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上— 第一章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第二节 探索之路
一、单选题
1.(2021八下·东台月考)小明分别购买了两只不同品牌的乒乓球,为了比较两只乒乓球的弹性大小,它们设计了几种方案,你认为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方案是( )
A.把两球分别向墙掷去,比较它们反弹后离墙的距离
B.让两球从乒乓球桌面上方的同一高度自由落下,比较它们反弹的高度
C.用乒乓球拍分别击打两球,比较两球飞出去的距离
D.用手捏乒乓球,比较它们硬度
【答案】B
【知识点】科学探索
【解析】【解答】A.把两球向墙掷去,它们反弹后离墙的距离除去与它们的弹性大小有关外,还可能与用力的大小有关,A不符合题意;
B.让两球置于乒乓球桌面上方同一高度自由落下时,它们反弹的高度能说明其弹性的大小,B符合题意;
C.用乒乓球拍分别打击两球,两球飞出去的距离除去与它们的弹性大小有关外,还可能与用力的大小有关,C不符合题意;
D.用手捏乒乓球,它们的硬度不能反映弹性的大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控制变量法,当有多个因素对某一个物理量有影响时,要研究每一个因素对该物理量的影响,需要用到控制变量法。
2.(2020八上·邛崃期末)1581年的一天,伽利略在教堂里,观察到悬挂的油灯来回晃动。这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可是他却思考着“为什么灯每次摆动一个来回的时间都差不多 ”。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 D.交流与合作
【答案】A
【知识点】科学探索
【解析】【解答】他思考着“为什么灯每次摆动一个来回的时间都差不多 ”,是探究过程的第一环节—提出问题。
故答案为:A。
【分析】对生活现象产生疑问,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提出问题。
3.(2020八上·秦淮期末)小华在家看妈妈做油炸薯条时,发现有些薯条炸焦了,爱动脑筋的他联想到平时在水中煮食物时,只要水不干,食物就不会焦,他认为可能是油沸腾时的温度比水高,所以容易把食物炸焦,从科学探究的要素分析,小华的认为属于( )
A.提出问题 B.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
C.猜想与假设 D.分析与论证
【答案】C
【知识点】科学探索
【解析】【解答】由油炸薯条时,发现薯条炸焦,从而提出:薯条为什么会炸焦了呢,这是提出问题环节,而认为炸焦的原因可能是油沸腾时温度比水高,是猜想与假设环节,为了验证猜想而展开探究得出结论的过程分别是: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环节和分析论证环节,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实验探究过程中,猜测原因时,是猜想与假设过程。
4.(2020八上·河池期中)小慧家的摆钟走快了,张师傅将摆锤下的螺母拧了几下,摆钟走时就准了。小慧想:钟摆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由什么决定呢?这个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和假设
C.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D.分析与论证
【答案】A
【知识点】科学探索
【解析】【解答】因为摆的摆动周期与摆的长度有关,并且长度越长,周期越长,所以如果小慧家的摆钟走快了,张师傅将摆锤下的螺母拧了几下,摆钟走时就准了,小慧想知道钟摆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由什么决定,这是提出问题,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实验探究过程中,首先要对实际现象提出问题,再进行相应的探究过程。
5.(2020八上·覃塘期中)实验是学习物理不可缺少的部分。初中物理学生实验通常分为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探究性实验主要步骤有①评估交流;②分析论证;③设计实验;④提出问题;⑤进行实验;⑥猜想或假设等。则按实验先后序号排列正确的是( )
A.④⑥③⑤②① B.④⑥③⑤①②
C.⑥③⑤②④① D.⑥④③⑤①②
【答案】A
【知识点】科学探索
【解析】【解答】科学探究过程一般要经历的主要环节是④提出问题、⑥猜想与假设、③设计实验、⑤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②分析与论证、①评估交流与合作等环节,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科学探究顺序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环节。
6.(2020八上·重庆期中)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肺炎,一款新药要真正应用于患者之前,需经历从临床前研究到三期临床试验的漫长历程,平均耗时10年以上。研发新药经常是远水难救近火,老药新用成为更实际的操作。所以研究人员将病毒株培养在不同现有药物的稀释液里,观察随时间推移,病毒枺的存活率。横线上的句子所描述的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个环节?( )
A.提出问题 B.猜想假设 C.进行实验 D.得出结论
【答案】C
【知识点】科学探索
【解析】【解答】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交流和讨论7个方面,由题意可知“将病毒株培养在不同现有药物的稀释液里,观察随时间推移,病毒枺的存活率”描述的过程属于进行实验收集证据环节。
故答案为:C。
【分析】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实际操作,是进行实验通过。
7.(2020八上·亭湖期中)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肺炎,一款新药要真正应用于患者之前,需经历从临床前研究到三期临床试验的漫长历程,平均耗时10年以上。研发新药经常是远水难救近火,老药新用成为更实际的操作。所以大批研究人员计划对多种老药进行试验,将病毒株培养在不同药物稀释液里,观察随时间推移,病毒株的存活率。这个试验的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个环节?( )
A.发现并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设计并进行实验 D.得出结论
【答案】C
【知识点】科学探索
【解析】【解答】解决一个新问题分为4个阶段:(1)发现并提出问题(2)对解决问题方法的猜想与假设(3)根据猜想和假设设计并进行实验(4)得出结论。研究人员对多种老药进行试验,将病毒株培养在不同药物稀释液里,观察随时间推移,病毒株的存活率,这属于设计并进行实验阶段,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实验探究包含七个步骤,分别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讨论,每一个步骤都有各自的任务和作用。
8.(2020八上·兰陵期中)到商店购买乒乓球时,李明同学总要将几只乒乓球从一定的高处放手,观察乒乓球反弹的高度,选择反弹得较高的乒乓球,李明的行为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交流合作、评估 D.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答案】D
【知识点】科学探索
【解析】【解答】通过陈明同学总要将几只乒乓球从选定的位置放手,观察乒乓球反弹的高度,选择反弹较高的乒乓球,可知,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环节.
