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讲 集合的基本运算(考点讲解)(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03讲 集合的基本运算(考点讲解)(解析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8-25 14:38: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03讲
集合的基本运算
【学习目标】
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和交集
2.能使用Venn图表示集合的并集、交集运算结果
3.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并会用它们正确进行集合的并集与交集运算
4.理解全集、补集的概念(难点),准确翻译和使用补集符号和Venn图
5.会求补集,并能解决一些集合综合运算的问题.
【知识结构】
【考点总结】
一、并集
1.并集的定义
自然语言
符号语言
图形语言
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与B的并集,记作A∪B
A∪B=
{x|x∈A,或x∈B}
2.并集的性质
A∪B=B∪A,A∪A=A,A∪?=A,A?A∪B.
二、交集
定义
文字语言
一般地,由属于A且属于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与B的交集,记作AB.(读作“A交B”)
符号语言
AB={x|xA,且xB}
图形语言
性质
(1)AA=A,A=;(2)AB=BA;
(3)ABA,ABB;(4)AB=AAB;
(5)(AB)C=A(BC);
(6)(AB)(AB)
释疑点
对交集的理解 (1)概念中“且”即“同时”的意思,两个集合交集中的元素必须同时是两个集合的元素.
(2)概念中的“所有”两字不能省,否则将会漏掉一些元素,一定要将相同元素全部找出.如A={1,2,3,4},B={2,3,4,5},则AB={2,3,4},而不是AB={2,3},{2,4}或{3,4}.
(3)当集合A和集合B无公共元素时,不能说集合A,B没有交集,而是AB=.
(4)定义中“xA,且xB”与“x(AB)”是等价的,即由既属于A,又属于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为AB.而只属于集合A或只属于集合B的元素,不属于AB.
三、补集与全集
(1)全集
一般地,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我们所研究问题中涉及的所有元素,那么就称这个集合为全集,记作U.
(2)补集
定义
文字语言
对于一个集合A,由全集U中不属于集合A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相对全集U的补集,简称为集合A的补集,记作UA.
符号语言
UA={x|xU,且xA}
图形语言
性质
(1)UAU;
(2)UU=,U=U;
(3)U(UA)=A;
(4)A(UA)=U;A(UA)=
对补集的理解 
(1)补集既是集合之间的一种关系,同时也是集合之间的一种运算.求集合A的补集的前提是A是全集U的子集,随着所选全集的不同,得到的补集也是不同的,因此,它们是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两个概念.
(2)UA包含三层意思:①AU;②UA是一个集合,且UAU;③UA是由U中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构成的集合.
(3)若xU,则xA或xUA,二者必居其一.
四、集合的运算
(1)集合的基本运算
①对于用列举法表示的集合,这里要注意集合元素的特征,做到不重不漏.
②当集合A,B都有无穷多个元素时,应当注意端点值的取舍,我们可以把端点值代入题目中进行验证.
③用描述法给出的集合,先明确集合中元素的一般符号及其共同特征,然后在确定了集合中元素的前提下,再着手进行集合的运算.
(2)集合的混合运算
解决集合的混合运算时,一般先运算括号内的部分,如求(UA)B时,先求出UA,再求交集;求U(AB)时,先求出AB,再求补集.
注意以下规律:
(1)①U(AB)=(UA)(UB),如图a;②U(AB)=(UA)(UB),如图b.
(2)①A(BC)=(AB)C.
②A(BC)=(AB)C.
③A(BC)=(AB)(AC).
④A(BC)=(AB)(AC).
五、Venn图的应用
(1)借助于Venn图分析集合的运算问题,可以使问题简捷地获得解决.利用Venn图将本来抽象的集合问题直观形象地表现出来,体现了数形结合思想的优越性.
在使用Venn图时,可将全集分成四部分,如图所示.
Ⅰ,Ⅱ,Ⅲ,Ⅳ这四部分的含义如下:
Ⅰ:A(UB);
Ⅱ:AB;
Ⅲ:(UA)B;
Ⅳ:(UA)(UB)(或U(AB)).
(2)比较集合运算的三种语言形式可以看出,Venn图可以把一些不明确的数量关系直观地表示出来,从而达到化繁为简、化抽象为直观的目的.
利用Venn图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时,先把生活中的问题转化成集合问题,借助于Venn图的直观性把它表示出来,再根据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求出问题的解.
【例题讲解】
题型一 并集的概念及简单应用
例1、(1)设集合M={4,5,6,8},集合N={3,5,7,8},那么M∪N等于(  )
A.{3,4,5,6,7,8}   B.{5,8}
C.{3,5,7,8}  
D.{4,5,6,8}
(2)已知集合P={x|x<3},Q={x|-1≤x≤4},那么P∪Q等于(  )
A.{x|-1≤x<3}   
B.{x|-1≤x≤4}
C.{x|x≤4}  
D.{x|x≥-1}
解析 (1)由定义知M∪N={3,4,5,6,7,8}.
