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八下第一单元精品测试卷(一)
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运用(20分)
1.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8分)
1)淮南秋雨夜, 。(《闻雁》) 2) ,泥香带落花。(《迎燕》)
3)石榴有梅树的枝干,有杨柳的叶片, 而不 , 而不 ,这风度实兼备了梅柳之长,而舍去了梅柳之短。(《石榴》)
4)《池鹤》中的“ ? 。”一句表现出诗人对仕宦生活的厌倦和无奈。
5)“鹤立鸡群”和《池鹤》中的“ , 。”一句都是写鹤的品格与仪表在一群鸡里头显得很突出。
2. 阅读下列这段话,给汉字加上拼音,给拼音补上汉字。(4分)
好一派生机àng 然的蓬莱仙境啊!这里有身材秀颀( )的毛白杨,伸着绿如fěī 的叶子向你致意;有躯干枯jí 的古松,展着如虬( )龙般的枝丫向你问好;这里有争yán 斗艳的奇花异草,挥着花骨( )朵向你欢呼,让人不能不zhǜ 立流连!
3. 为下列事物写一段咏物寓理的话。(5分)
[示例]松柏:冬雪算什么,重要的是保持绿的本色。
浪花:
信鸽:
壁灯:
小桥:
落叶:
4. 如果有人请你谈谈对本册书第一单元中某篇文章的个人看法(可以从内容、语言、思路、写法等方面入手),你将会如何回答,请写在下面。要求能清楚连贯地表达你的观点。(不超过50个字)(3分)
二、阅读理解。(5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题。(18分)
甲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
龙说
龙嘘气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
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元间,薄日月,伏光景,感震电,神变化,水下土,汩陵谷。云亦灵怪矣哉!
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
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失其所凭依,信不可欤!
异哉!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易》曰:“云从龙。”既曰龙,云从之矣。
(注释:本语段作者以龙喻明君,以云喻贤臣,来含蓄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5.乙短文和甲短文一样,都是享有“文起八代之衰”的唐代文学家 写的 (体裁)。(2分)
6.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4分)
1)才美不外见 ( )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3)食之不能尽其材 ( ) 4)执策而临之 ( )
5)其真无马邪? ( ) 6)其真不知马也( )
7)龙乘是气 ( ) 8)龙亦灵怪矣哉!( )
6.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7.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甲文各段的主要意思。(3分)
8.这两篇短文通篇说的是物事(龙、马),其实论的是人事。想想看,作者分别表达了怎么的思想感情?(3分)
9.如果说成才是“龙”,读书是“云”,那么对你今后的求学有什么启迪?(2分)
(二)阅读下列语段,完成10题----14题。(15分)
海燕
高尔基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在大海深处。
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雷声轰响。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
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狂风吼叫……雷声轰响……[]
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蜓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了!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10.这篇散文诗的思想是通过象征手法表现出来的,请你找出文章中作者刻画的各种自然物象,并说说它们分别象征着什么?(至少写3种)(3分)
11.阅读文章,说说本文以暴风雨的渐次逼近为线索写了哪三个场面。(3分)
12.请从写法和目的两方面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写海鸥、海鸭、企鹅这几种水鸟形象?(3分)
13.请你分别从文中找出运用比喻、排比、夸张的句子各一句,并结合句子说说使用该种修辞手法的好处。(3分)
