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物理八上 3.3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一、单选题
1.(2021·临沂)我市滨河景区湿地公园是全国最大的城市湿地公园,大量珍稀水禽在此迁徙繁殖,如图所示,一只白鹭正在平静的水面上展翅起飞。关于白鹭在水中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中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白鹭飞得越高,水中的像越小
C.河水越深,水中的像离水面越远
D.水中的像与白鹭关于水面对称
【答案】D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A.白鹭在水中所成的像,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A不符合题意;
B.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可知白鹭飞得越高,水中的像大小不变,B不符合题意;
C.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可知不会因为河水变深导致水中的像离水面越远,C不符合题意;
D.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可知水中的像与白鹭关于水面对称,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2.(2021·苏州)提词器是由一个高亮度显示器和一块与其成45°角的专用镀膜玻璃组成,镀膜玻璃将显示器上的文稿内容反射到演讲者前方。如图,当演讲者前方呈现“爱我中华”四个字时,他直接看显示器会看到(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当演讲者前方呈现“爱我中华”四个字时,他直接看显示器会看到“ ”,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平面镜成像时,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物距等于像距,物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
3.(2021·大连)演员站在平面镜前,在面镜的过程中,他的像( )
A.逐渐变大,逐渐面镜 B.逐渐变大,逐渐远离平面镜
C.大小不变,逐渐面镜 D.大小不变,逐渐远离平面镜
【答案】C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演员站在平面镜前,在面镜的过程中,他的像大小不变,由于演员面镜他的像也会逐渐面镜,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平面镜成像时,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物距等于像距,物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
4.(2021·南县)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往往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要求被测者与视力表像的距离是5m。下图是小红同学在一次测量视力时的情景,关于这次视力测量说法正确的是 ( )
A.视力表中开口向上的“E”,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开口向下
B.视力表中开口指向纸外的“E”,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开口指向纸内
C.小红同学按要求进行视力测量,则L的大小应该是0.6m
D.小红同学按要求进行视力测量,则L的大小应该是0.3m
【答案】C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AB.平面镜所成像是正立的虚像,物像相当于平面镜对称。所以视力表中开口向上的“E”,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开口也向上;视力表中开口指向纸外的“E”,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开口也向外,AB不符合题意;
CD.要求被测者与视力表像的距离是5m,由图知,小红到平面镜距离2.2m,所以视力表的像到平面镜距离为5m-2.2m=2.8m
视力表到平面镜距离也为2.8m,L的大小应该是2.8m-2.2m=0.6m
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平面镜成像时,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物距等于像距,物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
5.(2021·连云港)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
B.当物体远离平面镜时,它在镜中的像将变小
C.如果物体比平面镜大,则物体在镜中的像不是完整的像
D.用一块不透明的木板挡在平面镜与像之间,像就会被遮挡住
【答案】A
【知识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解析】【解答】A.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A符合题意;
B.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当物体远离平面镜时,它在镜中的像不变,B不符合题意;
C.如果物体比平面镜大,此时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仍然是完整的,C不符合题意;
D.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不是实际光线照到像点,所以镜子背面放什么物体都不会影响成像;所以如果用一块不透明的木板挡在像的前面,是不会影响成像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平面镜成像时,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物距等于像距,物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
6.(2021·海南)关于平面镜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像比物体大 B.像比物体小 C.像是实像 D.像是虚像
