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28课《干将莫邪》课件+教案(语文版八上)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第28课《干将莫邪》课件+教案(语文版八上)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3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6-10 18:40:23

文档简介

干将莫邪
教学目的:
1.理解故事的全过程,体会其中蕴涵的道理。
2.叙述故事,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理解赤不惜生命,客以身殉义的思想的可取性和局限性。[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的故事情节。[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理解文章的主题。
教学难点:理解赤.客行为的可取性和局限性。
教具学具:投影仪.电脑.无线话筒.插图.记分牌。
教学过程[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一、情境导入: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讲述一个传说中的神奇鬼怪的故事,看谁讲的最好。(以掌声决定胜负)。引出《搜神记》,从而引出节选自《搜神记》的课文《干将莫邪》。
二、整体感知:[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 检查预习,出示幻灯片,解决疑难的字.词.句,为复述课文做准备。
2. 出示前半部分的故事情节,使学生进一步熟悉课文,然后由学生补充后半部分故事情节。
3.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复述整个故事情节,并且由对方相互评价。
三、合作探究:21世纪教育网
(一).理清文章的情节结构:
a)快速抢答:本文的情节如果用两字来概括应该是什么?
b)围绕“复仇”两字展开了怎样的故事情节?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最简洁的语言分段来概括)
干将铸剑,为王所杀 开端
子赤取剑,欲报父仇 发展
山中遇客,以命相托 高潮[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客设计谋,智杀楚王 结局21世纪教育网
(二)分析人物性格特征,理解文章蕴涵的道理:
教师出示具体的语句,学生围绕这些语句展开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1.儿曰:“幸甚!”即自刎,两手捧头及剑奉之,立僵。客曰“不负子也。” 于是尸乃仆。
煮头,三日三夕不烂,头踔出汤中,踬目大怒。
2. 客曰:“闻王购子头千金,将子头与剑来,为子报仇。”
客曰:“此乃勇士头也,当与汤镬煮之。”
客曰:“此儿头不烂,愿王自往临视之,是必烂也。”王即临之。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汤中,客也自拟己头,头复堕汤中。
3. 楚王:王怒,欲杀之。
于是即将雌剑往见楚王。王大怒,使相之,剑有二,一雄一雌,雌来,雄不来。王怒,即杀之。
王梦见一儿,眉间广尺,言欲报仇。王即钩之千金。被统治阶级: 赤——为报父仇,至死不渝客——见义勇为,英勇无畏统治阶级: 楚王——心胸狭窄,残忍暴虐 —— 强权政治的代表21世纪教育网
当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的时候,势必会发生反抗压迫的斗争。由此揭示文章蕴涵的道理——忠诚勇敢.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四.延伸拓展:
“赤”不惜生命为父报仇,“客”也不负诺言,以身殉义,对他们的行为你们怎么看?
五、课外作业:
阅读鲁迅的《铸剑》,体会鲁迅对<<干将莫邪>>作了哪些再创造? (共24张PPT)
干将莫邪
干宝
作者简介
本文选自志怪小说《搜神记》。干宝:东晋史学家、文学家。
第一段
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欲杀之。剑有雌雄。其妻重身当产。夫语妻曰:“吾为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往必杀我。汝若生子是男,大,告之日:‘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于是即将雌剑往见楚王。王大怒,使相之。剑有二,一雄一雌,雌来雄不来。王怒,即杀之。
注(1)为:替。(2)乃:才(3)语:告诉。(4)大:长大。 (5)将:带着。 (6)使相:派人仔细观察。
翻译:
