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显微镜的使用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一(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显微镜的使用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一(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8-26 07:44: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章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显微镜的使用(演示实验)
基础达标
一、选择题:(共28题,每题2分,共56分)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特定细胞受损而致病的是
A.癌症
B.神经性耳聋
C.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
D.艾滋病
2.在以下描述中,可以将病毒与其他微生物相区别的是
A.由核酸和蛋白质装配进行增殖;
B.没有细胞核,仅有细胞膜;
C.具有寄生性;
D.能够使人或动、植物患病
3.美国细胞生物学家威尔逊(E.
B.Wilson)曾经说过:“每一个生物科学问题的答案都必须在细胞中寻找”。他作出这一结论的理由最可能是
A.细胞内能发生一切生命活动
B.有些生物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
C.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D.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是在细胞内或细胞参与下完成的
4.某同学在用显微镜时,他两眼视力正常,且习惯用右手写字,则使用显微镜时,应
A.闭左眼,用右眼观察
B.闭右眼,用左眼观察
C.两眼睁开,用左眼观察
D.两眼睁开,用右眼观察
5.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的同一部位,应选择下列哪种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才能使视野内所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
A.目镜5×物镜10×
B.目镜10×物镜100×
C.目镜15×物镜40×
D.目镜10×物镜40×
6.换用高倍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错误的操作是
A.调节粗准焦螺旋
B.调节细准焦螺旋
C.用凹面镜
D.转动转换器
7.用高倍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比用低倍镜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大小和视野的明暗情况依次是
A.多、大、亮
B.少、小、暗
C.多、小、暗
D.少、大、暗
8.若用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如下图所示。试问其视野最暗的是
9.下图中①②表示物镜长度,③④表示目镜长度,⑤⑥表示物镜与玻片的距离。获得最大物像时正确的组合为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
10.在低倍镜下,如果一个细胞偏向视野的右前方,要将其移到视野中心,应将玻片向哪个方向移动
A.左前方
B.右前方
C.左后方
D.右后方
11.图中所示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种图形,若将视野由图1转变成图
2,则所列A、B、C、D四种操作顺序中,正确的是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
③转动转换器
④向左上方移动玻片
⑤向右下方移动玻片
A.③④①②
B.⑤③②
C.④③②
D.③⑤②
12.在载玻片上写一个“上”字,用显微镜观察时,会看到放大的图像形状是
A.上
B.下
13.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黑藻细胞细胞质环流时,视野中一叶绿体位于液泡右下方,细胞质环流方向为逆时针,如图所示,实际上叶绿体的位置和细胞质环流的方向分别为
A.叶绿体位于液泡右下方,环流方向为逆时针
B.叶绿体位于液泡左上方,环流方向为逆时针
C.叶绿体位于液泡右上方,环流方向为顺时针
D.叶绿体位于液泡左下方,环流方向为顺时针
14.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
A.2个???????B.4个???????C.16个???????D.32个?
15.显微镜目镜10×,物镜10×,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后,则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细胞数为
A.2个????
B.4个??????
C.8个??????
D.16个
16.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实验中,若在50×的视野中均匀分布有大小一致的20个细胞,则换用100×后,视野中的细胞数目是5个
B.用显微镜观察病毒,我们会发现病毒比真核细胞结构简单,但都具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C.显微镜所成的是倒像,“p”在显微镜下应该是“b”
D.在显微镜下观察透明材料时,应该增强光照,用较大的光圈
17.制作临时装片时,必须让盖玻片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盖上,其主要目的是
A.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
B.防止水溢出
C.增加透明度
D.防止实验材料移动
18.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装片时,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使用低倍镜时,首先使用细准焦螺旋,调节焦点
B.对光后,从低倍镜到高倍镜进行观察
C.眼睛注视着镜筒内视野,将镜筒下降,调节焦点
D.换用高倍镜时,应先将镜筒升高少许
19.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小明在对光后没有在目镜中看到白亮的视野。小明采取了以下补救方法,请你选择其中不起作用的一项
A.转动遮光器
B.转动转换器
C.调节细准焦螺旋
D.转动反光镜
20.使用显微镜时,将低倍物镜转成高倍物镜后,发现视野中物像模糊,此时应该进行的操作一般是
A.将平面反光镜挽成凹面反光镜
B.使用细准焦螺旋调节焦距
C.使用粗准焦螺旋调节焦距
D.移动临时装片选择另外视野
21.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使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但下列镜头上所标注的放大倍数模糊不清。现欲使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少,应选用的镜头组合是
A.甲

