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9张PPT)
新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系列公开课课件
3.蜡烛
西蒙诺夫
这是一支 的蜡烛。
重点品读:
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不舍得用,珍藏到今天。
在点燃之前,老妇人做了哪些准备
揣摩文章倒数第四段(即41段),设想一下当时老妇人的心理活动。
思考提示:
1、老妇人为什么不 说话,她心里是怎么想的?
2、老妇人为什么对“他们”深深一鞠躬?她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3、老妇人为什么没有再回过头来?
蜡烛
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不舍得用,珍藏到今天。
她又在衣袋里摸了半天,摸出火柴来。她把那大蜡烛插到坟堆的顶上,点了起来。这晚上没有风,蜡烛的火焰向上直升,一点也不摇晃。
这一支和坟上的快点完的那一支一模一样,显然是一对。老妇人蹲下身子去拾起那蜡烛头,把那新的一支点着,插在那老地方。
对比表达效果:
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在方场上,老妇人的蜡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契柯拉耶夫的坟头。
广21世纪数痘
27世纪数育
www.
清,人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3.《蜡烛》精品教学课件详细配套教案
炮火是葬礼的伴奏音乐,炮弹炸出来的水坑是埋葬地点,坟堆是用手一捧一捧的捧出来的,举行葬礼的人与被葬的人素不相识。这样一个特殊的葬礼,发生在反法西斯战争中。
蜡烛
西蒙诺夫
由蜡烛我们可以联想到哪些诗句和歌曲,各有什么寓意?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借蜡烛歌颂教师的奉献精神。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借烛烘托出久别重逢的情意与温馨。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借蜡烛写离别。
烛光里的妈妈——借蜡烛歌颂母亲。
蜡烛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寓意,那么这篇课文为什么以蜡烛为题,有什么深意呢?这是一支怎么样的蜡烛呢?
作者简介:
西蒙若夫,苏联作家。
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1942年加入共产党。
创作以战争题材为主。长篇小说《日日夜夜》,诗集《友与敌》获斯大林奖金。1959年至1971年发表的三部曲《生者与死者》、《军人不是天生的》、《最后的夏天》获1974年度列宁奖金。
历史的回顾: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全球性大战,六十一个国家和地区,二十多亿人口被卷入其中。参战兵力超过一亿人,大约九千万士兵和平民伤亡,三千万人流离失所。其空前的广度、深度和烈度,成为人类战争史上的一次大革命,给予军事战略和战争观以巨大影响。
六十年后的今天,回首二战的历史,那一幅幅残酷而血腥、雄伟而悲壮的历史画面,永远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令人难以忘怀。
二战风云
二战(西西里登陆)
二战的转折点-斯大林格勒
南京大屠杀
二战法西斯监狱
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囚房
“杀人工厂”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正门
右图: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囚犯
诺曼底登陆
盟军登陆抢占海滩
喀秋莎火箭炮猛烈发射
苏联红军攻克柏林
俄罗斯纪念苏联卫国战争胜利60周年
课文背景:
贝尔格莱德战役
1944年9月,苏联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就苏军进入南斯拉夫领土达成协议。10月5日,签署了关于保加利亚军队参加对南斯拉夫领土上的德军作战的南保协定。
贝尔格莱德战役的目的是:通过苏、南、保三国军队的共同努力,粉碎“塞尔维亚”集团军群,解放被占领的塞尔维亚地区和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切断驻希腊的德军“Ε”集团军群的交通线,不让该集团军群从巴尔干岛南部退却。这样,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争取本国的完全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文学常识
通讯是记叙文体的又一实用文体,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它和新闻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时效性),但报道 的人和事比新闻更具体更系统,注重故事性和生动性。
通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对材料进行精心的选择和合理的安排,努力写出人物的思想,突出事件的本质意义。
《蜡烛》是一篇战地通讯。
注音与析词
拂晓(fúxiǎo) 瓦砾 (lì) 地窖 (jiào)
桥头堡 (bǎo) 颤巍巍(chànwēiwēi) 鞠躬(jūgōng)
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永垂不朽:永远流传,不磨灭。垂,流传。朽,腐烂。
颤巍巍:抖动摇晃(多形容老人或病人的动作)。
匍匐:爬行。
烧灼:烧、烫,使烫伤。
拂晓:天快亮的时候。
瓦砾:破碎的砖头瓦片。
地窖:保藏薯类、蔬菜等的地洞或地下室。
鞠躬:弯身行礼。
听读课文 整体感知(注意链接的使用)
一、快速阅读(全文约3000字)概括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4年9月19日。
地点: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
人物:老妇人玛利·育乞西、红军战士契柯拉耶夫。
事件:一位苏联红军战士在南斯拉夫国土上牺牲了(起因),南斯拉夫母亲不顾枪林弹雨,以惊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经过),最后拿出自己唯一珍爱的结婚花烛点在烈士的坟头,悼念烈士表达敬意。 (结果)。
整体感知:
二、文中哪些内容让你感动?请有感情地把它朗读 。
1.炮火连天,环境险恶。
德国人又在开炮了……“老妇人想了半天……慢慢地爬出了地窖。“(14段)
“她不会匍匐前进……她太衰老了……走进了方场。”(15段)
2.年老体弱,掩埋吃力
老妇人“把他拖走。路并不远……休息了三次。”(23段)
“几小时的功夫,她一捧又一捧……的坟堆。”(26段)
3.视若亲人,沉痛哀悼
“她轻轻理好了他的头发……她在他的旁边坐了下来,”(17段)
“老妇人跪到死者旁边……嘴唇和前额。”(25段)
“做好了坟堆后……摸出……怀里的东西”、“她把那大蜡烛插到坟堆的顶上,点了起来”、4.点燃婚烛,真情祭悼
“老妇人对着这烛光……那黑色的大围巾。”(28、29段)
“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插在那老地方。”(40段)
整体感知:
三、通览全文,说说你对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
老妇人饱受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仇恨侵略者,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她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无所畏惧,不怕艰难,安葬烈士,并把结婚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陪伴。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整体感知:
四、试分析本文的内容令人感动的原因。
1、题材感人:重点描写老妇人掩埋苏联烈士的过程,突出蜡烛、烛光。
2、着力描写感人因素:环境危险,炮火连天;老妇人年老体弱,不顾个人安危,艰难地掩埋苏联战士。 (强烈反差)
3、蜡烛的珍贵意义:老妇人真藏了45年的结婚蜡烛一直不舍得用,现在拿出来点在烈士的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特殊环境里,烛光显出了特殊的意义。
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
炮火
闪烁的蜡烛
老妇人的黑色围巾
老妇人的动作
……
炮火
①在方场的中央,我们那五个人被对岸敌人的迫击炮火赶上了。在炮火下,他们伏在地上有半小时之久。最后,炮火稀了一点儿,两个轻伤的抱着两个重伤的爬了回来。
②他们老是用迫击炮轰击方场和附近的街道,整整一天,只有短短的几次间歇。
③德国人的炮火一直轰到太阳落山。
④德国人又开炮了,炮弹在这小小的方场上炸开了,黑色的泥土直翻起来,柱子似的。
⑤德国人还在轰击,可是没有一颗炮弹打在老妇人的近旁。
⑥德国人还在开炮,可是跟先前一样,那些炮弹落得离老人很远。
⑦天气很冷,四下里很静,除了炮弹的炸裂声外,没有任何其他声音。
⑧德国人的炮火没有停止过,可是炮弹仍旧落在离老妇人很远的地方。
⑨德国人的炮还在轰击,但是,和先前一样,炮弹落下的地方都离老妇人很远。
⑩炮弹爆炸的当儿,蜡烛的火焰不过抖了一下。但是有好几次,炮弹落得相当近,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
⑾ 再没有炮弹落在方场上了。
炮火
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写出了德军的残忍疯狂,突现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
蜡烛
①她又在衣袋里摸了半天,摸出火柴来。她把那大蜡烛插到坟堆的顶上,点了起来。这晚上没有风,蜡烛的火焰向上直升,一点也不摇晃。
②炮弹爆炸的当儿,蜡烛的火焰不过抖了一下。
③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
④在已经被破坏的铁栏杆附近,耸立着一个小小的坟堆。一支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闪耀着柔和的火焰。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给蜡泪淹没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闪烁。
⑤他们围着坟堆,静默地站着,看着这渐渐暗淡下去的烛光。
⑥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蜡烛——有特殊意义
在一个特殊的环境、特殊的氛围中,反复描写蜡烛有着特殊的意义。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黑围巾
①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
②这时候,一个披着黑色大围巾的高身材的老妇人走近来了。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
③在坟旁跪下,从黑色的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蜡烛来。
④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地走了。
黑 围 巾
表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写出了老妇人给予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老妇人的动作
爬
①她从地窖里爬出来,想招呼那五个红军到她那里去。她认定,她自己住的地方比较安全。
②然而她刚爬出一半,一颗炮弹落在近旁炸开了。
③老妇人想了半天,然后,伸手在她那惟一的衣袋里摸出件什么东西来,揣在怀里,慢慢地爬出了地窖。
年老体衰
跪
①老妇人跪在那坑里,用手掌舀出那些水。
②休息够了,老妇人跪到死者旁边,用手在死者身上画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
③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在坟旁跪下,从黑色的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蜡烛来。
行动不便、沉痛哀悼
老妇人的动作
作者通过这些细腻的动作描写,展现了老妇人美好的心灵,表达了这位南斯拉夫母亲对红军烈士的至情至爱,十分感人。让我们从中感知这位南斯拉夫母亲的伟大内心世界。
内容探究
文章最后两句话是什么意思?