【答案】D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平面镜成的像为正立等大的虚像,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平面镜成像时,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物距等于像距,物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
7.(2021·龙岗模拟)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
A.为了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应该将蜡烛B也点燃
B.选择与蜡烛A等大的蜡烛B,采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转换法”
C.将白纸放在像的位置,在蜡烛A一侧透过玻璃看到白纸上有像,由此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
D.实验过程中,蜡烛B始终无法与A的像重合可能是由于玻璃板没有垂直于水平台
【答案】D
【知识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解析】【解答】A.实验中若将另一侧的蜡烛点燃,结果使得玻璃后面太亮,更不容易发生反射,所以像会更不清晰,效果更不明显,A不符合题意;
B.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用两只等大的蜡烛为了探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B不符合题意;
C.光屏只能承接实像,不能承接虚像,而平面镜成虚像,故取下蜡烛B,在其位置上放一张白纸,白纸上不会出现蜡烛A的像,C不符合题意;
D.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其原因可能是玻璃板与水平台不垂直,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所以无法重合,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玻璃板与桌面是垂直的关系,否则蜡烛和想无法完全重合。
8.(2021·武侯模拟)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它的像将变小
B.将平面镜竖直向上提高2cm,铅笔的像也会向上提高2cm
C.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将不能成完整的像
D.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45°,铅笔将与它的像垂直
【答案】D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A.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铅笔与平面镜的距离改变,铅笔在镜中的像的大小不变,A不符合题意;
B.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与铅笔还是关于平面镜所在平面对称的,故像不动,B不符合题意;
C.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否完整跟镜子的大小无关,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仍能成完整的像,C不符合题意;
D.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顺时针转过45°,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它在镜中的像将逆时针转过45°,所以铅笔与它在平面镜中的像互相垂直,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平面镜成像时,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物距等于像距,物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
9.(2021·吉林模拟)南湖公园风景迷人,平静的湖面上有一只小鸟飞过,经湖面反射形成清晰的像,若小鸟距离水面1.2m,湖水深2m,则小鸟到它的像的距离为( )
A.0.8m B.1.2m C.4m D.2.4m
【答案】D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平面镜成像中,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到镜面的距离。平静的水面相当于镜面,小鸟距离水面1.2m,则小鸟的像距离水面也是1.2m,小鸟到它的像的距离为1.2m+1.2m=2.4m
故答案为:D。
【分析】平面镜成像时,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物距等于像距,物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
10.(2020八上·长春期末)平面镜中“花”的大小取决于( )
A.平面镜的大小 B.花本身的大小
C.花到平面镜的距离 D.平面镜放置的高低
【答案】B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与平面镜的大小、物距的大小、平面镜放置的高低等因素无关,平面镜中的“花”的大小取决于花本身的大小.
故答案为:B.
【分析】平面镜成像时,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物距等于像距,物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
11.(2020八上·乾县期末)小李从竖直放置的平面镜里看到对面竖直墙上挂的电子钟的示数如图所示,这时的实际时间是( )
A.15∶01 B.10∶51 C.10∶21 D.21∶10
【答案】B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根据平面镜中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规律,可以通过对称性由像做出物的图象,如下图所示:
因此实际时间为10∶51。
故答案为:B。
【分析】平面镜成像时,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物距等于像距,物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
12.(2020八上·长春月考)从竖直悬挂的平面镜内看到一个悬挂在对面墙上的钟面上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此时时间是( )
A.7:25 B.6:35 C.5:25 D.4:35
【答案】D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根据镜面对称的性质,在平面镜中的像与现实中的事物恰好左右颠倒,且关于镜面对称,分析可得:图中显示的时间7:25,所以实际时间是4:35.
故答案为:D.
