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 长方形的周长教案 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数学上册 长方形的周长教案 人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8-25 07:45: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长方形的周长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知道长方形周长的含义。
2.能力目标:正确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3.情感目标:渗透数学来自于生活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钉子板、尺子等。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520+70=
?430×2=
?1600÷8=
  430-60=
?880÷4=?3100×3=
  380+40=
?500×6=?4200÷7=
  800-50=?400÷5=
?2000×4=
2.计算:一个正方形,边长10米,周长是多少米?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二、探究新知。
  1.理解长方形的周长【演示课件“长方形的周长”】。
 
(1)引导学生分组练习。
  ①在钉子板用线围成长方形。
  ②动手量一量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
  ③围成这个长方形要多长的线。
 
(2)启发学生讨论:什么是长方形的周长,发现了什么?
  使学生明确:长方形一周要用的线就是长方形的周长。
  长方形两个长相等,两个宽相等,也就是对边相等。
  2.教学例7【继续演示课件“长方形的周长”】。
 
(1)出示例7:一个长方形,长6厘米,宽4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边出示例题,边出示图形。
(2)小组交流应该怎样计算?并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并说一说怎样想的?
学生可能这样计算。
①6+4+6+4=20(厘米)
长方形的周长是长加宽加长加宽,所以6+4+6+4=20(厘米)
启发学生讨论还可以怎样想?
②6×2+4×2=12+8=20(厘米)
使学生明确:长方形有2个长,2个宽,先算2个长是多少,再算2个宽是多少,然后求它们的和是多少,就是长方形的周长。
或长方形对边相等,知道长方形的长,就可以求2个长是多少,知道宽,就可以求2个宽是多少,然后求它们的和是多少,就是长方形的周长。
启发学生还可以怎样想?
③(6+4)×2=10×2=20(厘米)
长方形有2个长,2个宽(对边相等),先求一个长和宽的和是多少,再乘以2就是长方形的周长。
(4)引导学生比较三种算法。
教师明确三种算法都正确,哪种比较简便呢?
通过学生交流,使学生明确:后两种算法运用了长方形对边相等的特点,计算比较简便。
(5)反馈练习。
  篮球场是一个长方形,长28米,宽15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三、随堂练习。
 1.口述长方形的周长。
 2.出示一组图片,说一说长方形的周长。(投影出示)
 3.口述计算过程(投影出示)。
 算出下面长方形的周长。
(2)一个长方形枕套,长50厘米,宽30厘米。四周缝上花边,要用多少厘米花边?
(3)一个长方形地,长25米,宽15米,周长是多少?
  4.操作练习,小组进行。
四、布置作业。
人民路小学足球场是一个长方形,长是100米,宽是45米。小明沿着足球场的边跑了一圈,他跑了多少米?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