这一点火焰”是指那微弱的烛光,“不会熄灭”、“永远燃着”是有象征意义的。象征着老妇人对烈士的敬意,象征着红军战士为了和平而献出了生命;也象征着两国军民的感情,象征着一个母亲对儿子的深情厚谊——这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不分国界,情同母子。文末结尾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揣摩语句
一、朗读第28段,揣摩这里为什么要对这支蜡烛的来历做补充说明?
补充说明它非同寻常的意义,表现老妇人给红军烈士献出的是一份最珍贵的感情。
二、朗读第29段的末句,揣摩这里又提到围巾的颜色,有什么特殊的意味?
黑色表示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这一着色,渲染了肃穆气氛,说明了老妇人的哀悼之情。
揣摩语句
三、朗读第43段,揣摩:这段文字如果改写成“在方场上,老妇人的蜡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契柯拉耶夫的坟头”,同原句比较一下,说说原句好在哪里。
原句勾画了经战争破坏后的环境及烛光的背景,控诉了法西斯强盗对人类文明的践踏。文章再次点出结婚喜烛是老妇人惟一珍爱的东西,点出非同寻常的意义,表现了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战士至高无上的感情。并且原句没说出真名,而说“南斯拉夫母亲”和“一个苏联青年”,揭示这种感情的意义,是两国军民感情的集中表现,而这种感情又达到了母子情深的境界。
小 结
1、环境描写——烘托气氛、衬托人物。
2、人物形象的刻画——动作描写。
3、细节的描写——蜡烛。
4、感情的基调——“敬爱”与“哀痛”
5、主题——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拓展延伸(课后作业)
揣磨文章倒数第四段(即41段),设想一下当时老妇人的心理活动,写成一段话。不少于一百字。
思考提示:
1、老妇人为什么不 说话,她心里是怎么想的?
2、老妇人为什么对“他们”深深一鞠躬?她又心里是怎么想的?
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
祈祷:
和平、光明……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6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蜡烛》公开课教案
1、 蜡烛曾是人们常用的照明工具,在黑暗中,一点昏黄的光往往勾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同学们知道有哪些描写蜡烛的诗句吗?(…)这些诗句寄托了人们无限的情感。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苏联作家西蒙诺夫的《蜡烛》,又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1、 大家已经预习过这篇文章了,是吗?
好的,就请同学们用“这是一支 的蜡烛”句式来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
重点品读: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不舍得用,珍藏到今天。
1、 这么一支珍贵的蜡烛,是谁为谁点燃的呢?(有补充吗 ?)
为什么要点燃这么一支蜡烛呢?(为了祭奠、哀悼逝去的红军战士)
怎么点燃的?容易吗?之前要做哪些准备呢?(走进方场、处理弹坑、仪式、掩埋、)下面就请同学们找出老妇人点燃蜡烛的场景
A. 点第一支蜡烛的 场景(找、品、读、情)
A. 点第二支蜡烛的场景(找、品、读、情)
A. 设想老妇人的心理活动
四.罗列写蜡烛的句子,读,为什么点燃蜡烛?为什么点了第一支还点第二支?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为了祭奠、哀悼逝去的红军战士)
还有哪里描写了蜡烛呢?
重点研读下面这个片段:
对比表达效果:
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在方场上,老妇人的蜡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契柯拉耶夫的坟头。
对比效果、读、为什么这么处理?齐读。
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正如两国军民的情谊不会熄灭一样。
5、 结语: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一切有形的东西都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毁灭,而一支蜡烛却照亮了战争的一角,这一点明晃晃的烛光告诉我们要和平不要战争是全世界人民的心声。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和老妇人一起祈祷:和平、光明……
附:板书
蜡烛
(西蒙诺夫)
南斯拉夫母亲
苏联红军战士
情谊不灭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35张PPT)
新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系列精品教学课件
3.蜡烛
炮火是葬礼的伴奏音乐,炮弹炸出来的水坑是埋葬地点,坟堆是用手一捧一捧的捧出来的,举行葬礼的人与被葬的人素不相识。这样一个特殊的葬礼,发生在反法西斯战争中。
西蒙诺夫
由蜡烛我们可以联想到哪些诗句和歌曲,各有什么寓意?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借蜡烛歌颂教师的奉献精神。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借烛烘托出久别重逢的情意与温馨。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借蜡烛写离别。 烛光里的妈妈
借蜡烛歌颂母亲。 蜡烛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寓意,那么这篇课文为什么以蜡烛为题,有什么深意呢?这是一支怎么样的蜡烛呢?
