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摩擦力 课时练(word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4.3摩擦力 课时练(word解析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5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8-25 16:17: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鲁科版必修1
4.3摩擦力
课时练(解析版)
1.物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10N,=2N,若撤去F1则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是(  )
A.8N,方向向右
B.8N,方向向左
C.2N,方向向右
D.2N,方向向左
2.一根质量为m、长为L的均匀长方木条放在水平桌面上,木条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水平力F推木条,当木条经如图所示位置时,桌面对它的摩擦力(  )
A.大小为μmg
B.大小为
μmg
C.大小为
μmg
D.mg
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质量为M的木板上滑行,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木板一直静止,那么木板所受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
A.1Mg
B.2mg
C.1(m+M)g
D.1Mg+2mg
4.如图所示,粗糙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2m
的A、B两个物体,A与B以及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现用水平拉力F拉B,将B匀速拖出,则拉力F大小为(  )
A.2μmg
B.3μmg
C.4μmg
D.5μmg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静止的物体不受力,运动的物体才受力
B.物体与接触面之间没有弹力,一定也没有摩擦力
C.任何一个物体,一定既是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
D.放在桌面上的书本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书本的形变而产生的
6.下列关于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形状规则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B.两个物体间有弹力,一定有摩擦力
C.动摩擦因数与物体之间的压力成反比,与滑动摩擦力成正比
D.静摩擦力的大小是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之间发生变化
7.如图所示,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上共受三个力作用,即F1、F2和摩擦力作用,物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N,F2=2N,若撤去F1,物体仍静止不动,则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是(  )
A.8N,方向向右
B.8N,方向向左
C.2N,方向向右
D.2N,方向向左
8.如图所示,木块沿竖直墙下落,木块的受力情况是(  )
A.只受重力
B.受到重力和摩擦力
C.受到重力、摩擦力和弹力
D.受到重力和弹力
9.图甲是某实验小组使用力的传感器代替弹簧测力计硏究摩擦力,在计算机屏幕上直接得到物块受到摩擦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则有(  )
A.要得到图乙中的图像必须匀速拉动木板
B.从时刻开始物块与木板间就发生了相对滑动
C.向左拉动木板时,木板上下两面的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相反
D.向左拉动木板时,木板上下两面的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可能相等
10.如图甲所示,小孩用50N的水平力推木箱不动,木箱此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1;如图乙所示,小孩用60N的水平力恰能推动木箱,此时木箱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2;如图丙所示,小孩把木箱推动了,此时木箱与地面间摩擦力大小为F3.若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100N,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5,则F1、F2、F3的大小分别为(  )
A.0、60N、55N
B.50N、60N、55N
C.50N、55N、60N
D.50N、55N、55N
11.如图所示,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并列放置两物块A和B.已知水平面对A的最大静摩擦力为4N,对B的最大静摩擦力为2N,当用F=4N的水平力从左侧推A时,物体A、B受的摩擦力分别为FfA、FfB,则(  )
A.FfA=2N,FfB=2N
B.FfA=0N,FfB=4N
C.FfA=4N,FfB=0N
D.因动摩擦因数和A、B的质量未知,故无法计算
1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B.两物体只要接触就可能有弹力存在
C.两接触面间有摩擦力存在,则一定有弹力存在,且两者方向相互垂直
D.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其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13.关于滑动摩擦力的产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互接触且发生相对运动的物体间不一定能产生滑动摩擦力
B.只有运动的物体才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
C.受弹力作用的物体一定会受到滑动摩擦力
D.受滑动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会受到弹力作用
14.如图所示,物体A、B和C叠放在水平面上,水平力为Fb=10N,Fc=5N,分别作用于物体B、C上,A、B和C仍保持静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B对C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B.C与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5N
