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4张PPT)
小学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上册
8
古诗二首
登鹳雀楼
望庐山瀑布
登鹳雀楼
王之涣
鹳雀,是一种鸟,形状像鹤。在山西永济县的黄河边上,有一座楼经常有鹳雀停在上面休息,所以人们给它取了个很好听的名字,叫鹳雀楼。
王之涣:(688—742),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性格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
主要作品:《登鹳雀楼》《凉州词》。
作者介绍
朗读示范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会写的字
依
尽
黄
层
yī
jìn
huánɡ
cénɡ
相依
尽头
黄色
楼层
更
ɡēnɡ
(更夫
打更)
ɡènɡ
(更加)
尽
jìn
(尽力)
jǐn
(尽管)
多音字
诗的前两句写登楼所见,由远望“白日”到俯瞰“黄河”。诗人融情于景,营造了景象壮阔、气势雄浑的意境,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都容纳其中,显出诗人襟怀的宽大。
诗的后两句写登楼所思,寓理于事,进一步写出诗人积极向上、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整体感知
1.小朋友,站在鹳雀楼上,你还能看到什么?
2.诗人王之涣登上鹳雀楼,又想到了什么呢?
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
品读释疑
想一想:诗人王之涣登上楼后看到了什么?
即将落山的太阳,
连绵起伏的群山,
奔流不息的黄河。
你和王之涣在鹳雀楼上看到了什么呢?
白
日
依
山
尽
太阳渐渐收起刺眼的光芒,连绵起伏的群山披着夕阳的余晖,显得十分壮丽!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干流贯穿九个省,全长5464公里,沿途汇集有35条主要支流,两岸缺乏湖泊,下游流域面积很小,流入黄河的河流也很少。
黄
河
入
海
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只有站得高,
才能看得远。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写了诗人登上鹳雀楼的所见所思,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表现出诗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中心主旨
登鹳雀楼
登楼所见
黄河入海(想象)
太阳落山(实景)
登楼所思
更上一层楼(包含哲理)
欲穷千里目(博大胸怀)
融情于景
寓理于事
结构图示
望庐山瀑布
李
白
庐山风貌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存世诗文千余篇。
主要作品:《蜀道难》《行路难》《静夜思》《将进酒》等。
照
炉
烟
挂
川
zhào
lú
yān
ɡuà
chuān
照片
香炉
烟火
记挂
山川
会写的字
多音字
落
luò
(落后)
là
(落下)
诗的前两句中“遥看”一词点出了观察的立足点,照应了题目。“挂”字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写出瀑布的形态。“三千尺”形容的是瀑布的高度,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方法,不是实指。
后两句从近处描述瀑布,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方法,把瀑布雄奇壮观的气势描写得淋漓尽致,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
整体感知
齐读诗题,注意停顿。
望/庐山瀑布
为什么是三点水旁?
谁能用“布”组词?
黄果树瀑布
诺日朗瀑布
德天瀑布
壶口瀑布
云台山瀑布
这些瀑布真是千姿百态,各具特色呀!庐山瀑布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到李白的这首诗中去感受一下吧。再读诗题:
望/庐山瀑布
自读古诗,边读边思考:《登鹳雀楼》和《望庐山瀑布》这两首诗从字数上看有什么不同?
《登鹳雀楼》是五言诗,《望庐山瀑布》是七言诗。
五言诗和七言诗诵读的时候的停顿不同。请大家再根据停顿提示朗诵这首诗。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根据要求再读古诗。
1.自由读古诗,结合认字表边读边画出这首诗中的生字。
2.借助拼音认一认这些字。
3.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可以记住这些字。
炉
烟
这两个字的意思都与火有关,所以都是火字旁。
火炉
香炉
壁炉
炉火点燃就会有烟冒出来,所以“烟”也是火字旁。你能用“烟”组什么词?
香烟
炊烟
烟花
烟火
硝烟
狼烟
烟斗
烟叶
你还认识哪些带有火字旁的字呢?
灯
炮
烧
遥看瀑布挂前川
观察它的偏旁,猜一猜它和什么有关?可以用“遥”组什么词?
“遥看”的意思就是远远地看。
遥看瀑布挂前川
你能用“川”组一个词吗?
川
“川”是象形字,本意是指河流,两边是河的两岸,中间是水流。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读了下面的诗句,你的脑海里出现了哪些景物?
太阳
香炉
紫烟
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指的是庐山的香炉峰
香炉峰
这座山峰在庐山的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
太阳照在香炉峰上,阳光透过水汽在峰顶上形成了云雾,弥漫缭绕,好像是香炉峰生成的景色烟雾。让我们一边想象这样的画面,一边读这句诗。
香炉峰
诗人远远望着庐山瀑布,觉得瀑布像什么?
白纱
白布
飞流直下三千尺,
庐山最壮观的三叠泉瀑布,高155米,相当于50层楼那么高。面对着这样的瀑布,李白不禁吟诵到:
飞流直下三千尺,
诗人这么写是因为看到眼前如此壮观的瀑布,心里充满了惊叹和赞美之情,因此用夸张的数字来赞美瀑布的恢弘。
一尺约等于0.33米。这瀑布真有“三千尺”那么长吗?诗人为什么这么写?
疑是银河落九天。
面对眼前的景象,诗人心中产生什么样的疑问?
“九”在古代常常表示极多的含义,我们以后还会学到“九霄云外、九牛一毛”这样的成语,其中的“九”都是很多的意思。
疑是银河落九天。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读了这两句诗,你眼前会出现什么样的景象?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后第二题)
听老师描述,同学们背诵诗句。
太阳照在香炉峰上,峰顶云雾弥漫,蒙蒙的水汽透过阳光,好像燃起的紫色云烟,远远望去,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丝带挂在山川之间。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瀑布从高高的山峰上直泻而下,使人不禁怀疑是银河从九重天飞落下来。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我们的祖国地域广阔,风景名胜不计其数,流传下来的风景诗更是数不胜数,希望同学们可以在课外更多地阅读,更多地积累!
《望庐山瀑布》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方法描写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中心主旨
望庐山瀑布
遥看
挂前川
生紫烟
联想
落九天
三千尺
雄伟壮丽
结构图示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2.
欲穷千里目,_____________。
3.______三千尺,疑是______落九天。
1.白日依山尽,______________。
黄河入海流
飞流
更上一层楼
银河
随堂练习
远远望见,瀑布像白色的绢绸挂在山前。
__________________
二、根据意思写出诗句。
遥看瀑布挂前川。
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想要说明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道理,可以引用哪句诗?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