14.你一定很爱好写作吧,请结合想像仿照本文的语言特色试着描写一段海燕在暴风雨中的活动画面。(3分)
(3)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15题----18题。(16分)
祈求[]
林敬钧
①我曾经在长城上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画家画鹰。在北方特有的那种干燥湛蓝的天空下,苍劲古朴的长城默默地蜿蜒于群山之上。画家在一块白布上泼墨挥毫。长城上的风扬起老人的白发,鼓动每一个的衣襟。他展开那面墨迹未干的鹰旗,雄鹰起伏振翅,直欲破空而上。
②阳光照在大地上,也照在猎猎作响的鹰旗上。一瞬间,我忽然感觉到一种热血冲破冰层的眩晕,一种常常压抑已久的力量的猛烈爆发:天空、阳光、长城、老人、长风、鹰。
③那不是我第一次见到鹰,却是我第一次为鹰震撼。
④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峭壁上看到了鹰的巢穴。那只是一个粗陋的石坑随便地搭上几根粗树枝,其余一无所有。它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后来我看南方一种色彩艳丽的鸟精致而温暖安全的巢时,我想到了北方的鹰。不知为什么样,我总觉得鹰身上有一种冷峻而直入人心的力量。我明白鹰不需要巢穴。它从不躲避风雨。它是天地间飞翔的精灵,高傲、敏锐、凶猛、无畏,永不留恋巢穴的温暖与安乐。
⑤我带一身风尘回到家乡,听说公园里来了动物展览团。我想起了鹰,于是我去了。
⑥从羽毛的颜色和体形可以看出:那是一只已经苍老的鹰和一只年轻的鹰。鹰架距我不到三米。那只苍老的鹰的羽毛零乱而支楞突兀,腿上有一根粗大的铁链,它埋头翅间。那只年轻的鹰目光迟滞,仿佛在看什么,又什么也没看到。
⑦一个小孩,忽然放肆地把手中的香蕉皮扔向那只埋头的鹰。他一定不知道他干了一件多么愚蠢的事,因为他还在得意地笑。那只鹰猛地昂起了头,有力的颈部弯曲成了一个矫健而凶猛的弧度。我看到它眼中凌厉地闪过什么,它闪电般地直掠下来。
⑧然而那长不足一米的铁链狠狠拽住了它,它猛然回坠,被倒吊在高高的鹰架上,晃来晃去,那只年轻的鹰展了展翅以便站稳,它冷漠地看了看脚下的同伴,又把茫然的目光投向远方。
⑨那个被吓呆了的小孩这时才清醒过来,悻悻地抓起一把泥沙朝那倒吊着的鹰狠狠扔去,又嘿嘿地笑起来,一边捡石块,一边大声地骂。那只苍老的鹰耸着翅,挣扎着,发出一串低沉的鸣音。它的声音在颤抖。我分明感到一种苍白而强烈的悲怆冷冷地漫过心头。我拦住那个小孩,叫他滚。[]
⑩鹰渐渐停止了挣扎,静静地倒吊在高高的鹰架下。利爪笔直地伸向天空——那里曾是它的家园、梦想、荣耀和骄傲。四下沉闷,天地间只有蝉在不停地叫。
⑾我不知道鹰是否会流泪。
⑿那夜我在山顶坐了好久。天上有月,月旁有星;山上有风,山下有楼。我在山顶大梦一场,一颗泪珠从天上落到我的手上。
⒀清晨我再去看那两只鹰的时候,苍老的鹰依然倒吊着,只是刚刚死去,喂鹰的人说,野生的鹰是没法养活的——它不吃东西。他告诉我那只年轻的鹰是人工孵化的。
⒁天空是蓝色的,一切都很安静。我想起北方的天空、阳光和鼓动衣襟的长风,想起伤痕累累的长城上那面猎猎的鹰旗。我不知道那只年轻的鹰在寻找什么,但我想那一定是一只被束缚的鹰对祖先血脉相承的东西的渴求——它一生未曾飞翔。
⒂我知道鹰的灵魂在天上。我祈求世上善良的人们,给鹰一颗翱翔的心,让高飞的灵魂永不沉沦。
——《美丽如初——10年精短散文100年》
15.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分)
16.请分析文章第1段在全文中结构上的作用。(1分)
17.请简析文章题目的含义。(2分)
18.从鹰的灵魂中我们可以感悟到什么做人准则?(3 分)
(四)阅读下列语段,完成19题----21题。
蜘蛛
涂静怡(台湾)
①那是一个夏天的午后,天空突然下了一阵不算小的雨,夹带着风,一下子就把我窗前的那些盆花,淋得面目全非。泥水从花盆里向外溢,使铺着花砖的走廊,溅上了许多,也使原来十分清洁的小园子,立刻呈现出一副肮脏不堪的样子。
②我提了一桶水,正想冲洗一下走廊。突然,在靠墙的地方,我发现了一只蜘蛛,它挺着鼓鼓的肚皮,正十分吃力地、从污染着泥水的地面朝干燥的地方爬。看到蜘蛛,我本能地有一种厌恶的感觉,便抬起脚来,想把它踩死。[]
③我之所以讨厌蜘蛛,是因为无论在什么地方,它都会张起网来捕捉小虫。在窗棱上,在屋檐下,甚至于屋里的吊灯上面,大蜘蛛张着大的网,小蜘蛛张着小的网,蛛网上挂着小虫的残骸。无论是怎样整洁的房子,一有了蛛网,就会令人生厌,令人觉得这个屋子的主人不勤于打扫。可是那些蛛网,常常在头一天清除,第二天又出现了:它们是那样勤于和人缠斗,好像永远都除不掉,打不散似的。因此,每当我拿了扫帚,或是竹竿,清理隐藏在角落里的蛛网时,总是生气地想把它们赶尽杀绝。
④我抬起脚来,心想,这一回,这只落难的蜘蛛是死定了;而它似乎也知道自己正面临生死关头,它略一迟疑,便拼命地挣扎着,艰难地向墙角里爬。
⑤不知是一种什么意念,我抬起的脚竟没有踩下去。我看到它那样惊恐,那样吃力地爬着,顿然萌生了恻隐之心。我很快地挪开了脚,怔怔地注视着它,对于自己想弄死它的念头,反而感到不安起来。
⑥我从小就喜欢小动物,平时,连一只小蚂蚁都不愿意随便加以伤害,何况是一只正在困难中挣扎的蜘蛛呢?
