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九上物理培优辅导同步作业
第2节 内能
知识要点分类练
规律方法综合练
第十三章 内能
知识点
1 内能
1.构成物体的
分子,其热运动的
能与
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物体的温度越高,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越 ,物体的内能越 。内能的单位是
。?
所有
动
分子势
剧烈
大
焦耳(J)
2.关于内能和机械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内能和机械能各自包含动能和势能,因此,它们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B.物体运动得越快,其动能越大,内能也越大
C.一个物体的机械能可以为零,但它的内能永远不可能为零
D.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冰块不具有内能和机械能
C
3.如图13-2-1所示,关于水和煤油内能的大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容器中水的
内能等于乙容器中水的内能
B.甲容器中水的内能大于乙容器中水的内能
C.丙容器中煤油的内能大于丁容器中煤油的内能
D.丙容器中煤油的内能等于丁容器中煤油的内能
图13-2-1
C
4.下列关于物体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质量大的物体一定比质量小的物体内能大
B.同一物体,它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C.内能和温度有关,所以0
℃的水没有内能
D.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B
知识点
2 物体内能的改变
5.回答下列有关热传递的问题。
(1)条件:两个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位之间存在
。?
(2)方向:能量从 物体(部位)传向 物体(部位)。?
(3)实质: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温度 ,内能
;低温物体温度 ,内能 。?
温度差
高温
低温
降低
减少
升高
增加
6.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
,用符号
表示,其单位是 。热量是过程量,只能说 或 热量,不能说
或
热量。(后四空均选填“含有”“具有”“吸收”或“放出”)?
热量
Q
焦耳(J)
吸收
放出
含有
具有
(“吸收”“放出”可互换位置;“具有”“含有”可互换位置)
7.[2019·龙岩模拟]
如图13-2-2所示,夏天,我们常常将饮料和冰块放在一起,制作“冰镇饮料”。这是因为饮料和冰块的
不同,两者之间发生了 ,冰块 热量,内能 ,饮料 热量,内能 。?
图13-2-2
温度
热传递
吸收
增大
放出
减小
8.(1)如图13-2-3甲所示,在一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当迅速下压活塞时,可看见筒内棉花燃烧起来。这是因为活塞对空气做功使玻璃筒内的空气
增加、温度升高,此过程将
能转化为
能。?
图13-2-3
内能
机械
内
(2)如图乙所示,用气筒向装有少量水的瓶内用力打气,瓶内气体的内能会 。当向瓶中继续打气,瓶塞从瓶口处跳出时,观察到瓶内有白雾产生。这是因为瓶内空气推动瓶塞做功,气体内能
,温度
,瓶内水蒸气
成小水珠。?
图13-2-3
增大
减小
降低
液化
9.[2020·杭州]
如图13-2-4所示,一只瓶子内装有一些铁屑。我们既可以通过振荡,也可以通过加热,使铁屑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从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来看,前者是通过
方法,后者是通过 方法来增大铁屑的内能。
图13-2-4
做功
热传递
如果你没有看到内能改变的过程,仅凭铁屑温度的改变,能否确定采用了什么方法改变了铁屑的内能? (选填“能”或“不能”),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图13-2-4
不能
做功和热传递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
的内能是等效的
10.如图13-2-5所示,用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均填序号)?
图13-2-5
A、C
B、D
11.下列有关物体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一定质量的0
℃的水结成0
℃的冰,内能一定减少
B.两个物体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增加的内能一定相等
C.物体运动时所具有的内能一定大于它静止时所具有的内能
D.物体被举得越高,其分子势能越大
A
12.[2019·扬州二模]
如图13-2-6所示是古人锻造铁器的过程,下列关于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说法正确的是
( )
A.加热和锻打属于热传递,淬火属于做功
B.加热和淬火属于热传递,锻打属于做功
C.加热属于热传递,锻打和淬火属于做功
D.加热和淬火属于做功,锻打属于热传递
图13-2-6
B
13.[2020·常德]
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80
℃的水一定比30
℃的水含有的热量多
C.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D.温度相同的物体接触时不发生热传递
D
[解析]
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在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A错误;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热量,B错误;物体内能增加,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有物体对它做了功,C错误;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温度相同的物体接触时不发生热传递,D正确。
14.如图13-2-7所示,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水加热,一段时间后橡皮塞冲出。关于该实验,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随着温度的升高,水分子的动能增大
B.用酒精灯给水加热,是采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的
C.橡皮塞冲出,其机械能增大的同时水蒸气的内
能也增大
D.水蒸气对橡皮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转化成橡
皮塞的机械能
图13-2-7
C
[解析]随着温度的升高,水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加剧,分子动能增大,故A正确;酒精燃烧产生的热量,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传给水和水蒸气,使其内能增加,故B正确;橡皮塞冲出去的瞬间,水蒸气对橡皮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小,故C错误;橡皮塞冲出去的瞬间,水蒸气的内能通过做功的方式转化为橡皮塞的机械能,故D正确。
15.如图13-2-8所示,灭火器放在烈日下温度会 (选填“升高”或“降低”),这是通过 的方法使其________ 增加,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为了安全,灭火器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处。?
