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教学目标
1.学会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解答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2.经历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难点:正确判断单位“1”,并理解单位“1”的量和所求量之间的关系。
1.让线段图成为分析数量关系的“主打曲”。
重视线段图的作用,引导学生根据题意画线段图,既有利于学生确定单位“1”的量,又有利于学生确定比较量及比较量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同时还可以把题中抽象的数量关系形象地表示出来。
2.让列式有据可依。
注重引导学生发现题中的数量关系。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并依据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及方法,让列式有据可依。
3.让解法有规律可循。
在新课结束后,注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把学过的旧知识与本节课的新知识联系起来,总结概括出“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这类问题的解法,让解法有规律可循,以达到连点成线,连线成网,逐步建立较完整的知识体系的目的。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情检测卡
学生准备:直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知。(7分钟)
1.张亮家一月份的生活费预计是1200元,实际节约了,节约了多少元?一月份实际的生活费是多少元?
2.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学习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的解题方法。
1.分析数量关系,并列式解答。
1200×=200(元)
1200-200=1000(元)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填空。
(1)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是把________看作单位“1”。
(2)梨的质量是苹果质量的,是把________看作单位“1”。
(3)甲的工作效率相当于乙的,是把______看作单位“1”。
二、合作交流,探究解法。(20分钟)
1.课件出示教材14页例9,指导学生根据“阅读与理解”来理解题意。
2.指导学生通过画线段图理清题中的数量关系。
(1)小组内交流画法。先画单位“1”的量,即标准量,再画比较量。
(2)指导学生在分析线段图的基础上,通过讨论、交流,汇报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3)讨论这两种解题方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3.回顾与反思。
引导学生自己想办法进行检验。
4.完成教材15页“做一做”。
列式后让学生说说算式各部分表示什么。
5.师生共同总结此类题的解题方法并板书。
1.读题,理解题意,完成填空。
2.(1)画线段图,小组内交流画法。
(2)小组内讨论、交流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并汇报。重点明确的含义。
方法一
方法二
75+75× 75×
=75+60
=75×
=135(次)
=135(次)
(3)小组内讨论两种解题方法的区别和联系:方法一是先求出婴儿每分钟心跳比青少年多的次数;方法二是先求出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是青少年的几分之几。
3.独立思考后进行检验,并汇报。
4.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两种解题方法,并与例9进行比较,发现异同。
5.在老师的指导下总结解题方法: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单位“1”的量×(1±几分之几)
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单位“1”的量±单位“1”的量×几分之几
2.填空。
(1)六(1)班有45人,女生占全班人数的,女生有( )人,男生有( )人。
(2)比35多的数是( )。
(3)小明的邮票数比小红多,表示小明比小红多的邮票数是( )的。
3.根据下面的内容列出等量关系式。
苹果的质量比梨多。
( )×=( )
( )+( )=苹果的质量
4.生产一批零件,第一天生产了200个,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生产了,第二天生产了多少个?
三、巩固练习。(9分钟)
1.完成教材16页4题。
2.完成教材16页5题。
引导学生先抓住题中的关键句进行分析,找到谁与谁比,谁表示单位“1”的量,然后解答。
1.认真分析题意,并回答问题。
2.独立思考并写在练习本上,然后与同桌交流解题思路,并进行评价。
5.光明小学六年级有学生360人,五年级的学生人数比六年级少,五、六年级共有学生多少人?
四、总结收获。(4分钟)
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
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教师批注
板书设计
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
75+75×
75×
=75+60
=75×
=135(次)
=13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