作者简介:
西蒙若夫,苏联作家。
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1942年加入共产党。
创作以战争题材为主。长篇小说《日日夜夜》,诗集《友与敌》获斯大林奖金。1959年至1971年发表的三部曲《生者与死者》、《军人不是天生的》、《最后的夏天》获1974年度列宁奖金。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全球性大战,六十一个国家和地区,二十多亿人口被卷入其中。参战兵力超过一亿人,大约九千万士兵和平民伤亡,三千万人流离失所。其空前的广度、深度和烈度,成为人类战争史上的一次大革命,给予军事战略和战争观以巨大影响。 六十年后的今天,回首二战的历史,那一幅幅残酷而血腥、雄伟而悲壮的历史画面,永远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令人难以忘怀。
二战的转折点-斯大林格勒
二战风云
南京大屠杀
二战风云
二战(西西里登陆)
二战法西斯监狱
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囚房
“杀人工厂”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正门
右图:奥斯
维辛
集中
营的
囚犯
苏联红军攻克柏林
盟军登陆抢占海滩
诺曼底登陆
喀秋莎火箭炮猛烈发射
俄罗斯纪念苏联卫国战争胜利60周年
1944年9月,苏联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就苏军进入南斯拉夫领土达成协议。10月5日,签署了关于保加利亚军队参加对南斯拉夫领土上的德军作战的南保协定。 贝尔格莱德战役的目的是:通过苏、南、保三国军队的共同努力,粉碎“塞尔维亚”集团军群,解放被占领的塞尔维亚地区和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切断驻希腊的德军“Ε”集团军群的交通线,不让该集团军群从巴尔干岛南部退却。这样,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争取本国的完全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贝尔格莱德战役
通讯是记叙文体的又一实用文体,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它和新闻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时效性),但报道 的人和事比新闻更具体更系统,注重故事性和生动性。
通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对材料进行精心的选择和合理的安排,努力写出人物的思想,突出事件的本质意义。
《蜡烛》是一篇战地通讯。
拂晓( ) 瓦砾 ( )
地窖 ( ) 桥头堡 ( )
颤巍巍( ) 鞠躬( )
名副其实:
永垂不朽:
颤巍巍:
匍匐:
烧灼:
拂晓:
瓦砾:
地窖:
鞠躬:
fúxiǎo
lì
jiào
bǎo
chànwēiwēi
jūgōng
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永远流传,不磨灭。垂,流传。朽,腐烂。
抖动摇晃(多形容老人或病人的动作)。
爬行。
烧、烫,使烫伤。
破碎的砖头瓦片。
弯身行礼。
保藏薯类、蔬菜等的地洞或地下室。
天快亮的时候。
一、快速阅读(全文约3000字)概括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时间: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4年9月19日。
地点:
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
人物:
老妇人玛利·育乞西、红军战士契柯拉耶夫。
事件:
一位苏联红军战士在南斯拉夫国土上牺牲了(起因),南斯拉夫母亲不顾枪林弹雨,以惊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经过),最后拿出自己唯一珍爱的结婚花烛点在烈士的坟头,悼念烈士表达敬意。 (结果)。
二、文中哪些内容让你感动?请有感情地把它朗读 。
德国人又在开炮了……“老妇人想了半天……慢慢地爬出了地窖。“(14段)
“她不会匍匐前进……她太衰老了……走进了方场。”(15段)
1.炮火连天,环境险恶。
2.年老体弱,掩埋吃力
老妇人“把他拖走。路并不远……休息了三次。”(23段)
“几小时的功夫,她一捧又一捧……的坟堆。”(26段)
“老妇人跪到死者旁边……嘴唇和前额。”(25段)
“她轻轻理好了他的头发……她在他的旁边坐了下来,”(17段)
3.视若亲人,沉痛哀悼
“做好了坟堆后……摸出……怀里的东西”、“她把那大蜡烛插到坟堆的顶上,点了起来”、“老妇人对着这烛光……那黑色的大围巾。”(28、29段)
“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插在那老地方。”(40段)
4.点燃婚烛,真情祭悼
三、通览全文,说说你对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
老妇人饱受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仇恨侵略者,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她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无所畏惧,不怕艰难,安葬烈士,并把结婚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陪伴。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四、试分析本文的内容令人感动的原因。
1、题材感人:重点描写老妇人掩埋苏联烈士的过程,突出蜡烛、烛光。
2、着力描写感人因素:环境危险,炮火连天;老妇人年老体弱,不顾个人安危,艰难地掩埋苏联战士。 (强烈反差)
3、蜡烛的珍贵意义:老妇人真藏了45年的结婚蜡烛一直不舍得用,现在拿出来点在烈士的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特殊环境里,烛光显出了特殊的意义。
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
描写?
炮火
闪烁的蜡烛
老妇人的黑色围巾
老妇人的动作
……
炮 火
①在方场的中央,我们那五个人被对岸敌人的迫击炮火赶上了。在炮火下,他们伏在地上有半小时之久。最后,炮火稀了一点儿,两个轻伤的抱着两个重伤的爬了回来。 ②他们老是用迫击炮轰击方场和附近的街道,整整一天,只有短短的几次间歇。 ③德国人的炮火一直轰到太阳落山。 ④德国人又开炮了,炮弹在这小小的方场上炸开了,黑色的泥土直翻起来,柱子似的。 ⑤德国人还在轰击,可是没有一颗炮弹打在老妇人的近旁。 ⑥德国人还在开炮,可是跟先前一样,那些炮弹落得离老人很远。 ⑦天气很冷,四下里很静,除了炮弹的炸裂声外,没有任何其他声音。 ⑧德国人的炮火没有停止过,可是炮弹仍旧落在离老妇人很远的地方。 ⑨德国人的炮还在轰击,但是,和先前一样,炮弹落下的地方都离老妇人很远。 ⑩炮弹爆炸的当儿,蜡烛的火焰不过抖了一下。但是有好几次,炮弹落得相当近,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 ⑾ 再没有炮弹落在方场上了。
炮火
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环
境,写出了德军的残忍疯狂,突现
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
蜡烛
①她又在衣袋里摸了半天,摸出火柴来。她把那大蜡烛插到坟堆的顶上,点了起来。这晚上没有风,蜡烛的火焰向上直升,一点也不摇晃。 ②炮弹爆炸的当儿,蜡烛的火焰不过抖了一下。 ③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 ④在已经被破坏的铁栏杆附近,耸立着一个小小的坟堆。一支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闪耀着柔和的火焰。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给蜡泪淹没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闪烁。 ⑤他们围着坟堆,静默地站着,看着这渐渐暗淡下去的烛光。 ⑥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蜡烛
有特殊意义
在一个特殊的环境、特殊的氛围中,反复描写蜡烛有着特殊的意义。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①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 ②这时候,一个披着黑色大围巾的高身材的老妇人走近来了。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 ③在坟旁跪下,从黑色的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蜡烛来。 ④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地走了。
黑 围 巾
表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写出了老妇人给予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黑围巾
①她从地窖里爬出来,想招呼那五个红军到她那里去。她认定,她自己住的地方比较安全。 ②然而她刚爬出一半,一颗炮弹落在近旁炸开了。 ③老妇人想了半天,然后,伸手在她那惟一的衣袋里摸出件什么东西来,揣在怀里,慢慢地爬出了地窖。
老妇人的动作
爬
跪
①老妇人跪在那坑里,用手掌舀出那些水。 ②休息够了,老妇人跪到死者旁边,用手在死者身上画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 ③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在坟旁跪下,从黑色的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蜡烛来。
年老体衰
行动不便
沉痛哀悼
老妇人的动作
作者通过这些细腻的动作描写,展现了老妇人美好的心灵,表达了这位南斯拉夫母亲对红军烈士的至情至爱,十分感人。让我们从中感知这位南斯拉夫母亲的伟大内心世界。
文章最后两句话是什么意思?
这一点火焰”是指那微弱的烛光,“不会熄灭”、“永远燃着”是有象征意义的。象征着老妇人对烈士的敬意,象征着红军战士为了和平而献出了生命;也象征着两国军民的感情,象征着一个母亲对儿子的深情厚谊——这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不分国界,情同母子。文末结尾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二、朗读第29段的末句,揣摩这里又提到围巾的颜色,有什么特殊的意味?
黑色表示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这一着色,渲染了肃穆气氛,说明了老妇人的哀悼之情。
补充说明它非同寻常的意义,表现老妇人给红军烈士献出的是一份最珍贵的感情。
一、朗读第28段,揣摩这里为什么要对这支蜡烛的来历做补充说明?
