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课时练习(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课时练习(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8-25 16:34: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1.唐代前期,各地刺史的日常工作要向尚书省汇报;唐代中后期则不同,刺史要向当道节度使请示汇报。这一变化反映了
A.皇权强化导致尚书省的地位下降
B.刺史权力膨胀引起中央政府警惕
C.藩镇势力的发展削弱了中央集权
D.中央利用分权策略加强地方控制
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诗句。以下材料对该“商人”的行为叙述正确的是
A.经常到浮梁草市收购茶叶
B.在浮梁买茶时居住“会馆”
C.经商改变了他的社会地位
D.“海禁政策”不能贩茶海外
3.如果把“大运河的开凿”“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遣唐使和鉴真东渡”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符合这一单元内容主题的是
A.国家的强盛和统一
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政权分立民族汇聚
D.近代前夜与盛世危机
4.中国古代历史上结束长期分裂实现统一的朝代有
①秦朝
②隋朝
③唐朝
④元朝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导致出现藩镇割据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自给自足的封建地主经济
B.中央政府的腐败
C.安史之乱的影响
D.藩镇的权力太大
6.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宣布:由扬州牵头的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历史上受京杭大运河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唐朝时扬州成为了工商业繁荣的大都会。扬州当时可能出现的场景是
A.夜市直至三更才结束,五更又开晓市
B.匠有常主,计日值,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
C.南北水陆商货在此云集,海上商船在此起航停泊
D.大街两边民户铺席约十余里
7.唐初节度使只掌管军务,另设掌钱粮的度支使、管屯田的营田使,防区内的政事由刺史掌管。但玄宗后期,节度使开始兼领度支使、营田使,后来又兼采访使、采访处置使等。这种变化
A.反映专制集权的进一步发展
B.不利于国家的长期稳定
C.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
D.有利于地方官制的完善
8.唐朝中后期,随着广州入海夷道的发展,对外交通重心由西北陆路转向东南海道,广州、扬州、泉州三大港市成为外商云集之地。据此可知当时
A.外贸税收成为政府重要财源
B.南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C.中国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
D.传统丝绸之路走向衰落
9.唐玄宗时,掌管地方监察事务的十道采访使多由军使兼领;安史之乱后,采访使职务更是多由节度使接任。唐肃宗时,诏停采访使,又先后在全国设立35个方镇,增设四十余观察使道。唐肃宗的这些措施反映出当时
A.地方监察权未与行政权分离
B.地方藩镇势力不断发展壮大
C.地方行政级制设置发生改变
D.中央力图强化对地方的管控
10.唐初统治者知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古训,反复强调要“以百姓心为心”,“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在这种理念之下,当政者定下了“抚民以静”的策略。据此可知,唐初统治者
A.秉持了儒家的民本思想
B.率先推行以德治国的方针
C.突破了等级秩序的羁绊
D.推崇以静制动的治国策略
11.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热播后,激发了观众对这座唐代都城的极大兴趣。历史上的唐代长安城
A.夜市非常繁荣
B.是世界性的大都会
C.出土了活字印刷版《金刚经》
D.唐高宗曾在此召见玄奘
12.古代“盛世“的一大特点是国家粮食储备充足。汉武帝时太仓中储存的多为北方种植的粟;而到唐代开元盛世,南方的稻米已经在粮食储备中占据了相当大的部分。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B.社会秩序稳定
C.南方农业得到发展
D.曲辕犁的使用
13.皮日休《汴河怀古二首》:“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对该诗解读正确的是
A.指出了隋朝灭亡的根源
B.蕴含了历史的鉴诫价值
C.否定了隋炀帝的历史功绩
D.说明了大运河开通的原因
14.汉唐盛世皆是帑藏丰实,充斥汉武太仓的是“陈陈相因”的粟,玄宗开元时的公私仓廪则是“稻米流脂粟米白”。引起政府储粮从“粟”到“稻米、粟”这一变化的主要条件是
A.交通运输网络日益发展完善
B.政府均田限田措施成效显著
C.洲际物种交流影响经济生活
D.经济上南强于北的局面形成
15.唐朝的留学生中以新罗最多,最著名的是新罗人崔致远。他十二岁入唐,十八岁进士及第,历任淮南节度使幕职,居唐十六年后回国,被后人尊为朝鲜汉文学的开山鼻祖。从上述描述中无法确切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A.唐朝政府允许外国人做官
B.新罗大量吸收汉文化
C.唐朝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