【分析】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二、填空题
13.(2021·无锡)用如图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选取两个完全相同的棋子,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 关系;移动棋子B寻找棋子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棋子 (选填“A”或“B”)一侧观察。
【答案】大小;A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在此实验中,为了比较物像大小关系,利用等效替代的方法,用相同的棋子进行比较,来获得物像大小关系。
由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所以在寻找棋子A的像的位置时,人眼应在棋子A这一侧观察。
【分析】平面镜成像时,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物距等于像距,物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
14.(2021·湘潭)小明站在厚度忽略不计的穿衣镜前1.5m处,他在镜中的像是一个与他 (选填“等大”、“放大”或“缩小”)的虚像,像与他之间的距离是 m。
【答案】等大;3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小明在镜中的像是一个正立、等大的虚像。
小明距离镜面1.5m,则他的像距离镜面也是1.5m,故像与他之间的距离是3m。
【分析】平面镜成像时,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物距等于像距,物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
15.(2021·泰安)一幅装饰画在平面镜中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3m,则装饰画到平面镜的距离是 m。
【答案】3
【知识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解析】【解答】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道,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它们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所以,根据题意知道,装饰画到平面镜的距离是3m。
【分析】平面镜成像时,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物距等于像距,物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
16.(2021·苏州模拟)公园里有一座桥,桥下水深为2m,桥上一彩灯距水面3m,该彩灯的“倒影”是 像(虚/实),若湖水上涨了0.5m后该彩灯的“倒影”距水面 m,像的大小将 (变大/变小/不变)。
【答案】虚;2.5;不变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现象,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该彩灯的“倒影”是虚像。
已知彩灯距离水面(物距) ,所以彩灯的“倒影”距离湖面(像距)也为 ,若湖水上涨 ,此时彩灯距离湖面
彩灯的“倒影”距离湖面也为 。
像的大小等于彩灯大小,像的大小不变。
【分析】平面镜成像时,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物距等于像距,物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
17.(2021·姑苏模拟)一只鸽子以1m/s的速度在平静湖面上水平飞过时,在湖面上形成鸽子的“倒影”,“倒影”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 (选填“实”、“虚”)像,鸽子“倒影”相对于鸽子的速度为 m/s。当鸽子往高处飞时,该“倒影”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反射;虚;0;不变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平静的湖面相当于平面镜,在湖面上形成鸽子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鸽子“倒影”相对于鸽子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所以鸽子“倒影”相对于鸽子的速度为0m/s。
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成像与物体等大,可知,当鸽子往高处飞,则“倒影”大小不变。
【分析】平面镜成像时,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物距等于像距,物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
三、作图题
18.(2021·衡阳)舞蹈教室有一面平面镜,四位学生在平面镜前排练舞蹈,请你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分别用 , 标出 , 两位学生像的位置。
【答案】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解析】【解答】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作图如下
【分析】平面镜成像作图时,利用物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的性质作图即可。
19.(2021八下·闵行期末)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 在平面镜 中所成的像 。
【答案】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解析】【解答】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可以先作出物体A、B端点的像点A'、 B',连接 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如图
【分析】平面镜成像作图时,利用物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的性质作图即可。
20.(2021·菏泽)小明驾车通过小区道路转弯处时,通过转弯处的镜子 (可看作平面镜)看到了行人,他及时采取避让措施保证了行安全。下图为转弯时的俯视图,其中 是车内小明的眼睛, 为行人,请作出小明看到行人的光路图。
【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解析】【解答】小明看到行人,是因为行人反射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到达了人的眼睛。过B点作平面镜的垂线,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找点B在平面镜中的像B ,连接B A与平面镜的交点即为入射点,再连接入射点和B点找到入射光线,完成光路图,如图所示:
【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平面镜中作物体的像,像和反射光线经过的点在同一直线上,并作入射光线。
21.(2021·邹城模拟)雨后,宇薇同学“用AB表示”,独自走在平直的街道上,如图所示,她发现前方有一个小水坑,请画出她在图中位置时水中的像。
【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解析】【解答】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左右相反,即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分别作出物体AB端点A、B关于水面的对称点 ,用虚线连接 即为AB在水面中的像。如图
