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1.4小数乘分数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1.4小数乘分数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8-25 20:16: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小数乘分数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教学目标
1.掌握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及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难点:能够根据数据的特点灵活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计算。
1.复习旧知,铺垫新知。
依据知识的迁移进行必要的铺垫,利用知识间的联系精心设置复习题,为教学重点服务,使学生不仅巩固了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乘整数和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还为探究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知识铺垫。
2.实现学习的个性化。
每名学生都有各自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面对需要解决的问题,他们都是从自己特有的数学现实出发来构建知识的,这就决定了不同的学生在解决同一问题时会有不同的想法。本设计中,教师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自由的、多角度的思考,学生自主地构建知识,充分体现了“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的理念。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情检测卡
学生准备:松鼠卡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复习导入。(5分钟)
1.复习分数乘整数和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复习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
3.这节课我们学习小数乘分数。
1.回忆分数乘整数和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2.交流计算方法及注意事项。
3.明确学习内容。
1.计算。
×12=
×=
×10=
×=
二、合作学习,探究计算方法。(20分钟)
1.组织学生观察教材8页例5的情境图(不含问题),交流信息,提出问题。
2.组织学生理解题意,列出算式。
3.学生尝试计算2.1×。
4.学生尝试计算2.4×。
5.反馈质疑。
(1)分组并指定方法进行计算。
2.5×= 2.5×=
(2)质疑:三种方法对每一道小数乘分数的算式都适用吗?
6.对比:哪一种计算方法更简便?
1.在小组内交流获取的信息,提出问题:(1)松鼠欢欢的尾巴有多长?(2)松鼠乐乐的尾巴有多长?
2.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列出算式并说明理由。
列式为2.1×和2.4×。
3.计算后,汇报计算方法:分数化成小数;小数化成分数。
4.独立计算,然后汇报。如果不能先约分再计算,那么教师引导学生寻找更简便的算法,讨论后呈现。
5.(1)分组并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各题,交流计算中发现的问题。
(2)小组讨论交流后明确:把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具有普遍性。把分数化成小数和直接约分的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
6.讨论交流后明确:计算时要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2.计算。
1.5×=
2.1×=
3.乒乓球从3.5米高的空中落下又弹起,弹起的高度约是落下高度的,乒乓球弹起的高度是多少米?
4.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
三、反馈应用,拓展延伸。(10分钟)
1.组织学生完成教材8页“做一做”。
2.学生独立完成教材10页1题。
1.独立进行计算,汇报计算过程及思考方法。
2.独立进行计算,全班订正答案。
5.一个长方形的长是2.4厘米,宽是长的,这个长方形的宽是多少厘米?
四、课堂总结。(5分钟)
1.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
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教师批注
板书设计
小数乘分数
例5 (1)2.1×=×=1(dm)
2.1×=2.1×0.75=1.575(d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