(2)在数轴上表示两个集合,如图,可得P∪Q={x|x≤4}.
答案 (1)A (2)C
规律方法 求集合并集的两种方法
(1)定义法:若集合是用列举法表示的,可以直接利用并集的定义求解;
(2)数形结合法:若集合是用描述法表示的由实数组成的数集,则可以借助数轴分析法求解,此时要注意集合的端点能否取到.
【训练1】 已知集合M={0,1,3},N={x|x=3a,a∈M},则M∪N=(  )
A.{0}   
B.{0,3}   
C.{1,3,9}  
D.{0,1,3,9}
解析 易知N={0,3,9},故M∪N={0,1,3,9}.
答案 D
题型二 交集的概念及简单应用
例2、(1)A={x∈N|1≤x≤10},B={x∈R|x2+x-6=0},则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  )
A.{2}   
B.{3}
C.{-3,2}  
D.{-2,3}
(2)设集合A={x|-1≤x≤2},B={x|0≤x≤4},则A∩B=(  )
A.{x|0≤x≤2}   
B.{x|1≤x≤2}
C.{x|0≤x≤4}  
D.{x|1≤x≤4}
解析 (1)易知A={1,2,3,4,5,6,7,8,9,10},B={-3,2},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A∩B={2},故选A.
(2)在数轴上表示出集合A与B,如图所示.
则由交集的定义知,A∩B={x|0≤x≤2}.
答案 (1)A (2)A
规律方法 求集合A∩B的常见类型
(1)若A,B的代表元素是方程的根,则应先解方程求出方程的根后,再求两集合的交集.
(2)若集合的代表元素是有序数对,则A∩B是指两个方程组成的方程组的解集,解集是点集.
(3)若A,B是无限数集,可以利用数轴来求解,但要注意利用数轴表示不等式时,含有端点的值用实心点表示,不含有端点的值用空心圈表示.
【训练2】 (1)已知集合A={x|x=3n+2,n∈N},B={6,8,10,12,14},则集合A∩B中元素的个数为(  )
A.5   
B.4   
C.3  
D.2
(2)已知M={(x,y)|x+y=2},N={(x,y)|x-y=4},则M∩N=(  )
A.x=3,y=-1   
B.(3,-1)
C.{3,-1}  
D.{(3,-1)}
解析 (1)8=3×2+2,14=3×4+2,故A∩B={8,14},故选D.
(2)由得故M∩N={(3,-1)}.
答案 (1)D (2)D
题型三 并集、交集的运算性质及应用
【探究1】 设A,B是两个集合,若已知A∩B=A,A∪B=B,由此可分别得到集合A与B具有怎样的关系?
解 A∩B=A?A∪B=B?A?B,即A∩B=A,A∪B=B,A?B三者为等价关系.
【探究2】 若集合={x|x2+2x-a=0}=?,求a的取值范围.
解 由题意知方程x2+2x-a=0无实根,故Δ=4+4a<0,解得a<-1.
【探究3】 设集合A={1,2},若B?A,求B.
解 B=?或{1}或{2}或{1,2}.
【探究4】 设集合A={x|x2-3x+2=0},B={x|x2+2(a-1)x+(a2-5)=0}.
(1)若A∩B={2},求实数a的值;
(2)若A∪B=A,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 (1)由题可知:A={x|x2-3x+2=0}={1,2},∵A∩B={2},∴2∈B,将2带入集合B中得:4+4(a-1)+(a2-5)=0,解得:a=-5或a=1.
当a=-5时,集合B={2,10}符合题意;
当a=1时,集合B={2,-2},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a=-5或a=1.
(2)若A∪B=A,则B?A,∵A={1,2},∴B=?或B={1}或{2}或{1,2}.
若B=?,则Δ=4(a-1)2-4(a2-5)=24-8a<0,解得a>3;
若B={1},则即不成立;
若B={2},则即不成立;
若B={1,2},则即此时不成立,综上a>3.
规律方法 利用集合交集、并集的性质解题的依据及关注点
(1)依据:A∩B=A?A?B,A∪B=A?B?A.
(2)关注点:当集合A?B时,若集合A不确定,运算时要考虑A=?的情况,否则易漏解.
【训练3】 已知集合A={x|2a≤x≤a+3},B={x|x<-1或x>5},若A∩B=?,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 由A∩B=?,
(1)若A=?,有2a>a+3,∴a>3.
(2)若A≠?,如下图:
∴解得-≤a≤2.
综上所述,a的取值范围是{a|-≤a≤2或a>3}.