楚国干将莫邪替楚王铸剑,过了三年才铸成。楚王发怒,想要杀掉他。铸成的剑有雌雄两柄。干将莫邪的妻子怀有身孕,即将临产。干将莫邪对妻子说:“我替王铸剑,过了三年才铸成。王发怒,我去送剑,王一定会杀我。你生下孩子,假若是个男孩,等他长大成人,告诉他说:‘出门望着南山,松树长在石头上,剑就在松树背上’。”于是干将莫邪就带着雌剑去见楚王。楚王大发脾气,派人察看干将莫邪带来的剑。剑有两柄,一雄一雌。干将莫邪只带来了雌剑,雄剑却没带来,楚王发怒,就把干将莫邪杀了。
第二段
莫邪子名赤,比后壮,乃问其母曰:“吾父所在?”母曰:“汝父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杀之。去时嘱我:‘语汝子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于是子出户南望,不见有山,但睹堂前松柱下石低之上。即以斧破其背,得剑,日夜思欲报楚王。
注(1)比:及,等到。(2)所:哪里,什么地方(3)睹:看见。
翻译:
干将莫邪的儿子名叫赤,等到赤长大成人,就问自己的母亲说:“我的父亲在什么地方?”他的母亲说:“你父亲替楚王铸剑,过了三年才铸成,楚王发怒,杀了他。他临离家时嘱咐我:‘告诉你的儿子,出门望着南山,松树长在石头上,剑就在松树背上’。”于是赤出门向南望,看不见有山,只看见堂前松木屋柱竖立在石砥之上。赤就用斧头砍开松柱的背面,拿到了剑,日夜想着向楚王报父仇。
第三段
王梦见一儿眉间广尺,言欲报仇。王即购之千金。儿闻之,亡去,入山行歌。客有逢者,谓:“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曰:“吾干将莫邪子也,楚王杀吾父,吾欲报之。”客曰:“闻王购子头千金。将子头与剑来,为子报之。”儿曰:“幸甚!”即自刎,两手捧头及剑奉之,立僵。客曰:“不负子也。”于是尸乃仆。
注(1)购:重赏捉拿。(2)亡:逃亡。(3)行歌:哭唱。(4)负:对不起,辜负。(5)仆:倒下。
翻译:
楚王梦见一年青人额头很宽,说是想要报仇。楚王就悬千金重赏,捉拿这年青人。赤听到这个消息就逃走了,逃进山中边走边唱。一个游客遇见赤,对赤说:“你年纪这么小,为什么哭得这么悲伤呢?”赤回答说:“我是干将莫邪的儿子,楚王杀死了我的父亲,我想给他报仇。”游客说:“听说楚王悬千金重赏要得到你的头。把你的头和剑拿来,我替你向楚王报仇。”赤说:“好极了!”马上就自杀,割下头,两手捧着头和剑送到游客面前,身躯直立不倒。游客说:“我不会辜负你。”于是赤的尸身才倒下。
第四段
客持头往见楚王,王大喜。客曰:“此乃勇士头也,当于汤镬煮之。”王如其言煮头,三日三夕不烂。头踔出汤中,踬目大怒。客曰:“此儿头不烂,愿王自往临视之,是必烂也。”王即临之。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汤中,客亦自拟己头,头复坠汤中。三首俱烂,不可识别。乃分其汤肉葬之.
注(1)汤镬:开水锅。(2)踔:跳。(3)踬目:瞪眼。(4)临:靠近。
翻译:游客拿着赤的头去见楚王,楚王非常高兴。游客说:“这是勇士的头,应当在滚烫的镬中把它煮烂。”楚王就按着游客的话来煮头,煮了三日三夜还没煮烂。头还从滚烫的水中跳起来,瞪大眼睛,显出怒气冲冲的样子。游客说:“这年青人的头煮不烂,希望大王亲自到镬旁观看,这头就一定会煮烂。”楚王就到镬旁看。游客用剑对准楚王的头砍下去,楚王的头随着剑势掉入沸水中。游客也对准自己的头砍下,头又坠入沸水中。三个头一起煮烂了,不能识别。人们只好从沸水中分出烂肉和三个人头一块儿埋葬.
思考:
1、本文的情节如果用两个字来概括应该是什么?
复仇。
2、课文围绕这两字展开了怎样的故事情节?
干将铸剑,为王所杀 —— 开端
子赤取剑,欲报父仇 —— 发展
山中遇客,以命相托 —— 高潮
客设计谋,智杀楚王 —— 结局
4、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1)、*儿曰:“幸甚!”即自刎,两手捧头及剑奉之,立僵。客曰:“不负子也。”于是尸乃仆。
**王如其言煮头,三日三夕不烂。头踔出汤中,踬目大怒。
赤 —— 为报父仇,至死不渝
2)、客曰:“闻王购子头千金。将子头与剑来,为子报之。客曰:“此乃勇士头也,当于汤镬煮之。”客曰:“此儿头不烂,愿王自往临视之,是必烂也。”王即临之。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汤中,客亦自拟己头,头复坠汤中。
客 —— 见义勇为,英勇无畏。
3)、王怒,欲杀之。
王大怒,使相之。剑有二,一雄一雌,雌来雄不来。王怒,即杀之。
王梦见一儿眉间广尺,言欲报仇。王即购之千金。
楚王 —— 心胸狭窄,外强中干,生性残暴。
5、拓展
1)楚王是一个领导者,统治者。一个国家的领导者,一个 工厂的管理者,甚至一个企业的小主管,应该从楚王身上学会什么?
2)“赤”不惜生命为父报仇,“客”也不负诺言,以身殉义。对他们的行为,你是怎么看?
1,干将是楚国一个有名的造剑师傅,他的妻子名叫莫邪。 2,楚王命令干将为他造宝剑。
3,三年以后,干将造出一双最好的剑。可干将明白,楚王得了最好的剑,一定会杀死造剑的人。
4,干将就留下了一把剑,埋在南山上的大松树底下,希望儿子为他报仇。
5,干将要去楚国京城把剑交给楚王,这时候莫邪快生孩子了。
6,干将来到楚国王宫,楚王得到宝剑高兴极了
7,哇呀呀,干将你竟敢留下好剑,我要马上把你杀掉!
8,楚王杀死了干将。不多久,莫邪生下一个男孩子,取名赤鼻。
9,赤鼻长成一个小伙子,莫邪把爸爸的不幸全都告诉了他
10,妈,我一定要杀死楚王,为爸爸报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