【分析】平面镜成像作图时,利用物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的性质作图即可。
四、实验探究题
22.(2021·十堰)小红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实验中她选择用透明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
。
(2)她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进行实验,观察及测量距离之后,小红得到初步结论:像和物关于平面镜 。
(3)她将光屏放在蜡烛B的位置上,在光屏上没有看到蜡烛A的像,这是因为平面镜成
。
【答案】(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对称
(3)虚像
【知识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解析】【解答】(1)用透明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在物体一侧能看到物体的像,同时还能看到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体和像的大小相等,物体和像的连线垂直于平面镜,物体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小红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进行实验,观察及测量距离之后,小红得到初步结论: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3)光屏只能接收到实像,不能接收到虚像,而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故小红将光屏放在蜡烛B的位置上,在光屏上没有看到蜡烛A的像,这是因为平面镜成虚像。
【分析】玻璃板与平面镜相比,即可以透光也可以反光,便于确定像的位置;玻璃板与桌面是垂直的关系,否则蜡烛和想无法完全重合;选用两只相同的蜡烛进行实验可以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对应的实验方法为等效替代法;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无法用光屏承接到,必须透过玻璃板观察。
23.(2021·潍坊)某同学用身边的器材验证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操作如下:
①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在白纸上竖立一透明玻璃板,在白纸上沿透明玻璃板画一条直线;
②取两个相同的矿泉水瓶盖a、b,盖的边缘涂上印泥,在玻璃板一侧放置瓶盖a且用力按一下,观察a在玻璃板中的像。手持瓶盖b移至与a像重合。稍用力按下b记录a像的位置;
③多次改变a的位置,重复步骤②,白纸上得到对应的物、像痕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保证实验效果,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
A.实验过程中玻璃板底边必须与所画直线重合
B.实验过程中玻璃板底边与直线平行即可
C.玻璃板必须垂直纸面
D.玻璃板可适当倾料
E.应选用较厚的玻璃板
(2)若不使用直尺和三角板,要验证物、像是否对称,接下来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
【答案】(1)A;C
(2)白纸沿所画直线对折,看物的位置像的位置能否重合
【知识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解析】【解答】(1)AB.因玻璃板有一定的厚度,为了减小误差,将玻璃板的前表面(反射面)与所画直线重合,效果最好,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CD.为了使后面瓶盖与前面瓶盖的像完全重合,玻璃板要与纸面垂直,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E.玻璃板较厚,两个面都会发生反射,所以应该用较薄玻璃板,故E错误。
故答案为:AC。
(2)要验证物、像是否对称,可以把白纸沿所画直线对折,看物的位置像的位置能否重合。
【分析】(1)玻璃板与平面镜相比,即可以透光也可以反光,便于确定像的位置;玻璃板与桌面是垂直的关系,否则蜡烛和想无法完全重合;
(2)通过折叠判断平面镜成像时物象是否关于平面镜对称。
24.(2021·桂林)如图甲所示是小林“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的装置,其中A、B蜡烛完全相同,玻璃板固定在50cm处。
(1)小林应选择较 (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进行实验;
(2)A蜡烛固定在10.0cm处,发现B蜡烛在90.0cm处时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可初步得出: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
(3)B蜡烛能跟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 。在图乙中,若图中的人走下桥,她们在水中的像大小 。
【答案】(1)薄
(2)相等
(3)相等;不变
【知识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解析】【解答】(1)由于玻璃板的前后两个表面都会发生光的反射而成像,如果玻璃板太厚,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实验效果,而玻璃板的两个像基本重合,对实验影响较小,所以应选择薄玻璃板进行实验。
(2)A蜡烛固定在10.0cm处,发现B蜡烛在90.0cm处时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此时物距和像距都为40.0cm,所以可以初步得出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B蜡烛能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可以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因为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位置无关,所以在图乙中,若图中的人走下桥,她们在水中的像大小不变。
【分析】(1)平面镜成像的实质就是光的反射;厚玻璃板会成两个像,不利于实验的进行,应选用薄玻璃进行实验;
(2)确定出平面镜中物和像的位置,利用刻度尺测量物距和相距,两者相等,那么可以得到平面镜成像时物距等于相距,如果物距减小,像距也减小;
(3)选用两只相同的蜡烛进行实验可以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如果另一支蜡烛能和该蜡烛的像完全重合,那么说明平面镜成像成等大的像。
1 / 1粤沪版物理八上 3.3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一、单选题
1.(2021·临沂)我市滨河景区湿地公园是全国最大的城市湿地公园,大量珍稀水禽在此迁徙繁殖,如图所示,一只白鹭正在平静的水面上展翅起飞。关于白鹭在水中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中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白鹭飞得越高,水中的像越小
C.河水越深,水中的像离水面越远
D.水中的像与白鹭关于水面对称
2.(2021·苏州)提词器是由一个高亮度显示器和一块与其成45°角的专用镀膜玻璃组成,镀膜玻璃将显示器上的文稿内容反射到演讲者前方。如图,当演讲者前方呈现“爱我中华”四个字时,他直接看显示器会看到( )
