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2019人教版必修一5.3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 第二课时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生物2019人教版必修一5.3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 第二课时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1.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8-24 17:24:28

文档简介

高中生物2019人教版必修一5.3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 第二课时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1高一下·浙江期中)巴斯德发现,利用酵母菌酿酒的时候,如果发酵容器存在氧气,会导致酒精产生停止,这就是所谓的巴斯德效应。直接决定“巴斯德效应”发生与否的反应及其场所是(  )
A.酒精+O2→丙酮酸 细胞溶胶
B.丙酮酸+O2→CO2 线粒体基质
C.丙酮酸→CO2+[H] 线粒体基质
D.[H]+O2→H2O 线粒体内膜
2.(2021高一上·房山期末)细胞内糖分解代谢过程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细胞内能完成①②过程和①③过程
B.真核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能进行过程①和②
C.动物细胞内,过程②比过程①释放的能量多
D.乳酸菌细胞内,过程③无CO2产生
3.(2021高二下·前郭期末)细胞呼吸的原理在生活和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皮肤破损较深,破伤风芽胞杆菌容易大量繁殖
B.酒和醋的制作过程都是利用微生物无氧呼吸的原理
C.低温和低氧环境可以减弱粮食的呼吸作用,有利于粮食储存
D.中耕松土、适时排水能促进作物根系的有氧呼吸,利于植物的生长
4.(2021高一下·深圳期末)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到低压、缺氧的高原旅游,有的会出现头痛、呼吸困难等 “高原反应”现象,适应一段时间后又基本恢复正常。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出现高原反应的本质是缺少主要的能源物质,提供的能量少
B.适应一段时间后,人体内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会增加
C.低压、缺氧的环境使人体由有氧呼吸为主转为无氧呼吸为主
D.高原低压、缺氧环境,导致人体造血干细胞的细胞贮存周期延长
5.(2021高一下·深圳期末)某同学将采摘后的苹果放入保鲜袋内冷藏,并控制袋内 的浓度为1.6%。下列预期与做法不符的是(  )
A.抑制无氧呼吸 B.抑制有氧呼吸
C.避免酶的失活 D.降低细胞代谢
6.(2021高二下·温州期末)为了研究人体不同细胞(M和Mc)摄入和消耗葡葡糖的情况,研究人员作了相关实验,得到如图甲(正常情况下M和Mc葡萄糖摄取情况)和乙结果(呼吸酶抑制剂能抑制线粒体内膜的呼吸酶,对照组未用抑制剂处理)。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M细胞通过主动转运吸收葡萄糖
B.Mc细胞呼吸速率比M呼吸速率高
C.图乙情况下Mc细胞产生乳酸的速率低于M细胞
D.呼吸酶抑制剂对M细胞的抑制作用更大
7.研究影响豌豆幼苗细胞线粒体耗氧速率的因素,按图示顺序依次向测定仪中加入线粒体及相应物质,测定氧气浓度的变化,结果如图(注:图中呼吸底物是指在呼吸过程中被氧化的物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过程①没有进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B.过程②耗氧速率比③慢的主要原因是呼吸底物葡萄糖不足
C.过程④耗氧速率降低和过程⑤耗氧速率加快的主要原因都是由ADP含量变化引起
D.对本实验数据的分析,不需要考虑因变量氧气浓度的影响
8.在细胞有氧呼吸过程中,2,4-二硝基苯酚(DNP)能抑制 ATP 合成过程,但对水的生成没有影响。据此推测,DNP 起作用时(  )
A.不会影响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
B.主要在线粒体基质中发挥作用
C.不会影响K+进入植物的保卫细胞
D.葡萄糖氧化分解时散失的热能增加
9.如图表示氧浓度和温度对洋葱根尖细胞有氧呼吸速率的影响,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氧浓度为0时,细胞中合成ATP的场所只有细胞质基质
B.氧浓度低于20%时,30℃、35℃两温度对有氧呼吸速率影响不大
C.细胞有氧呼吸的最适温度位于30℃和35℃之间
D.与b点相比,限制c点有氧呼吸速率的因素有温度和氧浓度
10.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浓度纳米银对小球藻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关于此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各组实验均需要将小球藻置于黑暗条件下进行
B.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纳米银的浓度和培养时间
C.纳米银可能与膜上的通道蛋白结合,抑制了氧气的吸收
D.本实验设置有空白对照、自身对照和相互对照
11.为了延长采摘后甜玉米的贮存时间,某兴趣小组探究了薄膜包装和温度对甜玉米贮藏时间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根据结果推断,10℃是最适合甜玉米种植的温度
B.贮藏过程中,甜玉米细胞中有机物的含量先增加后减少
C.由结果可知,温度越高甜玉米细胞中呼吸酶的活性越高
D.薄膜包装下玉米的贮藏时间延长,可能与水分和CO2有关
12.下图表示某高等植物的非绿色器官细胞呼吸与氧浓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当氧气浓度为a时,该器官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数量相等
B.曲线Ⅲ中,该器官细胞呼吸发生的场所是线粒体
C.曲线Ⅰ也可以表示酵母菌的细胞呼吸与氧浓度的关系
D.当氧气浓度为b时该器官只进行有氧呼吸
13.(2021高一下·电白期中)荔枝果实成熟到一定程度,其呼吸作用突然增强,然后又突然减弱,这标志着荔枝果实进入衰老阶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荔枝果实呼吸作用减弱,产生的CO2量减少
B.荔枝果实的呼吸作用增强,会加快果实内糖的消耗
C.在低温条件下储藏,可降低荔枝果实的呼吸作用
D.荔枝果实衰老后,细胞内所有酶的活性会降低
14.(2021高一上·营口期末)研究人员发现北欧鲫鱼在缺氧条件下体内存在如下代谢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②③均能产生少量的ATP
B.过程①②③均发生在细胞溶胶
C.过程①②③均能产生少量的 [H]
D.酒精以主动转运的方式排出肌细胞
15.(2021高二下·南昌期末)2019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三位发现细胞感知和适应氧气供应机制的科学家。研究发现在体内氧含量降低时,低氧诱导因子(HIF)会大量生成,调节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增加红细胞的数量从而促使机体适应低氧环境,而在正常的含氧条件下,细胞内的 HIF 会被蛋白酶体降解。不正确的是(  )
A. 人体缺氧时,可进行无氧呼吸提供能量
B.低氧环境下, HIF 在红细胞中发挥功能,有利于氧气的运输
C.正常含氧条件下,HIF 的生成与降解处于动态平衡,HIF 含量较低
D.通过提高 HIF 的活性可治疗贫血等缺氧性疾病
16.如图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O2浓度下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CO2的释放量变化曲线(呼吸底物为葡萄糖)。呼吸熵是指单位时间内进行细胞呼吸的生物释放CO2量与吸收O2量的比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氧浓度条件下该植物器官的呼吸熵为2
B.氧浓度从0到C的范围内该植物器官的呼吸熵一直在下降
C.CE段呼吸熵一直不变
D.当CO2总释放量为一个确定的值N时,其只对应一个唯一的葡萄糖消耗量
二、综合题
17.如图表示北方一个储藏白菜的地窖中,随着O2的消耗,CO2浓度的变化情况,据此分析回答问题:
(1)有氧呼吸是从   的氧化分解开始的,全过程分为   个阶段,主要场所是   ,进入该场所的底物是   释放的CO2是在第   阶段产生的;H2O是在第   阶段形成的;产生能量最多的是第   阶段。有氧呼吸中O2的作用是   
(2)AB段O2消耗量很大,CO2浓度上升也很快,白菜在进行   呼吸。
(3)CD段O2的浓度接近0,而CO2浓度仍在上升,白菜主要在进行   呼吸。
(4)BC段O2浓度已很低,CO2浓度几乎不上升,原因是   
(5)较长时间储藏白菜应把地窖里的O2浓度控制在   段范围内,若将地窖完全封闭,隔绝空气,则白菜将会腐烂,主要原因是   
18.(2021高一下·成都开学考)图1表示萌发小麦种子中发生的相关生理过程,A~E表示物质,①~④表示过程。图2表示测定消毒过的萌发的小麦种子呼吸商(指单位时间内进行呼吸作用释放CO2量与吸收O2量的比值)的实验装置。请回答:
(1)图1中,催化过程①②的酶存在于细胞的   中,物质E表示   。
(2)假设小麦种子只以糖类为呼吸底物,在25℃下经10min观察墨滴的移动情况,如发现甲装置中墨滴不动,乙装置中墨滴左移,则10min内小麦种子中发生图1中的   (填序号)过程;如发现甲装置中墨滴右移,乙装置中墨滴不动,则10min内小麦种子中发生图1中的   (填序号)过程。
(3)实际上小麦种子的呼吸底物除了糖类外,还有脂肪等,在25℃下10min内,如果甲装置中墨滴左移15mm,乙装置中墨滴左移100mm,则萌发小麦种子的呼吸商是   (呼吸商指单位时间内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量与吸收氧气量的比值)。
(4)为校正装置甲中因物理因素引起的气体体积变化,还应设置一个对照装置。对照装置的大试管和小烧杯中应分别放入   
、    。
19.(2021高一上·漠河期末)如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CO2的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
(1)在外界氧浓度为10%以下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   。
(2)说明无氧呼吸强度与O2浓度之间的关系   。
(3)实线和虚线相交于C点,对于B、C点,以下叙述正确的有 (________)
A.C点时,植物既进行无氧呼吸,又进行有氧呼吸
B.C点时,植物只进行有氧呼吸,此时无氧呼吸被完全抑制
C.B点时,无氧呼吸强度最弱
D.B点时,植物细胞呼吸最弱
(4)AB段表示CO2释放量减少,其原因是   。
(5)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代表   。
(6)当外界氧浓度为4%-5%时,该器官CO2的释放量相对值为0.6,而O2的吸收量相对值为0.4。此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相对值约相当于有氧呼吸的   倍。
(7)由此可见,保存水果、蔬菜,应控制空气流通,使氧浓度保持在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解析】【解答】A、酵母菌在无氧下在细胞质基质将葡萄糖分解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如无氧呼吸混入氧气,则无氧呼吸受到抑制。酒精被氧气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和水,A错误。
