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鲁科版必修1
3.3匀变速直线运动实例——自由落体运动
课时练(解析版)
1.某质点作自由落体运动经历时间2t秒,前t秒内通过的位移为S1,后t秒内通过的位移为S2,则该质点从开始运动计时,t时刻的瞬时速度为( )
A.
B.
C.
D.
2.某物理兴趣小组为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从教学楼的四楼走廊边静止释放一小球,释放点离地面高度为10m。站在地面上的同学利用手机的连拍功能拍了多张小球下落的照片,已知某两张连续的照片中,小球离地的高度分别为6.80m和5.95m,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则手机连拍的时间间隔为( )
A.0.10s
B.0.15s
C.0.20s
D.0.25s
3.对于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g=9.8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1s末、2s末、3s末的速度之比是1︰3︰5
B.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位移之比是1︰3︰5
C.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平均速度比是1︰4︰9
D.每经过1s,加速度增加9.8m/s2
4.自由下落的物体在第n秒内通过的位移与第(n-1)秒内通过的位移之差为( )(g=9.8m/s2)
A.9.8m
B.4.9(2n+1)m
C.3(n+1)m
D.4(n+1)m
5.钢球由静止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不计空气阻力,落地时的速度为30,则它下落的高度约为( )
A.1.5m
B.30m
C.45m
D.900m
6.下列情形中,能够看作自由落体运动的是( )
A.飘落的雪花
B.石子在水中快速下沉
C.熟透的苹果从树上脱落
D.返回舱打开降落伞后的运动
7.一宇航员在某星球表面上做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的小球从足够高处自由下落,测得小球在第内的位移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在第末的速度是
B.小球在第内的平均速度是
C.小球的加速度是
D.小球在前内的位移是
8.四个小球在离地面不同高度同时从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从开始运动时刻起每隔相等的时间间隔,小球依次碰到地面。下列各图中,能反映出刚开始运动时各小球相对地面的位置的是( )
A.
B.
C.
D.
9.下列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初速度为零的竖直向下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B.物体由静止开始,受到重力作用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C.雨滴下落的过程可看作自由落体运动
D.在月球上做铁球与羽毛自由下落的实验,两者下落一样快
10.耀斯考同学在以家里墙上的全家福相框为背景摄影,恰好把从天花板上掉落的一颗小钉子拍摄在照片中,已知此次摄影的曝光时间(钉子在照片中留下影像的时间)0.01s。测得照片中钉子的运动痕迹长度为
1cm,实际高度为20cm
的相框在照片中的高度为
4cm,估算得到钉子从天花板掉落到被拍摄到下落的高度大约为( )
A.0.05m
B.0.25m
C.1.25m
D.2.5m
11.如图所示,雨天屋檐底的雨滴A自由下落0.2
s时,铜铃边缘上的雨滴B恰开始自由下落,结果A、B同时落在一水平桌面上。已知雨滴A、B初始位置的竖直高度差L=1
m,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则( )
A.雨滴A的运动时间为0.4
s
B.雨滴A到水平桌面的距离为1.8
m
C.雨滴B到水平桌面的距离为1.8
m
D.若雨滴下落前将桌子四脚垫高0.5
m,A、B仍能同时落在该桌面上
12.小球从靠近竖直砖墙的某位置由静止释放,用频闪方法拍摄的小球位置如图中1、2、3、4所示。已知连续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每块砖的厚度为d。由此可知小球( )
A.在位置“1”是小球的初始位置
B.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约为
C.经过位置4时瞬时速度大小约为
D.从位置2到位置4的过程中平均速度大小约为
13.课堂中,老师在“用直尺测同学的反应时间”实验时,若测出某同学捏住直尺时,直尺下落的高度为20cm,那么这位同学的反应时间是(g取10m/s2)( )
A.s
B.0.2s
C.0.8s
D.2s
14.如图是小球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条件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频闪照片,曝光时间为,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两球的速度变化快慢相等
B.两球的速度变化快慢不等
C.由该图可以计算小球下落过程的加速度大小
D.由该图可以计算小球两次频闪间的平均速度的大小
15.某人在室内以窗户为背景摄影时,恰好把窗外从高处落下的一个小石子摄在照片中,已知本次摄影的曝光时间为0.02s,量得照片中石子运动痕迹的长度为1cm,实际长度为100cm的窗框在照片中的长度为5cm,凭以上数据(g=10m/s2),求:
(1)在曝光时间内石子实际下落了多少距离;
(2)开始爆光时刻石子运动的速度多大;
(3)如果石子做自由落体运动,下落位置距窗框上端实际的距离为多少。
16.一质点做自由落体运动,g取10m/s2,则:
(1)质点在第2s末的速度为多少?