A. B.
C. D.
3.(2021·大连)演员站在平面镜前,在面镜的过程中,他的像( )
A.逐渐变大,逐渐面镜 B.逐渐变大,逐渐远离平面镜
C.大小不变,逐渐面镜 D.大小不变,逐渐远离平面镜
4.(2021·南县)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往往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要求被测者与视力表像的距离是5m。下图是小红同学在一次测量视力时的情景,关于这次视力测量说法正确的是 ( )
A.视力表中开口向上的“E”,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开口向下
B.视力表中开口指向纸外的“E”,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开口指向纸内
C.小红同学按要求进行视力测量,则L的大小应该是0.6m
D.小红同学按要求进行视力测量,则L的大小应该是0.3m
5.(2021·连云港)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
B.当物体远离平面镜时,它在镜中的像将变小
C.如果物体比平面镜大,则物体在镜中的像不是完整的像
D.用一块不透明的木板挡在平面镜与像之间,像就会被遮挡住
6.(2021·海南)关于平面镜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像比物体大 B.像比物体小 C.像是实像 D.像是虚像
7.(2021·龙岗模拟)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
A.为了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应该将蜡烛B也点燃
B.选择与蜡烛A等大的蜡烛B,采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转换法”
C.将白纸放在像的位置,在蜡烛A一侧透过玻璃看到白纸上有像,由此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
D.实验过程中,蜡烛B始终无法与A的像重合可能是由于玻璃板没有垂直于水平台
8.(2021·武侯模拟)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它的像将变小
B.将平面镜竖直向上提高2cm,铅笔的像也会向上提高2cm
C.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将不能成完整的像
D.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45°,铅笔将与它的像垂直
9.(2021·吉林模拟)南湖公园风景迷人,平静的湖面上有一只小鸟飞过,经湖面反射形成清晰的像,若小鸟距离水面1.2m,湖水深2m,则小鸟到它的像的距离为( )
A.0.8m B.1.2m C.4m D.2.4m
10.(2020八上·长春期末)平面镜中“花”的大小取决于( )
A.平面镜的大小 B.花本身的大小
C.花到平面镜的距离 D.平面镜放置的高低
11.(2020八上·乾县期末)小李从竖直放置的平面镜里看到对面竖直墙上挂的电子钟的示数如图所示,这时的实际时间是( )
A.15∶01 B.10∶51 C.10∶21 D.21∶10
12.(2020八上·长春月考)从竖直悬挂的平面镜内看到一个悬挂在对面墙上的钟面上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此时时间是( )
A.7:25 B.6:35 C.5:25 D.4:35
二、填空题
13.(2021·无锡)用如图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选取两个完全相同的棋子,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 关系;移动棋子B寻找棋子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棋子 (选填“A”或“B”)一侧观察。
14.(2021·湘潭)小明站在厚度忽略不计的穿衣镜前1.5m处,他在镜中的像是一个与他 (选填“等大”、“放大”或“缩小”)的虚像,像与他之间的距离是 m。
15.(2021·泰安)一幅装饰画在平面镜中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3m,则装饰画到平面镜的距离是 m。
16.(2021·苏州模拟)公园里有一座桥,桥下水深为2m,桥上一彩灯距水面3m,该彩灯的“倒影”是 像(虚/实),若湖水上涨了0.5m后该彩灯的“倒影”距水面 m,像的大小将 (变大/变小/不变)。
17.(2021·姑苏模拟)一只鸽子以1m/s的速度在平静湖面上水平飞过时,在湖面上形成鸽子的“倒影”,“倒影”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 (选填“实”、“虚”)像,鸽子“倒影”相对于鸽子的速度为 m/s。当鸽子往高处飞时,该“倒影”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作图题
18.(2021·衡阳)舞蹈教室有一面平面镜,四位学生在平面镜前排练舞蹈,请你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分别用 , 标出 , 两位学生像的位置。
19.(2021八下·闵行期末)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 在平面镜 中所成的像 。
20.(2021·菏泽)小明驾车通过小区道路转弯处时,通过转弯处的镜子 (可看作平面镜)看到了行人,他及时采取避让措施保证了行安全。下图为转弯时的俯视图,其中 是车内小明的眼睛, 为行人,请作出小明看到行人的光路图。
21.(2021·邹城模拟)雨后,宇薇同学“用AB表示”,独自走在平直的街道上,如图所示,她发现前方有一个小水坑,请画出她在图中位置时水中的像。
四、实验探究题
22.(2021·十堰)小红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实验中她选择用透明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
。
(2)她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进行实验,观察及测量距离之后,小红得到初步结论:像和物关于平面镜 。
(3)她将光屏放在蜡烛B的位置上,在光屏上没有看到蜡烛A的像,这是因为平面镜成
。
23.(2021·潍坊)某同学用身边的器材验证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操作如下:
①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在白纸上竖立一透明玻璃板,在白纸上沿透明玻璃板画一条直线;
②取两个相同的矿泉水瓶盖a、b,盖的边缘涂上印泥,在玻璃板一侧放置瓶盖a且用力按一下,观察a在玻璃板中的像。手持瓶盖b移至与a像重合。稍用力按下b记录a像的位置;
③多次改变a的位置,重复步骤②,白纸上得到对应的物、像痕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保证实验效果,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
