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九上—第十三章 内能与热机——第一节 物体的内能
一、单选题
1.(2021·南京)以下描述中的“发热”现象,其改变内能的方式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锯木头锯条发热 B.铁丝反复弯折后发热
C.阳光下路面发热 D.搓手时手掌发热
【答案】C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A.锯木头时锯条发烫,是摩擦生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B.反复弯折铁丝,人对铁丝做功,铁丝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C.阳光下路面发热是热传递改变内能;
D.用力搓手,手会发热,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内能的。
故答案为:C。
【分析】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做功,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第二种是热传递,热量向外界传递,物体的内能减小,热量由外界传向物体,物体的内能增加。
2.(2021·常德)关于热和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热传递时,温度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
B.一块0℃的冰熔化成0℃的水后,温度不变,内能变大
C.内燃机的压缩冲程,主要通过热传递增加了汽缸内物质的内能
D.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
【答案】B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A.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而不是温度,A不符合题意;
B.一块0℃的冰熔化成0℃的水后,不断吸热,温度不变,但是内能变大,B符合题意;
C.内燃机的压缩冲程,压缩气体,对气体做功,主要通过做功增加了汽缸内物质的内能,C不符合题意;
D.物体内能增加,不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可以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做功,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第二种是热传递,热量向外界传递,物体的内能减小,热量由外界传向物体,物体的内能增加。内燃机的压缩冲程是把机械能转化成气体的内能,内燃机的做功冲程是把气体的内能转化成机械能。
3.(2021·青海)下列实例,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晒太阳 B.搓手取暖
C.用电褥子取暖 D.向双手哈气取暖
【答案】B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A.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是做功和热传递,晒太阳是通过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A不符合题意;
B.搓手取暖,此时克服摩擦力做功,故是通过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B符合题意;
C.用电褥子取暖是通过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C不符合题意;
D.向双手哈气取暖是通过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
4.(2021·北部湾)古时候人们常钻木取火,下列情境中改变内能的方式与其相同的是( )
A.吃饭时,金属勺放在热汤中会烫手
B.冬天,搓手可以使手暖和
C.发烧时,冷毛巾敷额头可以降温
D.夏天,喝冷饮使人感到凉爽
【答案】B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常钻木取火,克服摩擦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是通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
A.吃饭时,金属勺放在热汤中会烫手,只涉及能量的转移,没有涉及能量的转化,故是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A不符合题意;
B.冬天,搓手可以使手暖和,克服摩擦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是通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B符合题意;
C.发烧时,冷毛巾敷额头可以降温,只涉及能量的转移,没有涉及能量的转化,故是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C不符合题意;
D.夏天,喝冷饮使人感到凉爽,只涉及能量的转移,没有涉及能量的转化,故是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
5.(2021·无锡)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物体放在取暖器旁温度升高
B.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温度升高
C.食品放入电冰箱后温度降低
D.医生用冰袋给发热的病人降温
【答案】B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A.在取暖器旁的物体,温度升高,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A不符合题意;
B.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发烫,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B符合题意;
C.食品放入电冰箱,温度降低,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C不符合题意;
D.医生用冰袋给发热的病人降温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
6.(2021·东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热值大的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一定多
B.物体的温度不变,它的内能一定不变
C.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D.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
【答案】C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A.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与燃料的热值、质量和燃烧程度有关,A不符合题意;
B.晶体熔化时,物体不断吸热,其内能增大,但是温度保持熔点不变,B不符合题意;
C.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也可能外界对物体做了功,C符合题意;
D.热量是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的,或者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内能大的物体温度不一定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做功,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第二种是热传递,热量向外界传递,物体的内能减小,热量由外界传向物体,物体的内能增加。
7.(2021·宿迁)关干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热量多
C.温度相同的物体,内能不一定相同
D.物体内能增加,一定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答案】C
【知识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解析】【解答】A.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吸收热量,温度不变,A不符合题意;
B.热量是一过程量,描述它的术语是“吸收”和“放出”,不能用含有,B不符合题意;
C.内能还和物体的质量有关,所以温度相同的物体,内能不一定相同,C符合题意;
D.物体内能增加,不一定从外界吸收了热量,还可能外界对物体做了功,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
(2)温度高低只反映内能的大小,不能反映热量的多少;
(3)内能的大小除了和温度有关外,还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4)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8.(2021·柳州模拟)小曦用高压锅帮妈妈煲鸡汤时,联想到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高压锅煲汤更快是因为液面上方的压强越大,液体的沸点越高
B.鸡汤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C.煲鸡汤过程中,限压阀转动,此过程的能量转化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相似
D.限压阀口“烟雾缭绕”,这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答案】B
【知识点】内能的概念
【解析】【解答】A、液体沸点与压强的大小有关,压强越高液体沸点越高,高压锅煲汤更快就是因为液面上方的压强大,液体的沸点高,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正在沸腾的鸡汤,温度虽然不变,但不断吸收热量,所以其内能增加,B错误,符合题意;
C、煲鸡汤过程中,限压阀转动,此过程的能量转化情况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相似,C正确,不符合题意;
