s内物体做加速运动
四、解答题
25.一辆汽车沿平直的公路单向行驶,从A处行驶到B处用了60s,A、B两地相距900m;在B处停留30s后沿原路返回,用了45s到达A、B的中点C处.问:
(1)这辆汽车前60s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这辆汽车从A处到C处的平均速率是多少?
26.如图所示为超声波测速示意图。一固定的超声波测速仪每隔1s向小汽车发出一个超声波脉冲信号,已知第一个超声波t0=0时刻发出,遇到小汽车后返回,t1=1.0s时刻接收到反射波同时发出第二个超声波,t2=1.9s时刻接收到第二个反射波。若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102m/s,小汽车在这段时间的运动视为匀速运动,根据上述条件:
(1)请判断小汽车是靠近还是远离测速仪运动?
(2)小汽车的运动速度是多少?
参考答案
1.10.32
10.36
【详解】
[1]100
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为
[2]在200
m决赛中的平均速率为
2.B
【详解】
A、弹以的速度从枪口射出,指的是瞬时速度,故A错误;
B、汽车在宜龙公路上的行驶速度约为,是一过程中的速度,故指的是平均速度,故B正确;
C、限速是限制任意时刻的速度,故所限为瞬时速度,故C错误;
D、比较汽车和火车从上海开往北京的行驶快慢,比较的是一过程中的速度,故应比较它们的平均速度,故D错误.
点睛:本题要注意区分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关键抓住对应关系:平均速度与一段时间或位移对应,瞬时速度与时刻或位置对应.
3.D
【详解】
设总的路程为x,在前一半路程用的时间为:
,后一半路程用的时间为:
全程范围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是:,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
4.D
【详解】
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则平均速度的大小
其方向是这段位移的方向,由A→C,即向东;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则平均速率
平均速率是标量,无方向。
故选D。
5.C
【详解】
A、汽车速度计指着速度为60km/h,速度对应的是某一时刻,所以应为瞬时速度,故A错误;
B、公路上有30km/h的标示牌时,是最大速度,所以应为瞬时速度,故B错误;
C、高速火车以260km/h的速度经过“北京到天津”这一路程,速度对应的一段位移,故该速度为平均速度,故C正确;
D、球以12m/s的速度射入球门时,其速度与位置对应,所以应为瞬时速度,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瞬时速度对应的是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平均速度对应的一段位移或一段时间.
6.D
【详解】
A.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瞬时速度不断变化,A错误;
B.平均速度等于位移和时间的比值,即
B错误;
C.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即
C错误;
D.当他经过某路标时,车内速度计指示的示数即经过该路标时的瞬时速率,D正确。
故选D。
7.D
【详解】
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表示在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瞬时速度,所以是指瞬时速度;到杭州还有100km,100km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路程,故选D。
8.D
【详解】
A.运动员在百米赛跑全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是
A正确,不符合题意;
B.运动员在前7
s的平均速度大小是
B正确,不符合题意;
C.7
s末到7.1
s末时间较短,这段平均速度为9.2
m/s,近似等于7
s末的瞬时速度,C正确,不符合题意;
D.7
s末到7.1
s末的平均速度不能认为是第7
s内的平均速度,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9.D
【详解】
A.v-t图像不表示物体的运动轨迹,A错误;
B.由题图可知物体做变速运动,速度是变化的,B错误;
C.图线一直在时间轴的上方,速度始终为正,方向没有改变,向一个方向做直线运动,C错误,D正确。
故选D。
10.A
【详解】
AB
.质点甲向所选定的正方向运动,质点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即两个质点的速度相等但不同,故A正确,B错误;
C.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甲、乙的位移相等,当方向相反,因位移是矢量,则位移不同,故C错误;
D.如果质点甲、乙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一定越来越大;如果从相距较远处相向运动,距离就越来越小,故D错误;
11.A
【详解】
ABD项,平均速度定义式
,其中x代表位移.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相等时间t0内运动走过的位移相等,所以三者的平均速度相等,故A正确,BD错误
C、平均速率的公式是
,其中s是走过的路程,从图像上可以看出在相同时间t0内的路程关系
,所以甲的平均速率较大,而乙和丙的平均速率相等,故C错误;
故选A
点睛:要区分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知道路程和位移的区别.
12.A
【详解】
根据公式可得,A正确.
13.B
【分析】
位移是从起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的长度;路程是轨迹的长度;瞬时速度是指某一时刻或者某位置的速度.
【详解】
“20km”指路程,选项A错误,B正确;车辆过此路段的平均速度不超过120km/h,选项C错误;车辆过此路段用时15min,则平均速率为
,故不属超速,选项D错误;故选B.