A.实验过程中玻璃板底边必须与所画直线重合
B.实验过程中玻璃板底边与直线平行即可
C.玻璃板必须垂直纸面
D.玻璃板可适当倾料
E.应选用较厚的玻璃板
(2)若不使用直尺和三角板,要验证物、像是否对称,接下来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
24.(2021·桂林)如图甲所示是小林“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的装置,其中A、B蜡烛完全相同,玻璃板固定在50cm处。
(1)小林应选择较 (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进行实验;
(2)A蜡烛固定在10.0cm处,发现B蜡烛在90.0cm处时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可初步得出: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
(3)B蜡烛能跟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 。在图乙中,若图中的人走下桥,她们在水中的像大小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A.白鹭在水中所成的像,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A不符合题意;
B.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可知白鹭飞得越高,水中的像大小不变,B不符合题意;
C.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可知不会因为河水变深导致水中的像离水面越远,C不符合题意;
D.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可知水中的像与白鹭关于水面对称,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2.【答案】D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当演讲者前方呈现“爱我中华”四个字时,他直接看显示器会看到“ ”,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平面镜成像时,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物距等于像距,物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
3.【答案】C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演员站在平面镜前,在面镜的过程中,他的像大小不变,由于演员面镜他的像也会逐渐面镜,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平面镜成像时,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物距等于像距,物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
4.【答案】C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AB.平面镜所成像是正立的虚像,物像相当于平面镜对称。所以视力表中开口向上的“E”,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开口也向上;视力表中开口指向纸外的“E”,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开口也向外,AB不符合题意;
CD.要求被测者与视力表像的距离是5m,由图知,小红到平面镜距离2.2m,所以视力表的像到平面镜距离为5m-2.2m=2.8m
视力表到平面镜距离也为2.8m,L的大小应该是2.8m-2.2m=0.6m
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平面镜成像时,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物距等于像距,物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
5.【答案】A
【知识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解析】【解答】A.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A符合题意;
B.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当物体远离平面镜时,它在镜中的像不变,B不符合题意;
C.如果物体比平面镜大,此时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仍然是完整的,C不符合题意;
D.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不是实际光线照到像点,所以镜子背面放什么物体都不会影响成像;所以如果用一块不透明的木板挡在像的前面,是不会影响成像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平面镜成像时,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物距等于像距,物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
6.【答案】D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平面镜成的像为正立等大的虚像,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平面镜成像时,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物距等于像距,物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
7.【答案】D
【知识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解析】【解答】A.实验中若将另一侧的蜡烛点燃,结果使得玻璃后面太亮,更不容易发生反射,所以像会更不清晰,效果更不明显,A不符合题意;
B.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用两只等大的蜡烛为了探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B不符合题意;
C.光屏只能承接实像,不能承接虚像,而平面镜成虚像,故取下蜡烛B,在其位置上放一张白纸,白纸上不会出现蜡烛A的像,C不符合题意;
D.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其原因可能是玻璃板与水平台不垂直,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所以无法重合,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玻璃板与桌面是垂直的关系,否则蜡烛和想无法完全重合。