原句勾画了经战争破坏后的环境及烛光的背景,控诉了法西斯强盗对人类文明的践踏。文章再次点出结婚喜烛是老妇人惟一珍爱的东西,点出非同寻常的意义,表现了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战士至高无上的感情。并且原句没说出真名,而说“南斯拉夫母亲”和“一个苏联青年”,揭示这种感情的意义,是两国军民感情的集中表现,而这种感情又达到了母子情深的境界。
三、朗读第43段,揣摩:这段文字如果改写成“在方场上,老妇人的蜡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契柯拉耶夫的坟头”,同原句比较一下,说说原句好在哪里。
小 结
1、环境描写——烘托气氛、衬托人物。
2、人物形象的刻画——动作描写。
3、细节的描写——蜡烛。
4、感情的基调——“敬爱”与“哀痛”
5、主题——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揣磨文章倒数第四段(即41段),设想一下当时老妇人的心理活动,写成一段话。不少于一百字。
思考提示:
1、老妇人为什么不 说话,她心里是怎么想的?
2、老妇人为什么对“他们”深深一鞠躬?她又心里是怎么想的?
(课后作业)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蜡烛》同步精品练习
一、积累与运用
1.注音。
拂( )晓 地窖( ) 瓦砾( ) 匍( )匐( ) 腋( )窝
2.根据拼音写汉字。
偷xí( ) pínɡ( )障 jū( )躬 肃mù( ) 颤wēi( )
3.解释词语。
永垂不朽:
名副其实:
精疲力竭:
4.文学知识。
《蜡烛》一文的作者是________(国籍)的________。文中的主要人物是________,“蜡烛”的象征意义是:______________。
二、阅读
(一)
德国人的炮火一直轰到太阳落山。
……
德国人又开炮了,炮弹在这小小的方场上炸开了,黑色的泥土直翻起来,柱子似的。碎片把那些剩下来的树木的枝条都削去了。那个苏联人 地躺在那 的方场上,一只手臂枕在脑袋下面,周围是炸弯了的铁器和炸焦了的树木。
老玛利 育乞西看着那战死的兵,看了很久,她很想把这件事告诉什么人。可是附近一带,不用说人,连一个活东西都没有,甚至陪伴她在地窖里过了四天的那一只猫也被刚才炸起来的砖石碎片砸死了。老妇人想了半天,然后,伸手在她那惟一的衣袋里摸出件什么东西来,揣在怀里,慢慢地爬出了地窖。
她不会匍匐前进,也不能快跑。她干脆直着身子,一摇一摆,慢慢地向方场上走去。一段还没有炸断的铁栏杆拦在她前面,她也不打算跨过去。她太衰老了,跨不过去,因此慢慢地绕过了那段铁栏杆,走进了方场。
德国人还在轰击,可是没有一颗炮弹打在老妇人的近旁。
她穿过方场,到了那战死的苏联士兵身边,她用力把那尸身翻过来。看见他的面孔了,很年轻,很苍白。她轻轻理好了他的头发,又费了很大的劲把他那一双早已僵硬了的手臂弯过来,交叉地覆在他的胸前。然后,她在他旁边坐了下来。
德国人还在开炮,可是跟先前一样,那些炮弹落得离老人很远。
5.选文中有四处写到德国人的炮火,全文共有六处,有什么作用?
6.在文中空白处填词语,体会用词妙处。
7.当老人看到那战死的兵时,她为什么“想把这件事告诉什么人”?
8.敌人炮火很激烈,为什么老妇人“直着身子”走进方场,表现她怎样的精神?
9.文中有两处对战死的苏联士兵的肖像描写,都是透过老人的眼来写的,试着说出老人心里最想说的话。
(二)《百合花》片段
我们走进老乡的院子里,只见堂屋里静静的,里面一间房门上,垂着一块蓝布红额的门帘,门框两边还贴着鲜红的对联。我们只得站在外面向里“大姐”“大嫂”地喊。喊了几声,不见有人应,但响动是有了。一会儿,门帘一挑,露出一个年轻媳妇来。这媳妇长得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额前一溜蓬松松的刘海。穿的虽是粗布,倒都是新的。我看她头上已硬翘翘地挽了髻,便大嫂长大嫂短地向她道歉,说刚才这个同志来,说话不好别见怪,等等。她听着,脸扭向里面,尽咬着嘴唇笑。我说完了,她也不作声,还是低头咬着嘴唇,好像忍了一肚子的笑料没笑完。这一来,我倒有些尴尬了,下面的话怎么说呢!我看通讯员站在一边,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我,好像在看连长做示范动作似的。我只好硬了头皮,讪讪地向她开口借被子了,接着还对她说了一遍共产党的部队打仗是为了老百姓的道理。这一次,她不笑了,一边听着一边不断向房里瞅着。我说了,她看看我,看看通讯员,好像在掂量我刚才那些话的斤两。半晌,她转身进去抱被子了。
通讯员乘这机会,颇不服气地对我说道:
“我刚才也是说的这几句话,她就是不借,你看怪吧!……”
我赶忙白了他一眼,不叫他再说。可是来不及了,那个媳妇抱了被子,已经站在房门口了。被子一拿出来,我方才明白她刚才为什么不肯借的道理了。这原来是一条里外全新的花被子,被面是假洋缎的,枣红底,上面撒满百合花。她好像是在故意气通讯员,把被子朝面前一送,说:“抱去吧。”
……
我手里已捧满了被子,就一努嘴,叫通讯员来拿。没想到他竟扬起脸装作没看见。我只好开口叫他,他这才绷了脸、垂着眼皮,上去接过被子,慌慌张张地转身就走。不想他一步还没走出去,就听见“嘶”的一声衣服挂住了门钩,在肩膀处,挂下一片布来,口子撕得不小。那媳妇一面笑着一面赶紧找针拿线,要给他缝上。通讯员却高低不肯,挟了被子就走。刚走出门不远,就有人告诉我们,刚才那位年轻媳妇是刚过门三天的新娘子,这条被子就是她惟一的嫁妆。我听了心里便有些过意不去,通讯员也皱起了眉,默默地看着手里的被子。我想他听了这样的话一定会有同感吧!果然,他一边走一边跟我嘟哝起来了。
“我们不了解情况,把人家结婚被子也借来了,多不合适呀!……”我忍不住想给他开个玩笑,便故作严肃地说:
“是呀!也许她在做姑娘时,起早熬夜,不知多干了多少零活,才积起了做被子的钱,或许她还为了这条花被睡不着呢。可是还有人骂她死封建。……”
他听到这里,突然站住脚,呆了一会儿,说:
“那……那我们送回去吧!”
“已经借来了,再送回去,倒叫她多心。”我看他那副认真为难的样子,觉得又好笑,又可爱。不知怎么的,我已从心底爱上了这个傻乎乎的小同乡。他听我这么说,也似乎有理,考虑了一下,便下了决心似的说:
“好,算了。用了给她好好洗洗。”他决定后就把我抱着的被子,通通抓过去,左一条右一条地披挂在自己肩上,大踏步地走了。
……
一会儿,我们的炮响了,天空划过几颗红色的信号弹,攻击开始了。不久,断断续续地有几个伤员下来,包扎所的空气立即紧张起来。
……
包扎所的担架不够了,好几个重彩号不能及时送后方医院,耽搁下来。我不能解除他们任何痛苦,只得带着那些妇女,给他们拭脸洗手。能吃得的,喂他们吃一点;带着背包的,就给他们换一件干净衣裳;有些还得解开他们的衣服,给他们拭洗身上的污泥血迹。做这种工作,我当然没什么,可那些妇女又羞又怕,就是放不开手来,大家都要抢着去烧锅,特别是那新媳妇。我跟她说了半天,她才红了脸,同意了。不过只答应做我的下手。
……
新媳妇又短促地“啊”了一声。我强忍着眼泪给那些担架员说了些话,打发他们走了。我回转身看见新媳妇已轻轻移过一盏油灯,解开他的衣服,她刚才那种忸怩羞涩已经完全消失,只是庄严而虔诚地给他拭着身子,这位高大而又年轻的小通讯员无声地躺在那里……我猛然醒悟地跳起身,磕磕绊绊地跑去找医生,等我和医生拿了针药赶来,新媳妇正侧着身子坐在他旁边。
她低着头,正一针一线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默默地站起身说:“不用打针了。”我过去一摸,果然手脚都冰冷了。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低声地说:
“不要缝了。”她却对我异样地瞟了一眼,低下头还是一针一线地缝。我想拉开她,我想推开这沉重的氛围,我想看见他坐起来,看见他羞涩地笑。但我无意中碰到了身边一个什么东西,伸手一摸,是他开给我的饭,两个干硬的馒头。……
卫生员让人抬了一口棺材来,动手揭掉他身上的被子,要把他放进棺材里去。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半条准备盖在他身上。卫生员为难地说:“被子……是借老百姓的。”
“是我的——”她气势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的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年轻人的脸。
10.加点词表现小通讯员什么性格?