故答案为:D.
【分析】实验探究过程中的具体操作,是进行实验、收集证据的过程。
9.(2020八上·赣榆期中)小明将机械手表放在耳朵附近,听到表针走动的声音较小,然后他把一个气球放在手表与耳朵之间相互贴紧,听到表针走动的响度变大。小明产生了疑问:“声音通过气球传播后,听到的响度为什么会增加呢?”,就这一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D.分析与论证
【答案】A
【知识点】科学探索
【解析】【解答】小明将机械手表放在耳朵附近,听到表针走动的声音较小;把一个气球放在手表与耳朵之间相互贴紧,听到表针走动的响度变大;由此产生疑问:“声音通过气球传播后,听到的响度为什么会增加呢?”是对声音强弱变化原因的思考,属于科学探究过程的第一环节——提出问题。
故答案为:A。
【分析】实验探究包含七个步骤,分别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讨论,每一个步骤都有各自的任务和作用.
10.(2020八上·宁化月考)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
A.不断地发现并提出问题
B.任何实验资料都要保密,不宜交流
C.制定尽可能详细的实验计划
D.大胆地猜想和假
【答案】B
【知识点】科学探索
【解析】【解答】科学探究的过程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论证,评估,交流合作,交流是探索和进步的重要一步,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探究过程中,需要交流合作。
11.(2020八上·阿城月考)小明观察到篮球落地后会被弹起,但弹起的高度不同,小明问同学们“篮球弹起的高度与那些因素有关呢”?小聪说:“可能与篮球下落时的高度有关,也可能与地面的材料有关”。小龙说:“可以用一个篮球从不同高度下落到地板上,测量反弹的高度”。小华取来一个篮球按照小龙的方法进行测试并记录每次下落的高度和反弹的高度。四名同学进行的科学探究活动属于“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这环节的是( )
A.小明 B.小聪 C.小龙 D.小华
【答案】D
【知识点】科学探索
【解析】【解答】A.小明问同学们“篮球弹起的高度与那些因素有关呢”?,是提出问题环节,A选项不符合题意;
B.小聪说:“可能与篮球下落时的高度有关,也可能与地面的材料有关”,是猜想与假设环节,B选项不符合题意;
C.小龙说:“可以用一个篮球从不同高度下落到地板上,测量反弹的高度”,是设计实验环节,C选项不符合题意;
D.小华取来一个篮球按照小龙的方法进行测试并记录每次下落的高度和反弹的高度,是进行实验环节,D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结合实际操作进行验证,是探究过程中的“进行实验,收集证据环节”。
12.(2020八上·江苏月考)实验探究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探究过程包括:①提出问题;②得出结论;③设计和进行实验;④做出假设。下面四组探究过程顺序合理的是( )
A.①④③② B.④①③② C.①④②③ D.③④①②
【答案】A
【知识点】科学探索
【解析】【解答】根据题目中的所给探究过程可知,合理的探究顺序是: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
故答案为:A。
【分析】科学探究过程按照顺序有: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计划、收集证据,评估,交流与合作。
13.(2020·济南)学习摩擦力时,老师组织同学们进行了下列活动:将手掌压在桌面上向前推,比较用力压着推和轻轻压着推时的感受;再将手掌放到光滑的物理教材封面上向前推,比较与在桌面上推的感受。根据以上活动中的感受,大家提出了以下四个问题,其中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科学问题是( )
A.活动中手掌的感受与摩擦力大小是否有关?
B.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什么关系?
C.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什么关系?
