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四年级上期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
(完卷时间:80分钟
满分:100分)
一、读拼音,写字词。(6分)
cénɡ
jīnɡ
wān
dòu
1.我
在窗前种过一粒
,我每天都坐在窗前的小椅子上
nài
xīn
地等待它长大发芽。
jì
shù
lián
xì
chénɡ
dù
2.科学
与我们的生活
越来越紧密,它在很大
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二、选项题(23分)(完成1-10题,
把序号填入括号内。选择题都是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其中第七题每一小题1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是
(
)
A.窗框(kuāng)
关系(xì)
B.哲学(zhé)
家雀(què)儿
C.豆荚
(jiā)
苍蝇(ying)
D.僵硬(jiāng)
蝙蝠(biā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
)
A.恐怕
障碍
乎风唤雨
B.既使
幻想
横七竖八
C.愉快
苍绳
腾云驾雾
D.敏锐
世纪
归根到底
3.下列生字依次填入相应的括号里,正确的一项是
(
)
(1)我军已经在这里(
)扎了两个多月了。
(2)科学家(
)育出许多优良的农作物品种。
(3)他们未付旅馆(
)单就溜走了。
(4)验(
)机是一种验明钞票真伪以及清点钞票数目的机器。
A.注
赔
贺
抄
B.驻
培
贺
抄
C.注
赔
账
钞
D.驻
培
账
钞
4.“蓼”字的读音可能与下列哪个字的读音相似或者相同?
(
)
A.葵
B.疹
C.廖
D.栩
5.下列四组词语中,不是反义词的一项是
(
)
A.安静——热闹
B.糊涂——清楚
C.出乎意料——意料之中
D.
横七竖八——杂乱无章
6.下列哪句话的意思与其他的不同?
(
)
A.是人类在呼风唤雨?
B.就是人类在呼风唤雨。
C.难道不是人类在呼风唤雨吗?
D.怎么不是人类在呼风唤雨?
7.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填序号)
A.比喻
B.设问
C.排比
D.反问
E.引用
(1)他们是那样的柔弱,比一片树叶还无力,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呢?
(
)
(2)那是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
(
)(3)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
)(4)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
)(5)豌豆被青苔裹起来,它躺在那儿真可以说成了一个囚犯。
(
)
8.下列句子关联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蝙蝠也能灵巧地避开。
B.如果你能捉住我,就请你来吧!
C.虽然母亲不相信,但她还是仔细地用一根小棍子把植物支起来。
D.科学因为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所以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文化生活。
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
(
)
A.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很依靠自然,生活在一个慢吞吞、静悄悄、一到夜里就黑暗无光的世界。
B.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改进我们的生活。
C.她的脸上洋溢着健康的光彩和亮光。
D.科学家仿照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10.对本单元课文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个豆荚的五粒豆》的作者是安徒生,他是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
B.科学家做了三次实验,最终证明,蝙蝠在夜里飞行靠的不是耳朵,而是靠嘴和眼睛配合起来探路的。
C.蝴蝶的“家”指的是蝴蝶可以藏身避雨的地方。
D.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这个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三.根据所学知识填空。(12分)
11.根据蝙蝠探路的原理图,说说雷达探路的原理。
雷达探路:通过______________发出______________,遇到______________反射回来,显示在______________上。
12.做学问,一定要广泛地、多方面地学习,还要详细地询问、慎重地思考、明确地分辨、切实地力行,这使我想起了《礼记》中的“博学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人有疑惑很正常,就像韩愈所说“人非生而知之者,_________________?”学习上,遇到疑难问题就要向别人请教,因为“好问则裕,_________________。”
“智能之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我们要养成勤学好问的好习惯,
四、阅读(29分)
无私奉献的柿子树
我小时候生活的地方盛产柿子树和栗子树。我的故乡属于气候较温暖的地区,所以不用说是竹子,就是连亚热带植物无花果树也可以自然生长。
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柿子树,就没有我的童年。柿子树属于春季新芽长得较晚的植物。柿子树在发芽后没多久就开满淡米色的花,我们会用线把花穿起来,当项链戴在脖子上。如果这样还觉得不过瘾的话,我们通常会把花摘下来放入嘴中。花里含有糖分,所以会有一种略带苦涩的甜味。
到了花谢的时候,小柿子便已悄然散布其中。如今的人们把富含维生素C的柿子树幼叶摘下来晒干,做成柿子叶茶。而小时候的我们对此全然不知,只会把偏圆形的柿子叶折成方宝摔着玩儿。谁让我们那时候没有厚纸片呢?就算是这样,想摘到那些树叶的乐趣也还是很多的。
柿子树的果子一年茂盛,一年稀少,这叫“隔年果丰”。这是因为晚秋时节,长柿子的树杈被整个折断而导致它无法冒新枝,或者是因为树木为了结果已将土壤的肥料用尽到了秋天,即使果熟了,用来做软柿子的那些果子也要再放些时日再摘。不过做柿饼用的那种尖头儿柿子则需要尽快摘下来。如果放着不摘,果肉的水分无法蒸发,最终就会变成软柿子。相反,如果把柿子皮剩掉,让水分蒸发,它就会变得软软的,此时的味道也就是最好的了。这是因为柿子的果肉转化成了糖分。像削苹果皮一样,用心地把柿子皮剥下来,用线把花蕚等变成柿子蒂的部位拴成一串儿,放在背阴通风处,一事串儿地挂起来,就会做出柿饼来。
柿子里含有单宁酸,它能促进大肠内水分的吸收,所以如果大家因迷恋它的味道而吃太多的话,那以后可能会因为便秘而吃些苦头了。不过即使是这样,我们还是会今朝有酒今朝醉吧。单宁酸粘在白色衣服上的话,衣服便会被染上黑红色的青柿子汁,所以它也被作为染料使用。掉在地上的柿子也可以收集起来做食醋,这就是有助于身体健康的柿子醋了。这样看来,来自柿子树的东西真的是无一废品啊!花、叶子、果实都可食用。
14.第三自然段“小时候的我们对此全然不知”句中的“此”指什么?(
)(2分)
A.柿子树的新芽长得较晚
B.柿子树的花是浅米色的
C.柿子树的花苦涩中带甜
D.柿子树的叶可制成
15.关于柿饼的制作过程,下列哪一项排序准确?(
)(2分)
A.用心剥掉柿子皮→放在背阴通风处→一串串地挂起来→用线栓住柿子蒂
B.用心剥掉柿子皮→放在背阴通风处→用成捡住柿子蒂→一串串地挂起来
C.用心剥掉柿子皮→一串串地挂起来→用线拴住柿子蒂→放在阴通风处
D.用心剥掉柿子皮→用线拴住柿子蒂→放在背阴通风处→一串串地挂起来
16.食用太多柿子会出现便秘的原因是什么?