B、丙酮酸在线粒体基质与[H]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B错误。
C、丙酮酸在无氧条件下,在细胞质基质可以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C错误。
D、有氧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H]与氧气反应生成水,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细胞呼吸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C6H12O6→ C3H4O3+4 [H] 细胞质基质 ,
第二阶段 C3H4O3+6O2→ 20 [H] +6CO2 线粒体基质,
第三阶段 24[H]+6O2→ 12H2O 线粒体内膜。
无氧呼吸包括酒精发酵型无氧呼吸和乳酸发酵型无氧呼吸 ,场所在细胞质基质。
2.【答案】B
【知识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无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解析】【解答】A、人体细胞内无氧呼吸是①③过程,人体细胞内有氧呼吸是①②过程,A正确;
B、真核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能进行过程①③④,真核细胞中过程②只能发生在线粒体中,B错误;
C、过程①是有氧呼吸第一阶段,过程②表示有氧呼吸二、三两个阶段,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产生能量最多,C正确;
D、乳酸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将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和[H],第二阶段又将丙酮酸和[H]转化成乳酸,无CO2产生,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题图表示细胞内糖分解代谢过程,其中①是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②是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③是无氧呼吸生成乳酸的第二阶段,④是无氧呼吸生成酒精的第二阶段。据此答题。
3.【答案】B
【知识点】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破伤风杆菌是厌氧型微生物,皮肤破损较深,感染的破伤风杆菌容易大量繁殖,A正确;醋的制作过程利用的是醋酸菌的有氧呼吸,B错误;低温条件下酶活性降低,低氧条件下,有氧呼吸较弱,无氧呼吸受到抑制,细胞呼吸的作用强度均较低,有机物消耗少,有利于粮食的储存,C正确;中耕松土、适时排水,能促进作物根系进行有氧呼吸,降低无氧呼吸,利于植物的生长,D正确。
【分析】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1)种植农作物时,疏松土壤能促进根细胞有氧呼吸,有利于根细胞对矿质离子的主动吸收。2)利用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的原理酿酒,利用其发酵产生二氧化碳的原理制作面包、馒头。3)利用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的原理制作酸奶、泡菜。4)稻田中定期排水可防止水稻因缺氧而变黑、腐烂。5)皮肤破损较深或被锈钉扎伤后,破伤风芽孢杆菌容易大量繁殖,引起破伤风。6)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是不致因剧烈运动导致氧的不足,使肌细胞因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引起肌肉酸胀乏力。7)粮食要在低温、低氧、干燥的环境中保存。8)果蔬、鲜花的保鲜要在低温、低氧、适宜湿度的条件下保存。
4.【答案】B
【知识点】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
【解析】【解答】A、出现高原反应的原因是氧气的供应不足,导致能量提供减少,A错误,不符合题意;
B、适应一段时间后,人体内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会增加,以满足氧气供应的需要,B正确;
C、低压、缺氧的环境,人体只进行无氧呼吸,C错误,不符合题意;
D、高原低压、缺氧环境,导致人体造血干细胞的细胞贮存周期缩短,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
类型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必需条件 氧和酶 不需要氧,但必需有酶的催化
场所 细胞质基质(第一阶段)
线粒体(第二和第三阶段) 细胞质基质
物质变化 ①C6H12O6+6O2+6H2O
6CO2+12H2O
②ADP+PiATP ①C6H12O6(葡萄糖)
2C3H6O3(乳酸)+少量能量
②C6H12O6(葡萄糖)
2C2H5OH (酒精)+2CO2+少量能量
③ADP+PiATP
能量释放 产生大量能量 产生少量能量
特点 有机物彻底分解,能量完全释放 有机物氧化没有彻底分解,能量没有完全释放
联系 ①第一阶段完全相同
②实质相同: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5.【答案】C
【知识点】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A、控制袋内O2的体积分数为1.6%是低氧条件,可抑制无氧呼吸,也抑制了有氧呼吸,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控制袋内O2的体积分数为1.6%,有氧呼吸的速率低,也抑制了有氧呼吸,B正确,不符合题意;
C、O2的体积分数不影响酶的活性,C错误,与题意相符;
D、控制袋内O2的体积分数为1.6%,氧气抑制了无氧呼吸,而氧气含量较低,有氧呼吸速率慢,消耗有机物少,利于水果保存,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主要有温度、氧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氮气浓度等)、水分等,在保持食品时,要抑制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所以水果蔬菜保存需要低温、低氧和一定湿度的环境。
6.【答案】C
【知识点】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A、由图乙可知,使用呼吸酶抑制剂后,M细胞数比未使用时少得多,故M细胞吸收葡萄糖需要能量,通过主动转运摄取葡萄糖,A正确;
B、图甲显示M细胞每天摄取葡萄糖的量少于Mc,说明Mc细胞比M细胞消耗的葡萄糖多,代谢更旺盛,Mc细胞呼吸速率比M呼吸速率高,B正确;
C、呼吸酶抑制剂对M细胞的抑制作用更大,而对Mc细胞的抑制作用较小,且呼吸酶抑制剂作用于线粒体内膜,说明呼吸酶抑制剂抑制的是需氧呼吸,进而说明Mc细胞可以更多的利用厌氧呼吸供能,因此实验组Mc细胞呼吸产生乳酸的速率高于M细胞,C错误;
D、图乙中,用作用于线粒体内膜的呼吸酶抑制剂分别处理M和Mc,与对照组(未用抑制剂处理)细胞数的比例Mc高得多,说明呼吸酶抑制剂对M细胞的抑制作用更大,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分析题图:由图甲可知,Mc相对M来说葡萄糖的摄取量多;由图乙可知,M细胞对呼吸酶抑制剂更为敏感。
7.【答案】C
【知识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无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
【解析】【解答】A、由题图曲线可知,加入线粒体后,①过程氧气浓度略有下降,说明在线粒体中进行了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消耗量氧气,A错误;
B、过程②氧气浓度降低的速率较慢,但加入呼吸底物后,过程③氧气浓度的下降速度加快,说明过程②耗氧速率变化的原因是呼吸底物不足,由于线粒体中进行氧化分解的物质是丙酮酸,因此呼吸底物是丙酮酸,B错误;
C、④过程氧气浓度降低的速率较慢,但加入ADP后,⑤过程氧气浓度的下降速度加快,说明两者耗氧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DP含量引起的,C正确;
D、氧气浓度会影响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速率,所以本实验需要考虑因变量氧气浓度的影响,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
类型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必需条件 氧和酶 不需要氧,但必需有酶的催化
场所 细胞质基质(第一阶段)
线粒体(第二和第三阶段) 细胞质基质
物质变化 ①C6H12O6+6O2+6H2O
6CO2+12H2O
②ADP+PiATP ①C6H12O6(葡萄糖)
2C3H6O3(乳酸)+少量能量
②C6H12O6(葡萄糖)
2C2H5OH (酒精)+2CO2+少量能量
③ADP+PiATP
能量释放 产生大量能量 产生少量能量
特点 有机物彻底分解,能量完全释放 有机物氧化没有彻底分解,能量没有完全释放
联系 ①第一阶段完全相同
②实质相同: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2、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1)温度:温度主要影响酶的活性,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呼吸作用增强。(2)O2浓度:在O2浓度为零时,只进行无氧呼吸;O2浓度较低时,既进行有氧呼吸,有进行无氧呼吸;O2浓度将高时,只进行有氧呼吸。(3)CO2浓度:CO2是呼吸作用的产物,从化学平衡的角度分析,CO2浓度增加,呼吸速率下降,CO2浓度过大,会抑制呼吸作用的进行。(4)含水量在一定范围内,水的含量增加,呼吸作用增强。
8.【答案】D
【知识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解析】【解答】A、由于DNP会抑制ATP的合成,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可以合成ATP,故DNP对第一阶段有影响,A错误;
B、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生成的ATP较多,故推测DNP主要在线粒体内膜中发挥作用,B错误;
C、由于DNP会抑制ATP的合成,而钾离子通过主动运输进行保卫细胞,需要消耗能量,故会影响钾离子进入植物的保卫细胞,C错误;
D、正常情况下,葡萄糖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一部分用于合成ATP,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DNP会抑制ATP的合成,故葡萄糖氧化分解时散失的热能会增加,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有氧呼吸全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一分子葡萄糖形成两分子丙酮酸、少量的[]和少量能量,这一阶段不需要氧的参与。第二阶段: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基质中,分解为二氧化碳、大量的[H]和少量能量。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H]和氧气结合,形成水和大量能量,这一阶段需要氧的参与。
由题意可知,2,4二硝基苯酚(DNP)对[H]与氧结合形成水的过程没有影响,但能抑制ATP合成,表明DNP影响线粒体内膜的酶催化形成ATP的过程,能量最终以热能形式散失。
9.【答案】C