D.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案】D
【知识点】科学探索
【解析】【解答】将手掌压在桌面上向前推,比较用力压着推和轻轻压着推时的感受;这是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时改变的压力大小;而再将手掌放到光滑的物理教材封面上向前推,比较与在桌面上推的感受这是在压力不变时,改变的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是研究多个因素对滑动摩擦力影响。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物体与地面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会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接触面越粗糙,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
14.科学家不仅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给我们创建了科学的探究方法,科学探究的第一步通常应是 ( )
A.制订实验计划 B.猜想与假设
C.发现并提出问题 D.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
【答案】C
【知识点】科学探索
【解析】【解答】科学探究的第一步是发现并提出问题,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实验探究包含七个步骤,分别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讨论,每一个步骤都有各自的任务和作用。
15.(2020八下·徐州期中)石墨烯是一种神奇的物质,是人类至今发现的厚度最薄、强度最高的材料.针对这一发现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你认为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 )
A.“石墨烯的强度与石墨烯的厚度、面积有什么关系?”
B.“如何提取石墨烯这种物质?”
C.“石墨烯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处?”
D.“石墨烯为什么很薄?”
【答案】A
【知识点】科学探索
【解析】【解答】A.我们虽知道石墨烯是人类至今发现强度最高的材料,但引起强度最强的因素不知道,所以A“石墨烯的强度与石墨烯的厚度、面积有什么关系 ”问题的探究较有价值.
BC.因石墨烯材料已经研究并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还知道石墨烯是人类发现的厚度最薄、强度最高的材料.因此问题“如何提取石墨烯这种物质 ”“石墨烯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处 ”的探究意义不大;所以B. C没有探究价值.
D.“石墨烯是一种神奇的物质,是人类至今发现的厚度最薄、强度最高的材料”.这一情景中提出的问题是“石墨烯为什么很薄 ”的问题,D只是问题的简单重复,没有提出探究的侧重点,所以D没有探究价值.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根据所给石墨烯是一种神奇的物质,提出问题.在依据情景提出问题时,首先要找出情景所提出的问题是什么,然后要找出问题与生活中的应用之间的关系,提出较有价值的探究问题.
16.(2019八上·长清期中)小红在旅游景点买了一个金属钥匙挂件,她问同学:“这是什么金属做的?”小丽说:“可能是铁的。”小娟接着说:“拿一块磁铁(俗称吸铁石)吸一下就知道了。”小娟的话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B.分析与论证
C.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D.评估
【答案】A
【知识点】科学探索
【解析】【解答】解:小娟说:“拿一块磁铁(俗称吸铁石)吸一下就知道了。”这是在符合一定科学依据的基础上,进行猜想与假设的实施,帮助这些猜想得到证明,因此属于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故答案为:A。
【分析】科学探究中提出问题: 这是什么金属做的 ——猜想与假设: 可能是铁的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拿一块磁铁(俗称吸铁石)吸一下就知道了.
二、填空题
17.(2020八上·南昌月考)科学探究一般包括七个环节,分别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评估、 。
【答案】分析与论证;交流与合作
【知识点】科学探索
【解析】【解答】科学探究过程一般要经历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七个环节。
【分析】科学探究过程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18.到商店买乒乓球时,小明总要将几个乒乓球从某高度处 (选填“用力扔”或“自由释放”),观察乒乓球反弹的高度,从中挑选反弹较高的乒乓球,小明的行为类似于科学探究中的 (选填序号)。
①发现并提出问题;②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③交流与合作
【答案】自由释放;②
【知识点】科学探索
【解析】【解答】小明将乒乓球从某高度处自由释放,观察乒乓球反弹的高度,是采用了控制变量的方法,使实验具有可比性。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环节。
【分析】实验探究包含七个步骤,分别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讨论,每一个步骤都有各自的任务和作用。
19.(2019八上·鸡东期末)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是: 、 、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答案】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
【知识点】科学探索
【解析】【解答】解: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故答案为: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
【分析】识记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解答即可.
20.科学家们不仅为后人留下了知识的宫殿,而且创建了科学的探究方法.根据下图所示,填写出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
⑴ ;
⑵猜想与假设;
⑶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⑷ ;
⑸分析与论证;
⑹评估;
⑺
【答案】提出问题;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交流与合作
【知识点】科学探索
【解析】【解答】科学探究的起点是提出问题,接下来是对结论的猜想或假设,验证猜想或假设正确与否,需要进行实验,先设计准备,然后进行实验,收集数据,为总结规律做准备,实验完毕,对数据或现象进行分析处理,对实验过程进行评估,最后进行交流讨论。
【分析】结合科学探究的七个主要环节解答即可.
21.物理学史上有一位伟大的英国物理学家,他曾在力学、光学、天文学和数学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奠定了经典物理学的基础,这位科学家是 .
【答案】牛顿
【知识点】科学探索
【解析】【解答】英国科学家牛顿在继承伽利略等前辈科学家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科学的物理概念,运用归纳和数学分析的方法,总结出物体运动的定律,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统一了天地间的运动,构建了经典力学的体系.
