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别了,不列颠尼亚
学习目标:
掌握新闻的特点。
学会用新闻的形式反映生活。
体味语言中蕴涵的丰富情感。
新闻是目前世界上发表量最大,受众最多的文体,它通过各种传媒(报纸、电视台、电台、网络等)对当前的政治事件和社会生活进行报道。
新闻
广义
消息
通讯(本文)
报告文学
狭义
消息
本文是一篇特写,特写也称新闻速写、新闻素描,要求用类似于电影的“特写镜头”的手法反映事实,是作者深入新闻事件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
新闻的特点
让事实说话,内容真实。
报道迅速及时。
语言简明扼要。
新闻的六要素: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起因
事件发展
事件结果
新
闻
的
结
构
标题:全文的“眼睛”,可以只有一
个大标题,也可以有副标题。
导语:一般是开头第一句或第一段。
是对事件或事件中心的概括。
主体:正文部分,是导语内容的具
体化。阐述生动、具体的新闻
事实。
标 题 可分为引题、主题和副题。
导 语 放在开头,由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依托新闻事实的精辟议论组成。
主 体
是新闻的主干、核心。要求围绕导语具体介绍新闻事实。
背 景 对新闻事实进行解释的事实材料
结 语 用来小结、展望、评价、激励等。
新闻的结构
香港回归谈判:
1982年6月至1983年6月,英国提出继续统治香港,不肯归还,邓小平坚决地说:“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中国政府没有回旋的余地,我们可以明确告诉你们,中国在1997年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和九龙。如果在新中国成立48年后还不收回香港,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代,甚至不能向世界交代。”邓小平又说:“中国希望和平收回香港,谈判收回。如果谈不成,中国也要收回。”
1983年7月至1984年9月。英国这时企图以主权换治权。对此,中国政府寸步不让,因为主权是不可分割的,终于经过两年的谈判,两国在1984年12月签署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第一部分(1):
----导语部分。
总写不列颠尼亚号离开
香港,英国结束对香港
的殖民统治。
港督府
末任港督
彭定康
场面一(2-4):
时间:4:30
地点:港督府。
末任港督彭定康降旗离府。
盛世金莲
英王储查尔斯
英女王
依丽莎白二世
场面二(5--7)
时间:6:15
地点:添马舰军营东面
告别仪式:查尔斯宣读女王赠言,
第二次降旗。
易帜交接
场面三(8--9):
时间:子夜时分。
易帜交接。米字旗降下,五星红旗升起,解放军接管香港防务。
Do you know
What’s this
场面四(10):
时间:零点40分
英人回国:英王储查尔斯及第28任港督乘不列颠尼亚号回国。
第三部分(11):
与开头呼应,交代英
国在香港的统治背景。
天安门广场庆祝香港回归
祝愿香港明天
更 加 美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