【知识点】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
【解析】【解答】A、氧气浓度为0时,细胞不进行有氧呼吸,但是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产生[H],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A正确;
B、由题图可知,氧气浓度低于20%时,30℃、35℃两温度条件下有氧呼吸曲线重合,说明氧气浓度低于20%时,30℃、35℃两温度对有氧呼吸速率影响不大,B正确;
C、由题图可知,20℃、30℃、35℃条件下,30℃条件下氧气充足时有氧呼吸最强,说明有氧呼吸的最适宜温度在20℃~35℃之间,C错误;
D、b、c两点的自变量是温度和氧气浓度,由题图可知,与C点相比,b点温度高、氧气浓度大,有氧呼吸强度大,说明限制c点有氧呼吸速率的因素有氧浓度和温度,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1)温度:温度主要影响酶的活性,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呼吸作用增强。(2)O2浓度:在O2浓度为零时,只进行无氧呼吸;O2浓度较低时,既进行有氧呼吸,有进行无氧呼吸;O2浓度将高时,只进行有氧呼吸。(3)CO2浓度:CO2是呼吸作用的产物,从化学平衡的角度分析,CO2浓度增加,呼吸速率下降,CO2浓度过大,会抑制呼吸作用的进行。(4)含水量在一定范围内,水的含量增加,呼吸作用增强。
10.【答案】C
【知识点】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
【解析】【解答】A、由于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所以科研人员在研究小球藻的呼吸作用时,为了排除光合作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需要将小球藻置于黑暗条件下,A正确;
B、据图分析,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纳米银的浓度和培养时间,B正确;
C、氧气运输是自由扩散,不需要通道蛋白,C错误;
D、本实验设置了浓度为0的空白对照,同一浓度不同时间是自身对照,不同浓度之间是相互对照,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1)温度:温度主要影响酶的活性,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呼吸作用增强。(2)O2浓度:在O2浓度为零时,只进行无氧呼吸;O2浓度较低时,既进行有氧呼吸,有进行无氧呼吸;O2浓度将高时,只进行有氧呼吸。(3)CO2浓度:CO2是呼吸作用的产物,从化学平衡的角度分析,CO2浓度增加,呼吸速率下降,CO2浓度过大,会抑制呼吸作用的进行。(4)含水量在一定范围内,水的含量增加,呼吸作用增强。
实验的自变量是纳米银浓度和培养时间,因变量是小球藻培养液的溶氧量。
11.【答案】D
【知识点】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
【解析】【解答】A、由题图可知,在10℃、20℃和30℃三种温度条件下,10℃时甜玉米的贮藏时间最长,但不能确定该温度就是适合甜玉米种植的最适温度,A错误;
B、甜玉米采摘后的贮藏过程中,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细胞中有机物的含量持续减少,B错误;
C、每一种酶都有其活性最高时的最适温度,超过最适温度后,酶的活性会降低甚至失活,C错误;
D、用薄膜包装玉米,可以减少水分流失,提高二氧化碳含量,降低氧气含量,抑制呼吸作用,延长贮藏时间,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1)温度:温度主要影响酶的活性,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呼吸作用增强。(2)O2浓度:在O2浓度为零时,只进行无氧呼吸;O2浓度较低时,既进行有氧呼吸,有进行无氧呼吸;O2浓度将高时,只进行有氧呼吸。(3)CO2浓度:CO2是呼吸作用的产物,从化学平衡的角度分析,CO2浓度增加,呼吸速率下降,CO2浓度过大,会抑制呼吸作用的进行。(4)含水量在一定范围内,水的含量增加,呼吸作用增强。
由题意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用薄膜包装比不包装贮藏时间要长;在10℃、20℃和30℃条件下,温度越高,贮藏时间越短。
12.【答案】D
【知识点】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
【解析】【解答】A、当氧气浓度为a时,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的量相等,但消耗的葡萄糖不相等,由于1摩尔葡萄糖有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是6摩尔,无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是2摩尔,所用该器官在氧气浓度为a时,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之比是需氧呼吸1:3,A错误;
B、曲线Ⅲ代表的是有氧呼吸,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B错误;
C、曲线Ⅰ表示无氧呼吸与氧气浓度的关系,而酵母菌为兼性厌氧性微生物,因此不能表示酵母菌的需氧呼吸与氧浓度的关系,C错误;
D、分析题图可知,当氧气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完全被抑制,该器官只进行有氧呼吸,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1)温度:温度主要影响酶的活性,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呼吸作用增强。(2)O2浓度:在O2浓度为零时,只进行无氧呼吸;O2浓度较低时,既进行有氧呼吸,有进行无氧呼吸;O2浓度将高时,只进行有氧呼吸。(3)CO2浓度:CO2是呼吸作用的产物,从化学平衡的角度分析,CO2浓度增加,呼吸速率下降,CO2浓度过大,会抑制呼吸作用的进行。(4)含水量在一定范围内,水的含量增加,呼吸作用增强。
高等绿色植物的非绿色器言细胞可以进行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其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由图分析可知,图Ⅰ中曲线表示无氧呼吸,曲线Ⅲ表示有氧呼吸,曲线Ⅱ表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释放二氧化碳的总和。
13.【答案】D
【知识点】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
【解析】【解答】A、荔枝果实呼吸作用分解葡萄糖产生CO2和水,呼吸作用减弱,产生的CO2量可能减少,A正确,不符合题意;
B、荔枝果实的呼吸作用分解葡萄糖产生CO2和水,呼吸作用增强会加快果实对糖的消耗,B正确,不符合题意;
C、低温会降低呼吸酶的活性,使呼吸速率降低,故在低温条件下储藏,可降低荔枝果实的呼吸作用,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细胞衰老的过程,只有部分酶活性会降低,D错误,与题意相符;
故答案为:D。
【分析】1、有氧呼吸的实质是有机物(主要是葡萄糖)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当果实成熟到一定程度时,呼吸速率首先是突然增高,最后又下降,这标志着荔枝果实进入衰老阶段,这个呼吸高峰,便称为呼吸跃变。具有呼吸跃变的跃变型果实有:苹果、香蕉、梨、桃、番木瓜、芒果和鳄梨等;不具呼吸跃变的非跃变型果实有:橙、凤梨、葡萄、草莓和柠檬等。
2、衰老细胞的特征:细胞内水分减少,结果使细胞萎缩,体积变小,细胞新陈代谢速率减慢;衰老的细胞内,有些酶的活性降低;细胞内的色素会随着细胞衰老而逐渐积累;衰老的细胞内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固缩,颜色加深;细胞膜通透性改变。
14.【答案】B
【知识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无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解析】【解答】A、能产生ATP的过程只有①②,③没有ATP产生,A错误;
B、过程①②③都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即细胞溶胶中,B正确;
C、过程①②可以产生少量的 [H],C错误;
D、酒精为小分子,以自由扩散的方式排出肌细胞,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 1、有氧呼吸的过程:
C6H12O6(葡萄糖)+6O2 →6H2O+6CO2
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
反应式:1C6H12O6(葡萄糖) → 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 2ATP)
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
反应式:2C3H4O3(丙酮酸)+6H2O → 20[H]+6CO2+少量能量( 2ATP)
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这一阶段需要氧的参与,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
反应式:24[H]+6O2 → 12H2O+大量能量(34ATP);
2、无氧呼吸的过程:
C6H12O6 → 2C2H5OH(酒精)+2CO2
或者C6H12O6 → 2C3H6O3(乳酸)+能量
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
反应式:1C6H12O6(葡萄糖) → 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 2ATP)
第二阶段:在细胞质基质
反应式:2C3H4O3(丙酮酸)+4[H] → 2C2H5OH(酒精)+2CO2
无氧呼吸过程中只有第一阶段产生能量,第二阶段不产生能量。
15.【答案】B
【知识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无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A、当人体缺氧时,可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提供能量,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题意可知,HIF增加红细胞的数量,而不是在红细胞发挥功能,可能主要作用于造血干细胞,B错误,与题意相符;
C、由题意可知,在低氧时低氧诱导因子(HIF)会大量生成;正常含氧条件下,HIF的生成与降解处于动态平衡,使HIF含量较低,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题意可知,由于低氧诱导因子(HIF)会调节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增加红细胞的数量从而促使机体适应低氧环境,所以可以通过提高HIF的活性可治疗贫血等缺氧性疾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人体无氧呼吸产物是乳酸,并释放少量能量。由题意可知:正常氧气条件下,细胞内的低氧诱导因子(HIF)会被蛋白酶体降解,HIF的生成与降解处于动态平衡,使HIF含量较低;低氧环境下,低氧诱导因子(HIF)会大量生成,调节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可能主要与作用于造血干细胞,来增加红细胞的数量,从而促使机体适应低氧环境。
16.【答案】D
【知识点】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