D、限压阀口“烟雾缭绕”,“烟雾”不是气体,而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温度是衡量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内能是指组成物体的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内能叫做热量,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说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9.(2021·港南模拟)小军喜欢喝咖啡,在冲调咖啡时总能闻到一股浓浓的香味。图是一杯刚冲调的咖啡,关于这杯咖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咖啡在冷却的过程中,对外做功,内能减少
B.咖啡在冷却的过程中,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C.咖啡在冷却的过程中,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了内能
D.刚冲调的咖啡,由于温度较高,分子热运动更剧烈
【答案】A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AC.咖啡在冷却的过程中,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内能减少,A错误,符合题意,C正确,不符合题意;
B.咖啡在冷却的过程中,对外放出热量,内能减少,温度降低,B正确,符合题意;
D.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刚冲调的咖啡,由于温度较高,分子热运动更剧烈,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
10.(2021·邵阳模拟)“生活处处有物理”,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盛夏,阳光曝晒路面,路面温度升高
B.向饮料中加冰块,饮料温度降低
C.寒冬,用热水袋暖手,手感到温暖
D.锯木头,锯条温度升高
【答案】D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A.曝晒路面,路面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A不符合题意;
B.向饮料中加冰块,具有温度差,冰块从饮料吸收热量,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B不符合题意;
C.热水袋温度比手的温度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C不符合题意;
D.锯木头,锯条来回摩擦,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
11.(2021·包河模拟)下列与“热”相关的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夏天用电风扇吹风能使人感到凉爽,这是因为电风扇降低了空气的温度
B.水做完汽车冷却剂使用时,温度升高,比热容也升高
C.把 10℃的面包放在 0℃的冰箱保鲜室中,一段时间后,面包的内能会减少
D.严寒的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水蒸气遇强冷凝固形成的
【答案】C
【知识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解析】【解答】A.夏天用电风扇吹风能使人感到凉爽,这是因为电风扇加快空气的流速,从而加快皮肤表面水蒸气蒸发。A不符合题意;
B.水做完汽车冷却剂使用时,温度升高,比热容不变,B不符合题意;
C.把 10℃的面包放在 0℃的冰箱保鲜室中,面包的热量传递给冰箱,一段时间后,面包的内能会减少,C符合题意;
D.严寒的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水蒸气遇强冷凝华形成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做功,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第二种是热传递,热量向外界传递,物体的内能减小,热量由外界传向物体,物体的内能增加。
12.(2021·金牛模拟)如图所示为目前流行的一种自热火锅。该自热火锅配有发热包,将发热包放到水中,会放出大量的热,从而加热上层食物。有关自热火锅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食物被加热的过程中,下层的发热包将热量传递给了食物
B.食物被加热的过程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其内能增加
C.食物被加热的过程中,香味四溢,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D.打开盖子时会冒出大量的“白气”,这是水汽化形成
【答案】D
【知识点】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A.加热时,热量从发热包传递给食物,A正确,不符合题意;
B.食物被加热的过程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热量从发热包到食物,食物内能增加,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食物被加热的过程中,香味四溢,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打开盖子时会冒出大量的“白气”,这是水蒸气液化形成,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热传递是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
B.热传递过程中,改变物体的内能。
C. 扩散现象 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D.“白气” 是水蒸气液化形成 。
13.(2021·海珠模拟)气球被压进某种气体。松开气孔,球内气体被气球压出球外,气球同时在空气中到处乱窜,在此过程中( )
A.气球的能量在减少
B.气球的动能转化为球内气体的内能
C.气球做的是热运动
D.气体被气球压出后,其分子间距变小
【答案】A
【知识点】内能的概念
【解析】【解答】A.球内气体被压出的过程中,气球对气体做功,所以其能量减少,A符合题意;
B.气体被压出时,气球对气体有力的作用,同时气体对气球也有力的作用,所以气球在空中乱窜,气球的动能是气体的内能转化而来的,B不符合题意;
C.气球所做的运动是肉眼能看到的,不是热运动,而是机械运动,C不符合题意;
D.气体被压出后,体积变大,所以分子单摆间距变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
14.(2021·覃塘模拟)有关热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做无规则运动
B.温度低于0℃的室外,仍有水蒸气存在
C.在热传递过程中,吸收热量的物体温度一定升高
D.在四冲程内燃机中,做功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答案】C
【知识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解析】【解答】A.由分子动理论可知,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做无规则运动,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因为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蒸发,所以0摄氏度的室外仍有水蒸气,B正确,不符合题意;
C.若只发生热传递,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可能不变,如冰熔化,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不变,C错误,符合题意;
D.在四冲程内燃机中,做功冲程是产生动力,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内能是指组成物体的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内能叫做热量,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说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15.(2021·南山模拟)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内能和热值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越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越多
B.热量可以从内能小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
C.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速度、温度和状态都有关系
D.不同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越多的热值越大
【答案】B
【知识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解析】【解答】A. 物体的内能跟温度的高低、体积大小都有关系,热量指热传递过程中内能的改变量。温度越高,体积越大的物体,含有的内能越多,A不符合题意;
B. 热量指热传递过程中内能的改变量,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因此热量可以从内能小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大温度低的物体,B符合题意;
C.内能取决于质量、温度和状态,与物体的速度无关,C不符合题意;
D. 燃料的热值跟燃料质量和热值有关,当质量相同时,不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越多的热值越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物体的内能是指组成物体的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质量、状态和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物体的内能就越大。
16.(2021·花都模拟)已知水银的熔点为-39℃,当水银温度计的示数由10℃降低到0℃时,下列关于温度计内水银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质量不变 B.体积变小
C.内能变为0 D.仍然处于液态
【答案】C
【知识点】内能的概念
【解析】【解答】A.水银的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水银温度计的示数由10℃降低到0℃时,水银受冷收缩,所以体积变小,B正确,不符合题意;
C.任何状态下任何温度都有内能,内能不会变为0,C错误,符合题意;