(2)质点在前2s内的位移为多少?
(3)质点在下落了5m时的速度为多少?
17.人从发现情况到采取相应行动经过的时间叫反应时间。如图,甲两个手指捏住木尺一端,乙在木尺另一端零刻度处做握尺准备,且手的任何部位都与尺不接触。当乙看到甲放手时,尺子自由落体,他立即去握木尺,发现所握处刻度值为20cm,尺子下落的时间就是乙的反应时间。
(1)求乙的反应时间。(g=10m/s2)
(2)如果乙驾车以的108km/h速度行驶,看到前方一车突然停止,经反应后作出减速动作,设汽车刹车加速度是a=5m/s2,安全距离是多少?
(3)如果乙驾车以108km/h的速度行驶,同车道前方x0=40m处有一货车以72km/h的速度行驶,在不能改变车道的情况下采取刹车方式避让(加速度仍为a=5m/s2),通过计算说明是否会与前车相碰。
18.一物体由静止下落做自由落体运动,在落地前最后1s的位移为25m(g取10m/s2)。不计空气阻力,求:
(1)它在前2s内的平均速度为多大?
(2)落地时的速度为多大?
19.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从距离地面404m高处的飞机上开始跳下,先做自由落体运动,下落至某高度时打开降落伞,降落伞打开后运动员以8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跳伞运动员到达地面时的速度大小为4m/s。g=10m/s2,则:
(1)运动员打开降落伞时的速度大小是多少?
(2)运动员下落至距地面多高时打开降落伞?
(3)运动员离开飞机后,经过多少时间到达地面?
20.游乐场中的一台大型游戏机叫“跳楼机”。参加游戏的游客被安全带固定在座椅上,由电动机将座椅沿光滑的竖直轨道提升到离地面40m高处,然后由静止释放,座椅沿轨道自由下落,下落7.2m后开始受到压缩空气提供的恒定阻力而紧接着做匀减速运动,下落到离地面4.0m高处速度刚好减小到零。重力加速度,求:
(1)在匀减速运动阶段,座椅和游客的加速度大小;
(2)“跳楼机”在这一下落过程经历的总时间t。
参考答案
1.B
【详解】
物体在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平均速度推论公式
t时刻即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全程平均速度
根据△x=aT2?知?
则t时刻的瞬时速度为?
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A
【详解】
下落到距地面6.80m处时,下落高度
根据
可得此时的速度
下落到距地面5.95m处时,下落高度
根据
可得此时的速度
因此时间间隔
故选A。
3.B
【详解】
A.根据可知,在1s末、2s末、3s末的速度之比是1:2:3,故A错误;
B.根据可知,物体在1s内、2s内、3s内的位移之比是1:4:9,则物体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位移之比是1:3:5,故B正确;
C.根据平均速度定义式可知,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平均速度比是1:3:5,故C错误;
D.根据可知,每经过1s,速度增加9.8m/s,故D错误。
故选B。
4.A
【详解】
根据△x=gT2得:△x=9.8×1m=9.8m。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5.C
【详解】
根据位移速度公式得
故选C。
6.C
【详解】
A.飘落的雪花,由于阻力不能忽略,不是自由落体运动,A错误;
B.从水面自由落到水底的石子的运动,阻力和浮力不能忽略,不是自由落体运动,B错误;
C.在成熟的苹果从树上自由下落的过程,空气阻力远小于重力,阻力可以忽略,由静止下落,做自由落体运动,C正确;
D.返回舱打开降落伞后的运动,受到空气阻力很大,不能忽略,不是自由落体运动,D错误。
故选C。
7.D
【详解】
C.设该星球的重力加速度为a,则第3s内的位移为
解得
所以C错误;
A.小球在第末的速度为
所以A错误;
B.小球在第内的平均速度为
所以B错误;
D.小球在前内的位移为
所以D正确;
故选D。
8.C
【详解】
每隔相等的时间间隔小球依次碰到地面,可以知道第一个球经过T时间落地,第二球落地的时间为2T,依次为3T、4T。逆过来看,相当于一个小球每经过相等时间所到达的位置。可以知道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越来越大,所以从下而上,相邻两个小球之间的竖直位移越来越大。
故选C。
9.D
【详解】
AB.自由落体运动是物体从静止开始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B错误;
C.雨滴下落的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不能忽略,所以不可以看成自由落体运动,故C错误;
D.月球上没有空气阻力,铁球与羽毛只受月球对它们的吸引力,两者加速度相同,下落一样快,故D正确。