【解析】【解答】A、A点时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CO2量相等,有氧呼吸CO2的释放量等于O2消耗量,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量是消耗的氧气量的2倍,因此A氧浓度条件下该植物器官的呼吸熵为2,A正确;
B、呼吸熵=(无氧呼吸产生CO2量+有氧呼吸产生CO2量)/O2消耗量。氧浓度从0到C的范围内无氧呼吸产生CO2量一直在下降,有氧呼吸产生CO2量等于O2消耗量,因此该区间内该植物器官的呼吸熵一直在下降,B正确;
C、CE段只发生有氧呼吸,呼吸熵一直为1,C正确;
D、当CO2总释放量为一个确定的值N时,在不同氧浓度条件下可能对应两个不同的葡萄糖消耗量,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1)温度:温度主要影响酶的活性,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呼吸作用增强。(2)O2浓度:在O2浓度为零时,只进行无氧呼吸;O2浓度较低时,既进行有氧呼吸,有进行无氧呼吸;O2浓度将高时,只进行有氧呼吸。(3)CO2浓度:CO2是呼吸作用的产物,从化学平衡的角度分析,CO2浓度增加,呼吸速率下降,CO2浓度过大,会抑制呼吸作用的进行。(4)含水量在一定范围内,水的含量增加,呼吸作用增强。
由图可知:氧浓度从0到C的范围内,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在增强,无氧呼吸在减弱,呼吸嫡一直在下降;氧浓度从C点以后,该器官只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量等于O2消耗量,呼吸熵一直为1。
17.【答案】(1)葡萄糖;三;线粒体;丙酮酸;二;三;三;与NADH结合生成H2O,产生大量的能量
(2)有氧
(3)无氧
(4)有氧呼吸微弱,而无氧呼吸受到抑制
(5)BC;无氧条件下,白菜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对细胞产生毒害,导致白菜腐烂
【知识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无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
【解析】【解答】(1)有氧呼吸是从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开始的,全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主要场所是线粒体。进入线粒体的底物是丙酮酸,丙酮酸释放的CO2是在第二阶段产生的;H2O是在第三阶段形成的;产生能量最多的是第三阶段。有氧呼吸中O2的作用是与NADH结合生成H2O,产生大量的能量。
(2)AB段O2消耗量很大,CO2上升也很快,该阶段白菜在进行有氧呼吸。
(3)CD段O2的浓度接近零,而CO2仍在上升,该阶段白菜在进行无氧呼吸。
(4)BC段O2浓度已很低,CO2浓度几乎不上升,原因是有氧呼吸微弱,而无氧呼吸又受抑制。
(5)AB段和CD段的二氧化碳浓度都升高较快,只有BC段二氧化碳浓度几乎不上升,因此要较长时间贮藏大白菜,应把地窖里的O2浓度控制在BC段范围内;若将地窖完全封闭,隔绝空气,则大白菜将会进行无氧呼吸而不断积累酒精,进而因酒精中毒而腐烂。
【分析】1、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
类型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必需条件 氧和酶 不需要氧,但必需有酶的催化
场所 细胞质基质(第一阶段)
线粒体(第二和第三阶段) 细胞质基质
物质变化 ①C6H12O6+6O2+6H2O
6CO2+12H2O
②ADP+PiATP ①C6H12O6(葡萄糖)
2C3H6O3(乳酸)+少量能量
②C6H12O6(葡萄糖)
2C2H5OH (酒精)+2CO2+少量能量
③ADP+PiATP
能量释放 产生大量能量 产生少量能量
特点 有机物彻底分解,能量完全释放 有机物氧化没有彻底分解,能量没有完全释放
联系 ①第一阶段完全相同
②实质相同: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2、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1)温度:温度主要影响酶的活性,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呼吸作用增强。(2)O2浓度:在O2浓度为零时,只进行无氧呼吸;O2浓度较低时,既进行有氧呼吸,有进行无氧呼吸;O2浓度将高时,只进行有氧呼吸。(3)CO2浓度:CO2是呼吸作用的产物,从化学平衡的角度分析,CO2浓度增加,呼吸速率下降,CO2浓度过大,会抑制呼吸作用的进行。(4)含水量在一定范围内,水的含量增加,呼吸作用增强。
3、真正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3、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1)种植农作物时,疏松土壤能促进根细胞有氧呼吸,有利于根细胞对矿质离子的主动吸收。(2)利用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的原理酿酒,利用其发酵产生二氧化碳的原理制作面包、馒头。(3)利用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的原理制作酸奶、泡菜。(4)稻田中定期排水可防止水稻因缺氧而变黑、腐烂。(5)皮肤破损较深或被锈钉扎伤后,破伤风芽孢杆菌容易大量繁殖,引起破伤风。(6)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是不致因剧烈运动导致氧的不足,使肌细胞因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引起肌肉酸胀乏力。(7)粮食要在低温、低氧、干燥的环境中保存。(8)果蔬、鲜花的保鲜要在低温、低氧、适宜湿度的条件下保存。
18.【答案】(1)细胞质基质;酒精
(2)①③④;①②
(3)0.85
(4)等量煮沸死亡的小麦种子;等量的蒸馏水
【知识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无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
【解析】【解答】(1)通过分析可知,①②表示无氧呼吸过程,发生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因此催化过程①②的酶存在于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无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氧化分解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而物质B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产物,故物质B是二氧化碳,物质E是酒精。
(2)图2装置中的KOH的作用是吸收CO2,乙装置中墨滴的移动距离代表种子萌发过程中消耗氧气的量,甲装置中放置的是清水,不吸收二氧化碳,若墨滴不动,说明产生的二氧化碳量正好与消耗的氧气量相等。在25℃下经10min观察墨滴的移动情况。小麦种子只以糖类为呼吸底物,如发现甲装置中墨滴不移,说明小麦种子没有进行无氧呼吸,乙装置中墨滴左移,说明消耗了氧气,因此10min内小麦种子只进行了有氧呼吸,即发生了图1中①③④过程;如发现甲装置中墨滴右移,说明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大于消耗的氧气量或不消耗氧气但产生了二氧化碳,乙装置中墨滴不动,说明没有消耗氧气,没有进行有氧呼吸,因此10min内小麦种子只进行了无氧呼吸,即发生了图1中①②过程。
(3)实际上小麦种子的呼吸底物除了糖类外,还有脂肪等,在25℃下10min内,如果甲装置中墨滴左移15mm,说明氧气消耗量比二氧化碳产生量多15mm,乙装置中墨滴左移100mm,说明氧气消耗量为100,故二氧化碳产生量为100-15=85mm,所以萌发小麦种子的呼吸商是85÷100=0.85。
(4)环境因素也会引起液滴的移动,因此为了校正误差,需设置对照装置,即大试管和小烧杯中应分别放入等量的煮沸杀死的小麦种子、蒸馏水,其他条件同实验组。
【分析】1、分析图1可知:A是丙酮酸,B是二氧化碳,C是还原性氢,D是氧气,E是酒精;①是呼吸作用第一阶段,②是无氧呼吸第二阶段,④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③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2、分析图2,KOH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气体。甲装置测得是种子吸收氧气和释放二氧化碳的差值,乙装置测的是种子呼吸作用吸收氧气的体积,如发现发现甲装置中墨滴右移,乙装置中墨滴不动,说明只进行无氧呼吸,呼吸商(RQ)指单位时间内进行呼吸作用的生物释放二氧化碳量与吸收氧气量的比值。对照实验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因此装置的大试管和小烧杯中应分别放入煮熟杀死的种子
19.【答案】(1)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
(2)无氧呼吸强度随氧气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弱
(3)B;D
(4)氧气浓度逐渐升高到5%时,无氧呼吸逐渐被抑制,而有氧呼吸仍十分微弱
(5)不同氧浓度下的无氧呼吸强度 (或)CO2释放量与O2的消耗量之差
(6)1.5
(7)5%
【知识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无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
【解析】【解答】(1)在O2浓度为零时只进行无氧呼吸;O2浓度为10%以下,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O2浓度为10%以上的C点以后,只进行有氧呼吸。(2)由图可知,随着氧浓度的增加,无氧呼吸逐渐被抑制。(3)B点时二氧化碳的释放量表现为最低,则有机物的分解量最少,即呼吸作用最弱,此时无氧呼吸得到了的抑制而有氧呼吸还很弱;C点时两曲线重合,氧气的吸收量等于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则说明只进行有氧呼吸,而无氧呼吸受到了完全的抑制。故答案为:BD。(4)AB段由于氧浓度低,氧气浓度逐渐升高到5%时,有氧呼吸弱,同时无氧呼吸随着氧浓度的增加逐渐被抑制,故细胞呼吸强度弱,二氧化碳释放量减少。(5)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二氧化碳总释放量与氧气吸收量的差值,即无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故它可代表无氧呼吸的强度。(6)当外界氧的浓度为4%-5%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为X,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Y,由题意可得关系式:①2X+6Y=0.6,6Y=0.4,解得:X∶Y=1.5。(7)从图中看出当氧气浓度在5%时,释放的CO2量最少,则呼吸强度最低,所以应该使氧浓度保持在5%。
【分析/1、植物细胞呼吸曲线图分析:
图中各点表示的生物学意义
Q点:不耗O2,产生CO2 只进行无氧呼吸;
P点:耗O2量=产生CO2量 只进行有氧呼吸;
QP段(不包含Q、P点):产生CO2量>耗O2量 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R点:产生CO2最少 组织细胞呼吸最弱点。
2、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1)对有氧呼吸原理的应用
①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使细胞进行有氧呼吸,避免肌细胞产生大量乳酸。
②稻田定期排水有利于根系有氧呼吸,防止幼根因缺氧变黑、腐烂。
