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检测卷)
1.(2021湖北武汉)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滴水成冰
B.木已成舟
C.风吹草动
D.钻木取火
2.(2021山东济南)下列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光合作用
B.滴水成冰
C.牛奶酸败
D.食醋酿造
3.(2021江苏连云港)变化无处不在。生活中的下列现象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 )
A.湿衣晾干
B.铁锅生锈
C.小麦磨粉
D.滴水成冰
4.(2021天津市)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湿衣晾干
B.玻璃破碎
C.冰雪融化
D.纸张燃烧
5.(2021四川广安)下列事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白磷燃烧
B.粮食酿酒
C.面包发霉
D.干冰升华
6.(2021江苏扬州)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高炉炼铁
B.冰雪融化
C.食物变质
D.木材燃烧
7.(2020吉林长春)我国古代科技发展成果卓著,下列成果的应用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司南指示方向
B.高温烧制陶瓷
C.古代湿法炼铜
D.谷物酿造美酒
8.(2020黑龙江龙东)下列各图所示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制作叶脉书签
B.钻木取火
C.比较硬度
D.酸雨的腐蚀
9.(2021湖南邵阳)“水是生命之源,氧气是生命之气”。氧气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能支持燃烧
B.不易溶于水
C.密度比空气略大
D.无色气体
10.(2021云南省卷)氢气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无色无味
B.密度比空气小
C.难溶于水
D.能燃烧
11.(2021山东泰安)下列洗涤方法主要利用了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无水酒精擦洗手机屏幕
B.食醋洗去水壶内的水垢
C.清水洗涤衣服上的泥土
D.汽油清洗工具上的油污
12.(2020广西贵港)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B.活性炭用于净化饮用水
C.氢气用作清洁燃料
D.稀有气体用作保护气
13.(2020贵州遵义)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煤用于发电
B.铜丝作导线
C.氮气作保护气
D.小苏打用于发酵
14.(2020黑龙江齐齐哈尔)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焦炭用于冶炼金属
B.盐酸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C.碳酸氢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15.(2021四川乐山)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不匹配的是(
)
A.金刚石硬度大——切割玻璃
B.不锈钢耐腐蚀——制造医疗器械
C.氮气的性质不活泼——用作保护气
D.石墨有导电性——生产铅笔芯
16.(2021四川自贡)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不相符的是( )
A.石墨有优良的导电性能﹣﹣用于制铅笔芯
B.C60分子很稳定,有超导性﹣﹣广泛应用于超导领域
C.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物质﹣﹣用于装在钻探机的钻头上
D.CO有还原性﹣﹣在冶金工业用于炼铁
17.(2020陕西省卷)变化无处不在。生活中的下列现象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
)
A.
柏油路面曝晒变软
B.
水放冰箱结成冰块
C.
铜器锈蚀颜色变绿
D.
电流过大灯丝熔断
17.(2020重庆市A)中华文字博大精深,下列成语的本意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春风化雨
B.
火上浇油
C.
叶落知秋
D.
滴水成冰
18.(2021黑龙江哈尔滨二模)下列物质的用途正确的是(
)
A.不锈钢作炊具
B.氧气作高能燃料
C.食品充稀有气体防腐
D.大理石作补钙剂
19.(2021海南省海口市二模)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镁带能在氧气中燃烧,也能在空气中燃烧
B.氧气在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它不易溶于水
C.加热碱式碳酸铜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
D.面粉在燃烧匙中点燃时也会燃烧
20.(2021安徽省滁州市明光市三模)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21.(2021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二模)有关物质性质的下列叙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1.429g?L-1
B.碱式碳酸铜受热后,绿色粉末会变成黑色
C.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液氧降温加压能变成淡蓝色雪花状的固态氧
22.(2021福建省宁德市二模)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有(
)
A.颜色变化
B.沉淀生成
C.新物质生成
D.气体生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检测卷)
1.(2021湖北武汉)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滴水成冰
B.木已成舟
C.风吹草动
D.钻木取火
【答案】D
【解答】A、滴水成冰,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木已成舟,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风吹草动,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钻木取火的过程中,发生了燃料的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故选D。
2.(2021山东济南)下列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光合作用
B.滴水成冰
C.牛奶酸败
D.食醋酿造
【答案】B
【解析】光合作用、牛奶酸败、食醋酿造过程中都生成其他物质,发生的都是化学变化。滴水成冰,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故选B。
3.(2021江苏连云港)变化无处不在。生活中的下列现象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 )
A.湿衣晾干
B.铁锅生锈
C.小麦磨粉
D.滴水成冰
【答案】B
【解析】A、湿衣晾干是水分蒸发的过程,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铁锅生锈是铁与空气中氧气、水等物质发生了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
C、小麦磨粉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
D、滴水成冰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故选B。
4.(2021天津市)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湿衣晾干
B.玻璃破碎
C.冰雪融化
D.纸张燃烧
【答案】D
【解析】A、湿衣晾干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玻璃破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冰雪融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纸张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故选D。