故选D。
10.C
【详解】
实际高度为20cm
的相框在照片中的高度为
4cm,照片中钉子的运动痕迹长度为
1cm,故痕迹实际长度为5cm,此时速度
从天花板掉落到被拍摄到下落的高度
故选C。
11.B
【详解】
ABC.设A的运动时间为t,A到水平桌面的高度为ha,B的运动时间为(t–0.2
s),B到地面的高度为hb,则
两式联立得
AC错误B正确;
D.若雨前将桌子四脚垫高0.5
m,则A、B到桌子距离
根据
下降时间为
因为
A、B不能同时落在该桌面上,D错误。
故选B。
12.C
【详解】
A.小球静止释放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可知,其在连续相同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比为1:3:5:…,而该频闪照片显示其小球在连续两次拍照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比为2:3:4:…,与规律不符,因此照片中的位置“1”不是小球的初始位置,故A错误;
B.根据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推论
得到
故B错误;
CD.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等于从位置“2”到位置“4”的平均速度,由
小球在位置“4”的速度为
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13.B
【分析】
考查自由落体的位移公式。
【详解】
由自由落体的位移公式
求得直尺下落的时间为0.2s,故ACD项错误,B项正确。
故选B。
14.ACD
【详解】
AB.两球下落的加速度相等,则速度变化快慢相等,选项A正确,B错误;
C.由该图可知小球在某段时间内下降的高度,根据
可以计算小球下落过程的加速度大小,选项C正确;
D.由该图可知两次频闪间下落的高度,根据
可以计算小球两次频闪间的平均速度的大小,选项D正确。
故选ACD。
15.(1)0.2m;(2)10m/s;(3)5m
【详解】
(1)设在曝光时间内,石子实际下落的距离为,由题意得
求得
(2)考虑到曝光时间极短,石子的平均速度近似等于瞬时速度,则开始爆光时刻石子运动的速度为
(3)如果石子做自由落体运动,下落位置距窗框上端的距离为
16.(1)20m/s;(2)20m;(3)10m/s
【详解】
(1)由v=gt,得
v=gt=10×2m/s=20m/s
(2)由位移时间公式可得
(3)由速度位移公式可得
17.(1)0.2s;(2)96m;(3)不会
【详解】
(1)尺子做自由落体运动,则
解得
(2)反应时内通过的位移
x1=v0t=30×0.2m=6m
减速通过的位移
故通过的位移
x=x1+x2=96m
(3)货车的速度72km/h=20m/s,由运动分析知,两车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近,又设这一过程乙车的位移为x3,运动时间为t',货车的位移为x4,则速度相等经历的时间为:
则乙车的位移为
乙车在反应时间内的位移仍为
x1=6m
对货车位移为
x4=v(t'+t)=20×2.2m=44m
因为
x4+x0>x1+x3
所以不会相碰。
18.(1)10m/s;(2)30m/s
【详解】
(1)由于物体由静止下落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位移时间公式可得物体前前2s内的位移为
再根据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可得在前2s内的平均速度为
(2)由最后1s的位移为25m知,设最后1s的初速度为,由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可得
代入数据,解得
由静止加速到的过程中,物体的位移为
代入数据,解得
故可得物体释放点离地面的高度为
得
所以,由公式,可得物体落地时的速度为
解得
19.(1)60m/s;(2)224m;(3)13s
【详解】
(1)(2)设自由下落高度h1,降落伞打开时的速度为v1,此后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减速下落h2到达地面,速度为v2,由位移公式可得
联立解得
,,
即运动员打开降落伞时的速度大小为60m/s,运动员下落至距地面224m高时打开降落伞。
(3)设运动员离开飞机后,自由落体
经过时间t2到达地面,可得
总时间
20.(1)2.5m/s2;(2)6.0s
【详解】
(1)设全程中下落的高度为h,时间为t;自由落体下落的高度为h1,时间为t1,则有
解得
对后阶段匀减速直线运动有
其中h=(40-4.0)m=36m,解得
(2)对前阶段自由落体运动过程,有
得
t1=1.2s
对后阶段,有
得
t2=4.8s
则总时间为
t=t1+t2=6.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