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冀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5.3.1 发酵食品的制作--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课件(共4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冀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5.3.1 发酵食品的制作--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课件(共4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8-25 15:53: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8张PPT)
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
醋的历史
醋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调料,在防病治病方面也有一定用场。我国是最早知道酿醋的国家,据《史记》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专门酿醋的作坊了。
食醋是由含酒精类物质,经过醋酸菌类繁殖与氧化,在酶的作用下,把原料中的糖、蛋白、酒精等转变为醋酸和其它有机物,通过一番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而制成这种色、香、味俱全的食醋。
美味的酒酿
中国酿酒史
周嘉华
据考古出土距今五千多年的酿酒器具表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夏禹时代存在酿酒这一行业。可见中国酿酒源远流长。
中国泡菜
中国泡菜所取的原料都是新鲜的各种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钙、磷等无机物,既能为人体提供充足的营养,又能预防动脉硬化等疾病,所以自古以来,泡菜成了中国上自国宴,下至千家万户饮食中不可缺少的菜肴。


它是以新鲜的牛奶为原料,经乳酸菌发酵后,再冷却灌装的一种牛奶制品。
酸奶不但保留了牛奶的所有优点,而且某些方面经加工过程还扬长避短,成为更加适合于人类的营养保健品。
面包和馕
馒头中的孔洞是   遇热膨胀而形成的,这种气体是酵母菌分解   时产生的。
二氧化碳
葡萄糖
观察思考:
1、发酵技术与食品生产:
(1)发酵现象的发现及原因:
很久以前人们就发现,果酒暴露在空气中变酸,
水果放久了有酒味,并把这种现象称为
直到近代,由于的
发明和使用,才认识到发酵现象是由
的活动引起的。例如:水果放久了,有酒味是由
发酵的结果;果酒暴露在空气中变酸是
等发酵的结果
发酵
显微镜
微生物
酵母菌
醋酸菌
(2)传统的发酵技术与食品生产:
早在4000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开始利用发酵技术

生活中人们还常用发酵作用生产食品如:馒头、酒酿等
酿酒
制酱
制醋
酒酿的制作方法
材料用具
甜酒曲、糯米、白开水、干净的碗等
准备工作
将所用的工具如碗等洗净备用
洗净双手
第一步
1、先用水将糯米泡半天,漂洗干净,然后蒸熟成较硬的米饭,用凉开水降温。
第二步
2.拌酒曲:
用勺将糯米弄散摊匀,将酒曲均匀地撒在糯米上,然后用勺将糯米翻动,目的是将酒曲混均匀。
第三步
3.
用勺轻轻压实。抹平表面(可以蘸凉开水),作成平顶的圆锥型,中间压出一凹陷窝,将最后一点酒曲撒在里面,倒入一点凉开水(目的是水慢慢向外渗,可以均匀溶解拌在米中的酒曲,有利于均匀发酵),但水不宜多。
第四步
4.保存发酵:
将容器盖盖严,放在适宜的温度下(30℃左右),如果房间温度不够,可以用厚毛巾等将容器包上保温)发酵。
第五步
5.中间可以检查,看有无发热,发热就是好现象。1天后就可以尝尝。完成发酵的糯米是酥的,有汁液,气味芳香,味道甜美,酒味不冲鼻。
大约发酵24-48小时,将容器盖打开(有浓郁的酒香就成了),
加满凉开水,再盖上盖后,
放入冰箱。


制馒头,面包用
干酵母
酿酒用啤酒酵母
葡萄糖
二氧化碳+水+能量(有氧)
葡萄糖
二氧化碳+酒精+少量能量(无氧)
酵母菌
酵母菌
酸奶制作步骤
将容器消毒
牛奶加入糖煮开
冷却
加入酸奶
摇均加盖
20-30度培养一、两天
保温杯加盖8-10小时
沼气发酵
沼气发酵又叫厌氧消化,是指利用人畜粪便、秸秆、污水等各种有机物在密闭的沼气池内,在厌氧(没有氧气)条件下,被种类繁多的沼气发酵微生物分解转化,最终产生沼气的过程。
沼气是一种混合气体,可以燃烧,因为这种气体最先是在沼泽中发现的,所以称为沼气,它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占55%~70%左右,二氧化碳占25%~40%左右,此外还有少量氢气、硫化氢、一氧化碳、氮和氨等。
沼气发酵技术
无氧条件
利用微生物——甲烷细菌
产生甲烷
甲烷燃烧可用于照明、发电。
沼渣是沼气发酵后残留在沼气池底部的半固体物质,含有丰富的机质、腐殖酸、粗蛋白、氮、磷、钾和多种微量元素等,是一种缓速兼备的优质有机肥和养殖饵料。
(1)面粉
+
酵母
(2)牛奶
+
乳酸菌
(3)麸皮、小米、红粮
+
醋酸菌
(4)糯米
+
曲霉

