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动物唱歌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唱《小动物唱歌》,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欢快风趣的音乐形象,树立学生爱护动物的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采用情景式教学法,在聆听、模唱、视唱、师生接唱、歌唱来表达歌曲欢快情绪。
三、知识与技能:
认识音乐中的力度记号:f、p,用轻松欢快的声音演唱《小动物唱歌》,运用鼓学习四分音符的基本节奏,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
用不同方式体验歌曲《小动物唱歌》,用轻快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运用鼓为歌曲伴奏。
教学难点:
唱准“3
2
2”“3
2
1”处音准,理解强弱变化。
教学过程:
1、图片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去一个神奇的地方——动物音乐城。我们的动物音乐城里有许多的小动物,让我们竖起小耳朵来听一听,他们都是哪些小动物。
师播放幻灯片,生通过叫声猜小动物,思考小动物叫声的特点。
师提出强弱概念。
2、节奏音准训练
师:要想进入动物音乐城,我们首先得学会进门的密码才行。
师引导学生利用鼓学习重难点节奏型,并使用猫咪和小狗的叫声学唱重难点乐句。
师自编歌词,引导学生运用鼓演唱重难点乐句。
3、聆听
1、第一次聆听:小动物的感受如何?(开心的,快乐的)
2、第二次聆听:歌曲中有没有熟悉的部分?(进门密码)
3、第三次聆听:歌曲中唱了什么?(许多小动物在唱歌)
4、学唱
(一)读歌词
师引导学生运用鼓,打节奏读歌词。
(二)模唱
师范唱,并引导学生用LA音哼唱。
师提出重难点,强调音准和强弱概念。
师:同学们的表现太出色了,小猫咪和小狗被同学们吸引来了,想要跟同学们一起唱歌。
师引导学生用猫狗的叫声哼唱旋律。
(三)完整演唱
师范唱,学生跟唱。
师解决重难点,并引导学生用欢快的情绪和稍快的速度演唱歌曲。
师伴奏,生伴奏不同小动物,排小火车演唱歌曲。
5、编创
师生互动,师伴奏,每位学生学习不同叫声单独演唱歌曲。
6、拓展
师播放爱护动物的公益动画,为学生普及保护动物的意识。
7、小结
师:今天我们去了神奇的动物音乐城,学会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我们还学会了要保护动物,同学们,让我们下节课再见!
8、板书
小动物唱歌
大:强
F
小:弱
P
教学反思:
一年级的小朋友年龄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且他们处在习惯养成的阶段,老师必须不断提醒,鼓励,调动每一个孩子积极性,关注他们的表现。因此,在教学设计上,我运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和学习方法,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参与音乐,感受、体验《小动物唱歌》的音乐情感。
这节音乐课,在音乐活动——声音的强弱环节,设计的环环相扣,是一年级的小学生通过聆听——感受—聆听新授歌曲—再演唱,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学生通过本课,牢牢的把握住了声音的强弱,但也使得教学中的时间的安排和演唱方面没能很好的表现,课后我讲继续对教学环节进行调整和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