11.新媳妇一开始为什么不肯借被子?最后又怎么舍得给小通讯员铺上?谈谈你的理解。
12.她为什么异样地瞟了“我”一眼?
13.新媳妇为什么“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你是如何理解的。
14.请分析结尾画“ ”线的句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三、作文
15.说说《蜡烛》中老妇人是一个怎样的人。(3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1.fú jiào lì pú fú yè
2.袭 屏 鞠 穆 巍
3.指光辉的事迹和伟大的精神长久流传,永不磨灭。 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精神疲乏,气力使尽,形容极度疲劳。
4.前苏联 西蒙诺夫 老妇人(老玛利 育乞西) 象征母亲的眼泪
二、(一)5.敌人的凶残,“方场”区域处在危险的境地,更衬托牺牲战士的勇敢和老妇人不顾危险埋葬战士的爱心。
6.“孤零零”、“毫无遮掩”。“孤零零”一词让人心生爱怜,不忍心让年轻战士独自躺在那里。这也是老妇人行动的原因,说明老妇人极有爱心。“毫无遮掩”体现方场的无险可守,更衬托战士的勇敢和老妇人的不顾危险。
7.看到战死的士兵,老妇人有失去亲人般的悲痛,情感郁积于心,很想说出来。
8.“直着身子”是因为她的年老,不能匍匐,亦不能快跑。这一举动表现老妇人的内心活动:一定要为战死的孩子祈祷、安葬,哪怕牺牲生命!
9.多年轻、多勇敢的孩子,不能让你孤零零地独自在这儿……(意思符合即可)
(二)10.淳朴、可爱,在女同志面前有点腼腆、羞涩、局促。
11.因为被子是她惟一的嫁妆,寄托着最美好的感情,刚过门三天就被借走,有点舍不得,但又想到战士们为人民的解放而流血牺牲,小通讯员的淳朴可爱的举动,让她受到触动,当发现牺牲的战士是小通讯员时,她又毫不犹豫地为他铺上这条凝聚着纯洁美好感情的被子。表现最诚挚、最感人的军民情。
12.表达她对我的劝阻的不满和对小通讯员的怜惜与敬爱,表明只有这样做才能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13.她觉得其他人的做法重物轻人,是不能容忍的,因而表现出极大的不满。
14.光艳照人的细节描写,展现新媳妇高尚、圣洁、美丽的心灵,由此使主题升华。
三、15.作文提示:①从富有爱心的老人上,②从对敌人的仇恨上,③从冒着炮火行动上表现出来的精神。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蜡烛》课文原文
1944年9月19日,贝尔格莱德实际上已经拿下来了。只有萨伐河上的一座桥和那个小小的桥头堡还在德国人手里。
那个早晨,五个红军决定要偷袭这座桥。他们必须先爬过一块不很大的方场。方场上散布着几辆烧毁了的坦克和铁甲车,有德国人的,也有我们的。只有一棵树还没倒下,好像有一双魔手把它的上半身削去了,单留着一人高的下半截。
在方场的中央,我们那五个人被对岸敌人的迫击炮火赶上了。在炮火下,他们伏在地上有半小时之久。最后,炮火稀了一点儿,两个轻伤的抱着两个重伤的爬了回来。那第五个已经死了,躺在方场上。
关于这位死者,我们在连部的花名册上知道他叫契柯拉耶夫,19日早上战死于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岸。
红军的偷袭企图一定把德国人吓坏了,他们老是用迫击炮轰击方场和附近的街道,整整一天,只有短短的几次间歇。
连长得到命令,要他在第二天拂晓攻占那座桥。因此他说,这时候不必去搬回契柯拉耶夫的尸首,等明天攻下桥后再埋葬他吧。
德国人的炮火一直轰到太阳落山。
方场的一边,离其他的房屋几步的地方,高高地耸立着一堆瓦砾,它的本来面目简直一点也看不出来了。谁也不会想到,这里还有人住着。
然而,在这堆瓦砾下边的地窖里,有一个叫做玛利·育乞西的老妇人住在那里。砖瓦半掩着的一个黑洞就是那地窖的入口。
老妇人育乞西本来住在那座房屋的第二层,这是她的死了的男人守桥的更夫留给她的。第二层被炮火轰毁了,她就搬到楼下去住,住在楼下的人早已搬得一个不剩了。后来楼下也毁了,老妇人才搬到地窖里去住。
19日是她住进地窖去的第四天。这天早上,她明明白白看见五个红军爬到了方场上,方场和她之间只隔着一道扭曲了的铁栏杆。她看见德国人的炮口对准了这五个红军,炮弹纷纷在他们周围爆炸。她从地窖里爬出来,想招呼那五个红军到她那里去她认定,她自己住的地方比较安全,然而她刚爬出一半,一颗炮弹落在近旁炸开了。老妇人被这一震,耳朵也聋了,脑袋碰在墙上,失去了知觉。
她醒来的时候再朝那边看,五个红军只有一个留在方场上。这个红军侧着身子躺着,一只手臂张开,另一只手臂枕在脑袋下面,好像想躺得舒服一点儿。老妇人叫了他几次都没有回答,才知道他已经死了。
德国人又开炮了,炮弹在这小小的方场上炸开了,黑色的泥土直翻起来,柱子似的。碎片把那些剩下来的树木的枝条都削去了。那个苏联人孤零零地躺在那毫无遮掩的方场上,一只手臂枕在脑袋下面,周围是炸弯了的铁器和炸焦了的树木。
老玛利·育乞西看着那战死的兵,看了很久,她很想把这件事告诉什么人。可是附近一带,不用说人,连一个活东西都没有,甚至陪伴她在地窖里过了四天的那一只猫也被刚才炸起来的砖石碎片砸死了。老妇人想了半天,然后,伸手在她那惟一的衣袋里摸出件什么东西来,揣在怀里,慢慢地爬出了地窖。
她不会匍匐前进,也不能快跑。她干脆直着身子,一摇一摆,慢慢地向方场上走去。一段还没有炸断的铁栏杆拦在她前面,她也不打算跨过去。她太衰老了,跨不过去,因此慢慢地绕过了那段铁栏杆,走进了方场。
德国人还在轰击,可是没有一颗炮弹打在老妇人的近旁。
她穿过方场,到了那战死的苏联士兵身边,她用力把那尸身翻过来。看见他的面孔了,很年轻,很苍白。她轻轻理好了他的头发,又费了很大的劲把他那一双早已僵硬了的手臂弯过来,交*地覆在他的胸前。然后,她在他旁边坐了下来。
德国人还在开炮,可是跟先前一样,那些炮弹落得离老人很远。
这样,她坐在那里,静静地,一小时,也许两小时。
天气很冷,四下里很静,除了炮弹的炸裂声外,没有任何其他声音。
她终于站了起来,离开了那死者。走了不多几步,她马上找到她要的东西了:一个大的炮弹坑。这是几天之前炸出来的,现在,那坑里已经积了些水。
老妇人跪在那坑里,用手掌舀出那些水。舀几下,她就得休息一会儿。到底,她把坑里的水全舀干了。于是她回到那死者旁边,两手抄在死者的腋窝下,把他拖走。
路并不远,一共不到十步,可是她太衰老了,不得不坐下来休息了三次。最后,她总算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她已经精疲力竭了,又坐在那里休息了好久,也许有一小时。
德国人的炮火没有停止过,可是炮弹仍旧落在离老妇人很远的地方。
休息够了,老妇人跪到死者旁边,用手在死者身上画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
然后,她双手捧起弹坑四周的浮土(浮土有这么多),一捧一捧慢慢地放在死者身上。不久死者已经完全被泥土盖住了。老妇人还没有满意。她要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坟堆。又休息了一会,她又捧起土来继续盖上去。几小时的工夫,她一捧又一捧,竟然堆起了一个小小的坟堆。
德国人的炮还在轰击,但是,和先前一样,炮弹落下的地方都离老妇人很远。
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
她又在衣袋里摸了半天,摸出火柴来。她把那大蜡烛插到坟堆的顶上,点了起来。这晚上没有风,蜡烛的火焰向上直升,一点也不摇晃。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
炮弹爆炸的当儿,蜡烛的火焰不过抖了一下。但是有好几次,炮弹落得相当近,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老妇人就取出火柴来,很耐心地再把蜡烛点燃。