图13-2-8
升高
热传递
内能
16.如图13-2-9所示,在汽缸A中密封有压缩空气,B是一个被销钉K锁住的活塞,C是一支温度计。若活塞与汽缸壁间没有摩擦,当把销钉拔出后,将看到的现象:
(1)活塞将向 (选填“左”或“右”)
运动。?
(2)温度计的示数将 (选填“升高”
或“降低”),原因是
。?
图13-2-9
右
降低
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解析]
(1)当拔去销钉后,汽缸内的空气膨胀推动活塞向右运动。(2)气体对活塞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气体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导致温度计的示数下降。
考|题|展|示
17.[2020·山西]
寒假,小明在漠北参加冬令营活动。随行老师提出,在漠北这样温度低于0
℃的环境里,若不提供热源加热,用什么办法可以让冰熔化。结果小明用两块冰来回摩擦的方法使冰熔化了。下列成语中描述的现象与小明的方法原理相同的是
( )
A.炙手可热
B.扬汤止沸
C.滴水成冰
D.钻木取火
D
18.[2020·衢州]
将冰块放在泡沫箱中可制成简易“冰箱”,把一瓶饮料放入“冰箱”后,冰块和饮料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13-2-10所示,在两物体温度达到相同之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是冰块
B.乙吸收热量
C.甲内能增加
D.乙内能减少
图13-2-10
B
[解析]由图可知,物体甲的温度是降低的,即物体甲放出热量,内能减少;物体乙的温度是升高的,即物体乙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所以物体甲是饮料,物体乙是冰块。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节 内能
知识点
1 内能
1.构成物体的 分子,其热运动的 能与 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物体的温度越高,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越 ,物体的内能越 。内能的单位是 。?
2.关于内能和机械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内能和机械能各自包含动能和势能,因此,它们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B.物体运动得越快,其动能越大,内能也越大
C.一个物体的机械能可以为零,但它的内能永远不可能为零
D.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冰块不具有内能和机械能
3.如图13-2-1所示,关于水和煤油内能的大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图13-2-1
A.甲容器中水的内能等于乙容器中水的内能
B.甲容器中水的内能大于乙容器中水的内能
C.丙容器中煤油的内能大于丁容器中煤油的内能
D.丙容器中煤油的内能等于丁容器中煤油的内能
4.下列关于物体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质量大的物体一定比质量小的物体内能大
B.同一物体,它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C.内能和温度有关,所以0
℃的水没有内能
D.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知识点
2 物体内能的改变
5.回答下列有关热传递的问题。
(1)条件:两个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位之间存在 。?
(2)方向:能量从 物体(部位)传向 物体(部位)。?
(3)实质: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温度 ,内能 ;低温物体温度 ,内能 。?
6.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 ,用符号 表示,其单位是 。热量是过程量,只能说 或 热量,不能说 或 热量。(后四空均选填“含有”“具有”“吸收”或“放出”)?
7.[2019·龙岩模拟]
如图13-2-2所示,夏天,我们常常将饮料和冰块放在一起,制作“冰镇饮料”。这是因为饮料和冰块的 不同,两者之间发生了 ,冰块 热量,内能 ,饮料 热量,内能 。?
图13-2-2
8.(1)如图13-2-3甲所示,在一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当迅速下压活塞时,可看见筒内棉花燃烧起来。这是因为活塞对空气做功使玻璃筒内的空气 增加、温度升高,此过程将 能转化为 能。?
图13-2-3
(2)如图乙所示,用气筒向装有少量水的瓶内用力打气,瓶内气体的内能会 。当向瓶中继续打气,瓶塞从瓶口处跳出时,观察到瓶内有白雾产生。这是因为瓶内空气推动瓶塞做功,气体内能 ,温度 ,瓶内水蒸气 成小水珠。?