14.BCD
【详解】
AB.v=只说明计算速度可用位移x除以时间t来获得,并不是说v与x成正比,与t成反比,实际上v与x、t没有比例关系,该公式是采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
C.v=是计算速度的公式,适用于任何运动,选项C正确;
D.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选项D正确.
故选BCD。
15.ABD
【详解】
A.一般讲平均速度时,必须讲清是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故A正确;
B.由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不变,则对于匀速直线运动,其平均速度跟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无关,故B正确;
CD.平均速度是指物体运动过程的平均快慢程度,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快慢程度,所以只有瞬时速度才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BD。
16.BCD
【详解】
AB.前3
s内物体的速度方向均为正,运动方向没有改变,故A错误,B正确;
C.由题图可知物体在3
s末后瞬间速度为负,则说明物体改变了运动方向,故C正确;
D.从题图中可以看出,物体在2
s时的速度大小为2
m/s,故D正确。
故选BCD。
17.BC
【详解】
ABC.物体在0~20
s内的速度均为正值,运动方向不变,物体在D点速度减为零,然后运动方向改变做加速运动,A错误,B、C正确;
D.AB段物体的速度为
v=5
m/s
不是处于静止状态,D错误。
故选BC。
18.CD
【详解】
AB.根据
可知如果位移大,但所用时间很长,速度可能很小;而时间短,如果位移很小,速度也可能很小,AB错误;
C.根据
匀速运动,速度不变,因此位移跟时间的比值是一个恒量,C正确;
D.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因此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D正确。
故选CD。
19.BC
【详解】
AB.汽车表盘中的速度为瞬时速度,所以图中数据为70km/h,A错误B正确.
CD.根据平均速度定义:,C正确D错误.
20.BC
【详解】
AB.3公里指的是实际轨迹的长度,指的是路程,A错误,B正确;
C.通过前方3公里路段,汽车的平均速率为
C正确;
D.若此时汽车距离目的地还有六公里,并不是后三公里的路段都是以这个速度行驶,到达目的地不一定需要一个小时,D错误。
故选BC。
21.AC
【详解】
A.研究甲车的行驶路程时,甲车的形状大小可以忽略,能将甲车看成质点,A正确;
B.甲车、乙车的时间相同,位移大小相同,方向不同,所以平均速度不同,B错误;
C.相同时间内甲车的路程大于乙车的路程,甲车的平均速率大于乙车的平均速率,C正确;
D.游客乙驾车行驶“158
km”指的是实际轨迹长度,指的是路程,D错误。
故选AC。
22.AD
【详解】
解:小明的路程为s=1000m,正好转2圈半,所以位移为:x=127.4m
故平均速度为:
平均速率为:
,故AD对;BC错
故选AD
23.AD
【详解】
A.由v-t图像判断速度方向的方法:v-t图像上速度为正值,则表示速度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若速度为负值,则表示速度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在时刻,由图像可看出甲、乙的速度均为正值,甲、乙的运动方向是相同的,A正确;
B.由于在零时刻甲和乙的位置未知,
B错误;
CD.在时间内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
C错误,D正确.
24.BC
【详解】
AB.物体在前2s内沿负方向运动,后2s内沿正方向运动,A错误,B正确;
CD.在0~2
s内物体往负方向做减速运动,在2~4
s内往正方向做加速运动,C正确,D错误。
故选BC。
25.(1)(2)
【分析】
此题关键是知道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平均速率为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抓住定义即可解答.
【详解】
(1)前60s
的平均速度为:
(2)汽车从A处到C处的平均速率为:
26.(1)靠近;(2)
17.9m/s
【分析】
根据题意从而可以求出超声波前后两次测速仪所用的时间,结合声速,进而可以求出前后两次运动物体到测速仪之间的距离,从而判断小汽车是靠近还是远离测速仪,物体前后两次到测速仪之间的距离之差即为运动物体前进的路程,由于两次超声波发出的时间间隔可知,运动物体的时间为从第一次与超声波相遇开始,到第二次与超声波相遇结束,求出这个时间,就是运动物体的时间,根据运动物体的距离和时间,即可求出运动物体的速度。
【详解】
(1)第一次超声波接触小汽车时超声波测速仪与小汽车之间的距离:
第二次接触小汽车时超声波测速仪与小汽车之间的距离:
所以小汽车靠近测速仪。
(2)汽车在向着超声波测速仪前进,前进的位移:
经过的时间:
小汽车的速度:
【点睛】
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虽然是已知,但物体在接收到两次信号时其通过的路程所对应的时间不是来回时间。要从起第一次接收到超声波的信号开始计时,到第二次接收到超声波的信号结束,由此来确定其运动时间。通过的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对应上是解决此题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