D.水银是晶体,凝固的条件是达到凝固点并继续放热;水银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温度相同,也是-39℃,而此时的温度是0℃,尚未达到水银的凝固点,所以水银处于液态,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分子动理论给出分子在永不停子的做无规则运动,故分子是运动的,具有动能,那么物体的内能就不为零,也就是说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
17.(2021·白云模拟)在标准大气压下,液态氮的沸点为-196℃。图甲是牛奶、奶油等冰激凌原料上倒上液态氮,制成液氮冰激凌;图乙的香蕉浇上液氮后能代替锤头钉钉子。下列说法正确是( )
A.冰激凌周围的“白气”是液氮汽化而成
B.牛奶、奶油中的水凝固成冰的过程要吸热
C.浇上液氮,能使香蕉里面的水分子停止运动
D.浇上液氮,能使香蕉的内能减少
【答案】D
【知识点】内能的概念
【解析】【解答】A.冰激凌周围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A不符合题意;
B.牛奶、奶油中的水凝固成冰的过程需要放出热量,B不符合题意;
C.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浇上液氮,香蕉里面的水分子不会停止运动,C不符合题意;
D.浇上液氮,能使香蕉里面的水凝固成冰,凝固放出热量,内能减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物体的内能是指组成物体的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质量、状态和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物体的内能就越大。
18.(2021·涡阳模拟)关于温度、热量、内能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相同温度下,1kg的水含有热量比1kg冰含有热量多
B.热量总是从内能多的物体传给内能少的物体
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
D.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答案】C
【知识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解析】【解答】A.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含有多少热量,A不符合题意;
B.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所以内能可自动地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若内能多的物体温度高,故热量可以从内能少的物体转移到内能多的物体,B不符合题意;
C.水沸腾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C符合题意;
D.物体温度升高,可能是对物体做功,也可能是吸收了热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温度是衡量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内能是指组成物体的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内能叫做热量,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说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二、填空题
19.(2021·怀化)寒冷的冬天,我们可以坐在电火箱内取暖,也可以跳绳使身体发热。前者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人体的内能,后者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人体的内能。(选填“做功”或“热传递”)
【答案】热传递;做功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前者是坐在电火箱内取暖,人吸热,觉得暖和,是通过热传递来改变人体内能。后者是跳绳使身体发热,人在运动,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人体的内能。
【分析】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做功,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第二种是热传递,热量向外界传递,物体的内能减小,热量由外界传向物体,物体的内能增加。
20.(2021·昆明)小明家有两口轻重不同的铁锅,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发现:把菜倒入火辣辣的锅中,如果用重的那口,火力依旧,很适合“爆炒”;如果用轻的那口,火力大减,立刻就变得“温吞吞”的。这是因为重的那口锅,内能较 ,温度降低得较 的缘故。
【答案】大;慢
【知识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重的那口锅质量大,和轻的那口相比,若温度相同,则重的锅内能大,放热时,温度降低得会较慢,即末温较高,火力依旧,适合爆炒。
【分析】温度相同时,质量大的内能大;放热时,温度降低得慢。
21.(2021·齐河模拟)如图是教材上“家庭实验室”的一个探究活动,王同学在玻璃试管里,装上一小半试管的沙子,将温度计插在沙子中。用力晃动试管十余下,发现温度计示数变大了,这说明沙子的内能 (选填“增大”、“减小”、“不变”),这主要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沙子的内能。
【答案】增大;做功
【知识点】内能的概念;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用力晃动试管十余下,发现温度计示数变大了,沙子的温度升高,是因为晃动试管时,试管内的沙子互相摩擦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沙子的内能增大。
【分析】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
22.(2021·柳州模拟)刀在磨刀石上摩擦温度会升高,是通过 方式使得内能 。
【答案】做功;增大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刀在磨刀石上摩擦时,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刀的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得物体的内能增大。
【分析】对物体做功可以改变内能。
23.(2020九上·巴南期末)如图所示的电热式加湿器,其内部有储水箱和加热仓,电热丝浸没在加热仓的水中,将水加热到沸腾,产生蒸汽,再用电机将蒸汽送出,从而增加环境湿度。当加热仓中的水减少到一定程度时,自动阀门智能打开,水由储水箱进入到加热仓中根据以上对电热式加湿器的描述,请你参照示例写出一个与电学或热学相关的现象并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不得与示例重复)
示例:物理现象——水在加热仓中加热到沸腾。
物理知识——水吸收热量,内能增加。
物理现象: ;
物理知识: 。
【答案】加热丝浸没在加热仓的水中,将水加热到沸腾;加热丝由于电流的热效应,将电能转化成内能传递给水。
【知识点】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加湿器工作过程中,电流经过电热丝时,由于电流的热效应将电能转化成内能温度升高。电热丝将热量传给水,使水温度升高直至沸腾。
【分析】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热量向外界传递,物体的内能减小,热量由外界传向物体,物体的内能增加,其中两个物体中间传递的能量叫做热量。
24.(2020九上·新吴期末)小明常用手给奶奶搓手背和用热水给奶奶泡脚,都能使奶奶的身体感到暖和。搓手背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内能的,泡脚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内能的。(选填“做功”或“热传递”)
【答案】做功;热传递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做功属于能量的转化,热传递属于能量的转移。搓手背使手感到暖和,是摩擦生热,属于做功改变手的内能泡脚使身体感到暖和,是通过热传递改变身体的内能。
【分析】物体间相互摩擦,通过做功改变内能,温度不同的物体间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
25.(2020九上·松北期末)如图所示为“热风车”,烛焰加热空气,空气内能的改变方式是 ;热空气推动风车转动后温度降低,空气内能的改变方式是 。
【答案】热传递;做功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分别是做功和热传递。烛焰加热空气,空气内能的改变方式是热传递;热空气推动风车转动后温度降低,空气内能的改变方式是做功。
【分析】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做功,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第二种是热传递,热量向外界传递,物体的内能减小,热量由外界传向物体,物体的内能增加。
26.(2020九上·九江月考)如图所示,放在热汤中的金属勺子很快变得烫手,金属勺子的内能 (选填“减小”“不变”或“增加”),这是通过热传递中的 改变了它的内能。
【答案】增加;热传导
【知识点】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放在热汤中的金属勺子很快变得烫手,即热量由汤传递到金属勺子上,使金属勺子的内能增加。热传递有三种方式:热辐射、热对流、热传导。热传导是物体之间直接接触,常发生在固体之间,所以是热传递中的热传导改变了它的内能。
【分析】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物体的内能就越大;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热量向外界传递,物体的内能减小,热量由外界传向物体,物体的内能增加,其中两个物体中间传递的能量叫做热量。
三、解答题
27.(2020九上·高新期末)如图所示,某同学在使用打气筒给篮球充气后,发现打气筒底部的筒壁温度升高了,请解释这个现象产生的原因。
【答案】解:打气时,活塞对筒内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气体温度高于筒壁的温度,气体向筒壁放热使筒壁的内能变大,温度升高。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分析】物体间相互摩擦,是做功改变内能。
28.(2019九上·府谷月考)夏季,开啤酒瓶盖时,常伴有“噗”的一声,同时瓶口出现“白气”.魏芳认为是瓶内的二氧化碳气体液化形成的你认为她的观点对吗?请说出你的观点.