⑦它奋斗的意志,是那样坚忍,单凭这一点,我便不该有伤害它的心理。无论如何,蜘蛛也是大自然中的一分子。虽然它不受人们的重视,可是它也应该有生存下去的权利。不是吗?它到处结网,原是和我们人类一样,只是为了经营生活,我怎能够对它心存厌恶呢?于是我找来一根竹竿,把它从地面挑起来,送到干燥的地方。我这个举动,起先一定使它大为惊恐,它一定以为自己死定了,可是等我把它放到干净的地方,它又似乎有点迷惑起来的样子。我好像觉得它回过头来,奇怪地望着我,似乎怀着感激的心情,然后便安稳地爬走了。我静静地看着它爬走的背影,那神态,使我心中忽然感到无比的舒坦。
⑧夏天的雷雨是短暂的。雨过天晴后,空气特别清新,闷热也消散了。尤其到了傍晚,更是分外清纯美丽。那时候晚霞映照着我的屋子,走廊上洒满淡淡的金黄。我怀着满心的喜悦,站在走廊上欣赏着这难得的傍晚景致。
⑨突然,我抬起头来,看到屋檐下又新结了一个蜘蛛网。蜘网在夕阳的光辉映照下,是那样明显:那织着多角形的网,由疏而密;有着鼓鼓的肚皮的蜘蛛,坐在中央,它偶尔动弹一下,蛛网便在夕阳中微微晃动,显示出那是一个多么安适而优美的处所。
⑩我凝神注视着蛛网,心中想着,不知道这只蜘蛛是否就是我本来想要把它弄死的那一只?如果是,那它真是够幸运了。它原该死在我的脚下,却由于我一时的怜悯,使它得以逃生。也就因为这个缘故,我现在对于蜘蛛,反而会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它。其实,蜘蛛织的网,点缀在屋檐下,只要你肯用另一种眼光,从某种角度去欣赏,它将会是一幅最原始而且优美的图画呢。[]
⑾不知道为什么,我以前只看到蜘蛛会令我讨厌的一面,从没发现它也有可爱的一面呢!它那不屈不挠的精神,那巧妙织成的网,在满天晚霞的衬托下,是多么动人啊!大自然里隐藏着纯洁和恩惠,我竟然都把它给忽略了。直到这一刻,我才深深领悟到:原来太阳、风雨、草叶、昆虫……全都是造物主为了愉悦我们而安排并使其存在的,问题只是看到持什么样的心情和角度去欣赏,如何去发现和爱惜它罢了。
(《中华活页文选》2003年第11期)
19.文中有一句话最能表现文章的主题,请找出来写在下面。(2分)
20. 本文写蜘蛛为什么要先写夏日雨后的小园子?(2分)
21.读了本文,你一定有许多感触吧,请把自己的想法写在下面。(2分)
(五)阅读下列语段,完成22题----24题。
三种鱼的启示
俞敏洪
我从小在长江边长大,对长江的感情有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住在长江三角洲的人,对于长江里所产的三种鱼都很熟悉,它们是鲥鱼、刀鱼和河豚。这三种鱼以味美鲜嫩而著称,是难得的美味佳肴。三种鱼形状不同,吃法也不一样。鲥鱼形状像鲤鱼,身子比鲤鱼要扁一些。做鲥鱼时不能把鱼鳞刮掉,因为其美味全靠鱼鳞传递。刀鱼的形状就像一把匕首,鱼肉极其细腻,但吃时一定要特别小心,因为小小的一条刀鱼就有上千根刺,很容易被卡着。河豚有着滚圆的身子,身上长的不是鱼鳞,而是带小刺的皮。吃河豚时通常连皮吃下,据说对胃有好处。但河豚极具毒性,一不小心中毒无挽救余地。几乎每年都有吃河豚吃掉性命的事情发生,所以有句话叫做“冒死吃河豚”。
我老爸对我讲过这三种鱼的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渔民捕这三种鱼的都是同一张网,形状很像排球网,渔民把网拦在江中,让鱼钻到网眼中去。鲥鱼头小身子大,头钻过去后身子就过不去了,这时鲥鱼只要向后一退,就能逃脱而去。但由于鲥鱼爱惜鱼鳞,死不后退,就被渔民捕获了。刀鱼看到鲥鱼被子捕后,心想这家伙真笨,向后退一下不就行了吗?于是刀鱼穿过网眼后迅速后退,结果两边的鱼鳍卡在了网上,其实这时刀鱼只要继续向前就能穿网而去了,但他吸取鲥鱼被抓的教训,拼命后退,终于也被渔民捕获。河豚看到他们被抓,心想你们真笨,碰到网只要不前进也不后退,不就不被抓住了吗?于是河豚碰到网后就拼命给自己打气,把自己打得圆鼓鼓的,结果漂到江面上被渔民轻而易举地捕获了。
