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勇敢的鄂伦春
复案/修改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鄂伦春族的服饰特点、生活习性等简单知识。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的感情。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们明白爱护森林、保护林木人人有责的重要性。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3.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演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
教学难点:“勇敢的”节奏掌握;连续的八分音符处注意咬字清楚。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师:同学们好!今天我要带大家去旅游,让我们乘上音乐列车,出发吧!(放火车开了音乐)二、参与实践,体验音乐师:同学们,我们到站了,今天老师带大家到了一个既遥远,又神秘的地方,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是哪里吧!
(播放录音)生:兴安岭师:同学们的耳朵真灵,对,是兴安岭。师:兴安岭在我国的东北地区,有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那里到处都是茂密的森林,生长着落叶松、红松等耐寒的树种和木耳、蘑菇等土特产和人参等药材………(幻灯片)师:在那里居住着鄂伦春族的人民。2.(幻灯片)介绍鄂伦春族居住的房屋(二三十根五六米长的长杆和野兽皮或桦树皮盖成的简陋的圆锥型房屋),服饰特点(狍皮帽、狍皮服狍皮靴)从他们的衣着打扮,我们可以看出他们那里的天气是怎样的?
生:寒冷3.熟悉歌词师:勇敢的鄂伦春人不惧严寒、不怕困难,在茂密的森林里在执行一项任务,你们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播放录音)生:守护山林。师:对,大兴安岭有那么多丰富的物种还有美丽的风景,我们是不是应该保护它阿?生:是师:让我们来听一听鄂伦春族人民是怎样翻山越岭守护山林的呢?(播放录音)生:骑着骏马,背着猎枪。师:鄂伦春族人们不畏艰险、不惧严寒、骑着马,背着猎枪,肩负着守护山林的职责,他们勇敢不勇敢?你们是不是都很敬佩他们?那好就让我们带着敬佩之情再来听一遍。(放录音)4.学习歌曲师:同学们想不想做一次鄂伦春族小朋友?学习这首好听的歌曲.生:想
师:好,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好听的鄂伦春歌曲《勇敢的鄂伦春》,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28页,同样的请同学们带着敬佩之情看着歌词来听一遍。(放录音)师:学唱这首歌曲之前请同学们跟老师有节奏的读一遍歌词师:下面请同学们跟着歌曲按节奏念歌词。(放录音,教师一同念)师:请注意“勇敢的”这处的节奏,这是在赞扬鄂伦春所以要将勇字长一些,后两个字快一些读,还有最后一句是连续的八分音符,体现出了马蹄的声音,这里咬字要清晰。师:现在请同学们轻声的跟着录音唱一唱。(放录音)师:老师看到小同学们都迫不及待的想大声的唱一唱了是不是?那好请同学们大声的跟着录音唱一唱吧!(放录音)师:看到你们唱的这么开心,老师也想唱一唱,你们听(师弹琴自豪地演唱)刚才老师也成了鄂伦春族的人民了,老师感觉啊,我能够成为一名鄂伦春族的人民,保家护林,我感觉特别的自豪,同学们有没有看到老师的自豪?生:
看到了师:那同学们你们作为鄂伦春族的小同学有没有感觉到自豪?生:有师:但是老师没有看到你们的自豪!同学们我们现在是保家护林的小勇士了,应该很自豪的,所以请同学们带着自豪的情绪一起演唱一遍吧!让老师看到你的自豪,我们是小勇士了,小腰板挺起来了。(放录音,师带生一起唱)师:啊!同学唱的真好,老师发现啊有一部分小同学都已经会背唱了,非常的棒!那么就让我们和鄂伦春族的小朋友一起去守护山林吧!(播放动画)三、编配与表演:1、加伴奏:师:我们的小勇士是骑着马在山林里巡逻护山林的,但是好像缺少了马蹄的声音,同学们看老师带来了三种打击乐器?--双响筒,串铃,碰铃.听听他的声音哪一个可以来模仿马蹄的声音!谁来试一试.我们就用双响筒来模仿鄂伦春的马蹄声.师:大家再想一想马脖子上会有什么声音?(可以用哪种打击乐器)碰铃,串铃2、动作编配师:有了打击乐的伴奏歌曲生动多了,但是老师认为还是缺少了一些东西,你们认为呢?——赶快为歌曲编配动作表演鄂伦春骑马守林的情景吧!(学生听录音编配动作)师:刚才我们有伴奏组了那现在我们再组成一个表演组(放录音边唱边做动作)3、分组表演:(演唱组、伴奏组、表演组)师:伴奏组和表演组都有了,剩下的同学就让我们组成一个演唱组.我们一起来比一比看那个组表现得最好.注意我们演唱组声音要洪亮,要有感情.伴奏组伴奏要准确,表演组要表现出骑马护林的场景!三组同学都准备好了吗?现在让我们把我们的教室想象成兴安岭的大森林让我们一起去巡逻吧!四、课堂小结:师:今天我们来到了兴安岭,还了解了鄂伦春族,并且学唱了好听的鄂伦春民歌《勇敢的鄂伦春》,让我们也像鄂伦春人一样保护山林护家乡,所以孩子们一定要努力学习用知识来保护家乡,振兴家乡。今天的旅行到此结束,让我们坐上小火车回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