【答案】解:魏芳同学的观点不对;开启啤酒瓶盖瞬间,瓶内水蒸气迅速膨胀发出响声,同时对外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液化为小水珠飘散在空中,即我们看到的“白气”。
【知识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分析】 “白气” 是水蒸气液化的小水珠飘散在空中, 常伴有“噗”的一声, 是开启啤酒瓶盖瞬间,瓶内水蒸气迅速膨胀发出响声,水蒸气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四、实验探究题
29.(2020九上·巴南期末)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适量的水,用软木塞塞住加热使水沸腾一段时间,水蒸气会把软木塞冲开。
(1)酒精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 能;
(2)水的温度升高,这是利用 的方式增加了水的内能;
(3)水蒸气冲开瓶塞,水蒸气对软木塞做功水蒸气的温度 (选填“降低”或“升高”)内能 (选填“减少”“增加”或“不变”)。
(4)水蒸气冲开软木塞的过程中, 能转化为 能。
【答案】(1)内
(2)热传递
(3)降低;减少
(4)内;机械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1)酒精灯燃烧时将酒精内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2)用酒精灯加热水的过程中,水从酒精灯火焰上吸收热量,水的温度升高,这是利用热传递的方法增加了水的内能。(3)水蒸气冲开瓶塞,水蒸气对瓶塞做功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4)水蒸气冲开软木塞的过程中,水蒸气对瓶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瓶塞的机械能。
【分析】(1)燃烧为化学变化,消耗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2)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热量向外界传递,物体的内能减小,热量由外界传向物体,物体的内能增加,其中两个物体中间传递的能量叫做热量。
(3)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
(4)气体对木塞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30.(2020九上·马鞍山期末)实验探究和推理都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由于推理性结论具有一定的事实和理论依据,所以在科学研究中,有时就运用它来初步解释相关问题——同学们也来尝试一下。在图中,a杯中水量较少,b,c,d 的水量相同,比较各杯中水的内能的大小。
(1) 杯中水的内能最大,因为
(2) 两杯中水的内能不好比较,因为
【答案】(1)d;物体的内能与质量和温度有关,质量越大,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2)ab;内能与质量和温度都有关,b杯水比a杯水的质量大,但是温度比a杯水低,没有控制变量,不便比较
【知识点】内能的概念
【解析】【解答】(1)物体的内能与质量和温度有关,质量越大,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所以d杯中水的内能最大。
(2)内能与质量和温度都有关,b杯水比a杯水的质量大,但是温度比a杯水低,没有控制变量,不便比较,所以ab两杯中水的内能不好比较。
【分析】(1)物体的内能和质量、温度、状态等有关;(2)比较内能大小时,要结合控制变量法。
31.(2019九上·北京期中)研究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小明做了两个实验:
实验甲:如图所示,将装有少量乙醚的薄壁金属管固定于桌面,用橡皮塞塞紧,来回快速拉动缠在金属管外的皮绳,过一会儿,可以观察到橡皮塞从管口飞出。
实验乙:如图所示,用气筒不断向装有少量水的瓶内用力打气,可观察到瓶塞从瓶口跳出,此时瓶内有白雾产生。
(1)在甲实验中:橡皮塞从管口飞出,是_____的内能转化为橡皮塞的机械能。
A.皮绳 B.金属管 C.橡皮塞 D.乙醚气体
(2)在乙实验中:当瓶塞从瓶口跳出时,瓶内有白雾产生,这时瓶内气体的内能_____,温度降低,发生了液化现象。
A.增大 B.减少 C.不变 D.无法确定
【答案】(1)D
(2)B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1)橡皮塞从管口飞出,这一过程中气体膨胀对外做功,将乙醚气体的内能转化为橡皮塞的机械能.(2)当瓶塞从瓶口跳出时,瓶内有白雾产生,这是瓶内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温度降低,发生了液化现象.