③利用淀粉、醋酸菌或谷氨酸棒状杆菌可以生产食醋或味精。
(2)对无氧呼吸原理的应用
①利用粮食通过酵母菌发酵可以生产各种酒。
②破伤风芽孢杆菌可通过无氧呼吸进行大量繁殖,包扎伤口应选用透气的敷料,抑制破伤风芽孢杆菌的无氧呼吸;较深的伤口需及时清理、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等。
1 / 1高中生物2019人教版必修一5.3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 第二课时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1高一下·浙江期中)巴斯德发现,利用酵母菌酿酒的时候,如果发酵容器存在氧气,会导致酒精产生停止,这就是所谓的巴斯德效应。直接决定“巴斯德效应”发生与否的反应及其场所是(  )
A.酒精+O2→丙酮酸 细胞溶胶
B.丙酮酸+O2→CO2 线粒体基质
C.丙酮酸→CO2+[H] 线粒体基质
D.[H]+O2→H2O 线粒体内膜
【答案】D
【知识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解析】【解答】A、酵母菌在无氧下在细胞质基质将葡萄糖分解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如无氧呼吸混入氧气,则无氧呼吸受到抑制。酒精被氧气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和水,A错误。
B、丙酮酸在线粒体基质与[H]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B错误。
C、丙酮酸在无氧条件下,在细胞质基质可以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C错误。
D、有氧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H]与氧气反应生成水,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细胞呼吸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C6H12O6→ C3H4O3+4 [H] 细胞质基质 ,
第二阶段 C3H4O3+6O2→ 20 [H] +6CO2 线粒体基质,
第三阶段 24[H]+6O2→ 12H2O 线粒体内膜。
无氧呼吸包括酒精发酵型无氧呼吸和乳酸发酵型无氧呼吸 ,场所在细胞质基质。
2.(2021高一上·房山期末)细胞内糖分解代谢过程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细胞内能完成①②过程和①③过程
B.真核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能进行过程①和②
C.动物细胞内,过程②比过程①释放的能量多
D.乳酸菌细胞内,过程③无CO2产生
【答案】B
【知识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无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解析】【解答】A、人体细胞内无氧呼吸是①③过程,人体细胞内有氧呼吸是①②过程,A正确;
B、真核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能进行过程①③④,真核细胞中过程②只能发生在线粒体中,B错误;
C、过程①是有氧呼吸第一阶段,过程②表示有氧呼吸二、三两个阶段,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产生能量最多,C正确;
D、乳酸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将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和[H],第二阶段又将丙酮酸和[H]转化成乳酸,无CO2产生,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题图表示细胞内糖分解代谢过程,其中①是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②是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③是无氧呼吸生成乳酸的第二阶段,④是无氧呼吸生成酒精的第二阶段。据此答题。
3.(2021高二下·前郭期末)细胞呼吸的原理在生活和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皮肤破损较深,破伤风芽胞杆菌容易大量繁殖
B.酒和醋的制作过程都是利用微生物无氧呼吸的原理
C.低温和低氧环境可以减弱粮食的呼吸作用,有利于粮食储存
D.中耕松土、适时排水能促进作物根系的有氧呼吸,利于植物的生长
【答案】B
【知识点】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破伤风杆菌是厌氧型微生物,皮肤破损较深,感染的破伤风杆菌容易大量繁殖,A正确;醋的制作过程利用的是醋酸菌的有氧呼吸,B错误;低温条件下酶活性降低,低氧条件下,有氧呼吸较弱,无氧呼吸受到抑制,细胞呼吸的作用强度均较低,有机物消耗少,有利于粮食的储存,C正确;中耕松土、适时排水,能促进作物根系进行有氧呼吸,降低无氧呼吸,利于植物的生长,D正确。
【分析】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1)种植农作物时,疏松土壤能促进根细胞有氧呼吸,有利于根细胞对矿质离子的主动吸收。2)利用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的原理酿酒,利用其发酵产生二氧化碳的原理制作面包、馒头。3)利用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的原理制作酸奶、泡菜。4)稻田中定期排水可防止水稻因缺氧而变黑、腐烂。5)皮肤破损较深或被锈钉扎伤后,破伤风芽孢杆菌容易大量繁殖,引起破伤风。6)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是不致因剧烈运动导致氧的不足,使肌细胞因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引起肌肉酸胀乏力。7)粮食要在低温、低氧、干燥的环境中保存。8)果蔬、鲜花的保鲜要在低温、低氧、适宜湿度的条件下保存。
4.(2021高一下·深圳期末)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到低压、缺氧的高原旅游,有的会出现头痛、呼吸困难等 “高原反应”现象,适应一段时间后又基本恢复正常。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出现高原反应的本质是缺少主要的能源物质,提供的能量少
B.适应一段时间后,人体内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会增加
C.低压、缺氧的环境使人体由有氧呼吸为主转为无氧呼吸为主
D.高原低压、缺氧环境,导致人体造血干细胞的细胞贮存周期延长
【答案】B
【知识点】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
【解析】【解答】A、出现高原反应的原因是氧气的供应不足,导致能量提供减少,A错误,不符合题意;
B、适应一段时间后,人体内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会增加,以满足氧气供应的需要,B正确;
C、低压、缺氧的环境,人体只进行无氧呼吸,C错误,不符合题意;
D、高原低压、缺氧环境,导致人体造血干细胞的细胞贮存周期缩短,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
类型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必需条件 氧和酶 不需要氧,但必需有酶的催化
场所 细胞质基质(第一阶段)
线粒体(第二和第三阶段) 细胞质基质
物质变化 ①C6H12O6+6O2+6H2O
6CO2+12H2O
②ADP+PiATP ①C6H12O6(葡萄糖)
2C3H6O3(乳酸)+少量能量
②C6H12O6(葡萄糖)
2C2H5OH (酒精)+2CO2+少量能量
③ADP+PiATP
能量释放 产生大量能量 产生少量能量
特点 有机物彻底分解,能量完全释放 有机物氧化没有彻底分解,能量没有完全释放
联系 ①第一阶段完全相同
②实质相同: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5.(2021高一下·深圳期末)某同学将采摘后的苹果放入保鲜袋内冷藏,并控制袋内 的浓度为1.6%。下列预期与做法不符的是(  )
A.抑制无氧呼吸 B.抑制有氧呼吸
C.避免酶的失活 D.降低细胞代谢
【答案】C
【知识点】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A、控制袋内O2的体积分数为1.6%是低氧条件,可抑制无氧呼吸,也抑制了有氧呼吸,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控制袋内O2的体积分数为1.6%,有氧呼吸的速率低,也抑制了有氧呼吸,B正确,不符合题意;
C、O2的体积分数不影响酶的活性,C错误,与题意相符;
D、控制袋内O2的体积分数为1.6%,氧气抑制了无氧呼吸,而氧气含量较低,有氧呼吸速率慢,消耗有机物少,利于水果保存,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主要有温度、氧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氮气浓度等)、水分等,在保持食品时,要抑制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所以水果蔬菜保存需要低温、低氧和一定湿度的环境。
6.(2021高二下·温州期末)为了研究人体不同细胞(M和Mc)摄入和消耗葡葡糖的情况,研究人员作了相关实验,得到如图甲(正常情况下M和Mc葡萄糖摄取情况)和乙结果(呼吸酶抑制剂能抑制线粒体内膜的呼吸酶,对照组未用抑制剂处理)。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M细胞通过主动转运吸收葡萄糖
B.Mc细胞呼吸速率比M呼吸速率高
C.图乙情况下Mc细胞产生乳酸的速率低于M细胞
D.呼吸酶抑制剂对M细胞的抑制作用更大
【答案】C
【知识点】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A、由图乙可知,使用呼吸酶抑制剂后,M细胞数比未使用时少得多,故M细胞吸收葡萄糖需要能量,通过主动转运摄取葡萄糖,A正确;
B、图甲显示M细胞每天摄取葡萄糖的量少于Mc,说明Mc细胞比M细胞消耗的葡萄糖多,代谢更旺盛,Mc细胞呼吸速率比M呼吸速率高,B正确;
C、呼吸酶抑制剂对M细胞的抑制作用更大,而对Mc细胞的抑制作用较小,且呼吸酶抑制剂作用于线粒体内膜,说明呼吸酶抑制剂抑制的是需氧呼吸,进而说明Mc细胞可以更多的利用厌氧呼吸供能,因此实验组Mc细胞呼吸产生乳酸的速率高于M细胞,C错误;
D、图乙中,用作用于线粒体内膜的呼吸酶抑制剂分别处理M和Mc,与对照组(未用抑制剂处理)细胞数的比例Mc高得多,说明呼吸酶抑制剂对M细胞的抑制作用更大,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分析题图:由图甲可知,Mc相对M来说葡萄糖的摄取量多;由图乙可知,M细胞对呼吸酶抑制剂更为敏感。
7.研究影响豌豆幼苗细胞线粒体耗氧速率的因素,按图示顺序依次向测定仪中加入线粒体及相应物质,测定氧气浓度的变化,结果如图(注:图中呼吸底物是指在呼吸过程中被氧化的物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过程①没有进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B.过程②耗氧速率比③慢的主要原因是呼吸底物葡萄糖不足
C.过程④耗氧速率降低和过程⑤耗氧速率加快的主要原因都是由ADP含量变化引起
D.对本实验数据的分析,不需要考虑因变量氧气浓度的影响
【答案】C
【知识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无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