(
)(2分)
A.柿子含有酒精
B.柿子含有太多的糖分
C.柿子的单宁酸促使肠道水分吸收
D.柿子的单宁酸是制作染料的原料
17.文中对柿子树的介绍,哪部分最为详细?(
)(2分)
A.柿子树的生长环境
B.柿子树的叶子和花
C.柿子树的收成情况
D.柿子树果实的作用
18.这篇文章主要表达作者什么思想情感?(
)(2分)
A.热爱家乡
B.热爱劳动
C.赞美童年
D.赞美柿子
19.为什么说“来自柿子树的东西真的是无一废品”?结合文章的内容写出至少三个理由。(3分)
神奇的竹子
一根20厘米高的竹笋能够在一夜之间变成2米高的竹子,这恐怕是自然界最神奇的魔术表演之一了。
竹子为何拥有这样的天赋?原因是竹子属于禾本科植物,严格来说是身材高大的“大草”。它和树的最大区别是生长方式不同。一般来说,树的生长点几乎都在树干的顶端,那里聚集了大量的特殊细胞,会不断分裂,让大树一点一点地伸向云霄。但竹子的生长点在每个竹节里。打个形象的比方,如果把植物生长比喻成修建大楼的话,那么普通的树木就只有顶层一个施工点,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把竹子这座“大楼”修建起来。
竹子不仅个子高,还像木材一样坚硬,并且有着特殊的韧性。这要感谢竹子体内丰富的纤维---掰折竹茎,你会发现它有很多不容易扯断的细丝,那就是坚韧的竹纤维了。它们把整个竹茎连接在一起,就像是大楼中的钢筋。当然,光有钢筋不足以建成一座坚固的建筑,还需要大量的“混凝土”,竹子中木质化细胞恰恰是这样的“混凝土”。“木质化”这个词或许有些难懂,那么不妨在吃梨的时候注意一下里面那些硬硬的小颗粒,它们就是木质化的细胞。只不过梨中的木质化细胞很少,而竹子中有40%细胞都是这样的。
此外,竹子军团培养“新兵”的能力也很强。当年分株栽植的竹子,第二年可萌发3-5根竹笋,第五年可达到90-180根。因此,民间说竹子“种一株,长一片”,一点儿也不夸张。
在森林资源日益减少、木材稀缺的今天,“以竹代木”已被视为一条光明坦途,竹林作为“第二森林”,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竹子的“天赋”是指它的什么特点?(
)(2分)
生长快速
B.身材高大
C.会长竹笋
D.会表演魔术
21.竹子拥有这种天赋的原因是什么?(
)(2分)
生长点集中在顶端。
B.有别于树的生长方式
生长点在每个竹节里。
D.顶端聚集了大量的特殊细胞。
下列哪一项是对“木质化”的正确理解?(
)(2分)
A.所有的植物都有木质化的细胞。
B.竹子中硬硬的小颗粒就是木质化细胞。
C.竹子中的木质化细胞比梨中的木质化细胞少。
D.竹子中的木质化细胞是使竹子具有韧性的功臣之一。
23.本文主要采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
)(多选题,3分)
A.列数字
B.作比较
C.打比方
D.举例子
24.竹子军团培养“新兵”的能力很强,表现在哪里?请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并写下来。(3分)
25.结合文章说说,为什么在森林资源日益减少、木材稀缺的今天,竹林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4分)
六、习作(30分)
26.动物园里有很多有趣的动物,它们各有各的特点。如果你把自己的家想象成“动物园”,想一想:你的家人和哪种动物比较像?什么地方像?你每天生活在这个“动物园”里,感觉怎么样?拿起你的笔,以“小小动物园”为题,写一写家里的每一个人。不少于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