【分析】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对物体做功,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物体对外做功,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1 / 1沪科版物理九上—第十三章 内能与热机——第一节 物体的内能
一、单选题
1.(2021·南京)以下描述中的“发热”现象,其改变内能的方式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锯木头锯条发热 B.铁丝反复弯折后发热
C.阳光下路面发热 D.搓手时手掌发热
2.(2021·常德)关于热和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热传递时,温度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
B.一块0℃的冰熔化成0℃的水后,温度不变,内能变大
C.内燃机的压缩冲程,主要通过热传递增加了汽缸内物质的内能
D.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
3.(2021·青海)下列实例,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晒太阳 B.搓手取暖
C.用电褥子取暖 D.向双手哈气取暖
4.(2021·北部湾)古时候人们常钻木取火,下列情境中改变内能的方式与其相同的是( )
A.吃饭时,金属勺放在热汤中会烫手
B.冬天,搓手可以使手暖和
C.发烧时,冷毛巾敷额头可以降温
D.夏天,喝冷饮使人感到凉爽
5.(2021·无锡)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物体放在取暖器旁温度升高
B.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温度升高
C.食品放入电冰箱后温度降低
D.医生用冰袋给发热的病人降温
6.(2021·东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热值大的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一定多
B.物体的温度不变,它的内能一定不变
C.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D.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
7.(2021·宿迁)关干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热量多
C.温度相同的物体,内能不一定相同
D.物体内能增加,一定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8.(2021·柳州模拟)小曦用高压锅帮妈妈煲鸡汤时,联想到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高压锅煲汤更快是因为液面上方的压强越大,液体的沸点越高
B.鸡汤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C.煲鸡汤过程中,限压阀转动,此过程的能量转化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相似
D.限压阀口“烟雾缭绕”,这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9.(2021·港南模拟)小军喜欢喝咖啡,在冲调咖啡时总能闻到一股浓浓的香味。图是一杯刚冲调的咖啡,关于这杯咖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咖啡在冷却的过程中,对外做功,内能减少
B.咖啡在冷却的过程中,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C.咖啡在冷却的过程中,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了内能
D.刚冲调的咖啡,由于温度较高,分子热运动更剧烈
10.(2021·邵阳模拟)“生活处处有物理”,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盛夏,阳光曝晒路面,路面温度升高
B.向饮料中加冰块,饮料温度降低
C.寒冬,用热水袋暖手,手感到温暖
D.锯木头,锯条温度升高
11.(2021·包河模拟)下列与“热”相关的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夏天用电风扇吹风能使人感到凉爽,这是因为电风扇降低了空气的温度
B.水做完汽车冷却剂使用时,温度升高,比热容也升高
C.把 10℃的面包放在 0℃的冰箱保鲜室中,一段时间后,面包的内能会减少
D.严寒的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水蒸气遇强冷凝固形成的
12.(2021·金牛模拟)如图所示为目前流行的一种自热火锅。该自热火锅配有发热包,将发热包放到水中,会放出大量的热,从而加热上层食物。有关自热火锅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食物被加热的过程中,下层的发热包将热量传递给了食物
B.食物被加热的过程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其内能增加
C.食物被加热的过程中,香味四溢,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D.打开盖子时会冒出大量的“白气”,这是水汽化形成
13.(2021·海珠模拟)气球被压进某种气体。松开气孔,球内气体被气球压出球外,气球同时在空气中到处乱窜,在此过程中( )
A.气球的能量在减少
B.气球的动能转化为球内气体的内能
C.气球做的是热运动
D.气体被气球压出后,其分子间距变小
14.(2021·覃塘模拟)有关热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做无规则运动
B.温度低于0℃的室外,仍有水蒸气存在
C.在热传递过程中,吸收热量的物体温度一定升高
D.在四冲程内燃机中,做功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15.(2021·南山模拟)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内能和热值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越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越多
B.热量可以从内能小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
C.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速度、温度和状态都有关系
D.不同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越多的热值越大
16.(2021·花都模拟)已知水银的熔点为-39℃,当水银温度计的示数由10℃降低到0℃时,下列关于温度计内水银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质量不变 B.体积变小
C.内能变为0 D.仍然处于液态
17.(2021·白云模拟)在标准大气压下,液态氮的沸点为-196℃。图甲是牛奶、奶油等冰激凌原料上倒上液态氮,制成液氮冰激凌;图乙的香蕉浇上液氮后能代替锤头钉钉子。下列说法正确是( )
A.冰激凌周围的“白气”是液氮汽化而成
B.牛奶、奶油中的水凝固成冰的过程要吸热
C.浇上液氮,能使香蕉里面的水分子停止运动
D.浇上液氮,能使香蕉的内能减少
18.(2021·涡阳模拟)关于温度、热量、内能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相同温度下,1kg的水含有热量比1kg冰含有热量多
B.热量总是从内能多的物体传给内能少的物体
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
D.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二、填空题
19.(2021·怀化)寒冷的冬天,我们可以坐在电火箱内取暖,也可以跳绳使身体发热。前者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人体的内能,后者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人体的内能。(选填“做功”或“热传递”)
20.(2021·昆明)小明家有两口轻重不同的铁锅,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发现:把菜倒入火辣辣的锅中,如果用重的那口,火力依旧,很适合“爆炒”;如果用轻的那口,火力大减,立刻就变得“温吞吞”的。这是因为重的那口锅,内能较 ,温度降低得较 的缘故。
21.(2021·齐河模拟)如图是教材上“家庭实验室”的一个探究活动,王同学在玻璃试管里,装上一小半试管的沙子,将温度计插在沙子中。用力晃动试管十余下,发现温度计示数变大了,这说明沙子的内能 (选填“增大”、“减小”、“不变”),这主要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沙子的内能。
22.(2021·柳州模拟)刀在磨刀石上摩擦温度会升高,是通过 方式使得内能 。
23.(2020九上·巴南期末)如图所示的电热式加湿器,其内部有储水箱和加热仓,电热丝浸没在加热仓的水中,将水加热到沸腾,产生蒸汽,再用电机将蒸汽送出,从而增加环境湿度。当加热仓中的水减少到一定程度时,自动阀门智能打开,水由储水箱进入到加热仓中根据以上对电热式加湿器的描述,请你参照示例写出一个与电学或热学相关的现象并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不得与示例重复)