5.(2021四川广安)下列事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白磷燃烧
B.粮食酿酒
C.面包发霉
D.干冰升华
【答案】D
【解答】A、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B、粮食酿酒,酒精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C、面包发霉生成有害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D、干冰升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故选D。
6.(2021江苏扬州)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高炉炼铁
B.冰雪融化
C.食物变质
D.木材燃烧
【答案】B
【解析】A、高炉炼铁,有新物质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选项错误;B、冰雪融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选项正确;
C、食物变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选项错误;D、木柴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选项错误。
故选:B。
7.(2020吉林长春)我国古代科技发展成果卓著,下列成果的应用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司南指示方向
B.高温烧制陶瓷
C.古代湿法炼铜
D.谷物酿造美酒
【答案】A
【解析】A、司南指示方向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符合题意;B、高温烧制陶瓷跟燃烧有关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C、古代湿法炼铜有新物质铜生成,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D、谷物酿造美酒有新物质乙醇生成,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A。
8.(2020黑龙江龙东)下列各图所示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制作叶脉书签
B.钻木取火
C.比较硬度
D.酸雨的腐蚀
【答案】C
【解析】A、用NaOH溶液制作叶脉书签是利用了氢氧化钠的腐蚀性,此过程中生成新的物质,所以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B、钻木取火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C、比较硬度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符合题意;D、酸雨腐蚀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例如酸雨中的硫酸能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不符合题意;故选C。
9.(2021湖南邵阳)“水是生命之源,氧气是生命之气”。氧气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能支持燃烧
B.不易溶于水
C.密度比空气略大
D.无色气体
【答案】A
【解析】A、能支持燃烧是利用氧气的助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B、不易溶于水,溶解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C、密度比空气略大,密度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D、无色气体,颜色、状态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A。
10.(2021云南省卷)氢气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无色无味
B.密度比空气小
C.难溶于水
D.能燃烧
【答案】D
【解析】A、物质的颜色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B、“比空气轻”说明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属于物理性质。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C、难溶于水,是物质的溶解性,属于物理性质。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D、燃烧是化学变化,可燃性需要在化学变化中才能体现出来,所以属于化学性质。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11.(2021山东泰安)下列洗涤方法主要利用了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无水酒精擦洗手机屏幕
B.食醋洗去水壶内的水垢
C.清水洗涤衣服上的泥土
D.汽油清洗工具上的油污
【答案】B
【解析】A、无水酒精擦洗手机屏幕,是因为酒精能溶解油污,溶解性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B、食醋洗去水壶内的水垢,是因为醋酸能与氢氧化镁、碳酸钙发生反应,利用的是化学性质,符合题意;C、清水洗涤衣服上的泥土,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利用的是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D、汽油清洗工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汽油能溶解油污,溶解性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故选B。
12.(2020广西贵港)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B.活性炭用于净化饮用水
C.氢气用作清洁燃料
D.稀有气体用作保护气
【答案】B
【解析】A、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是利用小苏打的碱性,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B、活性炭用作吸附剂,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符合题意;C、氢气用作燃料,是利用了氢气的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D、稀有气体用作保护气,是利用了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故选B。
13.(2020贵州遵义)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煤用于发电
B.铜丝作导线
C.氮气作保护气
D.小苏打用于发酵
【答案】B
【解析】A、煤具有可燃性,燃烧后放出大量的热,能用于发电,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选项错误;B、铜丝用作导线,利用了铜的导电性,导电性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选项正确;C、氮气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所以氮气可作保护气,氮气做保护气利用了其化学性质,选项错误;D、小苏打用于发酵是因为小苏打能够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选项错误,故选B。
14.(2020黑龙江齐齐哈尔)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焦炭用于冶炼金属
B.盐酸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C.碳酸氢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答案】D