【分析】了解物理学家的科学精神,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
22.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奠定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物理学基础,他发现日月星辰的运转与苹果下落有某些相似之处,从而建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运动三大定律.他被人们誉为伟大的物理学家,他却谦逊地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更远的话,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他的名字是 。
【答案】牛顿
【知识点】科学探索
【解析】【解答】牛顿是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自然哲学家,经典力学的奠基人,被称为力学之父,对物理学的发展做出卓越的贡献,对牛顿的物理成就应熟记于心。
【分析】针对物理学家及其主要成就也是必考的重点,应进行总结归纳熟练掌握。
23.早在18世纪,一位美国的物理学家首先捕捉到了雷电,并且发现它与实验室中摩擦得到的电是一回事,请问这位物理学家是 .
【答案】富兰克林
【知识点】科学探索
【解析】【解答】1752年,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以执着的探究精神做了一次著名的风筝实验,他不仅捕捉到了雷电,而且发现它与实验室中摩擦得到的电是一回事.
【分析】了解物理学家的科学精神,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
24.(2020八上·南昌月考)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不同,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涂上不同颜色的物体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的温度。“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涂上不同颜色的物体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答案】猜想假设;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知识点】科学探索
【解析】【解答】探究式学习是国家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一种学习方式。科学探究既是重要的学习内容,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主要有以下几点要素:第一是提出问题。也就是探究什么,针对什么现象设问。第二是猜想与假设。实质上就是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猜想。第三是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这一环节是实验的核心。第四要素是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在实验中要做到规范操作、安全操作,实验数据及时填入记录表中。第五要素是分析与论证。实质就是对探究的数据进行描述,对探究现象归纳总结的过程。第六要素是评估。评估的实质是对探究的反思过程,讨论科学探究中所存在的问题、获得的发现和改进建议等。评估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师要以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养成对探究的过程和探究结果有评估的意识。第七要素是交流与合作。全班或同一组内围绕得到什么结论,如何得出结论,有什么体会等问题进行讨论与交流。对照探究实验的几个要素可知,“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这属于做出猜想,因此是猜想假设环节;将几个完全相同的涂上不同颜色的物体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属于实验探究中的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分析】对所提出问题进行合理猜想属于科学探究中的猜想与假设过程;通过实验过程验证猜想的是进行实验与搜集数据过程。
三、解答题
25.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都存在着物理现象.这两者有什么区别?
【答案】自然界的现象完全来于大自然,没有任何人工利用的痕迹。比如四季的更替,太阳东起西落,海水的潮起潮落等。生活中的现象是根据人类的生活出现的,这些现象看起来平常,但蕴涵着人类丰富的智慧。比如:钉子一头大一头小,温度计的使用等等.
【知识点】科学探索
【解析】 【解答】自然现象指自然界中由于大自然的运作规律自发形成的某种状况,其完全不受人为主观能动性因素影响。如月有阴晴圆缺,四季变化,气候的冷暖,刮风下雨,白天黑夜等。主要有物理现象﹑地理现象﹑化学现象等几大类.生活现象即社会现象,社会现象是指所有与同物种共同体有关的活动——产生、存在和发展密切联系的现象.
【分析】了解物理学学科特点,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四、实验探究题
26.(2020八上·靖江期末)小明利用纸做了几个物理实验。
(1)如图甲所示,纸做的小锅盛有水,用酒精灯加热纸锅底部,纸锅 (能/不能)被点燃,纸锅里的水 (能/不能)沸腾;(纸的着火点约为190℃,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
(2)将纸片做成两个等大的圆纸片,栽去一个扇形,做成图乙所示的A、B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为了“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将两个锥角不同的纸锥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时,应该选择图中的 (乙/丙)所示的位置;在接下来的“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活动中,为了便于测量 ,应选择图乙中的A纸锥。
【答案】(1)不能;能
(2)乙;时间
【知识点】科学探索
【解析】【解答】(1)如图甲所示,纸做的小锅盛有水,用酒精灯加热纸锅底部,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纸锅里的水吸热沸腾,纸锅温度达不到着火点故不能被点燃。