示例:物理现象——水在加热仓中加热到沸腾。
物理知识——水吸收热量,内能增加。
物理现象: ;
物理知识: 。
24.(2020九上·新吴期末)小明常用手给奶奶搓手背和用热水给奶奶泡脚,都能使奶奶的身体感到暖和。搓手背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内能的,泡脚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内能的。(选填“做功”或“热传递”)
25.(2020九上·松北期末)如图所示为“热风车”,烛焰加热空气,空气内能的改变方式是 ;热空气推动风车转动后温度降低,空气内能的改变方式是 。
26.(2020九上·九江月考)如图所示,放在热汤中的金属勺子很快变得烫手,金属勺子的内能 (选填“减小”“不变”或“增加”),这是通过热传递中的 改变了它的内能。
三、解答题
27.(2020九上·高新期末)如图所示,某同学在使用打气筒给篮球充气后,发现打气筒底部的筒壁温度升高了,请解释这个现象产生的原因。
28.(2019九上·府谷月考)夏季,开啤酒瓶盖时,常伴有“噗”的一声,同时瓶口出现“白气”.魏芳认为是瓶内的二氧化碳气体液化形成的你认为她的观点对吗?请说出你的观点.
四、实验探究题
29.(2020九上·巴南期末)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适量的水,用软木塞塞住加热使水沸腾一段时间,水蒸气会把软木塞冲开。
(1)酒精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 能;
(2)水的温度升高,这是利用 的方式增加了水的内能;
(3)水蒸气冲开瓶塞,水蒸气对软木塞做功水蒸气的温度 (选填“降低”或“升高”)内能 (选填“减少”“增加”或“不变”)。
(4)水蒸气冲开软木塞的过程中, 能转化为 能。
30.(2020九上·马鞍山期末)实验探究和推理都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由于推理性结论具有一定的事实和理论依据,所以在科学研究中,有时就运用它来初步解释相关问题——同学们也来尝试一下。在图中,a杯中水量较少,b,c,d 的水量相同,比较各杯中水的内能的大小。
(1) 杯中水的内能最大,因为
(2) 两杯中水的内能不好比较,因为
31.(2019九上·北京期中)研究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小明做了两个实验:
实验甲:如图所示,将装有少量乙醚的薄壁金属管固定于桌面,用橡皮塞塞紧,来回快速拉动缠在金属管外的皮绳,过一会儿,可以观察到橡皮塞从管口飞出。
实验乙:如图所示,用气筒不断向装有少量水的瓶内用力打气,可观察到瓶塞从瓶口跳出,此时瓶内有白雾产生。
(1)在甲实验中:橡皮塞从管口飞出,是_____的内能转化为橡皮塞的机械能。
A.皮绳 B.金属管 C.橡皮塞 D.乙醚气体
(2)在乙实验中:当瓶塞从瓶口跳出时,瓶内有白雾产生,这时瓶内气体的内能_____,温度降低,发生了液化现象。
A.增大 B.减少 C.不变 D.无法确定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A.锯木头时锯条发烫,是摩擦生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B.反复弯折铁丝,人对铁丝做功,铁丝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C.阳光下路面发热是热传递改变内能;
D.用力搓手,手会发热,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内能的。
故答案为:C。
【分析】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做功,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第二种是热传递,热量向外界传递,物体的内能减小,热量由外界传向物体,物体的内能增加。
2.【答案】B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A.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而不是温度,A不符合题意;
B.一块0℃的冰熔化成0℃的水后,不断吸热,温度不变,但是内能变大,B符合题意;
C.内燃机的压缩冲程,压缩气体,对气体做功,主要通过做功增加了汽缸内物质的内能,C不符合题意;
D.物体内能增加,不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可以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做功,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第二种是热传递,热量向外界传递,物体的内能减小,热量由外界传向物体,物体的内能增加。内燃机的压缩冲程是把机械能转化成气体的内能,内燃机的做功冲程是把气体的内能转化成机械能。
3.【答案】B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A.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是做功和热传递,晒太阳是通过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A不符合题意;
B.搓手取暖,此时克服摩擦力做功,故是通过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B符合题意;
C.用电褥子取暖是通过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C不符合题意;
D.向双手哈气取暖是通过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
4.【答案】B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常钻木取火,克服摩擦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是通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
A.吃饭时,金属勺放在热汤中会烫手,只涉及能量的转移,没有涉及能量的转化,故是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A不符合题意;
B.冬天,搓手可以使手暖和,克服摩擦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是通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B符合题意;
C.发烧时,冷毛巾敷额头可以降温,只涉及能量的转移,没有涉及能量的转化,故是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C不符合题意;
D.夏天,喝冷饮使人感到凉爽,只涉及能量的转移,没有涉及能量的转化,故是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
5.【答案】B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A.在取暖器旁的物体,温度升高,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A不符合题意;
B.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发烫,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B符合题意;
C.食品放入电冰箱,温度降低,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C不符合题意;
D.医生用冰袋给发热的病人降温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
6.【答案】C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A.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与燃料的热值、质量和燃烧程度有关,A不符合题意;
B.晶体熔化时,物体不断吸热,其内能增大,但是温度保持熔点不变,B不符合题意;
C.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也可能外界对物体做了功,C符合题意;
D.热量是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的,或者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内能大的物体温度不一定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做功,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第二种是热传递,热量向外界传递,物体的内能减小,热量由外界传向物体,物体的内能增加。
7.【答案】C
【知识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解析】【解答】A.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吸收热量,温度不变,A不符合题意;
B.热量是一过程量,描述它的术语是“吸收”和“放出”,不能用含有,B不符合题意;
C.内能还和物体的质量有关,所以温度相同的物体,内能不一定相同,C符合题意;
D.物体内能增加,不一定从外界吸收了热量,还可能外界对物体做了功,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
(2)温度高低只反映内能的大小,不能反映热量的多少;