D.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
16.唐朝时期,中国社会家庭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前期主要是以小户型为主,后期则出现了大量的联合型家庭,家庭人口数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儒家伦理观念的影响
B.社会经济的发展
C.家庭观念的变化
D.赋税制度的变革
17.唐朝初年,以文臣主持边事,后调入京城升任宰辅,至玄宗时期,改任少数民族将领,提拔安禄山、高仙芝、哥舒翰为节度使,掌握重兵,由此可见唐朝
A.重文轻武转向重武轻文
B.维护统治策略逐渐灵活
C.华夷观念逐渐淡薄
D.边境威胁日益严重
18.在唐代,女子离婚或丧夫后可再嫁。如一代大儒韩愈,女儿先嫁其门人李汉,离婚后又嫁樊仲懿。宰相宋璟之子娶了寡妇薛氏。严挺之的妻子离婚后嫁给刺史王琰,后来王犯罪,严还救了他。这表明唐代
A.伦理道德逐渐沦丧
B.社会风气较为开放
C.封建统治出现危机
D.受外族习俗的影响
19.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其中唐太宗在位时出现的盛世局面是
A.开皇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20.“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繁荣。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反映了唐太宗
A.心存百姓的思想
B.农业为本的思想
C.君治为本的思想
D.重农抑商的思想
21.唐太宗时期的民族政策
材料一
突厥既亡,……其降唐者尚十万口,诏群臣议区处之宜。朝士多言:“宜悉徙之河南兖、豫之间,分其种落,散居州县,教之耕织,可以化胡虏为农民,永空塞北之地。”……礼部侍郎李百药以为:“突厥虽云一国,然其种类区分,各有酋帅。今宜因其离散,各即本部署为君长,不相臣属,国分则弱而宜制,……必不能抗衡中国。”……(温)彦博以为:“全其部落,顺其土俗,以实空虚之地,使为中国捍蔽,策之善者也。授以生业,教之礼义,数年之后,悉为吾民。选其酋长,使入宿卫,畏威怀德,何后患之有。”上卒用彦博策,处突厥降众。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材料二
上卒用彦博策,处突厥降众,东自幽州,西至灵州,分突利故所统之地,置顺、祐、化、长四州都督府;又分颉利之地为六州,左置定襄都督府,右置云中都督府,以统其众。五月,辛末,以突利为顺州都督,使帅其部落之官。上戒之曰:“……今命尔为都督,尔宜善守中国法,勿相侵掠,非徒欲中国久安,亦使尔宗族永全也。”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1)根据材料一,将讨论中出现的三种不同意见,概括提炼,逐条列出。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处理东突厥的措施及其作用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隋炀帝作为一个处在中国长期分裂后重建大统一时期的皇帝,又是处在中古社会鼎盛发展的起点上,他的许多活动带着蓬勃向上的时代气息。西巡之外,还有北狩、建洛阳、修驰道、筑长城、开运河、下江南等等,他以极大的魄力和强度发疯似地干了十几年,但他并不是发昏,他做的一些事,不无建设和发展统一国家的历史内容。许多做成功了,有的做糟了,特别是他本人残暴的专制君主的品格,在做一些本无可厚非的事时,也给人民带来格外深重的灾难,积累成无法忍受的负担,最后征辽东激起全国规模的农民战争。
——胡戟《再评隋炀帝:雄才大略有重大历史建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的主要观点并列举能够证明的实例。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隋炀帝历史形象恶劣的原因。
参考答案
1.C
【详解】
题干中“唐代中后期刺史主要是向当道节度观察使请示汇报”的现象,结合所学可知这与唐代中后期地方节度使权力膨胀、藩镇势力的发展以及中央集权的削弱有关,故C项正确;题干中“唐代中后期刺史主要是向当道节度观察使请示汇报”体现了地方节度使权力膨胀,“皇权强化”“刺史权力膨胀”与题意不符,排除AB项;唐朝中后期刺史向当道节度观察使请示汇报,无法体现中央利用分权策略加强地方控制,排除D项。故选C项。
2.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商人是可以经常到浮梁草市收购茶叶的,A项符合题意;“会馆”直到明清时期才出现,排除B项;唐代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的社会地位不会因为经商而改变,排除C项;唐代并未实行“海禁政策”,排除D项。
3.B
【详解】
根据“大运河的开凿”“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遣唐使和鉴真东渡”可得出这是隋唐时期的相关史实,根据所学可知,材料中的内容反映出隋唐时期的是一个繁荣开放的社会,故B项正确;A项是秦汉时期,C项是宋代,D项是明清时期,排除ACD项。故选B项。
4.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①正确;公元589年,隋军南下灭陈朝,统一中国,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中国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②正确;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1279年,彻底灭亡南宋流亡政权,结束了自唐末以来长期的混乱局面,④正确。综上所述,①②④正确,B项正确;唐朝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与题意不符,③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项。