【解析】【解答】A、由题图曲线可知,加入线粒体后,①过程氧气浓度略有下降,说明在线粒体中进行了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消耗量氧气,A错误;
B、过程②氧气浓度降低的速率较慢,但加入呼吸底物后,过程③氧气浓度的下降速度加快,说明过程②耗氧速率变化的原因是呼吸底物不足,由于线粒体中进行氧化分解的物质是丙酮酸,因此呼吸底物是丙酮酸,B错误;
C、④过程氧气浓度降低的速率较慢,但加入ADP后,⑤过程氧气浓度的下降速度加快,说明两者耗氧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DP含量引起的,C正确;
D、氧气浓度会影响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速率,所以本实验需要考虑因变量氧气浓度的影响,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
类型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必需条件 氧和酶 不需要氧,但必需有酶的催化
场所 细胞质基质(第一阶段)
线粒体(第二和第三阶段) 细胞质基质
物质变化 ①C6H12O6+6O2+6H2O
6CO2+12H2O
②ADP+PiATP ①C6H12O6(葡萄糖)
2C3H6O3(乳酸)+少量能量
②C6H12O6(葡萄糖)
2C2H5OH (酒精)+2CO2+少量能量
③ADP+PiATP
能量释放 产生大量能量 产生少量能量
特点 有机物彻底分解,能量完全释放 有机物氧化没有彻底分解,能量没有完全释放
联系 ①第一阶段完全相同
②实质相同: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2、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1)温度:温度主要影响酶的活性,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呼吸作用增强。(2)O2浓度:在O2浓度为零时,只进行无氧呼吸;O2浓度较低时,既进行有氧呼吸,有进行无氧呼吸;O2浓度将高时,只进行有氧呼吸。(3)CO2浓度:CO2是呼吸作用的产物,从化学平衡的角度分析,CO2浓度增加,呼吸速率下降,CO2浓度过大,会抑制呼吸作用的进行。(4)含水量在一定范围内,水的含量增加,呼吸作用增强。
8.在细胞有氧呼吸过程中,2,4-二硝基苯酚(DNP)能抑制 ATP 合成过程,但对水的生成没有影响。据此推测,DNP 起作用时(  )
A.不会影响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
B.主要在线粒体基质中发挥作用
C.不会影响K+进入植物的保卫细胞
D.葡萄糖氧化分解时散失的热能增加
【答案】D
【知识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解析】【解答】A、由于DNP会抑制ATP的合成,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可以合成ATP,故DNP对第一阶段有影响,A错误;
B、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生成的ATP较多,故推测DNP主要在线粒体内膜中发挥作用,B错误;
C、由于DNP会抑制ATP的合成,而钾离子通过主动运输进行保卫细胞,需要消耗能量,故会影响钾离子进入植物的保卫细胞,C错误;
D、正常情况下,葡萄糖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一部分用于合成ATP,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DNP会抑制ATP的合成,故葡萄糖氧化分解时散失的热能会增加,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有氧呼吸全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一分子葡萄糖形成两分子丙酮酸、少量的[]和少量能量,这一阶段不需要氧的参与。第二阶段: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基质中,分解为二氧化碳、大量的[H]和少量能量。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H]和氧气结合,形成水和大量能量,这一阶段需要氧的参与。
由题意可知,2,4二硝基苯酚(DNP)对[H]与氧结合形成水的过程没有影响,但能抑制ATP合成,表明DNP影响线粒体内膜的酶催化形成ATP的过程,能量最终以热能形式散失。
9.如图表示氧浓度和温度对洋葱根尖细胞有氧呼吸速率的影响,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氧浓度为0时,细胞中合成ATP的场所只有细胞质基质
B.氧浓度低于20%时,30℃、35℃两温度对有氧呼吸速率影响不大
C.细胞有氧呼吸的最适温度位于30℃和35℃之间
D.与b点相比,限制c点有氧呼吸速率的因素有温度和氧浓度
【答案】C
【知识点】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
【解析】【解答】A、氧气浓度为0时,细胞不进行有氧呼吸,但是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产生[H],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A正确;
B、由题图可知,氧气浓度低于20%时,30℃、35℃两温度条件下有氧呼吸曲线重合,说明氧气浓度低于20%时,30℃、35℃两温度对有氧呼吸速率影响不大,B正确;
C、由题图可知,20℃、30℃、35℃条件下,30℃条件下氧气充足时有氧呼吸最强,说明有氧呼吸的最适宜温度在20℃~35℃之间,C错误;
D、b、c两点的自变量是温度和氧气浓度,由题图可知,与C点相比,b点温度高、氧气浓度大,有氧呼吸强度大,说明限制c点有氧呼吸速率的因素有氧浓度和温度,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1)温度:温度主要影响酶的活性,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呼吸作用增强。(2)O2浓度:在O2浓度为零时,只进行无氧呼吸;O2浓度较低时,既进行有氧呼吸,有进行无氧呼吸;O2浓度将高时,只进行有氧呼吸。(3)CO2浓度:CO2是呼吸作用的产物,从化学平衡的角度分析,CO2浓度增加,呼吸速率下降,CO2浓度过大,会抑制呼吸作用的进行。(4)含水量在一定范围内,水的含量增加,呼吸作用增强。
10.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浓度纳米银对小球藻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关于此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各组实验均需要将小球藻置于黑暗条件下进行
B.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纳米银的浓度和培养时间
C.纳米银可能与膜上的通道蛋白结合,抑制了氧气的吸收
D.本实验设置有空白对照、自身对照和相互对照
【答案】C
【知识点】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
【解析】【解答】A、由于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所以科研人员在研究小球藻的呼吸作用时,为了排除光合作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需要将小球藻置于黑暗条件下,A正确;
B、据图分析,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纳米银的浓度和培养时间,B正确;
C、氧气运输是自由扩散,不需要通道蛋白,C错误;
D、本实验设置了浓度为0的空白对照,同一浓度不同时间是自身对照,不同浓度之间是相互对照,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1)温度:温度主要影响酶的活性,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呼吸作用增强。(2)O2浓度:在O2浓度为零时,只进行无氧呼吸;O2浓度较低时,既进行有氧呼吸,有进行无氧呼吸;O2浓度将高时,只进行有氧呼吸。(3)CO2浓度:CO2是呼吸作用的产物,从化学平衡的角度分析,CO2浓度增加,呼吸速率下降,CO2浓度过大,会抑制呼吸作用的进行。(4)含水量在一定范围内,水的含量增加,呼吸作用增强。
实验的自变量是纳米银浓度和培养时间,因变量是小球藻培养液的溶氧量。
11.为了延长采摘后甜玉米的贮存时间,某兴趣小组探究了薄膜包装和温度对甜玉米贮藏时间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根据结果推断,10℃是最适合甜玉米种植的温度
B.贮藏过程中,甜玉米细胞中有机物的含量先增加后减少
C.由结果可知,温度越高甜玉米细胞中呼吸酶的活性越高
D.薄膜包装下玉米的贮藏时间延长,可能与水分和CO2有关
【答案】D
【知识点】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
【解析】【解答】A、由题图可知,在10℃、20℃和30℃三种温度条件下,10℃时甜玉米的贮藏时间最长,但不能确定该温度就是适合甜玉米种植的最适温度,A错误;
B、甜玉米采摘后的贮藏过程中,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细胞中有机物的含量持续减少,B错误;
C、每一种酶都有其活性最高时的最适温度,超过最适温度后,酶的活性会降低甚至失活,C错误;
D、用薄膜包装玉米,可以减少水分流失,提高二氧化碳含量,降低氧气含量,抑制呼吸作用,延长贮藏时间,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1)温度:温度主要影响酶的活性,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呼吸作用增强。(2)O2浓度:在O2浓度为零时,只进行无氧呼吸;O2浓度较低时,既进行有氧呼吸,有进行无氧呼吸;O2浓度将高时,只进行有氧呼吸。(3)CO2浓度:CO2是呼吸作用的产物,从化学平衡的角度分析,CO2浓度增加,呼吸速率下降,CO2浓度过大,会抑制呼吸作用的进行。(4)含水量在一定范围内,水的含量增加,呼吸作用增强。
由题意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用薄膜包装比不包装贮藏时间要长;在10℃、20℃和30℃条件下,温度越高,贮藏时间越短。
12.下图表示某高等植物的非绿色器官细胞呼吸与氧浓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当氧气浓度为a时,该器官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数量相等
B.曲线Ⅲ中,该器官细胞呼吸发生的场所是线粒体
C.曲线Ⅰ也可以表示酵母菌的细胞呼吸与氧浓度的关系
D.当氧气浓度为b时该器官只进行有氧呼吸
【答案】D
【知识点】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
【解析】【解答】A、当氧气浓度为a时,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的量相等,但消耗的葡萄糖不相等,由于1摩尔葡萄糖有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是6摩尔,无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是2摩尔,所用该器官在氧气浓度为a时,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之比是需氧呼吸1:3,A错误;
B、曲线Ⅲ代表的是有氧呼吸,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B错误;
C、曲线Ⅰ表示无氧呼吸与氧气浓度的关系,而酵母菌为兼性厌氧性微生物,因此不能表示酵母菌的需氧呼吸与氧浓度的关系,C错误;