天快要亮了。蜡烛也快要燃尽了。老妇人在地上到处找,终于找到了一小片带锈的洋铁。她用瘦弱的手指使劲把这片洋铁弯成了半圆,插在蜡烛旁边的泥土中,作为挡风的屏障。布置好了,她站起身来,仍旧慢慢地穿过方场,绕过那一段没有倒下的铁栏杆,回到地窖里去了。
拂晓前,契柯拉耶夫所属的那一连红军,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下,直奔方场,占领了那座桥。
隔了一两个小时,天色已经大亮。红军的坦克紧跟着步兵过桥去了。战斗在河的对岸进行着,再没有炮弹落在方场上了。
这时候,连长派了几个士兵去找契柯拉耶夫的尸身,打算把他和今天早上战死的战士一同埋葬。
那几个士兵到处找契柯拉耶夫的尸身可是找不着。突然,有一个士兵吃惊地大声叫了起来。
“看呀!”那红军说。
大家都朝他指点的方向看。
在已经被破坏的铁栏杆附近,耸立着一个小小的坟堆。一支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闪耀着柔和的火焰。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给蜡泪淹没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闪烁。
站在坟旁的红军士兵们立刻脱下了帽子。他们围着坟堆,静默地站着,看着这渐渐暗淡下去的烛光。
这时候,一个披着黑色大围巾的高身材的老妇人走近来了。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在坟旁跪下,从黑色的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蜡烛来。这一支和坟上的快点完的那一支一模一样,显然是一对。老妇人蹲下身去拾起那蜡烛头,把那新的一支点着,插在那老地方。她站起来的时候,行动很困难,离她最近的红军士兵小心地把她扶了起来。
即使在这个当儿,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地走了。没有再回过头来,看一下那蜡烛和那些士兵。
红军士兵们目送着她走远了。他们小声地谈论着,似乎怕惊扰那肃穆的空气,他们穿过方场,走过桥,赶上他们的连队,投入战斗。
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蜡烛》教师教学用书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这位苏联青年,红军战士,是为解放南斯拉夫而牺牲的,他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土地上。坟堆是南斯拉夫老妇人育乞西为他堆的,她不忍红军烈士暴尸战场,她要让红军烈士安息在南斯拉夫国土上。老妇人对一个苏联青年情同母子,他们之间已经没有国界,这是反法西斯同盟的军民用血肉凝结的情谊。烛光,是红军烈士生命之光;烛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烛光,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这种血肉凝结的情谊是如此深厚:老妇人置生死于度外,她是冒着炮火安葬红军烈士的;老妇人年老体弱,她是不顾艰难,用双手舀干弹坑里的积水,用双手把烈士遗体拖进弹坑,用双手捧土,一捧一捧堆成坟堆的;老妇人摆正了烈士遗体,还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老妇人为悼念烈士,拿出珍藏45年的结婚的喜烛,点在坟上。
这篇战地通讯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二、问题研究
这篇战地通讯非常感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这样的艺术效果是怎么产生的?
首先当然是题材感人,但是感人的题材要写得感人,写作方法也是重要的。探究这篇战地通讯的写法,可以悟到,作者在落笔之前,对事件之所以感人的种种因素是作了分析的,在叙述过程中,在感人的因素上就着力描写。再则,突出蜡烛,突出烛光,更是作品成功的关键。
事件感人的因素有哪些呢?分析起来有四点。一是环境危险,炮火连天;二是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非常吃力;三是老妇人像掩埋亲人一样掩埋烈士;四是点在坟上的蜡烛有特殊意义。作者在叙述过程中,凡是写到这四点的,都着力描写,造成了感人的效果。
写炮火,不是笼统地写一句就算了,几乎隔几行就写炮火,叫人一直为老妇人的安危揪着心,老妇人在炮火之中的种种行为就格外感人。
掩埋烈士的每一步老妇人都非常吃力,假如笼统地说“她非常吃力地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那就不够感人,作者是这样写的:“路并不远,一共不到十步,可是她太衰老了,不得不坐下来休息了三次。最后,她总算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她已经精疲力竭了,又坐在那里休息了好久,也许有一小时。”这样描述,情景历历在目,仿佛老妇人的喘息声都听得见,真是感人肺腑。
写老妇人安葬烈士的礼仪也很具体,例如掩埋之前“老妇人跪到死者旁边,用手在死者身上画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一个一个动作都作了描写,也是很感人的。
作者在诸多感人的因素之中又突出蜡烛,郑重地说明,这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从摸出蜡烛之后,直到结尾,一直围绕着烛光展开细腻的描写,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里,特殊的氛围中,烛光显出了特殊的意义,造成一种诗的意境,结尾像抒情诗一般赞美烛光,让人沉浸在这个意境之中,眼前总是那一点烛光,久久不能忘怀。
练习说明
一、阅读全文,朗读令你感动的一些片段。说说你对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并说说结尾两句话的含义。
本题通过默读、朗读,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老妇人饱受德国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她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她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她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她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她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结尾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二、揣摩下列语句,回答问题。
1.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
(为什么要对这支蜡烛的来历做补充说明?)
2.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
(这里又提到围巾的颜色,有什么特殊的意味?)
3.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这段文字如果写成“在方场上,老妇人的蜡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契柯拉耶夫的坟头”,同原句比较一下,说说原句好在哪里?)
