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25 09:10:20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部编语文七上
观沧海
同步练习(含答案)
一.基础知识。
1.解释词语。
①作者简介:
②临:
③碣石:
④澹澹:
⑤竦峙:
⑥星汉
⑦幸甚至哉:
⑧宇:
2.填空。
(1)《观沧海》一诗除最后两句外,诗的正文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的作用是________,第二层从“________”到“________”,主要描写海水和山岛;第三层借助________来表现大海的气概。全诗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的情怀。
(2)这首《观沧海》是《步出夏门行》中的一章,作者
,是
时期著名的
家,
家、诗人。他的诗以
见称。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统领全篇写景的一个字是“
”。写景时,先写岛上

,次写海面上的
,最后写天空中日月星辰。本诗的情感基调是

前三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
”写的
是动景,“
”写的是静景。
(5)“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渲染了大海
的气势。“何”字体现了作者面对大海的惊奇,因为他看到了山岛的
,树木的
,波浪的

3.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①“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

②“临”字统领全篇,以下十句,都是写海上的景象。(

③“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全景式地描绘了大海那种苍茫动荡的气势。(

④这首诗前八句是实写,后六句是虚写。(

⑤“水何澹澹”是描写无风时海面水波动荡的样子,“洪波涌起”是描写有风时大海波涛汹涌的壮阔气势。(

⑥这首诗通过写景抒情,借勾画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4.理解性默写
(1)在《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观沧海》一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是


(3)《观沧海》中通过丰富奇特的想象创造宏伟意境,抒发了作者宽广胸怀和豪迈气概的诗句
,



(4)《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


(5)《观沧海》中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



(6)《观沧海》中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句意理解正确的是(

A.日、月的运行,都是从大海里升起又降落;银河灿烂,也好像是发源于沧海之中。
B.日、月朗照大海,星星闪烁,辉映于海面。
C.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河,好像都是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去了一样。
D.太阳月亮不停运转、银河灿烂,它们有的没入海底,有的投映到海面。
6.对这首诗理解做个最佳抉择(