小时候听这个故事只觉得很好玩,现在再回忆起这个故事,觉得是如此的深奥和让人回味。人就像上面的三种鱼一样,常常被自己的习惯和天性害死,却根本就不知道错在哪里;常常能够清楚地看到别人的错误,却永远也找不出自己的弱点;常常因为看到别人出了问题想避免重蹈覆辙,结果却陷入了另外一个更致命的错误之中。人类似乎永远逃不出自己的陷阱和宿命。我爸已经去世了十多年,我现在才开始明白我爸讲完故事后那迷茫和痛苦的眼神。
但我们总要生活下去,要逃避陷阱和宿命,并且要尽可能比前人生活得更好。我们有办法吗?没有十全十美的方法。但总有一些人比别人活得更快乐幸福和豁达的呢?我想起了苏格拉底的一句话:认识你自己!让我们认识自己的劣根性,认识自己的局限性,认识其他动物和植物生命的神圣性,认识人类爱心和仁慈的重要性。我们一定要认识到,人类作为自觉动物,只有自己编织的网能把自己捕获。因此让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小心一点,收敛一点,不要自己为自己编织一张无形的致命的大网。
22.本文写了哪三种鱼的心理弱点?请用“-------------”划出写这三种鱼的心理弱点的句子。(2分)
23.从三种鱼的习性中,作者得出了什么启示?(用文中原话回答)(2分)
24.为避免出现类似鱼类的悲剧,请结合实际说说我们应该怎样来做?(2分)
三、写作(47分)
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没有花香,没有树高”,自身优势不多,但它“从不寂寞,从不烦恼”,不戚戚于个人得失,虽遭走兽践踏、人类删刈、野火焚烧,仍是“春风吹又生”,不向命运低头,不向强权弯腰……请展开联想,以“草”为话题写一篇咏物抒怀的作文。
要求:①要具体描绘事物的形象,并寄寓自己的感情。
②题目自自拟。
③字数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一、1.1)高斋闻雁来 2)、翅湿沾微雨 3)、奇崛 枯瘠 清新 柔媚 4)、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5)、高竹笼前无伴侣,乱群鸡里有风标。
2.盎 qí 翡 瘠 qīú 妍 gū 伫
3.浪花:渺小算什么,重要的是团结产生力量。
信鸽:距离算什么,重要的是给人们传递信息。
壁灯:位置算什么,重要的是发光。
小桥:无名算什么,重要的是与人方便。
落叶:飘零算什么,重要的是目标始终如一。
4. 略
二、(一)5. 韩愈 说 6.1)即使 2)同“现”显现 3)等同、一样 4)竹制的马鞭,引申为鞭打,这里意为驱使 5)同“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6)表推测语气,恐怕 7)这 8)也 6.在马夫的手里受屈辱,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 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把它当作普通马来喂养。7.第一段:说明伯乐对千里的马的命运有决定性作用。 第二段:说明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 第三段:讽刺“食马者”的浅薄无知。8.甲文将人才比作“千里马”,将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集中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抒发了怀才不遇、有志难申的知识分子的愤懑和不平之情,对不能知人善任的昏庸的统治阶级进行了嘲讽和鞭挞,巧妙地发挥了针砭时弊的作用。乙文将贤臣比作“云”,将“明君”比作龙,表达自己渴望得到君主赏识与重用的愿望。9.略(二)10.风、云、雷、电象征反动势力;波浪象征革命高潮时的广大群众的力量;暴风雨象征席卷一切反动腐朽势力的革命浪潮风暴;太阳象征光明的未来;海燕象征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海鸥、海鸭、企鹅象征那些害怕革命会破坏他们安乐窝的形形色色的假革命者和不革命者。11.来临之前 逼近之时 即将来临 12.