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1张PPT)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的嗅觉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更加灵
B.光和声的传播都需要物质
C.我国政府规定白天在居民区内噪声不能高于50分贝
D.四种基本味觉是在舌头的味蕾中产生的
2. 运动会上100米终点计时员听到发令枪声时开始计时则( )
A.成绩比实际的要好 B.成绩比实际的要差 C.成绩与实际的相符 D.无法判断
3. 1964年,美国空军F104喷气式飞机作超音速飞行实验时,一个农场的10000只鸡中有6000只在飞机的轰鸣声中突然死亡。造成这个危害的原因是( )
A.飞机发出的超声波 B.飞机发出的次声波
C.飞机发出的强烈的噪声 D.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废气
1,C 2,A 3, C
4.根据所说,请判断下列最有可能造成“神经性耳聋”的是( )
A.外耳溃烂化浓 B.鼓膜破裂 C.中耳发炎 D.耳蜗病变
5.以下措施不能达到减弱噪声目的的是( )
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B.在公路和住宅间建造20m高的屏障
C.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 D.机场工作人员佩带有耳罩的头盔
6. 人的听觉形成于 ( )
A、耳蜗 B、听觉感受器 C、听觉神经 D、大脑
7.星期天,小明和几位同学一起到寺庙游玩,他们在敲大古钟时发现,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他们分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小明认为一定是大钟的回音;小刚认为有“余音”说明大钟仍在振动;小东认为是因为人的听觉发生“延长”的缘故;小丁认为大钟虽然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他们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明 B.小刚 C.小东 D.小丁
4,D 5,C 6, D 7,B
8.右图中,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 )
A.响度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B.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C.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D.音色与吸管粗细的关系
(第8题)
9.吃棒冰时,人感觉冰凉,且舌头有点发麻。这是由( )
A.舌的温度感觉引起的
B.舌的味觉引起的
C.舌的痛觉引起的
D.多种刺激综合作用后产生的感觉引起的
10. “孔子闻韶音,三月不知肉味”中的“闻韶音”和“知肉味”分别属于人的( )
A嗅觉和味觉 B听觉和视觉 C听觉和味觉 D触觉和味觉
8,C 9,D 10, C
11.唐诗《枫桥夜泊》中“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一句包含了一些声学知识。下列对其中声现象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
A.根据音调,船上的人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
B.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客船
C.根据音色,船上的人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
D.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
12.CCTV歌手大赛,有一道辨听题:“先听音乐,后判断该音乐是哪种乐器演奏的”这主要考查歌手对乐器的鉴别能力,依据是(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13.临街居民在窗户上常安装双层玻璃,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
A保证安全 B 增加亮度 C更加美观 D 隔离噪声
11,C 12,C 13, D
14.俗话说:“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室久而不闻其臭”,从生理学角度来看,这种现象说明( )
A人的嗅觉具有适应性 B人的嗅觉具有差异性
C人的嗅觉具有疲劳性 D人的嗅觉具有选择性
15.引起传导性耳聋的病变部位是( )
A鼓膜和听小骨 B前庭和耳蜗
C内耳和听神经 D听觉中枢
16.某人坐汽车会晕车,主要原因是( )
A汽油味太重 B车速过快
C汽车的震动 D内耳的前庭和半规管过于敏感
17.下列有关于声音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够听到声音
B声音在水中传播的最快
C声音的感受器官是皮肤
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可以大于或小于340米/秒
14,A 15,A 16, D 17,D
18. 放爆竹和礼花时,若你在一旁观看,最好张开嘴或捂住耳朵、闭上嘴。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 )
保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B.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C.使咽鼓管张开保护听小骨 D.防止听觉神经受损伤
19.我们曾体验过以下一些声现象,其中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 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后,铃声明显变小
B 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平静水面,会在水面激起水波
C 站在河岸上大声说话,会吓跑正在河边游动的鱼
D 在一根长钢管的一端敲击一下,从另一端可听到两 次敲击声
20. 某人对着山谷对面的山峰喊了一声,1.5秒后听到了回声,求人与山峰之间的距离为( )(假设当时空气的温度为15℃)
A 510米 B 500米 C 255米 D 250米
18,B 19,B 20, C
21. 蛇没有耳朵的,但是我们都知道“打草惊蛇”这一成语。使蛇离开的原因是( )
A.打草时,草及周围的地面发生了振动,蛇感到危险而离开
B.蛇的舌头能探测人的气味,故“知趣”地离开
C.蛇有探测红外线的能力,故“知趣”地离开
D.蛇的皮肤被草弄的痒痒的,被迫离开
22.在汽车行驶的途中,即使我们闭上眼睛也可以感受到车子向右转还是向左转,加速还是刹车,这是因为( )
A我们耳朵的听觉十分灵敏可以听到汽车行驶的声音
B耳蜗中位觉感受器
C通过身体的各种感觉感受到的
D前庭和半规管的作用
23.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俗话说“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B.“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D.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21,A 22,D 23, B
24.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米/秒,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米/秒。声音 (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我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 。
25.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 ,如果停止,发声也停止;“山间铃响马帮来”这句话中,铃响是由于铃受金属珠子的撞击产生 而发出声音 。
26. 音调:是指声音的 ,音调的高低和发声物体的振动 有关。物体在_____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频率的单位是_____。物体振动越快,发声频率越 , 越高。
27. 听觉的形成过程:声波→耳廓→外耳道→ → 鼓室→听小骨→ → →大脑。
28.读耳的结构,完成下列题目:
⑴②是 ,它的功能是 ;
⑵④是 ,它的功能是 ;
⑶当⑥受损时,造成的是 耳聋
29. 舌能辨别的四种基本味觉是: 、 、 、 。对甜味最敏感的是 ,对苦为最敏感的是 ,对甜最敏感的是 ,对酸最敏感的是 。
30.某兴趣小组课外探究“人耳怎样听到声音的”,小强等同学运用肥皂膜代替人耳的鼓膜进行了这样的实验,如图所示,请回答:
(1)当喇叭发声时,观察到肥皂膜随着振动,从而联想到人耳之 所以听到的声音是由于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的 。
(2)实验中小强发现当人说话的声音强弱不变时,肥皂膜与喇叭之间的距离越近,肥皂膜的振动就越厉害,甚至破裂。由此联想到声音的响度跟人与声源的 有关。
32.当光线与平面镜成40 角入射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 )
A.40 B.50 C.80 D.100
33.小明在课外按如图所示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
A.三角形光斑 B.圆形光斑
C.蜡烛的正立像 D.蜡烛的倒立像
32,D 33,D
34.光在同一物质中沿___传播,在真空中,光在10秒内传播的距离为___千米,光年是___的单位,夏日雷雨天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一辆汽车朝山崖按喇叭,8秒钟之后司机恰好听到刚才喇叭的回声,求汽车与山崖的距离(此时气温约为15℃)
36.某同学甲把耳朵贴在680米长的铁管的一端,另一名同学在铁管的另一端敲一次铁管,甲先后听到两次响声,这两次响声约相差1秒,问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大?(此时气温约为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