(3)内能的大小除了和温度有关外,还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4)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8.【答案】B
【知识点】内能的概念
【解析】【解答】A、液体沸点与压强的大小有关,压强越高液体沸点越高,高压锅煲汤更快就是因为液面上方的压强大,液体的沸点高,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正在沸腾的鸡汤,温度虽然不变,但不断吸收热量,所以其内能增加,B错误,符合题意;
C、煲鸡汤过程中,限压阀转动,此过程的能量转化情况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相似,C正确,不符合题意;
D、限压阀口“烟雾缭绕”,“烟雾”不是气体,而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温度是衡量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内能是指组成物体的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内能叫做热量,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说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9.【答案】A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AC.咖啡在冷却的过程中,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内能减少,A错误,符合题意,C正确,不符合题意;
B.咖啡在冷却的过程中,对外放出热量,内能减少,温度降低,B正确,符合题意;
D.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刚冲调的咖啡,由于温度较高,分子热运动更剧烈,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
10.【答案】D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A.曝晒路面,路面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A不符合题意;
B.向饮料中加冰块,具有温度差,冰块从饮料吸收热量,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B不符合题意;
C.热水袋温度比手的温度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C不符合题意;
D.锯木头,锯条来回摩擦,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
11.【答案】C
【知识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解析】【解答】A.夏天用电风扇吹风能使人感到凉爽,这是因为电风扇加快空气的流速,从而加快皮肤表面水蒸气蒸发。A不符合题意;
B.水做完汽车冷却剂使用时,温度升高,比热容不变,B不符合题意;
C.把 10℃的面包放在 0℃的冰箱保鲜室中,面包的热量传递给冰箱,一段时间后,面包的内能会减少,C符合题意;
D.严寒的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水蒸气遇强冷凝华形成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做功,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第二种是热传递,热量向外界传递,物体的内能减小,热量由外界传向物体,物体的内能增加。
12.【答案】D
【知识点】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A.加热时,热量从发热包传递给食物,A正确,不符合题意;
B.食物被加热的过程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热量从发热包到食物,食物内能增加,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食物被加热的过程中,香味四溢,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打开盖子时会冒出大量的“白气”,这是水蒸气液化形成,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热传递是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
B.热传递过程中,改变物体的内能。
C. 扩散现象 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D.“白气” 是水蒸气液化形成 。
13.【答案】A
【知识点】内能的概念
【解析】【解答】A.球内气体被压出的过程中,气球对气体做功,所以其能量减少,A符合题意;
B.气体被压出时,气球对气体有力的作用,同时气体对气球也有力的作用,所以气球在空中乱窜,气球的动能是气体的内能转化而来的,B不符合题意;
C.气球所做的运动是肉眼能看到的,不是热运动,而是机械运动,C不符合题意;
D.气体被压出后,体积变大,所以分子单摆间距变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
14.【答案】C
【知识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解析】【解答】A.由分子动理论可知,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做无规则运动,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因为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蒸发,所以0摄氏度的室外仍有水蒸气,B正确,不符合题意;
C.若只发生热传递,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可能不变,如冰熔化,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不变,C错误,符合题意;
D.在四冲程内燃机中,做功冲程是产生动力,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内能是指组成物体的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内能叫做热量,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说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15.【答案】B
【知识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解析】【解答】A. 物体的内能跟温度的高低、体积大小都有关系,热量指热传递过程中内能的改变量。温度越高,体积越大的物体,含有的内能越多,A不符合题意;
B. 热量指热传递过程中内能的改变量,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因此热量可以从内能小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大温度低的物体,B符合题意;
C.内能取决于质量、温度和状态,与物体的速度无关,C不符合题意;
D. 燃料的热值跟燃料质量和热值有关,当质量相同时,不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越多的热值越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物体的内能是指组成物体的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质量、状态和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物体的内能就越大。
16.【答案】C
【知识点】内能的概念
【解析】【解答】A.水银的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水银温度计的示数由10℃降低到0℃时,水银受冷收缩,所以体积变小,B正确,不符合题意;
C.任何状态下任何温度都有内能,内能不会变为0,C错误,符合题意;
D.水银是晶体,凝固的条件是达到凝固点并继续放热;水银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温度相同,也是-39℃,而此时的温度是0℃,尚未达到水银的凝固点,所以水银处于液态,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分子动理论给出分子在永不停子的做无规则运动,故分子是运动的,具有动能,那么物体的内能就不为零,也就是说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
17.【答案】D
【知识点】内能的概念
【解析】【解答】A.冰激凌周围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A不符合题意;
B.牛奶、奶油中的水凝固成冰的过程需要放出热量,B不符合题意;
C.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浇上液氮,香蕉里面的水分子不会停止运动,C不符合题意;
D.浇上液氮,能使香蕉里面的水凝固成冰,凝固放出热量,内能减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物体的内能是指组成物体的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质量、状态和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物体的内能就越大。