写海鸥、海鸭、企鹅的呻吟、飞窜、恐惧、躲藏与海燕那高傲的飞翔、欢乐的叫喊形成鲜明的对比,有力地突出了海燕的英勇、乐观。13.比喻: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这个比喻写出了海燕飞翔速度很快很有力量,表现了海燕搏击风浪的英勇。排比: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增强了语言的气势,表现反动势力的嚣张。夸张: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比喻中兼有夸张,生动地写出了与乌云搏击的海燕的勇敢形象。14.略
(三)15.本文通过叙述两只鹰的遭遇,呼吁人们要善待动物,维护动物的天性。16.引起下文,为情节展开蓄势。17.“祈求世上善良的人们,给鹰一颗翱翔的心,让高飞的灵魂永不沉沦。”作者祈求人们都能善待动物,还动物以保持天性的机会。18.作为一个现代的人,不要为世俗所累,一定要保持作为一个人应有的天性。
(四)19.太阳、风雨、草叶、昆虫……全都是造物主为了愉悦我们而安排并使其存在的,问题只是看到持什么样的心情和角度去欣赏,如何去发现和爱惜它罢了。20、为下文写蜘蛛交代环境,从侧面烘托蜘蛛的顽强品质。21.略
(五)22.本文写了鲥鱼、刀鱼、河豚三种鱼。描写其心理弱点的句子为“鲥鱼头小身子大,头钻过去后身子就过不去了,这时鲥鱼只要向后一退,就能逃脱而去。但由于鲥鱼爱惜鱼鳞,死不后退,就被渔民捕获了。刀鱼看到鲥鱼被子捕后,心想这家伙真笨,向后退一下不就行了吗?于是刀鱼穿过网眼后迅速后退,结果两边的鱼鳍卡在了网上,其实这时刀鱼只要继续向前就能穿网而去了,但他吸取鲥鱼被抓的教训,拼命后退,终于也被渔民捕获。河豚看到他们被抓,心想你们真笨,碰到网只要不前进也不后退,不就不被抓住了吗?于是河豚碰到网后就拼命给自己打气,把自己打得圆鼓鼓的,结果漂到江面上被渔民轻而易举地捕获了。”23.人就像上面的三种鱼一样,常常被自己的习惯和天性害死,却根本就不知道错在哪里;常常能够清楚地看到别人的错误,却永远也找不出自己的弱点;常常因为看到别人出了问题想避免重蹈覆辙,结果却陷入了另外一个更致命的错误之中。人类似乎永远逃不出自己的陷阱和宿命。24.要点:作为人类,应该清醒地认识我们自身的不足,做任何事情都小心一点,收敛一点,不要自己为自己编织一张无形的致命的大网。
三、写作思路:
1.审题,弄清本题的要求——借物抒怀,进而自拟题目。
2.立意,根据题干的要求并结合实际,找出自己的情感迸发点,计划好习作要表达自己的怎样的思想感情。
3.选材,根据自己所要表达的情感找出象征体和“草”这个物象的共同之处。
4.组材,把物象的特点与情感有机组织,并借助过渡合理安排,同时注意照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 10 - 页 (共 10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八下第一单元精品测试卷(二)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共24分)
一、读下面的句子,根据拼音提示,把恰当的字填写在横线上。(4分)
1.①安mì( )的校园,被暮色浸透了。细柳、扁柏、小池、曲径……一切都蒙上了凄迷的调子,带着些凉薄的意味。独有一圃大理菊却盛放着,②wěng wěng( )()郁郁地开出一片花海。在沉沉的夕阳影里,鲜明极了。那些硕大的花朵,每一朵都像一团火球,逼近去凝视,火球中含③yùn( )着生命的烈焰,让人有④zhuó( )热的感觉。
① ② ③ ④
二、默写。(10分)
2.一堆堆乌云, ,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 。这些闪电的影子 ,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3.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 ,它深信, !
