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名称
光合作用的产物
执教者
课
时
1
所属教材目录
第三单元第三章第一节
教材分析
《光合作用的产物》这个实验对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和意义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通过这个实验旨在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探究,掌握控制实验条件、
设置对照等规则,在自由有序的探究中获得新知识,在严格规范的操作中理解科学的严谨性,在互助合作中收获理解,培养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进而能创造性地设计实验进行科学探究,领悟科学精神,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对生物学,特别是生物实验有着浓厚的兴趣,而且他们大多已经具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和知识储备,如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知道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对光合作用也有所了解。在实验探究中,学生对“淀粉遇碘变蓝”、“设置对照实验”等也有一定的基础,但根据实验原理设计实验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教学重点放在实验设计。另外,他们普遍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思维活跃且有一定的创新性,但对于自主设计探究实验还存在较大的困难,而且由于之前自主操作实验较少,对于一些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还不了解,在实验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阐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及其意义,举例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②能力目标:分析淀粉、氧气的鉴别方法;尝试探究光合作用的产物实验。
③情感目标:关注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在生产上的应用;形成爱护植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验证性实验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实验。
教学难点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验证性实验
教学策略
在本节课,我以学生动手实验为中心,并辅以多媒体课件、动画等直观教学手段,积极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利用观察法、分析法、讨论法、合作法,实验探究法,引导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去主动探索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我步步设疑,力求以组织者、支持者、合作者的身份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与学生共同获取知识、解决问题,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主动探究的教学理念。
教学准备
①教师提前将天竺葵暗处理后,并进行局部遮光处理,最后将其放到光下进行光照几小时;
②提前让学生对这部分内容进行预习。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课
【师】
同学们,请把目光聚焦大屏幕,然后把你所看到的数据大声地读出来。准备好了吗?
(大屏幕依次5,50,500,
5000,5000亿)
【师】这5000亿它是什么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所讲的内容—光合作用的产物
(板书标题)
观察幻灯片上的数字并大声读出来
学生回答自己的答案
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问题探究一
引出实验一
《绿叶在光
下制造淀粉
》,并带着学生一起制定实验方案(主要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验证淀粉)
学生具体操作实验
通过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师】淀粉具有什么性质?
【生】遇碘变蓝。
【师】直接将碘液滴到绿叶上行吗?
【生】
不行。
【师】为什么不行?
【生】叶绿素的颜色会干扰实验现象
【师】想要看到清晰的蓝色的实验现象,该怎么做?
【生】去掉叶绿素
(由于学生知识储备不够,当学生回答出“去掉叶绿素”后由老师直接提出去掉叶绿素的方法、原理和加快脱色的方法)
【师】加热时,能否将叶片放酒精中直接加热?
【生】酒精易燃不安全
【师】要脱色到什么程度?
【生】黄白色
通过师生共同分析已经可以得出:
酒精脱色
滴加碘液
(幻灯片上展示)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教师带领学生回忆设计实验时要遵循的两大关键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并提问:在这个实验中的变量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来设计对照实验?
教师对学生设计的实验加以点评和分析,并确定最科学的设计方案
【师】遮光后天竺葵是否需要继续放到光下照射?理由?
幻灯片上展示:
局部遮光后照射
酒精脱色
滴加碘液
让学生看书,对比书上的实验步骤和我们分析的步骤,找出不同之处。
让学生按照书上的步骤操作酒精脱色及其后面的步骤(暗处理和局部遮光后照射是教师提前做好的;为了缩短脱色时间,教师还需提前备好热水供学生水浴加热时使用),操作前提醒学生酒精易燃,注意安全,并将酒精灯使用相关的注意事项展示在幻灯片上。
学生操作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在等待酒精脱色的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分析书上所完善的相关步骤,其每步的操作目的是什么。
【师】通过实验现象可
以得出什么实验结论:
教师板书:
实验(一):
1.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2.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学生分析变量,并分组讨论如何来设计对照实验,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学生分组操作实验
学生回答
学生继续操作和观察实验
实验完毕,小组代表交流本组的实验现象
学生回答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问题探究二
实验二:《光合作用放氧实验》
教师介绍氧气的性质和检验方法及实验装置的原理,然后通过动画展示实验现象
教师板书:
实验(二)—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
观察动画,说出实验现象并得出实验结论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问题探究三
光合作用的意义
【师】通过以上两个实验,同学们可以得出光合作用有哪些产物?
【师】那么产生淀粉和氧气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呢?接下来请同学们思考光合作用的意义
教师板书:
意义—氧气来源,食物来源,能量来源
【生】淀粉和氧气
学生思考回答
了解光合作用是人类的食物来源、能量来源、氧气来源。
问题探究四光合作用在农业上的应用
教师展示图片,让学生判断哪种情况产量高,从而引出合理密植及立体种植;再展示图片让学生分析塑料大棚采用什么方法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教师板书:
应用—合理密植、立体种植、塑料大棚
学生观看图片,判断并分析
引导学生注意和现代化的有关知识结合,培养兴趣
大气环境的保护
教师展示高楼大厦的图片,指出当前的大气环境质量差的现状,并让学生思考有何方法进行改善?
教师归纳,并号召大家都要爱护环境——绿水青山是我们的家,大家不要破坏它!
学生回答
号召大家共同保护大气环境,
课堂小结
教师展示幻灯片
学生归纳
习题演练
老师点拨
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光合作用的产物
实验(一):
1.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2.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二.实验(二)——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
三.意义——氧气来源、食物来源、能量来源。
四.应用——合理密植、立体种植、塑料大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