18.【答案】C
【知识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解析】【解答】A.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含有多少热量,A不符合题意;
B.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所以内能可自动地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若内能多的物体温度高,故热量可以从内能少的物体转移到内能多的物体,B不符合题意;
C.水沸腾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C符合题意;
D.物体温度升高,可能是对物体做功,也可能是吸收了热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温度是衡量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内能是指组成物体的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内能叫做热量,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说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19.【答案】热传递;做功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前者是坐在电火箱内取暖,人吸热,觉得暖和,是通过热传递来改变人体内能。后者是跳绳使身体发热,人在运动,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人体的内能。
【分析】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做功,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第二种是热传递,热量向外界传递,物体的内能减小,热量由外界传向物体,物体的内能增加。
20.【答案】大;慢
【知识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重的那口锅质量大,和轻的那口相比,若温度相同,则重的锅内能大,放热时,温度降低得会较慢,即末温较高,火力依旧,适合爆炒。
【分析】温度相同时,质量大的内能大;放热时,温度降低得慢。
21.【答案】增大;做功
【知识点】内能的概念;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用力晃动试管十余下,发现温度计示数变大了,沙子的温度升高,是因为晃动试管时,试管内的沙子互相摩擦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沙子的内能增大。
【分析】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
22.【答案】做功;增大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刀在磨刀石上摩擦时,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刀的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得物体的内能增大。
【分析】对物体做功可以改变内能。
23.【答案】加热丝浸没在加热仓的水中,将水加热到沸腾;加热丝由于电流的热效应,将电能转化成内能传递给水。
【知识点】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加湿器工作过程中,电流经过电热丝时,由于电流的热效应将电能转化成内能温度升高。电热丝将热量传给水,使水温度升高直至沸腾。
【分析】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热量向外界传递,物体的内能减小,热量由外界传向物体,物体的内能增加,其中两个物体中间传递的能量叫做热量。
24.【答案】做功;热传递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做功属于能量的转化,热传递属于能量的转移。搓手背使手感到暖和,是摩擦生热,属于做功改变手的内能泡脚使身体感到暖和,是通过热传递改变身体的内能。
【分析】物体间相互摩擦,通过做功改变内能,温度不同的物体间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
25.【答案】热传递;做功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分别是做功和热传递。烛焰加热空气,空气内能的改变方式是热传递;热空气推动风车转动后温度降低,空气内能的改变方式是做功。
【分析】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做功,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第二种是热传递,热量向外界传递,物体的内能减小,热量由外界传向物体,物体的内能增加。
26.【答案】增加;热传导
【知识点】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放在热汤中的金属勺子很快变得烫手,即热量由汤传递到金属勺子上,使金属勺子的内能增加。热传递有三种方式:热辐射、热对流、热传导。热传导是物体之间直接接触,常发生在固体之间,所以是热传递中的热传导改变了它的内能。
【分析】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物体的内能就越大;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热量向外界传递,物体的内能减小,热量由外界传向物体,物体的内能增加,其中两个物体中间传递的能量叫做热量。
27.【答案】解:打气时,活塞对筒内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气体温度高于筒壁的温度,气体向筒壁放热使筒壁的内能变大,温度升高。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分析】物体间相互摩擦,是做功改变内能。
28.【答案】解:魏芳同学的观点不对;开启啤酒瓶盖瞬间,瓶内水蒸气迅速膨胀发出响声,同时对外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液化为小水珠飘散在空中,即我们看到的“白气”。
【知识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分析】 “白气” 是水蒸气液化的小水珠飘散在空中, 常伴有“噗”的一声, 是开启啤酒瓶盖瞬间,瓶内水蒸气迅速膨胀发出响声,水蒸气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29.【答案】(1)内
(2)热传递
(3)降低;减少
(4)内;机械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1)酒精灯燃烧时将酒精内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2)用酒精灯加热水的过程中,水从酒精灯火焰上吸收热量,水的温度升高,这是利用热传递的方法增加了水的内能。(3)水蒸气冲开瓶塞,水蒸气对瓶塞做功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4)水蒸气冲开软木塞的过程中,水蒸气对瓶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瓶塞的机械能。
【分析】(1)燃烧为化学变化,消耗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2)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热量向外界传递,物体的内能减小,热量由外界传向物体,物体的内能增加,其中两个物体中间传递的能量叫做热量。
(3)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
(4)气体对木塞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30.【答案】(1)d;物体的内能与质量和温度有关,质量越大,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2)ab;内能与质量和温度都有关,b杯水比a杯水的质量大,但是温度比a杯水低,没有控制变量,不便比较
【知识点】内能的概念
【解析】【解答】(1)物体的内能与质量和温度有关,质量越大,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所以d杯中水的内能最大。
(2)内能与质量和温度都有关,b杯水比a杯水的质量大,但是温度比a杯水低,没有控制变量,不便比较,所以ab两杯中水的内能不好比较。
【分析】(1)物体的内能和质量、温度、状态等有关;(2)比较内能大小时,要结合控制变量法。
31.【答案】(1)D
(2)B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1)橡皮塞从管口飞出,这一过程中气体膨胀对外做功,将乙醚气体的内能转化为橡皮塞的机械能.(2)当瓶塞从瓶口跳出时,瓶内有白雾产生,这是瓶内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温度降低,发生了液化现象.
【分析】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对物体做功,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物体对外做功,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