二、补集及综合应用
【考点总结】
知识点 补集的概念
(1)全集:
①定义: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我们所研究问题中涉及的所有元素,那么就称这个集合为全集.
②记法:全集通常记作U.
(2)补集
文字语言
对于一个集合A,由全集U中不属于集合A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相对于全集U的补集,记作?UA
符号语言
?UA={x|x∈U且x?A}
图形语言
【例题解析】
题型一 补集的基本运算
例1、(1)设集合U=R,M={x|x>2或x<0},则?UM=(  )
A.{x|0≤x≤2}   
B.{x|0C.{x|x<0或x>2}  
D.{x|x≤0或x≥2}
(2)已知全集U={1,2,a2-2a+3},A={1,a},?UA={3},则实数a=________.
解析 (1)如图,在数轴上表示出集合M,可知?UM={x|0≤x≤2}.
(2)由题意可知解得a=2.
答案 (1)A (2)2
规律方法 求补集的方法
(1)列举法表示:从全集U中去掉属于集合A的所有元素后,由所有余下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2)由不等式构成的无限集表示:借助数轴,取全集U中集合A以外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
【训练1】 (1)已知全集U={x|x≥-3},集合A={x|-3(2)设U={0,1,2,3},A={x∈U|x2+mx=0},若?UA={1,2},则实数m=________.
解析 (1)借助数轴得?UA={x|x=-3或x>4}.
(2)∵?UA={1,2},∴A={0,3},∴0,3是方程x2+mx=0的两个根,∴m=-3.
答案 (1){x|x=-3或x>4} (2)-3
题型二 集合交、并、补的综合运算
例2、已知全集U={x|x≤4},集合A={x|-2解 利用数轴,分别表示出全集U及集合A,B,先求出?UA及?UB,再求解.
则?UA={x|x≤-2,或3≤x≤4},
?UB={x|x<-3,或2所以A∩B={x|-2(?UA)∪B={x|x≤2,或3≤x≤4};
A∩(?UB)={x|2规律方法 1.求解与不等式有关的集合问题的方法
解决与不等式有关的集合问题时,画数轴(这也是集合的图形语言的常用表示方式)可以使问题变得形象直观,要注意求解时端点的值是否能取到.
2.求解集合混合运算问题的一般顺序
解决集合的混合运算时,一般先运算括号内的部分,再计算其他部分.
【训练2】 已知集合S={x|1求:(1)(?SA)∩(?SB);(2)?S(A∪B);(3)(?SA)∪(?SB);(4)?S(A∩B).
解 (1)如图所示,可得
A∩B={x|3≤x<5},A∪B={x|2≤x<7},
?SA={x|1?SB={x|1由此可得:(1)(?SA)∩(?SB)={x|1(2)?S(A∪B)={x|1(3)(?SA)∪(?SB)={x|1(4)?S(A∩B)={x|1题型三 根据补集的运算求参数的值或范围
【探究1】 如果a∈?UB,那么元素a与集合B有什么关系?“a∈A∩(?UB)”意味着什么?
解 如果a∈?UB,那a?B,“a∈A∩(?UB)”意味着a∈A且a?B.
【探究2】 是否存在元素a,使得a∈A且a∈?UA?若集合A={x|-2解 不存在a,使得a∈A且a∈?UA;若A={x|-23}.
【探究3】 (1)已知集合A={x|x2+ax+12b=0}和B={x|x2-ax+b=0},满足B∩(?UA)={2},A∩(?UB)={4},U=R,求实数a,b的值.
(2)已知集合A={x|2a-2解 (1)∵B∩(?UA)={2},∴2∈B,但2?A.
∵A∩(?UB)={4},∴4∈A,但4?B.
∴解得∴a,b的值分别为,-.
(2)?RB={x|x≤1或x≥2}≠?.
∵A??RB,
∴分A=?和A≠?两种情况讨论.
①若A=?,此时有2a-2≥a,∴a≥2.
②若A≠?,则有或∴a≤1.
综上所述,a≤1或a≥2.
规律方法 由集合的补集求解参数的方法
(1)有限集:由补集求参数问题,若集合中元素个数有限时,可利用补集定义并结合集合知识求解.
(2)无限集:与集合交、并、补运算有关的求参数问题,若集合中元素有无限个时,一般利用数轴分析法求解.
【训练3】 设全集U={2,3,a2+2a-3},A={|2a-1|,2},?UA={5},求实数a的值.
解 ∵?UA={5},∴5∈U,且5?A.
∴a2+2a-3=5,解得a=2或a=-4.
当a=2时,|2a-1|=3≠5,此时A={3,2},U={2,3,5}符合题意.
当a=-4时,|2a-1|=9,此时A={9,2},U={2,3,5},
不满足条件?UA={5},故a=-4舍去.
综上知a=2.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