8.【答案】D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A.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铅笔与平面镜的距离改变,铅笔在镜中的像的大小不变,A不符合题意;
B.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与铅笔还是关于平面镜所在平面对称的,故像不动,B不符合题意;
C.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否完整跟镜子的大小无关,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仍能成完整的像,C不符合题意;
D.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顺时针转过45°,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它在镜中的像将逆时针转过45°,所以铅笔与它在平面镜中的像互相垂直,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平面镜成像时,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物距等于像距,物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
9.【答案】D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平面镜成像中,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到镜面的距离。平静的水面相当于镜面,小鸟距离水面1.2m,则小鸟的像距离水面也是1.2m,小鸟到它的像的距离为1.2m+1.2m=2.4m
故答案为:D。
【分析】平面镜成像时,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物距等于像距,物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
10.【答案】B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与平面镜的大小、物距的大小、平面镜放置的高低等因素无关,平面镜中的“花”的大小取决于花本身的大小.
故答案为:B.
【分析】平面镜成像时,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物距等于像距,物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
11.【答案】B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根据平面镜中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规律,可以通过对称性由像做出物的图象,如下图所示:
因此实际时间为10∶51。
故答案为:B。
【分析】平面镜成像时,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物距等于像距,物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
12.【答案】D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根据镜面对称的性质,在平面镜中的像与现实中的事物恰好左右颠倒,且关于镜面对称,分析可得:图中显示的时间7:25,所以实际时间是4:35.
故答案为:D.
【分析】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13.【答案】大小;A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在此实验中,为了比较物像大小关系,利用等效替代的方法,用相同的棋子进行比较,来获得物像大小关系。
由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所以在寻找棋子A的像的位置时,人眼应在棋子A这一侧观察。
【分析】平面镜成像时,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物距等于像距,物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
14.【答案】等大;3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小明在镜中的像是一个正立、等大的虚像。
小明距离镜面1.5m,则他的像距离镜面也是1.5m,故像与他之间的距离是3m。
【分析】平面镜成像时,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物距等于像距,物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
15.【答案】3
【知识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解析】【解答】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道,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它们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所以,根据题意知道,装饰画到平面镜的距离是3m。
【分析】平面镜成像时,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物距等于像距,物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
16.【答案】虚;2.5;不变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现象,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该彩灯的“倒影”是虚像。
已知彩灯距离水面(物距) ,所以彩灯的“倒影”距离湖面(像距)也为 ,若湖水上涨 ,此时彩灯距离湖面
彩灯的“倒影”距离湖面也为 。
像的大小等于彩灯大小,像的大小不变。
【分析】平面镜成像时,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物距等于像距,物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
17.【答案】反射;虚;0;不变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平静的湖面相当于平面镜,在湖面上形成鸽子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鸽子“倒影”相对于鸽子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所以鸽子“倒影”相对于鸽子的速度为0m/s。
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成像与物体等大,可知,当鸽子往高处飞,则“倒影”大小不变。