本题引导学生精读课文,细细领会语句的深层含义。启发学生怎样抓住关键词语,怎样在假设、比较中品味。
1.补充说明这支蜡烛非同寻常的意义,表现了老妇人给红军烈士献出的是一份最珍贵的感情。
2.黑色,表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这一着色,渲染了肃穆气氛,表达了老妇人的哀悼之情。
3.原句勾画了经战争破坏后的环境,勾画了烛光的背景,“炮火烧焦了的土地”,“炸弯了的铁器”,“烧死了的树木”,控诉着法西斯强盗对人类文明的践踏。原句再次点出这支蜡烛是结婚的花烛,是老妇人惟一珍爱的东西,点出非同寻常的意义,足以表现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至高无上的感情。原句不写老妇人和烈士的名字,而说“南斯拉夫母亲”和“一个苏联青年”,揭示这种感情的意义,是两国军民感情的集中表现,这种感情达到了母子情深的境界。
三、文章中的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丰富的内心活动都是通过她的动作来表现。试揣摩文章倒数第四段,设想一下段中表现的老妇人的心理活动,并用一二百字写下来。
本题根据课文写作特点,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意蕴,培养理解和想像能力。宜启发学生就文句提出一个个问题加以推想。例如,就“老妇人也没有说话”一句想想,老妇人为什么不说话,她心里是怎么想的;“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就这几句想想,她为什么鞠躬,心里是怎么想的,如此等等。这样去思考,思路就打开了。
教学建议
一、宜根据课文特点,着重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的深度。
本文特点,人物思想感情集中于一点,概括起来就是“敬爱”和“哀痛”,作品感人之处是诗意般的表现出这种感情的深度和浓度,浓郁得令读者的心灵为之震颤。所以宜从各方面体会这种情感的深度。看炮火连天,想老妇人不顾生死;看年老体弱,想老妇人力量的源泉;看保护遗体,想老妇人对烈士的感情;看烛光闪烁,想老妇人奉献的感情。如果停留在概括人物思想感情上,作品的感染力就会大大减弱。
二、要注意揣摩语句。
本文意蕴丰富,有许多意味深长的句子,宜细细揣摩探究。每一部分将注意力放在意蕴丰富之处,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可以让学生提问,也可以向学生提问,确立探究方向后,逐一研讨。
三、要注意把握记叙的要素。
有关资料
作者介绍
西蒙诺夫,苏联俄罗斯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1942年加入共产党。曾任《文学报》主编、《新世界》杂志编委、《文学俄罗斯》报编委、苏联作协副总书记和书记处书记等职。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剧本《我城一少年》(1941)表达前苏联人民对即将来临的战争的必胜信心。战争初期的抒情诗作,充满爱国主义激情,如《等着我吧……》《请你记住,阿辽沙,斯摩棱斯克的大道……》,在士兵中广为流传。剧本《俄罗斯人》(1942)歌颂经受了战争考验的苏联人民的精神力量。长篇小说《日日夜夜》(1943~1944),描写苏联红军在保卫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英勇事迹。战争后期,随军经过东欧各国,直至柏林,写有特写和短篇故事集《从黑海到巴伦支海》(4卷,1942~1945)。战后到过美国。剧本《俄罗斯问题》(1946)揭露美国统治集团发动新战争的企图。还发表诗集《友与敌》(1948)。《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日日夜夜》《俄罗斯问题》《友与敌》均获斯大林奖金。
1949年10月访问中国。1950年出版《战斗的中国》一书,描写中国人民进行的解放战争。1959至1971年发表的三部曲《生者与死者》(《生者与死者》《军人不是天生的》《最后的夏天》),描写从战争初期苏联红军在西部边境的溃败、1943年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到1944年夏天解放白俄罗斯战役的胜利,具有广阔的历史画面和生动的战时生活的细节描写,但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心理活动和性格变化较少。三部曲获1974年度列宁奖金。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后期陆续发表了几部战时札记,最著名的有《洛巴金札记摘录》(1965)。30年代至50年代发表过几十篇文艺评论文章,主要评论同时代的作家及其创作。
(《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第二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芦花荡》课堂教学实录
杨宏丽
杨宏丽
山东省济南市教研室语文教研员。济南市青年技术创新能手,济南市十佳语文教师,济南市学科带头人;第四届“语通杯”全国中语“十佳教改新星”。2001年获山东省优质课评比一等奖,2003年获全国省会城市、直辖市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2005年被全国十五规划课题“新课程语文个性化实验与研究”课题组聘为示范教师,并负责子课题“个性化阅读与个性化写作”实验研究工作。
【教育感言】
1.语文课堂上思想情感的教育不是语文教师靠单纯的说教可以奏效的,它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细致地感受语言、推敲文字、激发想象,才能使他们在阅读品味中自然地迸溅出思维的火花,得到情操的陶冶。
2.如果一堂课没有让学生充分阅读文本,没有深入思考,却将时间浪费在反复让学生转动身子以形成合作学习的态势上,那么,不但合作学习会流于形式,而且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也会慢慢消退。
(师用多媒体出示有关二战的图片。)
师:同学们,战争是残酷的、野蛮的,它带给人类的是屠杀、是毁灭,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大约九千万士兵和平民伤亡,三千万人流离失所。回首二战,那一幅幅残酷而血腥、雄伟而悲壮的历史画面,永远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苏联作家西蒙诺夫在二战后期,随苏联红军到南斯拉夫所写的战地通讯《蜡烛》,它让我们看到了血与火的战争中纯洁、伟大而美好的人性美。
(多媒体播放配乐课文朗诵。)
师:请同学们用“这是一支
的蜡烛”或“南斯拉夫老妇人是一位 的母亲”的句式把自己听读课文后内心最强烈的感受抒写出来。
(生纷纷举手,踊跃发言。)
生1:这是一支老妇人保存了45年的唯一珍爱的结婚蜡烛。
生2:这是一支点在烈士坟头,象征着一个母亲对儿子的深情厚义和深切哀悼的蜡烛。
生3:这是一支燃烧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象征两国人民战斗情谊,象征着红军烈士生命之光的蜡烛。
生4:这是一支穿透战争的阴霾,燃亮世界和平,象征胜利的希望和光明未来的蜡烛。
生5:这是一支象征着光明、奉献,象征着老人与烈士之间母子情深的蜡烛。
生6:南斯拉夫老妇人是一位在炮火连天中不顾自己年老体弱,无所畏惧,掩埋苏联烈士的母亲。
生7:南斯拉夫老妇人是一位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结婚喜烛,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英灵的母亲。
生8:南斯拉夫老妇人是一位饱受德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的母亲。
生9:南斯拉夫老妇人是一位善良的、散发着至高无上的人性美的母亲。
师:你们的发言很精彩!下面请同学们先独自仔细地品读文章,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将自己感触最深的地方或不理解的地方标注出来,然后在小组内与同学共同交流、探究解疑。
(生先独自认真品读课文,后小组讨论。)
师:刚才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讨论也很积极。下面,咱们交流一下品读过程中最有价值的发现,可以是阅读感受,也可以是疑难问题。
生1:我们小组讨论后认为,文中对“炮火”的多次描写,突出了当时环境的危险、敌人的疯狂,老妇人在炮火中的行为因此就格外感人,也就更加突出了老妇人置生死于度外,伟大、勇敢、善良的高尚品格,突出了她对苏联红军烈士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但我们不明白的是,“德国人还在轰击,可是没有一颗炮弹落在老妇人的近旁”,这样的话在文中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如果写炮弹落在老妇人的身边不是更能表现老妇人的勇敢吗?
师:他们小组这个问题问得真好。大家怎么看待这个细节?
生2:这是一篇通讯,这可能就是当时的实际情况,所以作者这样写。
师:就这么简单?
生1:就算是实际情况,但为什么还要反复强调啊?
(生2默默地坐下。)
师:是啊,为什么多次写到炮火在离老妇人很远的地方响起来啊?会有什么深意吗?
生3:象征着邪恶永远不能战胜正义。
生4:我感觉作者就在那里亲眼目睹这一切,一直在为老妇人的安危揪着心,就好像我们看足球比赛,对手射门了,我们都很紧张,再一看,离门挺远,没进,我们就松了口气。
生5:作者很庆幸炮弹离老妇人很远:“又没打着!”
师:嗯,你们分析得真好,这其中有着多少的感动,又有着多少的庆幸啊——他为老妇人的壮举所感动,他为炮弹落得很远而庆幸。可见,作者是用情、用心在报道,这报道怎能不感人啊!其他小组,还有什么有价值的发现吗?