9.[2020·杭州]
如图13-2-4所示,一只瓶子内装有一些铁屑。我们既可以通过振荡,也可以通过加热,使铁屑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从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来看,前者是通过 方法,后者是通过 方法来增大铁屑的内能。如果你没有看到内能改变的过程,仅凭铁屑温度的改变,能否确定采用了什么方法改变了铁屑的内能? (选填“能”或“不能”),这是因为 ? 。?
10.如图13-2-5所示,用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均填序号)?
图13-2-4
图13-2-5
11.下列有关物体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一定质量的0
℃的水结成0
℃的冰,内能一定减少
B.两个物体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增加的内能一定相等
C.物体运动时所具有的内能一定大于它静止时所具有的内能
D.物体被举得越高,其分子势能越大
12.[2019·扬州二模]
如图13-2-6所示是古人锻造铁器的过程,下列关于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说法正确的是
( )
图13-2-6
A.加热和锻打属于热传递,淬火属于做功
B.加热和淬火属于热传递,锻打属于做功
C.加热属于热传递,锻打和淬火属于做功
D.加热和淬火属于做功,锻打属于热传递
13.[2020·常德]
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80
℃的水一定比30
℃的水含有的热量多
C.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D.温度相同的物体接触时不发生热传递
14.如图13-2-7所示,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水加热,一段时间后橡皮塞冲出。关于该实验,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图13-2-7
A.随着温度的升高,水分子的动能增大
B.用酒精灯给水加热,是采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的
C.橡皮塞冲出,其机械能增大的同时水蒸气的内能也增大
D.水蒸气对橡皮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转化成橡皮塞的机械能
15.如图13-2-8所示,灭火器放在烈日下温度会 (选填“升高”或“降低”),这是通过 的方法使其 增加,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为了安全,灭火器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处。?
图13-2-8
16.如图13-2-9所示,在汽缸A中密封有压缩空气,B是一个被销钉K锁住的活塞,C是一支温度计。若活塞与汽缸壁间没有摩擦,当把销钉拔出后,将看到的现象:
图13-2-9
(1)活塞将向 (选填“左”或“右”)运动。?
(2)温度计的示数将 (选填“升高”或“降低”),原因是 。?
考|题|展|示
17.[2020·山西]
寒假,小明在漠北参加冬令营活动。随行老师提出,在漠北这样温度低于0
℃的环境里,若不提供热源加热,用什么办法可以让冰熔化。结果小明用两块冰来回摩擦的方法使冰熔化了。下列成语中描述的现象与小明的方法原理相同的是
( )
A.炙手可热
B.扬汤止沸
C.滴水成冰
D.钻木取火
18.[2020·衢州]
将冰块放在泡沫箱中可制成简易“冰箱”,把一瓶饮料放入“冰箱”后,冰块和饮料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13-2-10所示,在两物体温度达到相同之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13-2-10
A.甲是冰块
B.乙吸收热量
C.甲内能增加
D.乙内能减少
教师详解详析
1.所有 动 分子势 剧烈 大 焦耳(J)
2.C 3.C 4.B
5.(1)温度差 (2)高温 低温
(3)降低 减少 升高 增加
6.热量 Q 焦耳(J) 吸收 放出 含有 具有
(“吸收”“放出”可互换位置;“具有”“含有”可互换位置)
7.温度 热传递 吸收 增大 放出 减小
8.(1)内能 机械 内
(2)增大 减小 降低 液化
9.做功 热传递 不能 做功和热传递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10.A、C B、D 11.A 12.B
13.D [解析]
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在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A错误;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热量,B错误;物体内能增加,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有物体对它做了功,C错误;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温度相同的物体接触时不发生热传递,D正确。
14.C [解析]
随着温度的升高,水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加剧,分子动能增大,故A正确;酒精燃烧产生的热量,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传给水和水蒸气,使其内能增加,故B正确;橡皮塞冲出去的瞬间,水蒸气对橡皮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小,故C错误;橡皮塞冲出去的瞬间,水蒸气的内能通过做功的方式转化为橡皮塞的机械能,故D正确。
15.升高 热传递 内能
16.(1)右 (2)降低
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解析]
(1)当拔去销钉后,汽缸内的空气膨胀推动活塞向右运动。(2)气体对活塞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气体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导致温度计的示数下降。
17.D
18.B [解析]
由图可知,物体甲的温度是降低的,即物体甲放出热量,内能减少;物体乙的温度是升高的,即物体乙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所以物体甲是饮料,物体乙是冰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