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丝分裂实验

文档属性

名称 有丝分裂实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2-06-09 21:58: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
一、实验原理
二、目的要求
三、材料用具
四、方法步骤
一、实验原理
1、 高等植物体内,有丝分裂常见根尖、茎尖等分生区细胞。各个细胞的分裂是独立的。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质)的存在状态,判断这些细胞各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间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2、碱性染料(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能将染色体(或染色质)染成深色。
3、盐酸使植物细胞之间的果胶质层松散,用盐酸处理植物的根尖,可以使根尖细胞彼此容易分离。
二、目的要求
1.掌握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细胞染色玻片的技术。
2.知道如何找到分生区细胞。
三、材料用具
1、洋葱(或大蒜)根尖,
2、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滴管等,
3、解离固定液 :盐酸和酒精混合液(1:1)
4、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
四、方法步骤
1.解离
解离中,应注意时间的把握,解离太长使细胞的结构破坏,影响制片的效果,太短则不易使细胞分离,观察时细胞容易重叠
酒精可迅速杀死细胞,盐酸可使细胞壁中的果胶转变成果胶质,从而使植物细胞彼此分开。解离后细胞已被盐酸杀死。
要固定时间取材(在上午10时至下午2时)。
2.漂洗
由于染色剂是碱性染液,如不漂洗,酸碱发生反应,不利于着色;同时也是为了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
3.染色
染色时,染液的浓度和时间的把握要好,否则染色过深,不易观察细胞中的染色体。
4.制片
先用镊子将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上加一片载玻片,用拇指轻压载玻片。压片时用力要适当,过重会将组织压烂,过轻则细胞不易分散。
2.高倍镜观察
再换成高倍镜仔细观察,首先找出中期的细胞,然后再找前期 、后期、末期的细胞。
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
1.低倍镜观察
把制成的装片先放在低倍镜下观察,找到分生区细胞,观察细胞的形态特点:呈正方形,排列紧密。
作业
绘制你所观察到的分生区细胞。
实验结束后:
1、将盖玻片和载玻片擦洗干净。
2、显微镜复原,套上塑料袋。
3、整理试验台。
注意事项:
1.解离:时间太长使细胞的结构破坏,影响制片的效果,太短则不易使细胞分离,观察时细胞容易重叠。
2.漂洗:要充分,否则影响染色体着色。
3.染色:时间太长染色过深,不易观察细胞中的染色体,太短不能完全着色。
4. 压片时用力要适当,过重会将组织压烂,过轻则细胞不易分散。
1.(09·江苏卷)有1位同学做根尖有丝分裂实验,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图像如图所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 )
①取材位置不合适 ②取材时间不合适
③制片时压片力量不合适 ④解离时间不合适
⑤视野选择不合适
A.②③ B.②⑤
C.①②⑤ D.①③④
解析 此实验需找到呈正方形、排列紧密的分生区细胞,该视野中细胞多呈长方形,可能原因是取材位置不合适、取材时间不恰当或没有找到分生区。
C
2.(08江苏生物)29.(7分)在完成了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后,教师给学生提供了2份资料。
资料一 一份“实验报告”的部分内容
(一)解离:剪取洋葱根尖5cm,放入盛有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混合液(体积比为1:1)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3~5min。
(二)染色:把根尖放在盛有0.01g/mL龙胆紫溶液的玻璃皿中染色3~5cm。
(三)漂洗:将根尖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min。
(四)制片:将根尖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镊子把根尖弄碎,盖上载玻片,用拇指轻轻按压载坡片……
(1)请改正“资料一”中的3处错误。__________
将“5cm”改成“2~3mm”;实验操作步骤应改为先漂洗后染色;将“盖上载玻片”改成“盖上盖玻片后,再加一片载玻片”
Flash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