【解析】A、在金属冶炼中焦炭作为还原剂,该性质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与题意不符;B、盐酸除锈是盐酸与氧化铁反应,该性质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与题意不符;C、碳酸氢钠与胃酸发生反应,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该性质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与题意不符;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时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
15.(2021四川乐山)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不匹配的是(
)
A.金刚石硬度大——切割玻璃
B.不锈钢耐腐蚀——制造医疗器械
C.氮气的性质不活泼——用作保护气
D.石墨有导电性——生产铅笔芯
【答案】D
【解析】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切割玻璃,不符合题意;B、不锈钢属于铁的合金,抗腐蚀性好,可用于制造医疗器械,不符合题意;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不符合题意;D、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用作电极,石墨质软,容易留下痕迹,可用于生产铅笔芯,符合题意。故选D。
16.(2021四川自贡)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不相符的是( )
A.石墨有优良的导电性能﹣﹣用于制铅笔芯
B.C60分子很稳定,有超导性﹣﹣广泛应用于超导领域
C.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物质﹣﹣用于装在钻探机的钻头上
D.CO有还原性﹣﹣在冶金工业用于炼铁
【答案】A
【解析】A、石墨有优良的导电性能,与用于制铅笔芯无关,用于制铅笔芯利用了是质软的性质,故选项说法错误。B、C60分子很稳定,有超导性,广泛应用于超导领域,故选项说法正确。C、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物质,硬度大,可用于装在钻探机的钻头上,故选项说法正确。D、CO具有还原性,在冶金工业用于炼铁,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
17.(2020陕西省卷)变化无处不在。生活中的下列现象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
)
A.
柏油路面曝晒变软
B.
水放冰箱结成冰块
C.
铜器锈蚀颜色变绿
D.
电流过大灯丝熔断
【答案】C
【解析】A、柏油路面曝晒变软,是由于柏油受热熔化导致的,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水放冰箱结成冰块,只是水从液态变为固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铜器锈蚀颜色变绿,是由于铜与空气中的水、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发生反应,生成碱式碳酸铜,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D、电流过大灯丝熔断,是由于电流产生热量,温度过高,达到灯丝的熔点,使灯丝熔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C。
17.(2020重庆市A)中华文字博大精深,下列成语的本意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春风化雨
B.
火上浇油
C.
叶落知秋
D.
滴水成冰
【答案】B
【解析】A、春风化雨描述天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火上浇油属于燃烧,过程中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叶落知秋描述季节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滴水成冰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
18.(2021黑龙江哈尔滨二模)下列物质的用途正确的是(
)
A.不锈钢作炊具
B.氧气作高能燃料
C.食品充稀有气体防腐
D.大理石作补钙剂
【答案】A
【解析】A、不锈钢硬度大、强度高,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可作炊具,故选项说法正确;B、氧气能支持燃烧,不具有可燃性,不能作高能燃料,故选项说法错误;C、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但资源较少,价格高,一般用充氮气防腐,故选项说法错误;D、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非常坚硬,不能作补钙剂,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
19.(2021海南省海口市二模)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镁带能在氧气中燃烧,也能在空气中燃烧
B.氧气在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它不易溶于水
C.加热碱式碳酸铜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
D.面粉在燃烧匙中点燃时也会燃烧
【答案】B
【解析】A、镁带能在氧气中燃烧,也能在空气中燃烧,是因为镁能和氧气反应,属于化学性质;B、氧气在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它不易溶于水,这些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C、加热碱式碳酸铜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D、面粉在燃烧匙中点燃时能够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B。
20.(2021安徽省滁州市明光市三模)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答案】C
【解析】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爆竹爆炸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C。
21.(2021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二模)有关物质性质的下列叙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1.429g?L-1
B.碱式碳酸铜受热后,绿色粉末会变成黑色
C.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液氧降温加压能变成淡蓝色雪花状的固态氧
【答案】B
【解析】A、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1.429g?L-1是物质的密度,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B、碱式碳酸铜受热生成氧化铜、水、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所以碱式碳酸铜受热后,绿色粉末会变成黑色,属于化学性质,故B正确;C、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属于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属于物理性质,故C错;D、液氧降温加压能变成淡蓝色雪花状的固态氧,只是状态的变化,属于物理性质,故D错.
故选B。
22.(2021福建省宁德市二模)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有(
)
A.颜色变化
B.沉淀生成
C.新物质生成
D.气体生成
【答案】C
【解析】A、B、D都只是化学变化中经常伴有的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但并不是任何化学变化都一定有此现象,但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会生成新物质;故选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