生6:“即使在这个当儿,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地走了。”我们小组讨论的问题是:老妇人为什么不说话?
师:讨论的结果如何啊?
生6:我们认为,老妇人没有说话,是因为此时她的心情很复杂,红军牺牲了,她十分悲痛,又十分感动敬佩,强烈的感情,使她不知道说什么好。
生7:老妇人插在红军烈士坟头的第二支蜡烛也会很快燃完,可作者为什么说“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师:谁能给他们小组解答?
生8:我觉得,“不会熄灭”、“永远燃着”是有象征意义的。象征着老妇人对烈士的敬意,象征着红军战士为了和平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也象征着两国军民的感情,象征着一个母亲对儿子的深情厚意——这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种情谊将永存心中,永远温暖在人们的心头。
师:是啊,那闪烁在小小坟头、闪烁在炮火中的烛光,是红军烈士生命之光,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之光,是残酷战争中的优美人性之光。作者在行文中格外突出“蜡烛”这个细节,赋予了作品一种亮色,一种抒情诗般的意境。
生9:“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这里又提到围巾的颜色,有什么特殊的意味吗?
生10:我认为,黑色是很沉重的颜色,表达了老妇人内心的极度悲痛和哀悼之情,同时也渲染了肃穆的气氛,写出了老妇人对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的深沉而强烈的爱。
师:说得真好,看来这个问题你早就仔细考虑过了。其他同学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纷纷摇头。)
师:那好,我来给大家提个问题:二战后期,西蒙诺夫作为军事记者随军采访,知道了这个感人的故事后,就写成了这篇战地通讯。假如你是一名随军摄影记者,亲眼目睹了这感人的事件,你要用你手中的相机,把这美好的瞬间变成永恒,你会抓拍哪个画面?请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把它描述出来,并说明抓拍这个场景的理由。
生1:我要抓拍的是老妇人埋葬好苏联红军战士、点燃大蜡烛后,对着烛光,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黑色的大围巾,静静地坐在坟前的情景。这时的老妇人就像一座爱的雕像一样在我的眼前定格了,浑身散发着耀眼的光辉。
师:是啊,这个场面多么感人啊。此时一切都是那样的沉静,但正是这无声的力量才具有感人肺腑的魅力。你和编者有着同样的眼力,都被这幅图景深深打动了。你看,课文中的插图,正是这个场景。其他同学,谁再来说说,你所发现的这个画面的美。
生2:我觉得老妇人面前那红红的蜡烛火焰和老妇人披着的黑色大围巾,色彩对比鲜明,视觉效果强烈。红色能给人以温暖,给人以希望,让人想到奉献,想到美好;黑色给人一种沉重悲凉之感,渲染了一种沉郁肃穆的气氛,寄托了老妇人沉痛哀悼的心情。
生3:我想置这个画面于炮火纷飞的背景中,这样更有一种悲壮美。
生4:我还感受到这个画面的静寂气氛,老妇人一动不动的静止姿态,除了炮弹的炸裂声外,一切都很沉寂,给人更强烈的震撼,那是任何语言表达都做不到的,收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功效。
师:大家理解得真好。除了这个画面,还有没有值得你关注的?
生5:我要拍老妇人跪在烈士身边,亲吻他的嘴唇和前额的画面。你想,在老妇人的周围,炮弹在炸响,炮弹的火焰映照在老妇人的脸上,让我们看到她母亲般的慈爱与坚毅,炮火声声更给画面增添了一种悲壮的色彩。
师:嗯,你很有想象力,有摄影家的眼光,更有作家的笔法。
生6:我喜欢这一段描写:“她不会匍匐前进,也不能快跑。她干脆直着身子,一摇一摆,慢慢地向方场上走去。一段还没有炸断的铁栏杆拦在她前面,她也不打算跨过去。她太衰老了,跨不过去,因此慢慢地绕过了那段铁栏杆,走进了方场。”
师:是的,她年老体衰,连走路都很困难。那她这样在敌人的炮火下“慢慢”走着,随时都有可能被炸的危险。她分明可以选择躲在地窖里啊?想想为什么她甘冒风险?
生6:她想去埋葬那个红军战士,让他入土为安。为了一个素不相识的红军战士,她勇敢地穿过炮火,她是在完成一个心愿,一个作为母亲的心愿。此情此景,让我感受到了一颗善良的心灵,一种深沉的母爱。
生7:我喜欢结尾的场景:“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美丽的烛光和破败的战场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好像在控诉法西斯强盗对人类文明的肆意践踏,歌颂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至高无上的感情,让我们感受到人民对战争的无比憎恨,对和平的强烈渴望。
师:说得真好啊!蜡烛柔和的火焰寄托着人民对和平的信仰,也散发出人性的光芒。
生8(高举手臂,急于发言):我要拍这里:“即使在这个当儿,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地走了。没有再回过头来,看一下那蜡烛和那些士兵。”无言的老妇人给士兵深深鞠躬的情景很令我感动,老妇人明白这些异国战土是为了解放南斯拉夫而战斗的,她心中怀着对他们的崇敬与景仰之情。她用这个动作表达她对这些士兵崇高的敬意和深挚的谢意。这是反法西斯军民血浓于水情谊的真实写照。
师(频频点头):感人的瞬间,庄严肃穆,值得拍下来!
生9:老师,可不可以拍一组照片,做一个图片新闻?
师:哦!有创意,说来听听。
生9:我觉得老妇人掩埋红军烈士的壮举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单拍哪一个动作都是很单薄的,感染力不够。我会抓拍一组镜头,从老妇人整理烈士的遗体开始拍:她用力翻尸身,梳理烈士的头发;她跪在地上,用手一点点地舀出弹坑里的积水;她极其吃力地用双手抄在死者腋窝下把烈士遗体拖进弹坑;她累得气喘吁吁坐在那休息;她跪在死者旁边,在他身上画十字、亲吻他的嘴唇和前额;她用双手捧起弹坑四周的浮土,慢慢放在死者身上,一捧一捧堆成坟堆;她摸出大蜡烛,插在坟堆顶上,点燃红烛;她两臂交叉在胸前,坐在坟前守灵……这样就会让读者感到:掩埋烈士的每一步老妇人都非常吃力,她置生死于度外,冒着炮火安葬红军烈士,不顾自己年老体衰,不怕艰难,就好像是一个母亲在默默地送别儿子,满怀悲痛,满怀深情,一系列的动作,让人历历在目,非常感人。
师(眼睛有些湿润了):你们说得真好啊。我已经被同学们带入了战火纷飞的战场,我已经看到了一位伟大的母亲冒着战火为英雄儿子送行的壮举,这是一位感天动地的伟大的母亲,她纯洁善良的品德深深地打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让我们用我们的笔,来展现这位伟大母亲的美好心灵吧!请仔细揣摩文章倒数第四段,设想一下段中表现的老妇人的心理活动,用一二百字写下来。
(生静静地写作。)
师:好多学生都写完了,谁愿意把自己的作品拿出来,让大家欣赏欣赏?
(生纷纷举手,师指名一生发言。)
生:这个红军战士牺牲了,是为了解放我们而牺牲的!这么年轻,这么好的孩子,就这样走了!我真是伤心啊!这些德国鬼子,这些侵略者,实在太可恶了!孩子们,你们都是好样的,狠狠打击他们,把他们从我们的家园赶出去!我谢谢你们!
师:真好,抓住了老人的心理和口吻。这位南斯拉夫母亲在法西斯强盗的铁蹄下饱受苦难,她对侵略者满怀仇恨,对苏联红军充满爱戴和敬意,她渴望和平!要和平不要战争,这也是全世界人民的心声。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我们期盼着世界远离战争,人类远离罪恶的那一天!下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