(2)为了“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将两个锥角不同的纸锥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时,根据控制变量法思想,应该控制锥尖到地面的距离相同,即选择图中的乙所示的位置;在接下来的“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活动中,应选择图乙中的A纸锥,由于横截面积较大,阻力较大,下降地较慢,可以方便测量时间。
【分析】(1)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持续吸热,当液体沸腾时,不管怎么加热,它的温度都不再升高;
(2)比较物体下落的速度,应该从相同的高度释放纸锥;纸锥的横截面积比较大,下落速度比较慢,方便测量时间。
1 / 1沪科版物理八上— 第一章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第二节 探索之路
一、单选题
1.(2021八下·东台月考)小明分别购买了两只不同品牌的乒乓球,为了比较两只乒乓球的弹性大小,它们设计了几种方案,你认为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方案是( )
A.把两球分别向墙掷去,比较它们反弹后离墙的距离
B.让两球从乒乓球桌面上方的同一高度自由落下,比较它们反弹的高度
C.用乒乓球拍分别击打两球,比较两球飞出去的距离
D.用手捏乒乓球,比较它们硬度
2.(2020八上·邛崃期末)1581年的一天,伽利略在教堂里,观察到悬挂的油灯来回晃动。这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可是他却思考着“为什么灯每次摆动一个来回的时间都差不多 ”。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 D.交流与合作
3.(2020八上·秦淮期末)小华在家看妈妈做油炸薯条时,发现有些薯条炸焦了,爱动脑筋的他联想到平时在水中煮食物时,只要水不干,食物就不会焦,他认为可能是油沸腾时的温度比水高,所以容易把食物炸焦,从科学探究的要素分析,小华的认为属于( )
A.提出问题 B.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
C.猜想与假设 D.分析与论证
4.(2020八上·河池期中)小慧家的摆钟走快了,张师傅将摆锤下的螺母拧了几下,摆钟走时就准了。小慧想:钟摆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由什么决定呢?这个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和假设
C.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D.分析与论证
5.(2020八上·覃塘期中)实验是学习物理不可缺少的部分。初中物理学生实验通常分为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探究性实验主要步骤有①评估交流;②分析论证;③设计实验;④提出问题;⑤进行实验;⑥猜想或假设等。则按实验先后序号排列正确的是( )
A.④⑥③⑤②① B.④⑥③⑤①②
C.⑥③⑤②④① D.⑥④③⑤①②
6.(2020八上·重庆期中)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肺炎,一款新药要真正应用于患者之前,需经历从临床前研究到三期临床试验的漫长历程,平均耗时10年以上。研发新药经常是远水难救近火,老药新用成为更实际的操作。所以研究人员将病毒株培养在不同现有药物的稀释液里,观察随时间推移,病毒枺的存活率。横线上的句子所描述的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个环节?( )
A.提出问题 B.猜想假设 C.进行实验 D.得出结论
7.(2020八上·亭湖期中)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肺炎,一款新药要真正应用于患者之前,需经历从临床前研究到三期临床试验的漫长历程,平均耗时10年以上。研发新药经常是远水难救近火,老药新用成为更实际的操作。所以大批研究人员计划对多种老药进行试验,将病毒株培养在不同药物稀释液里,观察随时间推移,病毒株的存活率。这个试验的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个环节?( )
A.发现并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设计并进行实验 D.得出结论
8.(2020八上·兰陵期中)到商店购买乒乓球时,李明同学总要将几只乒乓球从一定的高处放手,观察乒乓球反弹的高度,选择反弹得较高的乒乓球,李明的行为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交流合作、评估 D.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9.(2020八上·赣榆期中)小明将机械手表放在耳朵附近,听到表针走动的声音较小,然后他把一个气球放在手表与耳朵之间相互贴紧,听到表针走动的响度变大。小明产生了疑问:“声音通过气球传播后,听到的响度为什么会增加呢?”,就这一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D.分析与论证
10.(2020八上·宁化月考)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
A.不断地发现并提出问题
B.任何实验资料都要保密,不宜交流
C.制定尽可能详细的实验计划
D.大胆地猜想和假
11.(2020八上·阿城月考)小明观察到篮球落地后会被弹起,但弹起的高度不同,小明问同学们“篮球弹起的高度与那些因素有关呢”?小聪说:“可能与篮球下落时的高度有关,也可能与地面的材料有关”。小龙说:“可以用一个篮球从不同高度下落到地板上,测量反弹的高度”。小华取来一个篮球按照小龙的方法进行测试并记录每次下落的高度和反弹的高度。四名同学进行的科学探究活动属于“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这环节的是( )
A.小明 B.小聪 C.小龙 D.小华
12.(2020八上·江苏月考)实验探究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探究过程包括:①提出问题;②得出结论;③设计和进行实验;④做出假设。下面四组探究过程顺序合理的是( )
A.①④③② B.④①③② C.①④②③ D.③④①②
13.(2020·济南)学习摩擦力时,老师组织同学们进行了下列活动:将手掌压在桌面上向前推,比较用力压着推和轻轻压着推时的感受;再将手掌放到光滑的物理教材封面上向前推,比较与在桌面上推的感受。根据以上活动中的感受,大家提出了以下四个问题,其中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科学问题是( )
A.活动中手掌的感受与摩擦力大小是否有关?
B.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什么关系?
C.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什么关系?
