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同步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同步学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8-25 15:00: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1.孙中山简介
(1)伟大的__________________,名________,号逸仙。
(2)旅居日本从事革命活动时,他曾化名中山樵,以后遂以“中山”名世。
(3)少年时代,受洪秀全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比较大。
孙中山
2.早年的革命活动
(1)观念改变:1894年,孙中山北上天津,上书李鸿章,提出变法自强等多项改革建议,遭到拒绝。失望之余,他开始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的专制统治,才能拯救中国。
(2)成立团体——兴中会: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宗旨,号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发动起义
①背景:1895年,孙中山回到香港,联络陆皓东等人成立香港兴中会总会,同时开展筹款、联络会党和军队等秘密工作,准备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建立革命据点。
②概况:10月,起义消息泄露,陆皓东等人被捕牺牲,起义失败。
(4)流亡海外
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流亡海外,先后在日、美、英等国考察社会实际,发展革命组织,为继续革命作准备。
1.同盟会成立的背景
群众基础
《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
思想基础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出现了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猛回头》和《警世钟》等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这些著作号召人们起来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组织基础
各种革命团体也纷纷成立,影响较大的有华兴会和光复会
领导基础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孙中山的主张逐渐得到其他革命党人的认同。他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
2.同盟会成立
(1)目的:为了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
(2)成立:____________,孙中山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的成员,在____________成立。
(3)政治纲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领导机构:选举孙中山为同盟会总理,建立领导机构。
(5)机关报:《民报》。
(6)性质:中国同盟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意义:它的成立,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3.指导思想——三民主义
1.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是什么原因促使其迅速传播?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核心内容:用革命的手段,推翻满清贵族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原因:①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②20世纪初,不少中国留学生到国外接受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革命知识分子的队伍迅速扩大。民族危机使革命知识分子把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学说,作为革命斗争的思想武器,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影响:极大地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和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2.三民主义是从同盟会纲领阐发而来的,两者之间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变化?
两者没有实质上的不同,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对原来同盟会的纲领加以阐述和完善而已。这样的革命纲领适应当时的历史潮流,符合人民的要求,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拥护,已经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成了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后来,就是在三民主义的鼓舞下发生了武昌起义,并取得初步的胜利。
一、选择题
1.孙中山赞誉陆皓东为“中国有史以来为共和革命牺牲第一人”。陆皓东牺牲于(  )
A.广州起义
B.黄花岗起义
C.武昌起义
D.黄海海战
2.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其中,体现民生主义的一项是(  )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3.他上书李鸿章要求改革被拒绝后,只好出国,前往他早年曾求学的檀香山。怀抱“改良祖国”大志,却痛感报国无门的他愈益忧愤,遂在华侨中揭露清王朝的腐朽残暴,倡议集结团体,共谋救国大计。为此“他”(  )
A.发起了“公车上书”
B.组织了兴中会
C.领导了武昌起义
D.提出了国共合作
4.下列属于孙中山创立的革命团体的是(  )
①强学会
②保国会
③兴中会
④同盟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概括为(  )
A.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C.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6.“从实力上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最确切的回答是(  )
A.清政府舆论管制不成功
B.三民主义符合历史潮流
C.革命成功重在舆论宣传
D.洪秀全不注意斗争策略
7.陈天华一生救亡图存、忧国忧民、宣传革命,是辛亥革命时期杰出的宣传家。他所著的哪部著作促进了当时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
A.《猛回头》
B.《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C.《革命军》
D.《时务报》
8.邹容1903年留学日本,回国后用当时流行的语言写成一书,揭露清政府的腐朽黑暗,号召推翻清朝专制统治,建立共和国。此书是(  )
A.《革命军》
B.《猛回头》
C.《警世钟》
D.《驳康有为论革命军》
9.习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指出,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之所以这样评价孙中山,是因为他(  )
A.宣告中国君主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的终结
B.开启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近代化
C.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D.确立了民主共和制度,实现了民族独立
10.革命家的胸怀和奋斗目标对革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右边材料出自(  )
A.孙中山
B.洪秀全
C.李鸿章
D.康有为
二、非选择题
11.(8分)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图1所示文字和图2刊物是什么组织的纲领和机关报?(2分)
图1     图2
(2)该组织具有什么性质?(2分)
(3)图1所示的纲领后来被孙中山阐发为什么?阐发后起了什么作用?(4分)
12.(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说欧美共和的政治,我们中国此时尚不能合用的……我们中国的改革最宜于君主立宪,万不能共和,殊不知此说大谬……”——孙中山在东京留学生欢迎大会上的演讲词
材料二:“两年之中,所见所闻,殊多心得。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予欲为一劳永逸之计,乃采取民生主义,以与民族、民权问题同时解决。此三民主义之主张所由完成也。”——孙中山考察英国心得
材料三:中国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不久,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其基本精神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摘编自《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材料一中,孙中山提出了与以往不同的什么理想目标?(2分)
(2)材料二中,孙中山认为欧洲列强社会存在着什么不足?为此,他提出了什么主张?(3分)
(3)在同盟会纲领中,孙中山提出的核心理想目标是什么?与之相应的是三民主义中的哪一主义?(3分)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孙中山提出的理想目标为什么能被众多的中国人接受。(2分)
参考答案
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教材解读】
一、1.(1)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文
2.(2)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二、2.(2)1905年8月 日本东京 (3)“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6)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当堂巩固】
一、选择题
1.A 2.D 3.B 4.D 5.C 6.B 7.A 8.A 9.C 10.A
二、非选择题
11.(1)中国同盟会。
(2)该组织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3)孙中山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2分) 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2分)
12.(1)推翻君主专制,实行民主共和。
(2)社会贫富不均,百姓生活状态与国家的富强程度不相符。(2分,合理即可) 民生主义。(1分)
(3)“创立民国”。(2分) 民权主义。(1分)
(4)符合众多中国人要求推翻封建帝制,实行民主共和,解决贫富不均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