D、分析题图可知,当氧气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完全被抑制,该器官只进行有氧呼吸,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1)温度:温度主要影响酶的活性,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呼吸作用增强。(2)O2浓度:在O2浓度为零时,只进行无氧呼吸;O2浓度较低时,既进行有氧呼吸,有进行无氧呼吸;O2浓度将高时,只进行有氧呼吸。(3)CO2浓度:CO2是呼吸作用的产物,从化学平衡的角度分析,CO2浓度增加,呼吸速率下降,CO2浓度过大,会抑制呼吸作用的进行。(4)含水量在一定范围内,水的含量增加,呼吸作用增强。
高等绿色植物的非绿色器言细胞可以进行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其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由图分析可知,图Ⅰ中曲线表示无氧呼吸,曲线Ⅲ表示有氧呼吸,曲线Ⅱ表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释放二氧化碳的总和。
13.(2021高一下·电白期中)荔枝果实成熟到一定程度,其呼吸作用突然增强,然后又突然减弱,这标志着荔枝果实进入衰老阶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荔枝果实呼吸作用减弱,产生的CO2量减少
B.荔枝果实的呼吸作用增强,会加快果实内糖的消耗
C.在低温条件下储藏,可降低荔枝果实的呼吸作用
D.荔枝果实衰老后,细胞内所有酶的活性会降低
【答案】D
【知识点】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
【解析】【解答】A、荔枝果实呼吸作用分解葡萄糖产生CO2和水,呼吸作用减弱,产生的CO2量可能减少,A正确,不符合题意;
B、荔枝果实的呼吸作用分解葡萄糖产生CO2和水,呼吸作用增强会加快果实对糖的消耗,B正确,不符合题意;
C、低温会降低呼吸酶的活性,使呼吸速率降低,故在低温条件下储藏,可降低荔枝果实的呼吸作用,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细胞衰老的过程,只有部分酶活性会降低,D错误,与题意相符;
故答案为:D。
【分析】1、有氧呼吸的实质是有机物(主要是葡萄糖)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当果实成熟到一定程度时,呼吸速率首先是突然增高,最后又下降,这标志着荔枝果实进入衰老阶段,这个呼吸高峰,便称为呼吸跃变。具有呼吸跃变的跃变型果实有:苹果、香蕉、梨、桃、番木瓜、芒果和鳄梨等;不具呼吸跃变的非跃变型果实有:橙、凤梨、葡萄、草莓和柠檬等。
2、衰老细胞的特征:细胞内水分减少,结果使细胞萎缩,体积变小,细胞新陈代谢速率减慢;衰老的细胞内,有些酶的活性降低;细胞内的色素会随着细胞衰老而逐渐积累;衰老的细胞内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固缩,颜色加深;细胞膜通透性改变。
14.(2021高一上·营口期末)研究人员发现北欧鲫鱼在缺氧条件下体内存在如下代谢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②③均能产生少量的ATP
B.过程①②③均发生在细胞溶胶
C.过程①②③均能产生少量的 [H]
D.酒精以主动转运的方式排出肌细胞
【答案】B
【知识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无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解析】【解答】A、能产生ATP的过程只有①②,③没有ATP产生,A错误;
B、过程①②③都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即细胞溶胶中,B正确;
C、过程①②可以产生少量的 [H],C错误;
D、酒精为小分子,以自由扩散的方式排出肌细胞,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 1、有氧呼吸的过程:
C6H12O6(葡萄糖)+6O2 →6H2O+6CO2
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
反应式:1C6H12O6(葡萄糖) → 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 2ATP)
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
反应式:2C3H4O3(丙酮酸)+6H2O → 20[H]+6CO2+少量能量( 2ATP)
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这一阶段需要氧的参与,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
反应式:24[H]+6O2 → 12H2O+大量能量(34ATP);
2、无氧呼吸的过程:
C6H12O6 → 2C2H5OH(酒精)+2CO2
或者C6H12O6 → 2C3H6O3(乳酸)+能量
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
反应式:1C6H12O6(葡萄糖) → 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 2ATP)
第二阶段:在细胞质基质
反应式:2C3H4O3(丙酮酸)+4[H] → 2C2H5OH(酒精)+2CO2
无氧呼吸过程中只有第一阶段产生能量,第二阶段不产生能量。
15.(2021高二下·南昌期末)2019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三位发现细胞感知和适应氧气供应机制的科学家。研究发现在体内氧含量降低时,低氧诱导因子(HIF)会大量生成,调节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增加红细胞的数量从而促使机体适应低氧环境,而在正常的含氧条件下,细胞内的 HIF 会被蛋白酶体降解。不正确的是(  )
A. 人体缺氧时,可进行无氧呼吸提供能量
B.低氧环境下, HIF 在红细胞中发挥功能,有利于氧气的运输
C.正常含氧条件下,HIF 的生成与降解处于动态平衡,HIF 含量较低
D.通过提高 HIF 的活性可治疗贫血等缺氧性疾病
【答案】B
【知识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无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A、当人体缺氧时,可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提供能量,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题意可知,HIF增加红细胞的数量,而不是在红细胞发挥功能,可能主要作用于造血干细胞,B错误,与题意相符;
C、由题意可知,在低氧时低氧诱导因子(HIF)会大量生成;正常含氧条件下,HIF的生成与降解处于动态平衡,使HIF含量较低,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题意可知,由于低氧诱导因子(HIF)会调节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增加红细胞的数量从而促使机体适应低氧环境,所以可以通过提高HIF的活性可治疗贫血等缺氧性疾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人体无氧呼吸产物是乳酸,并释放少量能量。由题意可知:正常氧气条件下,细胞内的低氧诱导因子(HIF)会被蛋白酶体降解,HIF的生成与降解处于动态平衡,使HIF含量较低;低氧环境下,低氧诱导因子(HIF)会大量生成,调节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可能主要与作用于造血干细胞,来增加红细胞的数量,从而促使机体适应低氧环境。
16.如图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O2浓度下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CO2的释放量变化曲线(呼吸底物为葡萄糖)。呼吸熵是指单位时间内进行细胞呼吸的生物释放CO2量与吸收O2量的比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氧浓度条件下该植物器官的呼吸熵为2
B.氧浓度从0到C的范围内该植物器官的呼吸熵一直在下降
C.CE段呼吸熵一直不变
D.当CO2总释放量为一个确定的值N时,其只对应一个唯一的葡萄糖消耗量
【答案】D
【知识点】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
【解析】【解答】A、A点时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CO2量相等,有氧呼吸CO2的释放量等于O2消耗量,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量是消耗的氧气量的2倍,因此A氧浓度条件下该植物器官的呼吸熵为2,A正确;
B、呼吸熵=(无氧呼吸产生CO2量+有氧呼吸产生CO2量)/O2消耗量。氧浓度从0到C的范围内无氧呼吸产生CO2量一直在下降,有氧呼吸产生CO2量等于O2消耗量,因此该区间内该植物器官的呼吸熵一直在下降,B正确;
C、CE段只发生有氧呼吸,呼吸熵一直为1,C正确;
D、当CO2总释放量为一个确定的值N时,在不同氧浓度条件下可能对应两个不同的葡萄糖消耗量,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1)温度:温度主要影响酶的活性,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呼吸作用增强。(2)O2浓度:在O2浓度为零时,只进行无氧呼吸;O2浓度较低时,既进行有氧呼吸,有进行无氧呼吸;O2浓度将高时,只进行有氧呼吸。(3)CO2浓度:CO2是呼吸作用的产物,从化学平衡的角度分析,CO2浓度增加,呼吸速率下降,CO2浓度过大,会抑制呼吸作用的进行。(4)含水量在一定范围内,水的含量增加,呼吸作用增强。
由图可知:氧浓度从0到C的范围内,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在增强,无氧呼吸在减弱,呼吸嫡一直在下降;氧浓度从C点以后,该器官只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量等于O2消耗量,呼吸熵一直为1。
二、综合题
17.如图表示北方一个储藏白菜的地窖中,随着O2的消耗,CO2浓度的变化情况,据此分析回答问题:
(1)有氧呼吸是从   的氧化分解开始的,全过程分为   个阶段,主要场所是   ,进入该场所的底物是   释放的CO2是在第   阶段产生的;H2O是在第   阶段形成的;产生能量最多的是第   阶段。有氧呼吸中O2的作用是   
(2)AB段O2消耗量很大,CO2浓度上升也很快,白菜在进行   呼吸。
(3)CD段O2的浓度接近0,而CO2浓度仍在上升,白菜主要在进行   呼吸。
(4)BC段O2浓度已很低,CO2浓度几乎不上升,原因是   
(5)较长时间储藏白菜应把地窖里的O2浓度控制在   段范围内,若将地窖完全封闭,隔绝空气,则白菜将会腐烂,主要原因是   
【答案】(1)葡萄糖;三;线粒体;丙酮酸;二;三;三;与NADH结合生成H2O,产生大量的能量
(2)有氧
(3)无氧
(4)有氧呼吸微弱,而无氧呼吸受到抑制
(5)BC;无氧条件下,白菜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对细胞产生毒害,导致白菜腐烂
【知识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无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
【解析】【解答】(1)有氧呼吸是从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开始的,全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主要场所是线粒体。进入线粒体的底物是丙酮酸,丙酮酸释放的CO2是在第二阶段产生的;H2O是在第三阶段形成的;产生能量最多的是第三阶段。有氧呼吸中O2的作用是与NADH结合生成H2O,产生大量的能量。
(2)AB段O2消耗量很大,CO2上升也很快,该阶段白菜在进行有氧呼吸。