D.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4.科学家不仅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给我们创建了科学的探究方法,科学探究的第一步通常应是 ( )
A.制订实验计划 B.猜想与假设
C.发现并提出问题 D.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
15.(2020八下·徐州期中)石墨烯是一种神奇的物质,是人类至今发现的厚度最薄、强度最高的材料.针对这一发现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你认为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 )
A.“石墨烯的强度与石墨烯的厚度、面积有什么关系?”
B.“如何提取石墨烯这种物质?”
C.“石墨烯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处?”
D.“石墨烯为什么很薄?”
16.(2019八上·长清期中)小红在旅游景点买了一个金属钥匙挂件,她问同学:“这是什么金属做的?”小丽说:“可能是铁的。”小娟接着说:“拿一块磁铁(俗称吸铁石)吸一下就知道了。”小娟的话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B.分析与论证
C.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D.评估
二、填空题
17.(2020八上·南昌月考)科学探究一般包括七个环节,分别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评估、 。
18.到商店买乒乓球时,小明总要将几个乒乓球从某高度处 (选填“用力扔”或“自由释放”),观察乒乓球反弹的高度,从中挑选反弹较高的乒乓球,小明的行为类似于科学探究中的 (选填序号)。
①发现并提出问题;②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③交流与合作
19.(2019八上·鸡东期末)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是: 、 、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20.科学家们不仅为后人留下了知识的宫殿,而且创建了科学的探究方法.根据下图所示,填写出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
⑴ ;
⑵猜想与假设;
⑶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⑷ ;
⑸分析与论证;
⑹评估;
⑺
21.物理学史上有一位伟大的英国物理学家,他曾在力学、光学、天文学和数学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奠定了经典物理学的基础,这位科学家是 .
22.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奠定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物理学基础,他发现日月星辰的运转与苹果下落有某些相似之处,从而建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运动三大定律.他被人们誉为伟大的物理学家,他却谦逊地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更远的话,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他的名字是 。
23.早在18世纪,一位美国的物理学家首先捕捉到了雷电,并且发现它与实验室中摩擦得到的电是一回事,请问这位物理学家是 .
24.(2020八上·南昌月考)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不同,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涂上不同颜色的物体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的温度。“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涂上不同颜色的物体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三、解答题
25.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都存在着物理现象.这两者有什么区别?
四、实验探究题
26.(2020八上·靖江期末)小明利用纸做了几个物理实验。
(1)如图甲所示,纸做的小锅盛有水,用酒精灯加热纸锅底部,纸锅 (能/不能)被点燃,纸锅里的水 (能/不能)沸腾;(纸的着火点约为190℃,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
(2)将纸片做成两个等大的圆纸片,栽去一个扇形,做成图乙所示的A、B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为了“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将两个锥角不同的纸锥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时,应该选择图中的 (乙/丙)所示的位置;在接下来的“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活动中,为了便于测量 ,应选择图乙中的A纸锥。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科学探索
【解析】【解答】A.把两球向墙掷去,它们反弹后离墙的距离除去与它们的弹性大小有关外,还可能与用力的大小有关,A不符合题意;
B.让两球置于乒乓球桌面上方同一高度自由落下时,它们反弹的高度能说明其弹性的大小,B符合题意;
C.用乒乓球拍分别打击两球,两球飞出去的距离除去与它们的弹性大小有关外,还可能与用力的大小有关,C不符合题意;
D.用手捏乒乓球,它们的硬度不能反映弹性的大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控制变量法,当有多个因素对某一个物理量有影响时,要研究每一个因素对该物理量的影响,需要用到控制变量法。
2.【答案】A
【知识点】科学探索
【解析】【解答】他思考着“为什么灯每次摆动一个来回的时间都差不多 ”,是探究过程的第一环节—提出问题。
故答案为:A。
【分析】对生活现象产生疑问,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提出问题。
3.【答案】C
【知识点】科学探索
【解析】【解答】由油炸薯条时,发现薯条炸焦,从而提出:薯条为什么会炸焦了呢,这是提出问题环节,而认为炸焦的原因可能是油沸腾时温度比水高,是猜想与假设环节,为了验证猜想而展开探究得出结论的过程分别是: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环节和分析论证环节,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实验探究过程中,猜测原因时,是猜想与假设过程。
4.【答案】A
【知识点】科学探索
【解析】【解答】因为摆的摆动周期与摆的长度有关,并且长度越长,周期越长,所以如果小慧家的摆钟走快了,张师傅将摆锤下的螺母拧了几下,摆钟走时就准了,小慧想知道钟摆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由什么决定,这是提出问题,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实验探究过程中,首先要对实际现象提出问题,再进行相应的探究过程。
5.【答案】A
【知识点】科学探索
【解析】【解答】科学探究过程一般要经历的主要环节是④提出问题、⑥猜想与假设、③设计实验、⑤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②分析与论证、①评估交流与合作等环节,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科学探究顺序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环节。
6.【答案】C
【知识点】科学探索
【解析】【解答】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交流和讨论7个方面,由题意可知“将病毒株培养在不同现有药物的稀释液里,观察随时间推移,病毒枺的存活率”描述的过程属于进行实验收集证据环节。
故答案为:C。
【分析】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实际操作,是进行实验通过。
7.【答案】C
【知识点】科学探索
【解析】【解答】解决一个新问题分为4个阶段:(1)发现并提出问题(2)对解决问题方法的猜想与假设(3)根据猜想和假设设计并进行实验(4)得出结论。研究人员对多种老药进行试验,将病毒株培养在不同药物稀释液里,观察随时间推移,病毒株的存活率,这属于设计并进行实验阶段,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实验探究包含七个步骤,分别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讨论,每一个步骤都有各自的任务和作用。
8.【答案】D
【知识点】科学探索
【解析】【解答】通过陈明同学总要将几只乒乓球从选定的位置放手,观察乒乓球反弹的高度,选择反弹较高的乒乓球,可知,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环节.