B.乙

C.甲

D.乙

22.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来观察血细胞涂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所示。如果载玻片位置不变,用哪一物镜在一个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多
A
B
C
D
23.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装片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将物镜对准通光孔
B.先用高倍镜观察,后用低倍镜观察
C.移动装片可确定污物是否在物镜上
D.使用高倍镜时,用粗准焦螺旋调节
24.使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若光线很强,应选用的光圈和反光镜依次是
A.较大的光圈,平面镜
B.较大的光圈,凹面镜
C.较小的光圈,平面镜
D.较小的光圈,凹面镜
25.在光照明亮的实验室里,用白色洋葱表皮细胞做质壁分离实验。在显微镜视野中能清晰看到细胞壁,但看不清楚细胞是否发生质壁分离。为便于判明,此时应
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B.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C.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26.李明在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在低倍物镜下看到了一个清晰的物像,但换成高倍物镜后,物像不见了。请你帮他分析最可能的原因
A.没有调节反光镜
B.没有调节细准焦螺旋
C.没有调节粗准焦螺旋
D.
没有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27.如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大,③比④的放大倍数小
B.把视野中的标本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选用③,同时提升镜筒
C.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的调节顺序是: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
D.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甲图中的组合一般是②③⑤
28.小芬利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细胞,使用相同的目镜,但在两种不同的放大倍数下,所呈现的视野分别为甲和乙(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则甲比乙亮
B.在甲中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均可被观察到
C.若玻片右移,则甲的影像会右移而乙的影像左移
D.若在甲中看到的影像模糊,则改换成乙就可以看到清晰的影像
29.课本基础知识默写:
(1)在用显微镜观察时,低倍镜与高倍镜相比,所观察的视野
(填“大”或“小”),细胞数目
(填“多”或“少”),每个细胞的物像
(填“大”或“小”),视野的亮度
(“明”或“暗”)。
(2)在低倍镜下的视野内图像是“dp”,实际图像是________。
(3)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
①移动装片,将观察对象移到
;②转动
,换

③调节反光镜或
以调整视野的亮度;④调节
使物像清晰。
(4)当显微镜的目镜为5
x,物镜为10
x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
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
x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细胞????????个。
(5)在光线充足的实验室里,用白色洋葱表皮细胞做质壁分离实验。在显微镜视野中能清晰地观察到细胞壁,但看不清楚细胞是否发生质壁分离。为便于判断,此时应改用??????
?面反光镜,??
?????光圈。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共6题,每题2分,共12分)
1.在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时,与物像明暗程度无关的是
A.反光镜
B.光圈
C.镜头
D.通光孔
2.观察玻片标本时,若发现视野上方较暗下方较亮,应调节
A.目镜
B.物镜
C.光圈
D.反光镜
3.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落花生子叶的切片,当转动细准焦螺旋时,有一部分细胞看得清楚,另一部分细胞较模糊,这是由于
A.反光镜未调好,使用的是凹面镜
B.标本切得厚薄不均
C.没调节好低倍镜或者是细准焦螺旋未调好
D.显微镜物镜被破坏
4.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物镜组合来观察某一细胞装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甲所示。图乙是图甲中d条件下观察到的视野,如果不改变载玻片的位置、光圈及反光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条件下比c条件下看到的细胞数多
B.a条件下视野的亮度比d条件下大
C.a条件下可能观察不到细胞
D.由d条件转变为c条件下观察时,应先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
5.若在低倍显微镜下用目镜侧微尺测量细胞长径,则转换高倍物镜后观察到的图像是
6.下列关于高倍物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因为藓类叶片大,在高倍镜下容易找到,所以可以直接使用高倍物镜观察
B.为了使高倍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更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
C.换上高倍物镜后,必须先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最清晰
D.要观察图1所示微生物,应把载玻片向图2中甲方向移动
班级:
小组:
姓名:
成绩:
二、非选择题:
1.(每空2分,共22分)观察右面的显微镜结构图,并回答问题(在[
]内填标号,在
上填名称)写出显微镜的相应结构:
(1)转动时,镜筒的升降范围很大的结构是[
]________。接近玻片标本的镜头是[
]________。
(2)取显微镜时,握镜的部位是[
]_________。
把玻片放上[
]_________后,要用标本夹压住,标本要正对[
]_________的中央。
(3)使用显微镜,应先用______倍镜,再用______倍镜观察;在观察物像时发现视野较暗,可采用_____
_____

____
__
的方法使视野变亮。
(4)假设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如左图中的情形,其中最可能是气泡的是____
___。要看清楚A的上半部,应将载玻片往何方向移动?
__
___。
2.(每空2分,共10分)如图是某同学在“目镜10×,物镜40×”时显微镜下看到的图像,据图回答问题。
(1)
下列选项是有关显微镜的使用步骤的前一项是操作,后一项是目的,其中错误的是____。
A.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
B.调节细准焦螺旋:调节物镜与玻片标本之间的距离
C.调节光圈:调节视野的大小
D.调节反光镜:调节视野的亮度
(2)
欲将图中③所指的细胞移到视野的中央进行观察,则装片应向____
____方移动。
(3)
若装片上的细胞成单层均匀分布,那么该同学在目镜不变的情况下,换用10×的物镜去观察相同部位的细胞,按理论计算,视野内可容纳的完整细胞数目为________________个。
(4)
在一架光学显微镜的镜盒里有4个镜头,甲、乙一端有螺纹,甲较长、乙较短;丙、丁无螺纹,丙较长、丁较短。则放大倍数最大的镜头组合是___
_____。
(5)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在低倍镜视野中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则此异物可能存在于

A.物镜上
B.目镜上
C.实验材料中
D.反光镜上
答案:1-5AADCA
6-10ADCDB
11-15BDBAB
16-20AABCB
21-25BDACD
26-328DDA
29.(1)大



(2)
dp
(3)①视野正中央
②转换器,高倍镜
③光圈
④细准焦螺旋
(4)2;
(5)平;
缩小;
能力提升一、
1-6DDBCCB
二、1.(1)F
粗准焦螺旋
C
物镜(2)H
镜臂
I
载物台
G通光孔 (3)低、高
增大光圈
凹面镜(4)B上
2.
(1)C
(2)左下
(3)64
(4)甲和丁
(5)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