5.A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中国封建社会多次出现地方割据势力的恶性膨胀,这固然和中央政府控制不力有关,但作为封建社会的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割据有其深刻的经济原因,这就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其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经济基础方面的因素是根本的因素,A项正确;中央政府的腐败只是藩镇割据局面出现的一个因素,不是根本原因,排除B项;安史之乱是藩镇割据的结果而不是原因,排除C项;藩镇的权力只是藩镇割据局面出现的一个因素,不是根本原因,排除D项。
6.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朝大运河开通后,大运河沿线的一些城市繁荣发展。到唐朝时期,扬州受益于大运河,成为了工商业繁荣的大都会和商品集散地,南北水陆商货在此云集,海上商船在此起航停泊,故选C;“夜市直至三更才结束,五更又开晓市”反映的是市打破了时间限制,这一场景出现在宋朝,故排除A;“匠有常主,计日值,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反映的是雇佣关系,这一场景出现在明朝,故排除B;“大街两边民户铺席约十余里”反映的是市坊界限被打破,这一场景出现在宋朝,故排除D。
7.B
【详解】
依据题干可知。唐初节度使只掌管军务,但玄宗后期,节度使还兼管钱粮、屯田等事务,由此可见节度使权限的增加,这容易造成地方势力膨胀或地方割据局面,不利于国家的长期稳定,B正确;题干反映的这种变化不利于专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相反容易造成地方势力的膨胀,A排除;题干反映的不是唐朝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相反这种变化削弱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C排除;题干反映的也不是有利于地方官制的完善,而是对中央集权体制的破坏或削弱,D排除。故选B。
8.B
【详解】
依据“随着广州入海夷道的发展,对外交通重心由西北陆路转向东南海道,广州、扬州、泉州三大港市成为外商云集之地”可知唐朝中后期我国对外贸易或对外交通的主要通道由西北陆路转向东南海道,南方海外贸易日益发展,这也说明南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B正确;题干没有涉及外贸税收的信息,无从得出外贸税收成为政府重要财源,A排除;题干也没有体现当时中国经济文化的世界地位,C排除;对外贸易主要通道的转变,不代表传统陆上丝绸之路一定走向衰落,这也不是题干的主旨,D排除。故选B。
9.D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唐肃宗改变了之前的地方监察制度,増设观察使道,把监察权收归中央,其意图是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控,故选D项;A项与材料所述内容不符,故排除A项;唐肃宗的这些措施有利于打击地方藩镇势力,故排除B项;唐肃宗的这些措施不涉及地方行政级制的变革,故排除C项。
10.A
【详解】
材料所示为唐初统治者能够重视人民的力量,关注百姓在社会中的作用,故A项正确;B、C项中“率先”"突破了”不符合史实;“推崇以静制动的治国策略”和题干主旨不符,D项错误。
11.B
【详解】
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唐代都城”和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的长安城经济和文化在唐玄宗时期发展的十分迅速,盛唐时期,已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国际大都市,故B正确;严格意义上说从宋代夜市逐渐开放且非常繁华,故A错误;《金刚经》是用雕版印刷术印制的,故C错误;召见玄奘的皇帝是唐太宗,唐高宗曾在此召见玄奘表述错误,故D错误。
12.C
【详解】
由材料可知,从汉武帝时期到唐朝开元盛世,太仓中存粮种类从粟为主转变为稻米占据很大一部分,这体现了南方地区得到开发,农业生产得到较大发展,故选C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南宋时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故排除A项;社会秩序稳定不是太仓中存粮种类变化的主要原因,故排除B项;曲辕犁的使用在唐朝开始出现,推动了南方农业的发展,但它还不足以推动太仓存量种类发生变化,故排除D项。
13.B
【详解】
皮日休认为隋朝修建大运河是隋朝灭亡的原因之一,但是对于后世而言,隋朝修筑大运河的功劳不亚于大禹治水,可见皮日休对于大运河的评价带有历史的鉴诫价值,B正确;隋朝灭亡的根源是暴政,排除A;皮日休肯定了隋炀帝修筑大运河的功绩,排除C;D与题无关,排除。
14.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推动中国古代政府储粮从西汉时期以北方的“粟”为主,到唐代时增加了大量南方的“稻米”,主要条件是大运河为代表的交通运输网络日益发展完善,A项正确;政府均田限田措施在唐玄宗之前已遭到了严重破坏,B项错误;“稻米、粟”均为中国最早栽培的农作物,与洲际物种交流无关,C项错误;经济上南强于北的局面直到唐代后期才开始出现,D项错误。
15.C
【详解】