(3)CD段O2的浓度接近零,而CO2仍在上升,该阶段白菜在进行无氧呼吸。
(4)BC段O2浓度已很低,CO2浓度几乎不上升,原因是有氧呼吸微弱,而无氧呼吸又受抑制。
(5)AB段和CD段的二氧化碳浓度都升高较快,只有BC段二氧化碳浓度几乎不上升,因此要较长时间贮藏大白菜,应把地窖里的O2浓度控制在BC段范围内;若将地窖完全封闭,隔绝空气,则大白菜将会进行无氧呼吸而不断积累酒精,进而因酒精中毒而腐烂。
【分析】1、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
类型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必需条件 氧和酶 不需要氧,但必需有酶的催化
场所 细胞质基质(第一阶段)
线粒体(第二和第三阶段) 细胞质基质
物质变化 ①C6H12O6+6O2+6H2O
6CO2+12H2O
②ADP+PiATP ①C6H12O6(葡萄糖)
2C3H6O3(乳酸)+少量能量
②C6H12O6(葡萄糖)
2C2H5OH (酒精)+2CO2+少量能量
③ADP+PiATP
能量释放 产生大量能量 产生少量能量
特点 有机物彻底分解,能量完全释放 有机物氧化没有彻底分解,能量没有完全释放
联系 ①第一阶段完全相同
②实质相同: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2、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1)温度:温度主要影响酶的活性,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呼吸作用增强。(2)O2浓度:在O2浓度为零时,只进行无氧呼吸;O2浓度较低时,既进行有氧呼吸,有进行无氧呼吸;O2浓度将高时,只进行有氧呼吸。(3)CO2浓度:CO2是呼吸作用的产物,从化学平衡的角度分析,CO2浓度增加,呼吸速率下降,CO2浓度过大,会抑制呼吸作用的进行。(4)含水量在一定范围内,水的含量增加,呼吸作用增强。
3、真正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3、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1)种植农作物时,疏松土壤能促进根细胞有氧呼吸,有利于根细胞对矿质离子的主动吸收。(2)利用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的原理酿酒,利用其发酵产生二氧化碳的原理制作面包、馒头。(3)利用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的原理制作酸奶、泡菜。(4)稻田中定期排水可防止水稻因缺氧而变黑、腐烂。(5)皮肤破损较深或被锈钉扎伤后,破伤风芽孢杆菌容易大量繁殖,引起破伤风。(6)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是不致因剧烈运动导致氧的不足,使肌细胞因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引起肌肉酸胀乏力。(7)粮食要在低温、低氧、干燥的环境中保存。(8)果蔬、鲜花的保鲜要在低温、低氧、适宜湿度的条件下保存。
18.(2021高一下·成都开学考)图1表示萌发小麦种子中发生的相关生理过程,A~E表示物质,①~④表示过程。图2表示测定消毒过的萌发的小麦种子呼吸商(指单位时间内进行呼吸作用释放CO2量与吸收O2量的比值)的实验装置。请回答:
(1)图1中,催化过程①②的酶存在于细胞的   中,物质E表示   。
(2)假设小麦种子只以糖类为呼吸底物,在25℃下经10min观察墨滴的移动情况,如发现甲装置中墨滴不动,乙装置中墨滴左移,则10min内小麦种子中发生图1中的   (填序号)过程;如发现甲装置中墨滴右移,乙装置中墨滴不动,则10min内小麦种子中发生图1中的   (填序号)过程。
(3)实际上小麦种子的呼吸底物除了糖类外,还有脂肪等,在25℃下10min内,如果甲装置中墨滴左移15mm,乙装置中墨滴左移100mm,则萌发小麦种子的呼吸商是   (呼吸商指单位时间内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量与吸收氧气量的比值)。
(4)为校正装置甲中因物理因素引起的气体体积变化,还应设置一个对照装置。对照装置的大试管和小烧杯中应分别放入   
、    。
【答案】(1)细胞质基质;酒精
(2)①③④;①②
(3)0.85
(4)等量煮沸死亡的小麦种子;等量的蒸馏水
【知识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无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
【解析】【解答】(1)通过分析可知,①②表示无氧呼吸过程,发生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因此催化过程①②的酶存在于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无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氧化分解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而物质B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产物,故物质B是二氧化碳,物质E是酒精。
(2)图2装置中的KOH的作用是吸收CO2,乙装置中墨滴的移动距离代表种子萌发过程中消耗氧气的量,甲装置中放置的是清水,不吸收二氧化碳,若墨滴不动,说明产生的二氧化碳量正好与消耗的氧气量相等。在25℃下经10min观察墨滴的移动情况。小麦种子只以糖类为呼吸底物,如发现甲装置中墨滴不移,说明小麦种子没有进行无氧呼吸,乙装置中墨滴左移,说明消耗了氧气,因此10min内小麦种子只进行了有氧呼吸,即发生了图1中①③④过程;如发现甲装置中墨滴右移,说明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大于消耗的氧气量或不消耗氧气但产生了二氧化碳,乙装置中墨滴不动,说明没有消耗氧气,没有进行有氧呼吸,因此10min内小麦种子只进行了无氧呼吸,即发生了图1中①②过程。
(3)实际上小麦种子的呼吸底物除了糖类外,还有脂肪等,在25℃下10min内,如果甲装置中墨滴左移15mm,说明氧气消耗量比二氧化碳产生量多15mm,乙装置中墨滴左移100mm,说明氧气消耗量为100,故二氧化碳产生量为100-15=85mm,所以萌发小麦种子的呼吸商是85÷100=0.85。
(4)环境因素也会引起液滴的移动,因此为了校正误差,需设置对照装置,即大试管和小烧杯中应分别放入等量的煮沸杀死的小麦种子、蒸馏水,其他条件同实验组。
【分析】1、分析图1可知:A是丙酮酸,B是二氧化碳,C是还原性氢,D是氧气,E是酒精;①是呼吸作用第一阶段,②是无氧呼吸第二阶段,④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③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2、分析图2,KOH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气体。甲装置测得是种子吸收氧气和释放二氧化碳的差值,乙装置测的是种子呼吸作用吸收氧气的体积,如发现发现甲装置中墨滴右移,乙装置中墨滴不动,说明只进行无氧呼吸,呼吸商(RQ)指单位时间内进行呼吸作用的生物释放二氧化碳量与吸收氧气量的比值。对照实验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因此装置的大试管和小烧杯中应分别放入煮熟杀死的种子
19.(2021高一上·漠河期末)如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CO2的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
(1)在外界氧浓度为10%以下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   。
(2)说明无氧呼吸强度与O2浓度之间的关系   。
(3)实线和虚线相交于C点,对于B、C点,以下叙述正确的有 (________)
A.C点时,植物既进行无氧呼吸,又进行有氧呼吸
B.C点时,植物只进行有氧呼吸,此时无氧呼吸被完全抑制
C.B点时,无氧呼吸强度最弱
D.B点时,植物细胞呼吸最弱
(4)AB段表示CO2释放量减少,其原因是   。
(5)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代表   。
(6)当外界氧浓度为4%-5%时,该器官CO2的释放量相对值为0.6,而O2的吸收量相对值为0.4。此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相对值约相当于有氧呼吸的   倍。
(7)由此可见,保存水果、蔬菜,应控制空气流通,使氧浓度保持在   
【答案】(1)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
(2)无氧呼吸强度随氧气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弱
(3)B;D
(4)氧气浓度逐渐升高到5%时,无氧呼吸逐渐被抑制,而有氧呼吸仍十分微弱
(5)不同氧浓度下的无氧呼吸强度 (或)CO2释放量与O2的消耗量之差
(6)1.5
(7)5%
【知识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无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
【解析】【解答】(1)在O2浓度为零时只进行无氧呼吸;O2浓度为10%以下,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O2浓度为10%以上的C点以后,只进行有氧呼吸。(2)由图可知,随着氧浓度的增加,无氧呼吸逐渐被抑制。(3)B点时二氧化碳的释放量表现为最低,则有机物的分解量最少,即呼吸作用最弱,此时无氧呼吸得到了的抑制而有氧呼吸还很弱;C点时两曲线重合,氧气的吸收量等于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则说明只进行有氧呼吸,而无氧呼吸受到了完全的抑制。故答案为:BD。(4)AB段由于氧浓度低,氧气浓度逐渐升高到5%时,有氧呼吸弱,同时无氧呼吸随着氧浓度的增加逐渐被抑制,故细胞呼吸强度弱,二氧化碳释放量减少。(5)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二氧化碳总释放量与氧气吸收量的差值,即无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故它可代表无氧呼吸的强度。(6)当外界氧的浓度为4%-5%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为X,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Y,由题意可得关系式:①2X+6Y=0.6,6Y=0.4,解得:X∶Y=1.5。(7)从图中看出当氧气浓度在5%时,释放的CO2量最少,则呼吸强度最低,所以应该使氧浓度保持在5%。
【分析/1、植物细胞呼吸曲线图分析:
图中各点表示的生物学意义
Q点:不耗O2,产生CO2 只进行无氧呼吸;
P点:耗O2量=产生CO2量 只进行有氧呼吸;
QP段(不包含Q、P点):产生CO2量>耗O2量 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R点:产生CO2最少 组织细胞呼吸最弱点。
2、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1)对有氧呼吸原理的应用
①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使细胞进行有氧呼吸,避免肌细胞产生大量乳酸。
②稻田定期排水有利于根系有氧呼吸,防止幼根因缺氧变黑、腐烂。
③利用淀粉、醋酸菌或谷氨酸棒状杆菌可以生产食醋或味精。
(2)对无氧呼吸原理的应用
①利用粮食通过酵母菌发酵可以生产各种酒。
②破伤风芽孢杆菌可通过无氧呼吸进行大量繁殖,包扎伤口应选用透气的敷料,抑制破伤风芽孢杆菌的无氧呼吸;较深的伤口需及时清理、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等。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