想一想
面包
酸奶


2.发酵技术与日常生活
发酵技术发生了划时代的变革
,进入到按照人的意愿创造出具有特殊性能的微生物,,以生产人类所需要的发酵产品的新阶段。发酵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目前生产的产品主要有:

等,其中
主要为现代发酵技术的产物

化工类
医药
食品和饮料
化工和医药产品
食品保存
1.食品腐败的原因:
微生物在食品中的生长和繁殖
2.食品保存的基本原理:
采用一定的方法抑制微生物在食品中的生长和繁殖
人们常运用各种方法来破坏微生物
生长的条件以延长保存食品的时间。
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
现代的食品保存方法有
晒干、风干、盐渍、糖渍、烟熏、酒泡
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用酶
保存方法:
a.低温保存:利用冰箱、冰柜保藏食物;
b.干燥保存:五谷杂粮、香菇、干果等
c.巴氏消毒法:保存牛奶、啤酒等
d.高温瞬时杀菌:牛奶、啤酒等
e.盐渍加糖渍保存:保存各种食物如咸菜、果脯等
f.防腐剂保存:肉制品、饮料、酱油等
g.酸性保存:如泡菜
h.熏蒸保存:如熏肉、熏肠等肉食


咸鱼保存方法:腌制法,
原理:用盐溶液除去鲜鱼中的水分
腊肉
保存方法:
晒制与烟熏法。


果脯保存方法:渗透保存法,
原理:用糖溶液除去鲜果中的水分。


保存方法:
脱水法


盒装,袋装牛奶保存法:巴氏消毒法,高温灭菌
1.巴氏杀菌奶又称“市乳”,是以新鲜牛奶为原料,经过离心净乳,在低于牛奶沸点(100.55摄氏度)的温度对牛奶进行加热杀菌。巴氏杀菌奶一般都需要冷藏保存,保质期在1-7天左右,一般主要在塑料袋、玻璃瓶或新鲜屋中保存。
2.超高温灭菌(简称UHT)是通过瞬间(一般3-4秒)升高灭菌温度(135-150摄氏度)来达到理想的灭菌效果。这种灭菌方式杀死了牛奶中绝大部分细菌,同时避免了对牛奶营养成分造成破坏。超高温灭菌奶一般可以常温保存,保质期可以达6-10个月,特别方便运输和储存。超高温灭菌奶一般在利乐包中保存。
例题解析:
1.某同学在做“酿制酒酿”的实验时,
有关步骤如下:
①为防止污染,用刚刚烧开的水清洗蒸熟的糯米;
②把蒸熟的糯米马上放入广口瓶,把酒曲碾碎洒在糯米上。
③放入冰箱保存两天。
④取出品尝,并观察引起发酵作用的微生物。
你估计他得出的实验结果是什么?(是否成功)他的实验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答案:
他的实验结果是酒酿没有酿制成功,实验中应该用冷开水清洗糯米,然后把糯米与酒曲搅拌均匀,装入广口瓶,放在适宜的温度(25℃-30℃)左右的温度下培养。
2.下面是制作酒酿的主要步骤:
A.将酒曲均匀的与糯米混合
B蒸熟糯米
C用凉开水冲洗蒸熟的糯米
D装上容器后盖上盖子
E
置于25℃左右的环境中
F清洗容器消毒待用
正确的操作过程是:
(请你用字母来将步骤排序)
防止被其他微生物污染的步骤有
酒曲中主要含有
(微生物)
F
BCDF
酵母菌
B
A
C
D
E
1.医药工业利用发酵过程生产出种类繁多的医药用品,如(

①抗生素
②乳酸

维生素

香料
A①②
B
②③
C③①
D④②
2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利用现代发酵技术生产所需的产品,如(