A.诗人先写山岛风光,再描绘海面景色,最后抒写自己的情怀。
B.诗人立足于山岛,先远观,再近观,最后抒写自己的情怀。
C.诗人先实写,再虚写,最后抒情。
D.先全景式地展现大海景象,再描绘岛上风光,最后在描绘大海波涛汹涌的基础上,借拟写大海吞吐日月的气势来抒发自己壮阔的情怀。
7.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通过写作者在远征途中登上碣石山俯瞰大海所看见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诗人宽广
的胸襟。
B.诗歌前四联写诗人登上碣石山看见山岛耸立,树木茂盛,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
C.第五、六联通过丰富的想像,写出沧海之大,吞吐日月,含盈群星的气派。
D.最后一句,如一曲雄壮的乐曲,在最激越处戛然而止,悲从中来,发出感慨。
8.下面对《观沧海》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开篇点题,交代观察的方位、地点及观察对象。
B.诗中对海洋摹其形,
绘其神,力求表现海洋包容万物、动荡不安的特征。
C.全诗虚写、实写结合
,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胸怀的当是实写大海的句子。
D.诗人借景抒情,把大海的壮阔景象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二.简答题。
1.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2.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诗句中的“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4.开头两句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5.品析“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这句诗。
6“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两句诗在写法上有何突出的特色?试分析。
7.反复诵读《观沧海》,体会这首四言古诗质朴刚健、音调铿锵的特点,想象诗人登山临海的情景,说说你产生了怎样的感觉。
8.请从动静的角度赏析“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9.赏析“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中“涌”字的表达效果。
10.“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感情?
11.诗句中的两个“若”字用得好,请说说好在哪里。
12.请从动静结合的角度赏析“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诗。
13.课文主题
三.阅读训练。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问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秋是悲凉的,而在曹操的眼里却充满了生机,为什么?
????????
?
2.请任选角度,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妙处。?
?
(二)阅读下面这首作品,完成问题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本篇作者曾出现在以下哪篇课文中?(
???)
A.《武松打虎》
B.《煮酒论英雄》
C.《明湖居听书》
D.《劳山道士》
2.作品中的大海具_____?????????????????__的特点,作者通过这一景象表达了想要????????????????????????????????的抱负。
(三)阅读下面这首作品,完成问题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诗中虚写了什么景物,借以表达作者的情怀?
2.本诗采用哪一种思路结构,从选项中挑选正确的一项是(??)
A、总—分—总?
B、分—总?
C、总—分
3.请写出这首诗的主旨。
?
(四)阅读《观沧海》,完成问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诗人眼中的大海、山岛、草木的特点。
2.这首诗写得意境宏阔,请结合画线诗句,说说你阅读后的体验。
(五)阅读下面这首作品,完成问题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
1.全诗是以哪个字展开??
2.诗中哪几个诗句是写现实的?哪几个诗句是写想象的?
3.诗中哪几个诗句最能体现诗人博大的胸怀?
4.“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一句中的“临”是“登上”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观沧海》是乐府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
B.“山岛竦峙”一句中“竦”与“耸”同义,为“高”的意思
C.本诗结尾两句,与正文的内容有直接关系,起深化主题的作用
D.建安文学时的“三曹”包括本诗作者曹操及其子曹丕、曹植
6.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四.中考汇编。
(一)阅读《观沧海》,完成7-8题。(5分)?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7.本诗以“观”字统领全篇。第三至八句写眼前之景,有动有静:如“?①?”写的是动景,“?②?”写的是静景。接下来的四句,则是借助奇特的想象展现大海?
③?的壮丽景象。这样虚实结合的写法,表现了大海气势雄浑的特点。(3分)
8.巍峨的山峰、苍茫的大海,常常引发诗人心中的豪情。请阅读《登飞来峰》与《观沧海》,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在登山观海后各自抒发了怎样的豪情。(2分)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
?
(二)10.古诗词鉴赏。(3分)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交代了观海的地点,起得平稳而质朴。“临”字统领全篇,以下几句皆由此展开,具体写登山之所见所思。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是从俯视的角度总写看到的景象,接下来四句则由远及近动静结合地描绘了山岛的蓬勃生机和大海的苍茫辽阔。
C.诗中的两个“若”字,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以奇特的想象,表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表达了诗人阔大的胸怀。
D.全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登临碣石山,诗人心潮澎湃,把眼前的景色、自己的想象同历史兴衰之感、忧国忧民之情巧妙地融会在一起。
(三)(4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诗中“星汉”的意思是?????。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前四句写大海全景以及碣石山与海岛相对峙的样子。
B.“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不符合秋天的景物特征。
C.“日月之行”四句体现了诗人吞吐宇宙的博大胸襟。
D.“幸甚至哉”感叹北征乌桓能得胜而归是很幸运的。
(四)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4-5题。(5分)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东临碣石”中的“临”,写诗人登高观沧海,起笔气势不凡。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水波和山岛。
C.诗中描写了萧瑟的秋风、汹涌的波涛,营造悲凉伤感的意境。
D.本诗寓情于景,体现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5.“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描绘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2分)
?
(五)古诗阅读(共5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0~11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0.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及及观察的对象,“观”字统领全篇。
B.“水何澹澹”描写了大海的近景,使人感到海边景色的壮丽多姿。
C.“洪波涌起”中的“涌”字,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而且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
D.诗的最后两句“幸甚
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1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
?
部编语文七上
观沧海
同步练习(含答案)
一.基础知识。
1.解释词语。
①选自《曹操集》。这是曹操诗《步出夏门行》的第一章。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qiáo)县(今安徽毫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著有《孙子略解》《兵法接要》,诗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