故答案为:D.
【分析】实验探究过程中的具体操作,是进行实验、收集证据的过程。
9.【答案】A
【知识点】科学探索
【解析】【解答】小明将机械手表放在耳朵附近,听到表针走动的声音较小;把一个气球放在手表与耳朵之间相互贴紧,听到表针走动的响度变大;由此产生疑问:“声音通过气球传播后,听到的响度为什么会增加呢?”是对声音强弱变化原因的思考,属于科学探究过程的第一环节——提出问题。
故答案为:A。
【分析】实验探究包含七个步骤,分别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讨论,每一个步骤都有各自的任务和作用.
10.【答案】B
【知识点】科学探索
【解析】【解答】科学探究的过程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论证,评估,交流合作,交流是探索和进步的重要一步,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探究过程中,需要交流合作。
11.【答案】D
【知识点】科学探索
【解析】【解答】A.小明问同学们“篮球弹起的高度与那些因素有关呢”?,是提出问题环节,A选项不符合题意;
B.小聪说:“可能与篮球下落时的高度有关,也可能与地面的材料有关”,是猜想与假设环节,B选项不符合题意;
C.小龙说:“可以用一个篮球从不同高度下落到地板上,测量反弹的高度”,是设计实验环节,C选项不符合题意;
D.小华取来一个篮球按照小龙的方法进行测试并记录每次下落的高度和反弹的高度,是进行实验环节,D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结合实际操作进行验证,是探究过程中的“进行实验,收集证据环节”。
12.【答案】A
【知识点】科学探索
【解析】【解答】根据题目中的所给探究过程可知,合理的探究顺序是: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
故答案为:A。
【分析】科学探究过程按照顺序有: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计划、收集证据,评估,交流与合作。
13.【答案】D
【知识点】科学探索
【解析】【解答】将手掌压在桌面上向前推,比较用力压着推和轻轻压着推时的感受;这是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时改变的压力大小;而再将手掌放到光滑的物理教材封面上向前推,比较与在桌面上推的感受这是在压力不变时,改变的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是研究多个因素对滑动摩擦力影响。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物体与地面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会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接触面越粗糙,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
14.【答案】C
【知识点】科学探索
【解析】【解答】科学探究的第一步是发现并提出问题,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实验探究包含七个步骤,分别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讨论,每一个步骤都有各自的任务和作用。
15.【答案】A
【知识点】科学探索
【解析】【解答】A.我们虽知道石墨烯是人类至今发现强度最高的材料,但引起强度最强的因素不知道,所以A“石墨烯的强度与石墨烯的厚度、面积有什么关系 ”问题的探究较有价值.
BC.因石墨烯材料已经研究并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还知道石墨烯是人类发现的厚度最薄、强度最高的材料.因此问题“如何提取石墨烯这种物质 ”“石墨烯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处 ”的探究意义不大;所以B. C没有探究价值.
D.“石墨烯是一种神奇的物质,是人类至今发现的厚度最薄、强度最高的材料”.这一情景中提出的问题是“石墨烯为什么很薄 ”的问题,D只是问题的简单重复,没有提出探究的侧重点,所以D没有探究价值.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根据所给石墨烯是一种神奇的物质,提出问题.在依据情景提出问题时,首先要找出情景所提出的问题是什么,然后要找出问题与生活中的应用之间的关系,提出较有价值的探究问题.
16.【答案】A
【知识点】科学探索
【解析】【解答】解:小娟说:“拿一块磁铁(俗称吸铁石)吸一下就知道了。”这是在符合一定科学依据的基础上,进行猜想与假设的实施,帮助这些猜想得到证明,因此属于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故答案为:A。
【分析】科学探究中提出问题: 这是什么金属做的 ——猜想与假设: 可能是铁的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拿一块磁铁(俗称吸铁石)吸一下就知道了.
