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练习课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通过练习巩固笔算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检查的习惯和能力。
3.
情感目标:
渗透“生活中的数学”的思想,培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
能正确熟练地计算,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2.
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
口算卡片、实物投影等。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回顾再现
前面例1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怎样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小结: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时,用第二个因数的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第一个因数,再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做一做有关这部分知识的练习。(板书课题)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一)基本练习
1.
出示卡片,让学生口算,抢答。
20×24=
12×70=
50×40=
30×21=
80×80=
11×60=
24×30=
70×90=
36×20=
2.
笔算比赛。(第64页的第1题)
12×44=
32×13=
42×11=
21×23=
23×32=
41×21=
22×23=
34×12=
学生独立计算,互相检查。
3.
“找(选)鞋子”游戏。(课本第64页2题)
根据教材提供的素材,设计成帮小动物找(选)鞋子的游戏;计算对了,就是找(选)到了合适的鞋子了。
(二)综合练习:
1.
练习十五第3题。
(1)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情景理解题意。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2)要求一共有多少只,该怎样想?
(3)该怎样列式?
学生独立计算后集体订正。
2.
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还可以补充两步计算的题让学生进行综合练习,如:
(1)羽毛球举小组领走36只(3筒),还剩多少只?
(2)原来有6筒(72只),现在一共有多少只?
3.
练习十五第4题。
(1)看图,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学生汇报:布置教室需要12串千纸鹤,每串12只。
(2)要求一共需要折多少只?该怎样想?怎样列式?
(3)学生独立完成计算,集体订正
(三)思维训练:
1.
连一连。
18×10
860
72×30
11×8
31×12
605
264÷3
54×40
20×43
180
31×13
39×100
55×11
372
13×300
376+27
2.
小华每天坚持写13个毛笔字,他在7月和9月共写了多少个毛笔字?
三、自主检测,评价完善
1.
直接写得数
90×3=
21×40=
111×40=
14×20=
70×50=
140×2=
2.
列竖式计算。
12×13=
32×14=
24×11=
22×33=
3.
连一连。
168
144
276
288
275
169
13×13
23×12
25×11
12×14
24×12
12×12
4.
数学诊所。(下面的计算对不对,不对的把它改正过来)
21
43
29
×34
×12
×11
———
————
————
64
86
29
63
43
29
————
————
————
694
129
219
5.
解决问题
(1)超市买了32束花,每束花进价21元,卖价23元,如果这批花全部卖完,超市能盈利多少元?你能想出几种算法?
(2)超市有11箱方便面,每箱16袋,卖出一半后,还剩下多少袋?
(3)超市进了22箱伊利酸牛奶,进的蒙牛纯牛奶的箱数是伊利酸牛奶的12倍,超市进了两种牛奶一共多少箱?
6.
思维训练:
(1)找规律。(先算出左边3道题,找出规律,再直接写出右边各题的得数)
11×11=(
)
14×33=(
)
11×22=11×11×2=(
)
15×88=(
)
13×44=13×11×4=(
)
16×55=(
)
(2)聪聪做一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题,其中一个数个位上的数是十位上的2倍,另一个数的个位和十位相等,并且在计算的过程中都没有进位,你知道这个算式可能是多少吗?
四、归纳小结,课外延伸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说说你有什么收获?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