根据材料“新罗人崔致远。他十二岁入唐,十八岁进士及第,历任淮南节度使幕职”可知,崔致远作为外国人,在中国参加科考并担任官职,说明唐朝政府允许外国人做官,说明A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材料“崔致远……居唐十六年后回国,被后人尊为朝鲜汉文学的开山鼻祖”可知,崔致远作为外国人,回国后被自己国人尊为朝鲜汉文学的开山鼻祖,说明新罗大量吸收汉文化,说明B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唐朝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政策,没有体现唐朝时期对外来文化的吸收问题,C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唐朝政府允许外国人做官,并且允许外国人吸收中国汉文化,说明唐朝时期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D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16.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中后期以两税法取代租庸调制,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向以田亩和资产为主转变,之前隐为了逃避人丁税而隐瞒户口的现象减轻了,导致家庭规模扩大了,故D项正确;儒家伦理观念、家庭观念重视亲情,但不是家庭人口结构发生较大变化的主要原因,AC排除;社会经济的发展可能推动人口总量的增加,但不是家庭结构发生较大变化的主要原因,B排除。故选D。
17.B
【详解】
唐代边疆将领由唐朝初年以文臣为主,到玄宗时期以少数民族将领为主。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变化体现了唐代统治政策的开放和灵活性,故B正确;材料体现不出轻文,故A错误;材料不是强调华夷观念逐渐淡薄,故C错误;材料不能说明边境威胁日益严重,故D错误。
18.B
【详解】
根据材料“在唐代,女子离婚或丧夫后可再嫁”及相关事例可知,唐代女子离婚或再嫁成风,这是社会风气较为开放的一个表现,故B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故A错误;C项与题干主旨不符合,故C错误;D项从题干中无法得出,故D错误。
19.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在位时我国出现的盛世局面是贞观之治,B项正确;开皇之治出现在隋文帝时期,A项错误;开元盛世指的是唐玄宗前期出现的盛世局面,C项错误;康乾盛世出现在清朝前期而非唐太宗统治时期,D项错误。
20.A
【详解】
材料“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繁荣。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反映了唐太宗的民本思想,百姓是统治的根基,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农业,排除B;材料强调民本,而不是君治,排除C;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D。
21.
(1)其一主张东突厥降众强行迁至中原内地,把游牧民变成农民;其二主张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分散其各部落;其三主张保全其部落组织和习俗,同时教之生产技能和礼仪,成为边境屏障。
(2)措施:唐太宗在东突厥旧地设都督府(羁縻府州),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来担任官职;还告戒他们守法。
作用:加强了对边疆的管辖,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详解】
(1)根据“教之耕织,可以化胡虏为农民,永空塞北之地”可得出其一主张东突厥降众强行迁至中原内地,把游牧民变成农民;根据“今宜因其离散,各即本部署为君长,不相臣属,国分则弱而宜制,……必不能抗衡中国”可得出其二主张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分散其各部落;根据“全其部落,顺其土俗,以实空虚之地,使为中国捍蔽,策之善者也。授以生业,教之礼义,数年之后,悉为吾民”可得出其三主张保全其部落组织和习俗,同时教之生产技能和礼仪,成为边境屏障。
(2)措施:根据所学可知,唐太宗在东突厥旧地设都督府(羁縻府州),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来担任官职;还告戒他们守法。作用:结合唐朝民族政策的内容可概括得出加强了对边疆的管辖,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22.(1)观点:隋炀帝也有着重要历史贡献。证明:开创科举制度,打破世家门阀对权力的垄断;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贯穿南北交通;大败西突厥、吐谷浑,加强对西域的经营。
(2)原因:个人残暴、昏庸、奢侈的政治作风;承担隋朝灭亡的政治责任;后世王朝维护正统地位的刻意描述。
【详解】
(1)观点:根据材料中“(隋炀帝是)在中国长期分裂后重建大统一时期的皇帝”可知,隋炀帝也有着重要历史贡献。证明:根据“北狩、建洛阳、修驰道、筑长城、开运河”,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民族等方面分析可知,隋炀帝对中国历史发展做出的贡献主要有,开创科举制度,打破世家门阀对权力的垄断,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贯穿南北交通,大败西突厥、吐谷浑,加强对西域的经营。
(2)原因:根据材料中“本人残暴的专制君主的品格”“下江南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个人残暴、昏庸、奢侈的政治作风;根据“征辽东激起全国规模的农民战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须承担隋朝灭亡的政治责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导致隋炀帝历史形象恶劣的原因还包括后世王朝维护正统地位的刻意描述。
试卷第1页,总3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