②[临]到达,登上。
③[碣(jié)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西北。东汉建安十二年(207)秋天,曹操征乌桓时曾路经这里。
④[澹(dàn)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⑤[竦峙(sǒng
zhì)]耸立。竦、峙,都是耸立的意思。。
⑥[星汉]银河。
⑦[幸甚至哉]幸运得很,好极了。幸,幸运。至,达到极点。最后两句诗在《步出夏门行》各章末尾都有,应为合乐时所加的套语,与正文内容有直接关系。
⑧[宇]房屋。
2.填空。
(1)交代观沧海地点;水何澹澹;洪波涌起;奇特想象;统一中国、建功立业。
(2)曹操
东汉
政治
军事
慷慨悲壮
(3)观
树木百草
秋风洪波
苍凉慷慨,悲壮激昂
(4)动景:水何澹澹、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5)苍茫动荡
巍峨
茂盛
汹涌
3.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3.①√
②×
③√
④×
⑤√
⑥√
4.理解性默写
(1)树木从生,百草丰茂。?(2)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4)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5)树木从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6)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5.C
6.D
7.D
8.C
二.简答题。
1.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示例:(树木凋零)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在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
2.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诗人通过丰富的想像,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
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诗句中的“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互文
表明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是作者的想象之景,体现诗人的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
4.开头两句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和对
象。“观”字统领全篇。
5.品析“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这句诗。
“澹澹”,形容大海水面浩淼的样子;“何”,是“多么”的意思,是赞美之词;“竦峙”,是高高屹立的样子。句意是:茫茫的大海上碧波动荡,一望无垠,只有山脚下的山岛突兀耸立在海心。它们点缀在辽阔的大海上,使大海显的神奇壮观。
6“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两句诗在写法上有何突出的特色?试分析。
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这四句是虚景。作者借助丰富的想象,来充分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同时将自己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于诗中,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与远大的政治抱负。
7.反复诵读《观沧海》,体会这首四言古诗质朴刚健、音调铿锵的特点,想象诗人登山临海的情景,说说你产生了怎样的感觉。
参考答案:诗中选取的景物都具有宏大的特点,如“沧海”“洪波”“日月”“星汉”等,都是远观之景。设想我们处在这样的情境中,所观之景尽是宏观之景、浩大之景,远望沧海的波澜,仰望天上的星月,眼界为之开阔,胸怀为之宽广。这就是壮美的感觉。
8.请从动静的角度赏析“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参考答案〗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动静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9.赏析“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中“涌”字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涌”字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气势,营造了壮阔的意境。
10.“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渴望建功立业、一统天下的豪情。
11.诗句中的两个“若”字用得好,请说说好在哪里。
〖参考答案〗“若”是好像的意思,表明大海吞吐日月、包容万象是作者的想象之景,是虚写,体现了诗人的博大胸怀和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12.请从动静结合的角度赏析“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诗。
【答案】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动静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让人感受到了坚定和倔强。
13.课文主题
《观沧海》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借大海雄浑壮阔的景象抒发了意气昂扬的豪迈感情和开阔胸襟,表现了他渴望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三.阅读训练。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问题。
因为曹操北征乌桓刚刚打了胜仗,内心充满了喜悦,对未来统一中原、建功立业充满了信心,也表现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2.运用夸张和互文修辞,展开丰富的想象,借助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宽阔的胸襟和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抱负。
(二)阅读下面这首作品,完成问题答案:
6.
B
7.
雄伟/壮丽(1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
(三)阅读下面这首作品,完成问题答案:
1.日月、星汉
2.A
3.这首诗借景抒情。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四)阅读《观沧海》,完成问题。答案:
1.答案示例:(大海)汹涌澎湃,(山岛)高耸挺拔,(草木)丰盛繁茂(3分。每点1分)
2.答案示例:诗人想象日月的运行好像出没于大海的怀抱之中,灿烂的银河群星好像是从大海的母腹孕育而出,这让我感受到大海的博大壮阔,体会到激荡在诗人心中的豪情壮志。(4分。诗句内容2分,体验2分。意思对即可)
(五)阅读下面这首作品,完成问题
1.

2.现实之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想象之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4.“登上”
5.C
6.描绘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表现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
四.中考汇编。
(一)阅读《观沧海》,完成7-8题。(5分)?答案:
7.答案示例:①水何澹澹/秋风萧瑟/洪波涌起??②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③吞吐日月星辰
8.答案示例:《登飞来峰》中诗人登上飞来峰,抒发了自己决心变法革新的政治理想和远大抱负;《观沧海》中诗人看到大海的宏伟景象,抒发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统一中原的雄心壮志。
(二)10.古诗词鉴赏
C
(三)(4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1)银河
(2)C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4-5题。(5分)
答案:4.(3分)C
5.(2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景象壮丽。
(五)古诗阅读(共5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0~11题。答案:
10.B
1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案】表达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或表达了诗人宏伟的政治抱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或表达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开阔胸襟、宏大的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