①酱油
②果酒

维生素

青霉素
⑤腐乳
⑥香料
A①②③
B
③④⑤
C
①③④
D
③④⑥
C
D
1.利用微生物发酵可以生产食品,所以微生物对人类来说全都是有利的
(
)
2.制酒酿时,要用冷开水冲洗蒸熟的糯米而不用生水降温,目的是减少杂菌混入
(
)
3.古时候,人们就知道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并利用微生物发酵食品
(
)

×
4.有的人喜欢吃馒头,发面蒸馒头利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
(
)
5.大家喜爱喝的酸奶是利用乳酸菌发酵制作的
(
)
×


课堂反馈
课堂反馈
1.观察变质食品的临时玻片标本时,会看到的现象是
(
)
A.微生物被臭味熏死
B
没有微生物
C微生物的数量很多
D
微生物和原来一样多
2.食物在夏季里比在寒冷的冬季里更容易腐败,根本原因是因为气温高
(
C
×)
3.我们吃的蜜饯的保存方法是


A
糖渍
B
蜜浸
C
晒干
D烟熏
A
4.下列不属于现代食品保存方法的是
(
)
A.脱水
B冷冻
C
真空包装
 D晒干
5.方便面里的蔬菜包是用什么方法保存的
(
)
A.盐渍
B风干
C脱水  D烟熏
D
C
1.
2.水果放久了会产生酒味,是因为(
)
A.乳酸菌发酵的结果
B.酵母菌发酵的结果
C.酒酿发酵的结果
D.霉菌作用的结果
3.下列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利用发酵技术的是(
)
A.腌制鸭蛋
B.制作水果罐头
C.生产香醋
D.
腌制
4.下列产品中,属于传统发酵产品的一组是(
)
A.酒、醋、酱
B酒、醋、酸奶
C醋、酱、水果罐头
D酒精、柠檬酸、维生素
B
C
A
课堂反馈
5.酿酒时对酒曲的使用,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
A.将酒曲加水煮沸杀菌后拌入糯米中
B.酒曲加入量越多,发酵效果越好
C.酒曲碾碎后,应迅速拌入刚蒸熟的糯米中
D.酒曲碾碎后,应立即与微热的糯米均匀搅拌,
并装入瓶中。
D
C
6.馒头是利用酵母发酵制作出来的,但馒头吃起来却没有酒味,这主要是因为(

A.酵母菌在发酵时产生的是乳酸
B.酒精在蒸馒头时挥发了
C.馒头中酒精转变成了其他物质
D.发面中的酒精含量很少
7.对鱼类等水产品进行保存的现代方法中,最好的是
(
)
A.酒泡
B.
盐渍
C.
添加防腐剂
D
使用溶菌酶
8.用显微镜观察腐败变质的肉汤,你会看到(

A.大量的寄生虫
B.大量的苍蝇卵
C.大量的微生物
D.大量的蛋白质
D
C
9.罐头食品在很长时间内不会腐烂变质的原因是(   )
A.里面没有空气,细菌不能正常生活
B.外面的细菌不能进入里面
C.封盖前高温灭菌,封盖后罐内没有细菌
D.高温、高压影响了罐内细菌的繁殖
C
10.温度对蔬菜的保鲜影响较大。某生物活动小组的同学为探究蔬菜保鲜的适宜温度,在市场上买了一些新鲜青菜,平均分成了三等份,放在编号为1、2、3的塑料袋中,做了如下实验:
编号
温度
时间
结果

-5℃
48h
冻烂

5℃
48h
与实验前基本相同

32℃
48h
腐烂
(1)此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
温度
(2)编号3中青菜腐烂变质的根本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3)通过此实验,可得出青菜保鲜的最适宜温度为_____
5℃
Let’s
GO
!!
游戏巩固:
根据提示抢答:
提示二:坐在第二排
提示三:他(她)的左边是墙
提示一:是我们班的一名学生

?)
例:
抢答错误将失去下一题的抢答资格哦
提示二:25-30℃时它最舒适
提示三:它能使水果产生酒味
提示一:它是一种微生物
(酵母菌)
No.1
提示二:它是一种医药产品
提示三:它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
提示一:它是生物发酵技术的产物
(青霉素)
No.2
提示二:利用的是自然的力量
提示三:此自然现象是由空气流动造成的
提示一:这是一种传统食品保存方法
(风干)
No.3
提示二:是一种安全绿色的添加剂
提示三:常用于水产品的保存
提示一:它是一种由生物工程技术制取得到的产品
(溶菌酶)
N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