【分析】平面镜成像时,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物距等于像距,物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
18.【答案】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解析】【解答】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作图如下
【分析】平面镜成像作图时,利用物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的性质作图即可。
19.【答案】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解析】【解答】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可以先作出物体A、B端点的像点A'、 B',连接 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如图
【分析】平面镜成像作图时,利用物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的性质作图即可。
20.【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解析】【解答】小明看到行人,是因为行人反射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到达了人的眼睛。过B点作平面镜的垂线,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找点B在平面镜中的像B ,连接B A与平面镜的交点即为入射点,再连接入射点和B点找到入射光线,完成光路图,如图所示:
【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平面镜中作物体的像,像和反射光线经过的点在同一直线上,并作入射光线。
21.【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解析】【解答】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左右相反,即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分别作出物体AB端点A、B关于水面的对称点 ,用虚线连接 即为AB在水面中的像。如图
【分析】平面镜成像作图时,利用物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的性质作图即可。
22.【答案】(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对称
(3)虚像
【知识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解析】【解答】(1)用透明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在物体一侧能看到物体的像,同时还能看到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体和像的大小相等,物体和像的连线垂直于平面镜,物体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小红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进行实验,观察及测量距离之后,小红得到初步结论: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3)光屏只能接收到实像,不能接收到虚像,而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故小红将光屏放在蜡烛B的位置上,在光屏上没有看到蜡烛A的像,这是因为平面镜成虚像。
【分析】玻璃板与平面镜相比,即可以透光也可以反光,便于确定像的位置;玻璃板与桌面是垂直的关系,否则蜡烛和想无法完全重合;选用两只相同的蜡烛进行实验可以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对应的实验方法为等效替代法;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无法用光屏承接到,必须透过玻璃板观察。
23.【答案】(1)A;C
(2)白纸沿所画直线对折,看物的位置像的位置能否重合
【知识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解析】【解答】(1)AB.因玻璃板有一定的厚度,为了减小误差,将玻璃板的前表面(反射面)与所画直线重合,效果最好,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CD.为了使后面瓶盖与前面瓶盖的像完全重合,玻璃板要与纸面垂直,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E.玻璃板较厚,两个面都会发生反射,所以应该用较薄玻璃板,故E错误。
故答案为:AC。
(2)要验证物、像是否对称,可以把白纸沿所画直线对折,看物的位置像的位置能否重合。
【分析】(1)玻璃板与平面镜相比,即可以透光也可以反光,便于确定像的位置;玻璃板与桌面是垂直的关系,否则蜡烛和想无法完全重合;
(2)通过折叠判断平面镜成像时物象是否关于平面镜对称。
24.【答案】(1)薄
(2)相等
(3)相等;不变
【知识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解析】【解答】(1)由于玻璃板的前后两个表面都会发生光的反射而成像,如果玻璃板太厚,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实验效果,而玻璃板的两个像基本重合,对实验影响较小,所以应选择薄玻璃板进行实验。
(2)A蜡烛固定在10.0cm处,发现B蜡烛在90.0cm处时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此时物距和像距都为40.0cm,所以可以初步得出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B蜡烛能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可以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因为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位置无关,所以在图乙中,若图中的人走下桥,她们在水中的像大小不变。
【分析】(1)平面镜成像的实质就是光的反射;厚玻璃板会成两个像,不利于实验的进行,应选用薄玻璃进行实验;
(2)确定出平面镜中物和像的位置,利用刻度尺测量物距和相距,两者相等,那么可以得到平面镜成像时物距等于相距,如果物距减小,像距也减小;
(3)选用两只相同的蜡烛进行实验可以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如果另一支蜡烛能和该蜡烛的像完全重合,那么说明平面镜成像成等大的像。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