17.【答案】分析与论证;交流与合作
【知识点】科学探索
【解析】【解答】科学探究过程一般要经历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七个环节。
【分析】科学探究过程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18.【答案】自由释放;②
【知识点】科学探索
【解析】【解答】小明将乒乓球从某高度处自由释放,观察乒乓球反弹的高度,是采用了控制变量的方法,使实验具有可比性。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环节。
【分析】实验探究包含七个步骤,分别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讨论,每一个步骤都有各自的任务和作用。
19.【答案】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
【知识点】科学探索
【解析】【解答】解: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故答案为: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
【分析】识记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解答即可.
20.【答案】提出问题;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交流与合作
【知识点】科学探索
【解析】【解答】科学探究的起点是提出问题,接下来是对结论的猜想或假设,验证猜想或假设正确与否,需要进行实验,先设计准备,然后进行实验,收集数据,为总结规律做准备,实验完毕,对数据或现象进行分析处理,对实验过程进行评估,最后进行交流讨论。
【分析】结合科学探究的七个主要环节解答即可.
21.【答案】牛顿
【知识点】科学探索
【解析】【解答】英国科学家牛顿在继承伽利略等前辈科学家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科学的物理概念,运用归纳和数学分析的方法,总结出物体运动的定律,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统一了天地间的运动,构建了经典力学的体系.
【分析】了解物理学家的科学精神,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
22.【答案】牛顿
【知识点】科学探索
【解析】【解答】牛顿是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自然哲学家,经典力学的奠基人,被称为力学之父,对物理学的发展做出卓越的贡献,对牛顿的物理成就应熟记于心。
【分析】针对物理学家及其主要成就也是必考的重点,应进行总结归纳熟练掌握。
23.【答案】富兰克林
【知识点】科学探索
【解析】【解答】1752年,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以执着的探究精神做了一次著名的风筝实验,他不仅捕捉到了雷电,而且发现它与实验室中摩擦得到的电是一回事.
【分析】了解物理学家的科学精神,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
24.【答案】猜想假设;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知识点】科学探索
【解析】【解答】探究式学习是国家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一种学习方式。科学探究既是重要的学习内容,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主要有以下几点要素:第一是提出问题。也就是探究什么,针对什么现象设问。第二是猜想与假设。实质上就是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猜想。第三是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这一环节是实验的核心。第四要素是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在实验中要做到规范操作、安全操作,实验数据及时填入记录表中。第五要素是分析与论证。实质就是对探究的数据进行描述,对探究现象归纳总结的过程。第六要素是评估。评估的实质是对探究的反思过程,讨论科学探究中所存在的问题、获得的发现和改进建议等。评估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师要以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养成对探究的过程和探究结果有评估的意识。第七要素是交流与合作。全班或同一组内围绕得到什么结论,如何得出结论,有什么体会等问题进行讨论与交流。对照探究实验的几个要素可知,“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这属于做出猜想,因此是猜想假设环节;将几个完全相同的涂上不同颜色的物体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属于实验探究中的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分析】对所提出问题进行合理猜想属于科学探究中的猜想与假设过程;通过实验过程验证猜想的是进行实验与搜集数据过程。
25.【答案】自然界的现象完全来于大自然,没有任何人工利用的痕迹。比如四季的更替,太阳东起西落,海水的潮起潮落等。生活中的现象是根据人类的生活出现的,这些现象看起来平常,但蕴涵着人类丰富的智慧。比如:钉子一头大一头小,温度计的使用等等.
【知识点】科学探索
【解析】 【解答】自然现象指自然界中由于大自然的运作规律自发形成的某种状况,其完全不受人为主观能动性因素影响。如月有阴晴圆缺,四季变化,气候的冷暖,刮风下雨,白天黑夜等。主要有物理现象﹑地理现象﹑化学现象等几大类.生活现象即社会现象,社会现象是指所有与同物种共同体有关的活动——产生、存在和发展密切联系的现象.
【分析】了解物理学学科特点,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6.【答案】(1)不能;能
(2)乙;时间
【知识点】科学探索
【解析】【解答】(1)如图甲所示,纸做的小锅盛有水,用酒精灯加热纸锅底部,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纸锅里的水吸热沸腾,纸锅温度达不到着火点故不能被点燃。
(2)为了“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将两个锥角不同的纸锥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时,根据控制变量法思想,应该控制锥尖到地面的距离相同,即选择图中的乙所示的位置;在接下来的“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活动中,应选择图乙中的A纸锥,由于横截面积较大,阻力较大,下降地较慢,可以方便测量时间。
【分析】(1)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持续吸热,当液体沸腾时,不管怎么加热,它的温度都不再升高;
(2)比较物体下落的速度,应该从相同的高度释放纸锥;纸锥的横截面积比较大,下落速度比较慢,方便测量时间。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