4.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 ?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 ?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 ?
5.“梅、兰、竹、菊”被称为“花中四君子”自古名人多有咏怀的佳句,写出两句你喜欢的诗句。
三、仿写:(4分)
6.根据你的观察和对生活的感悟,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写两个句子。
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滴水可以穿石,是在告诉我们做事应持之以恒;大地能载万物,是在告诉我们求学要广读博览; ,
; , 。
四、短文修改(6分)
7.下面是某同学写的作文片段,仔细阅读用规定的修改符号对不当之处加以修改(6分)
(1)换用号: (2)增补号: (3)删除号:
(4)复原号: (5)调位号: (6)留空号:
张强同学学习勤奋,却善于动脑子。他成绩提高很快,因此学习非常刻苦。早上,他抓紧时间读语文、背英语,一年四季,从不间断。老师要求背诵的课文,他总是到背如流。晚上,他经常做大量的数理化习题,所以,一般的题目都难不倒他。老师布置的作业,他总是认真完成,做作业一点也不马虎。遇到疑难问题,他不耻下问,请教老师,直到弄懂为止。他还常常帮助同学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从不赚麻烦。有一次给一位生病的同学补课,直到晚上十点钟才回家。辛勤的耕耘换来可喜的收获他的成绩在班里名列前矛。老师和同学都夸他是个好学、会学、成绩优秀的学生。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共46分)
五、阅读下面文段,完成8—12题。(16分)
紫藤萝瀑布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8.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在一般人的眼中不足为奇,但作者却视之为珍品,“不由得停住了脚步”,为什么?(3分)
9.作者为什么把紫藤萝花比喻为“瀑布”?(3分)
10. 文中作者对紫藤萝的描绘形象生动,请举一例,并做简要的分析。(4分)
11.气味是无色的,可文中却说“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这样写好不好?请说说你的看法。(3分)
1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文章主旨的理解。(3分)
六、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18题。(18分)
《与白嘴鸦的对话》
我:据说你们白嘴鸦寿命很长,你们,还有梭鱼,总是被我们的自然科学工作者举出来作为寿命非常长的例子,你多大岁数了?
白嘴鸦:我376岁。
我:哎呀!真了不得!真的,活得好长呀!老先生,换了是我,鬼才知道已经给《俄罗斯掌故》和《历史通报》写过多少篇文章了!要是我活了376岁,那我简直想不出来我会写过多少篇小说、剧本、小东西!那我会拿到多少稿费啊!那么你,白嘴鸦,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干了些什么呢?
白嘴鸦:没干什么,人先生!我只是吃喝睡觉、生儿养女罢了……
我:丢脸啊!我又为你害臊,又为你愤慨,蠢鸟!你在世界上活了376岁,却跟300年前一样愚蠢!一点进步都没有!
白嘴鸦:人先生,智慧不是从长寿来的,而是从教育和修养来得。
我(仍旧愤慨):376岁!要知道,这是多么了不起!简直跟长生不老一样!在这么长的时期里,我足足能够把所有的学问都读它一回,足足可以结20次婚,种种职业、一样样工作都可以试一下,鬼才知道我的官阶会升到多么高,临死的时候一定是个大富翁!你要想想看,傻瓜,在银行里存上一个卢布,照5分复利算,只要283年就能滚成100万!你算算看,先生!这就是说,要是你在283年以前在银行里有一个卢布,现在就有100万啦!唉,你啊,笨蛋,笨蛋!你这么蠢,你倒并不害臊,并不伤心?
