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曹冲称象 (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4 曹冲称象 (说课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25 23:36: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曹冲称象》说课稿
一、说教材
《曹冲称象》二年级上册第四课,是一则广为流传的民间历史故事。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语言通俗易懂。课文通过对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的介绍以及曹冲的称象方法与大臣们的称象方法进行对比,表现了曹冲爱动脑筋、善于观察的品质。
二、说学情
低年级的小学生喜欢听故事,爱动手,好奇心强。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好字词、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动手实践,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三、说目标
二年级的学生通过一年多的语文学习已经具有初步理解词语能力。但曹冲称象这个历史故事远离孩子们生活实际,需要借助多媒体的图片和动画等帮助理解。我根据本课生字很多的特点,所以选择用一个课时的时间,让学生完成识字、写字,让他们对课文内容有一点初步的认识。本课是第二课时,教学中重点在于理解课文。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训练,我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曹冲是怎样称象的,想想自己还能否想出其他的办法来称象。
2.会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曹冲称象的过程,并从故事中受到启示,培养学生爱动脑筋的好习惯。
3.能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教学难点:能从《曹冲称象》的故事中受到启发。
四、说教法与学法
我主要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1.图文结合法。
借助多媒体课件,出示大象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想象说话。此外,还灵采用了集中识字与随文识字相结合的方法和感情朗读法。
在学习重点段时,让学生边看边讲述并且能根据图画提示完整的讲出曹冲称象的过程。
2.自读提示法
学法,被喻为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注意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在本课教学中,我有意识的安排了读书活动,让学生有目的地自主学习,动口、动手又动脑,在不知不觉中学到读书技巧,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3.多种形式的说话训练法
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在本课中应用了多种形式的说话训练。如,按要求回答问题、重点句的朗读、逻辑思考表达、仿句训练等方式。
五、说教学过程
在讲解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分别是:
一、游戏导入,复习生字。
同学们,继续走进《曹冲称象》之前我们来先闯关,看看你对生字词的掌握如何?
(出示课件)
1.开火车,辩读字。
2.找朋友,识词语。(老师说,学生来前面指)。
设计意图:[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巩固记忆。]
师:上节课我们知道有人送给曹操一件非同寻常的礼物——(生:一头大象。)出示课件
二、深入理解课文
1.大象的样子
师口述第一自然段提问:这是怎样的大象呢?在哪个自然段提到了?(第二自然段)谁能通过朗读告诉大家
学情预设: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请学生朗读)
师:听了朗读后,我们知道大象应该是又高又大的,(指出象和像是同音字,不要弄混了)
谁能再通过朗读让我们感受大象又高又大吗?咱们一起接读吧,看谁与老师接得最好,并能读出大象的样子
(分角色朗读:老师读大象各部分的名称,学生读大象的样子)
大象——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师提问:是说大象的身子是一堵墙吗?那为什么要说成像一堵墙?
学情预设:因为墙又宽又大,大象又很大,所以把大象的身子比喻成一堵墙它们有共同特点,都很高很大
师提问:那是说大象的腿是四根柱子吗?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学情预设:因为柱子很高很结实,大象的腿也很高很结实,所以把大象的腿比喻成四根柱子
(出示PPT)用一堵墙比喻大象的身子,用四根柱子比喻大象的腿,使我们眼前—下子就出现了一头又高又大的大象,师:是呀,你们看作者多会想象呀,那么大象的耳朵像(两把扇子)
大的鼻子像(一根水管)
指名读,读出象的高与大。
问:你们见到这么高大粗壮的象,想提些什么问题?
2.学生质疑。
(它有多重?……(出示课件)
[通过学生质疑,自然地引出下一步的学习。]
三、学习课文,解决疑问。
1.学习第三自然段了解官员们称象的办法
师提问:曹操也很想知道: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
我们听一听官员是怎样议论的?议论在第几自然段?
自学这一(第三)自然段,(1)三个同学一组分角色朗读,再互换角色朗读。温馨提示议论或是说的话要用冒号双引号(2)官员们提出了什么称象的办法?板书:一杆大秤(课件出示日常用的称)
他们的办法好吗?(生:不好)文章哪句话告诉大家这个办法不好的?出示课件曹操听了直摇头。对比直体现了不喜欢的程度深
板书:官员们
造大秤
2.曹冲的办法
师:曹冲的办法在第几自然段?(第四自然段)请你们自己读一读,边读边用1.2标出
曹冲称象的过程分几步?
并板书如下:
师:赶大象上船,在船舷上画线
赶大象上岸,装石头至画线处
称石头的重量
师:大家说的真不错,让我们一起看大屏幕具体形象的感知曹冲称象过程。
3.这部分内容有些表示时间先后顺序的词,你们找一找,画出来。
4.用上这几个词,和同桌说曹冲称象的过程。出示课件
5.请学生自己先说一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教师引导:书中是用“先……再…然后……”把每一步连接起来的,你能用这样的词连接吗?
师先出示课件带领大家复述,再指名复述
三、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一)总结升华。
师问:同学们,曹冲的办法好吗?从文中哪句话看出曹冲的办法好?生读第5自然段第一句话。[出示课件:曹操微笑着点点头。]
师:从微笑着点点头我们知道曹操很满意,谁能读出这种满意欣慰的语气
师:曹冲做了一件连官员们都没有做到的事,你们觉得曹冲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生:爱动脑筋,聪明
师问:曹冲想的办法超过了那些官员。那时,他才几岁?
出示课件:
读一读,比一比。
曹操的儿子曹冲7岁。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7岁。
生读这两句话,才体现了曹冲年龄小
师:你认为曹冲的称象办法好吗?好在哪里?
好,因为这个办法既能称出大象的重量,又不必杀了大象。
师:曹冲为什么会提出这么好的办法?生快速读文。
生:1.他认真听别人议论,从中得到启发。
2.他平时注意观察事物,善于开动脑筋,思考问题。r>用一句话赞美一下曹冲吧。(善于倾听、思考的孩子)
(二)拓展延伸。
问:在当时,曹冲的办法是最好的吗?你还能想出什么称象办法?
(不是,可以把石头换成牛、羊等会走的动物,或换成人)
[拓展延伸,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调动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
学生评议方法的可行性。
四、布置作业。
1.把曹冲称象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2背诵第4段。
六:说板书:
曹冲称象
官员们曹冲
造大秤赶象上船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像
赶象上岸装石头至画线处
称石头
七:说教学预期
我的预期是学生能通过课堂的四十分钟,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官员和曹冲办法的区别。并且能用自己的话讲出曹冲称象的过程。并且在课堂中通过多种形式的说话训练,提高他们的表达水平和思维能力。同时,尽量做到关注到全班的孩子。有更多的孩子能举手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