C.B与C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5N
D.A与B的接触面可能是粗糙的
15.现代技术中智能机械臂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图所示,智能机械臂的铁夹夹起一个金属小球静止在空中,铁夹与球接触面保持竖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增大铁夹对小球的压力,小球所受摩擦力增大
B.小球所受摩擦力和重力的大小相等
C.小球所受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D.小球所受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16.如图所示,一木板B放在水平面上,木块A放在木板B的上面,A的右端通过一不可伸长的轻绳固定在直立墙壁上,用力F向左拉动木板B,使它以速度v做匀速运动,这时轻绳的张力为FT。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木块A受到静摩擦力,方向向右
B.木块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FT
C.若木板B以2v的速度匀速运动,则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FT
D.若木板B以2v的速度匀速运动,则向左的拉力大小为2F
17.如图所示,质量为M、倾角为θ的斜劈形物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并以某一初速度沿劈的斜面向上滑,至速度为零后静止在斜面上,而斜劈始终保持静止。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物块在上滑过程中所受摩擦力大小为mgsinθ
B.物块在上滑过程中所受摩擦力大小为μmgcosθ
C.物块m静止在斜面上后,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μmgcosθ
D.物块m静止在斜面上后,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mgsinθ
18.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滑块沿传送带斜面向下运动,传送带与水平面间夹角为θ,滑块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为μ。关于滑块所受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块受到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
B.滑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
C.滑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mgsinθ
D.滑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μmgcosθ
19.运动员用双手握住竖直的竹竿匀速攀上和匀速滑下,它所受的摩擦力分别是f1和f2,那么(  )
A.f1向下,f2向上,且f1=f2
B.f1向下,f2向下,且f1=f2
C.f1向上,f2向上,且f1=f2
D.f1为静摩擦力,f2为滑动摩擦力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物体之间只要有摩擦力就会有弹力
B.放在桌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D.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必与其几何中心重合
参考答案
1.C
【详解】
在水平方向上共受三个力作用,即、和摩擦力作用,物块处于静止状态.且
=10N
=2N
则最大静摩擦力最小值为8N,当撤去,则物体在下,仍处于静止,所以静摩擦力大小为2N,方向向右,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当合外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时,物体处于静止,摩擦力大小等于外力大小;当合外力大于最大静摩擦力时,物体处于滑动,则摩擦力等于动摩擦力因数与正压力的乘积。
2.A
【详解】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无关,则桌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为
故选A。
3.B
【详解】
木板一直静止,则木板所受地面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大小等于木块对木板的滑动摩擦力,即
故选B。
4.C
【详解】
B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AB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B匀速拖出,则拉力F大小
故选C。
5.A
【详解】
A.静止的物体、运动的物体都可以受到力的作用,A错误;
B.根据摩擦力和弹力的产生条件可知,接触和弹性形变会产生弹力,接触、弹性形变、粗糙、相对运动和相对运动趋势会产生摩擦力,故物物体与接触面之间没有弹力,一定也没有摩擦力,B正确;
C.由力的相互性可知,甲推乙的同时,乙也推甲,即任何一个物体,一定既是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C正确;
D.根据弹力的产生规律可知,施力物体的形变产生弹力作用于受力物体上,即放在桌面上的书本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书本的形变而产生的,
D正确。
故选A。
6.D
【详解】
A.形状规则且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A错误;
B.两个物体间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弹力只是产生摩擦力的条件之一,B错误;
C.动摩擦因数是由接触面的材料决定的,与物体之间的压力以及滑动摩擦力大小无关,C错误;
D.静摩擦力的大小是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之间发生变化,D正确。
故选D。
7.C
【详解】
撤去F1后,物体在F2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所受摩擦力大小为2N,方向向右。
故选C。
8.A
【详解】
木块沿竖直墙下落,与墙面没有挤压,故没有弹力,更谈不到摩擦力。
故选A。
9.D
【详解】
A.物块处于静止状态,传感器的读数等于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滑动摩擦力与两物体之间的相对速度无关,则要得到图乙中的图像不一定必须匀速拉动木板,选项A错误;
B.由图像可知,大致从1.6s时刻开始物块与木板间发生相对滑动,选项B错误;