白嘴鸦:不是这样……我们固然愚蠢,不过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安慰自己,我们在百年生活里所做的蠢事,比起人在40年里作的蠢事还要少得多……是的,人先生,我活了376岁,可是没有一会看见白嘴鸭自家里起内讧,自相残杀,然而你必定想不起有哪一年,你们那儿没有战争……我们不互相打劫,不开办放款银行和学古代语言的寄宿学校,不作假见证,不讹诈拐骗,不写糟糕的小说和诗歌,不编骂人的报纸。我活了376岁,从没见过雌的白嘴鸦欺骗而且伤害她的丈夫——可是你们那儿呢,人先生?在我们当中,没有奴才、马屁精、骗子、犹大……
13.“我”和白嘴鸦的对话为什么不从羽毛颜色、生活习性等等其他方面谈起,而是从寿命的长短谈起呢?(3分)
14.“我”和白嘴鸦对话的过程中对白嘴鸦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3分)
15.谈谈下面这段话暴露了人类的那些缺点?(3分)
在这么长的时期里,我足足能够把所有的学问都读它一回,足足可以结20次婚,种种职业、一样样工作都可以试一下,鬼才知道我的官阶会升到多么高,临死的时候一定是个大富翁!你要想想看,傻瓜,在银行里存上一个卢布,照5分复利算,只要283年就能滚成100万!你算算看,先生!这就是说,要是你在283年以前在银行里有一个卢布,现在就有100万啦!
16.文章的结尾用省略号,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效果,想一下,人类还有哪些丑陋的现象?(3分)
17.本文很有“人不如禽”的意味,其实,有人认为,人类的种种丑陋现象是和现代文明相伴而生的,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3分)
18.当人听完白嘴鸦的大段陈辞后,会有什么表情?试想象一下,并进行描述。(3分)
七、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9—18题。(12分)
余以谓君岂真不能与有力者争,而漫然取诸其土之所有者;无乃独有深好于竹,而不欲以告人欤?昔人论竹,以为绝无声色臭味可好,故其巧怪不如石,其妖艳绰约不如花,孑孑然有似乎偃蹇孤特之士,不可以谐于俗。是以自古以来,知好竹者绝少。且彼京师人亦岂能知而贵之?不过欲以此斗富,与奇花石等耳。故京师人之贵竹,与江南人之不贵竹,其为不知竹一也。君生长于纷华,而能不溺乎其中,裘马僮奴歌舞,凡诸富人所酣嗜,一切斥去。尤挺挺不妄与人交,凛然有偃蹇孤特之气,此其于竹必有自得焉。而举凡万物可喜可玩,固有不能间也欤?然则虽使竹非其土之所有,君犹将极其力以致之,而后快乎其心。君之力虽使能尽致奇花石,而其好固有不存也。
1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谐 间 致 酣嗜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君之力虽使能尽致奇花石,而其好固有不存也。
尤挺挺不妄与人交,凛然有偃蹇孤特之气,此其于竹必有自得焉。
21. “其于竹必有自得”,请你说说任光禄从竹中得到了什么。(2分)
八、阅读《病梅馆记》片段,回答下面问题
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卖)梅者,斫(砍掉)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作者:龚自珍,清代后期著名的思想家,诗人,散文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之一。背景:清朝封建统治者为了加强思想统治,奴役人民,一方面以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选用人才的法定在长期严酷的思想统治下,人才遭受严重的压抑和摧残。)
22.文人画士眼中怎样的梅才是美的?你能看出作者的观点吗?(2分)
23.这是一篇托物言志,以物喻人的散文,联系背景材料,说说文中“病梅”象征了什么。(2分)
第三部分:作文(共30分)
24.生活中到处都有美,生活中的美景随处可见:校园中寻求知识,是一道富有诗意的美景;家庭中感受亲情,是一道充满温馨的美景;社会中奉献真爱,是一道多彩多姿的美景……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选择感受最深的某个方面,以“美景”为话题,写一篇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的作文。要求:在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前提下,文体不限,文题自拟,500字以上。
参考答案
一、1.谧 蓊蓊 蕴 灼
二、略
三、略
四、略
五、8.因为它虽属“小”景,却散发着芳香,焕发着勃勃生机,它驱除了“我”心头的不快之感,给“我”带来了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使“我”领悟到生命长河永动不息的人生哲理。
9.因为紫藤萝花开得盛,开得繁密,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用“瀑布”一词既状写出紫藤萝盛开的壮观,又暗示了生命长河的伟大。
10.略
11.这样写把嗅觉转化为视觉,把飘逸无形的东西变得清晰可见,表现花香带给作者那种飘渺轻柔的感受。
12.略
六、13.为下文揭露人类寿命虽短丑恶甚多做铺垫。
14.“真了不得!”(赞叹)--“丢脸啊!”(愤慨)--“笨蛋!笨蛋!”(谴责)
15.空虚,无聊,官欲物欲膨胀。
16.略 17.略 18.略
七、略
八、22.以“曲、欹、疏”为美;以自然为美。
23.遭受严重的压抑和摧残的人才
PAGE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 7 - 页 (共 8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