C.向左拉动木板时,木板上面和下面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均向右,则上下两面的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相同,选项C错误;
D.由于木板上下接触面的材料不一定相同,则向左拉动木板时,木板上下两面的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可能相等,选项D正确。
故选D。
10.B
【详解】
甲图,当小孩用50N的水平力推木箱不动,木箱此时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为
F1=50N
乙图小孩用60N的水平力恰能推动木箱,此时木箱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最大静摩擦力,即
F2=60N
丙图,小孩把木箱推动了,此时木箱与地面间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其大小为
F3=
B正确。
故选B。
11.C
【详解】
对A进行分析可知,当F=4N作用于A时,由于A
的最大静摩擦力为4N,所以F推不动物体A,所以A相对桌面静止;A静止,受到摩擦力为4N,则AB间没有相互挤压,从而没有作用力。则B相对地面没有运动趋势,故B不受地面的摩擦力。
故选C。
12.ABD
【详解】
A.重力是因地球对物体的引力而产生的,不能说成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A错误,符合题意;
B.根据弹力产生的条件,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且互相挤压,B错误,符合题意;
C.由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物体相互接触,互相挤压,接触面粗糙,并有相对运动趋势或相对运动,因此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而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与接触面相切,弹力的方向与接触面垂直,则两者方向相互垂直,
C正确,不符合题意;
D.重心不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只有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才在其几何重心,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ABD。
13.AD
【详解】
AD.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相互接触、相互挤压、接触面粗糙并有相对运动,所以只有相互接触且发生相对运动的物体间不一定产生滑动摩擦力,由此可知,有摩擦力一定会受到弹力作用,故AD正确;
B.静止的物体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例如:一物体在粗糙的静止的斜面上下滑的过程中,静止的斜面受到物体的滑动摩擦力作用,故B错误;
C.受弹力作用的物体不一定会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还需要接触面粗糙和有相对运动,故C错误。
故选AD。
14.BD
【详解】
AC.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得到:fBC=10N,即C对B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则B对C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大小为10N。选项AC错误;
B.以三个物体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得:fC地=Fb
-Fc=10N
-5N
=
5N,地面对C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选项B正确;
D.以A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得到:A对B的静摩擦力大小fAB=0,否则
A水平方向所受的合力不为零,不能保持平衡,但接触面可能光滑也可能粗糙,选项D正确。
故选BD。
15.BD
【详解】
小球所受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由平衡条件得,静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上,静摩擦力的大小和小球的重力大小相等,增大铁夹对小球的压力,小球所受摩擦力不变。
故选BD。
16.BC
【详解】
A.因为两物体相对运动,所以木块A受到滑动摩擦力,方向向左。A错误;
B.根据二力平衡,木块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FT。B正确;
C.木板运动的速度大小不影响两物体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所以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FT。C正确;
D.只要木板匀速运动,则木板所受到的合力为零,所以拉力不变。D错误。
故选BC。
17.BD
【详解】
AB.物块在上滑过程中,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物块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为
摩擦力大小为
故B正确,A错误;
CD.当物块静止在斜面上后,受到的是静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得
故D正确,C错误。
故选BD。
18.BD
【详解】
AB.根据图像可知,滑块相对传送带向下运动,故滑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故A错误B正确;
CD.滑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故C错误D正确。
故选BD。
19.CD
【详解】
ABC.匀速攀上时,其重力与静摩擦力平衡,由平衡条件可知:f1方向竖直向上
匀速下滑时,其重力与滑动摩擦力平衡,则f2方向竖直向上,且
所以
AB错误C正确;
D.运动员双手握住竖直竹竿匀速攀上过程受到静摩擦力作用,匀速滑下的过程中,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D正确。
故选CD。
20.AB
【详解】
A.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中,必须接触挤压,所以有摩擦力必有弹力,A正确;
B.放在桌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B正确;
C.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但不一定与运动方向相反,C错误;
D.只有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其重心才在几何中心上,D错误。
故选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