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朝晖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开学检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20八上·下城开学考)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着陆月球背面。下列关于月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月球表面有空气 B.月球表面布满了环形山
C.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很小 D.月球上没有昼夜现象
【答案】B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卫星,月球能够绕着地球公转,从而产生月相,月球的表面昼夜温差很大,没有空气。
【解答】A、月球表面并没有空气,A不符合题意;
B、月球由于陨石等物体的撞击,因此它的表面布满了环形山,B符合题意;
C、月球表面昼夜温差是很大的,C不符合题意;
D、月球上也有昼夜现象,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2020七下·萧山期末)如图所示果实的形成过程,其中②、③分别代表( )
A.受精卵、胚 B.胚珠、果皮 C.子房、果皮 D.子房、种子
【答案】B
【知识点】花的结构
【解析】【分析】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据此解答。
【解答】果实包括子房壁和胚珠,果实里的胚珠将发育成植物的种子,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发育成果实,故其中②、③分别代表胚珠、果皮,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2020七下·上虞期末)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月相变化依次为:新月→上弦月→下弦月→满月
B.太阳大气层由外到内依次为: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
C.“二分二至”日出现先后为:春分→秋分→夏至→冬至
D.不同层次的星系由小到大依次为:地月系→银河系→太阳系→宇宙
【答案】B
【知识点】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月相;太阳的结构与概况;银河系和宇宙
【解析】【分析】(1)月相变化情况如下图:
(2)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可分为3层,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光球层亮度最大。
(3)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太阳直射点是有变化的。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 北纬 23.5°);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和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 南纬 23.5°)。
(4) 宇宙的结构层次从大到小为为: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解答】A、 月相变化依次为:新月→上弦月 →满月 →下弦月,故说法错误。
B、 阳大气层由外到内依次为: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故说法正确。
C、 “二分二至”日出现先后为: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故说法错误。
D、 不同层次的星系由小到大依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宇宙,故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4.(2020八上·慈溪期中)如图所示自行车的各个部分中,减小了有害摩擦的是( )
A.车胎 B.车把
C.车轴 D.脚踏板面
【答案】C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分析】减小摩擦的方法:①减小压力;②减小粗糙程度;③ 注入润滑油;④改变接触面;⑤变滑动为滚动,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车胎、车把和脚踏表面都有花纹,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方法增大摩擦力,属于有益摩擦,故A、B、D不合题意;
车轴通过变滑动为滚动的方式减小有害摩擦,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5.(2020七下·上虞期末)中国的诗词歌赋蕴含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彩虹是光的色散形成的
B.“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酒中明月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阴晴圆缺的月亮是自然光源
D.“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影子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答案】A
【知识点】光的色散;光源;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1)白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颜色的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
(2)光线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时,不会停止传播,而是改变传播方向继续在原来介质中传播,这就是光的反射,现象有平面镜成像和倒影等;
(3)能够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不是经过人工制造而自己能够发光的物体叫自然光源;
(4)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现象:小孔成像、影子、日食和月食等。
【解答】A.“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悬浮在空中的水珠相当于一个巨大的三棱镜,因此彩虹是光的色散形成的,故A正确;
B.“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酒中明月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错误;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阴晴圆缺的月亮发出的光是反射的太阳光,自己不能发光,因此不是自然光源,故C错误;
D.“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A。
6.(2020八上·下城开学考)当某颗行星恰好运行至地球与太阳之间时,地球上的观察者就会看到有一个黑点从太阳圆面通过,这种现象称为凌日。在地球上可以观察到( )
A.土星凌日 B.火星凌日 C.木星凌日 D.水星凌日
【答案】D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按距离太阳远近的位置,由近及远的排列顺序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再结合凌日现象解答。
【解答】由题意可知,当某颗行星恰好运行至地球与太阳之间时,地球上的观察者就会看到有一个黑点从太阳圆面通过,这种现象称为凌日,由于八大行星当中只有水星和金星可能位于地球与太阳之间,所以在在地球上可以观察到水星凌日,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7.(2020八上·下城开学考)下列有关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日冕层位于太阳大气层的最里面
B.太阳黑子位于日冕层
C.太阳是一颗能自行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
D.我们肉眼所看到的是太阳的日冕层
【答案】C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太阳大气层时常发生变化,有时甚至较为剧烈,这些变化统称为太阳活动。太阳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光球层上常出现暗黑的斑点,叫太阳黑子,色球层上有时出现局部区域突然增亮的现象,叫耀斑。太阳黑子和耀斑具有明显的变化周期,时间为11年。
【解答】A、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可分为3层,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A不符合题意;
B、太阳黑子发生在光球层,B不符合题意;
C、太阳是一颗能自行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C符合题意;
D、肉眼能看到的只有光球层,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8.(2020八上·下城开学考)晋朝的葛洪在《抱朴子》中说:“游云西行,而谓月之东驰。”认为云朵向西运动,月亮向东运动,他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
A.山、地面 B.月亮、地面 C.山、云朵 D.江水、山
【答案】C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解析】【分析】如果物体是运动的,则它相对参照物的位置不断改变;如果物体是静止的,则它相对参照物的位置保持不变,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①云朵向西运动,由于它相对地面上的高山在向西的方向上位置不断变化,因此选择的参照物可以是高山;
②月亮向东运动,由于它相对云朵在向东的方向上位置不断变化,因此选择的参照物是运动。
则他选择的参照物为山和云朵。
故选C。
9.(2020七下·余杭期末)多肉植物通常具有根、茎、叶,能开花结果,适合在干燥、透气性好的土壤中生长。人们常将多肉植物的叶扳下置于土壤上,一段时间后叶上长出根,原来的叶逐渐萎蔫,周围长出芽,成为新的植株。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多肉植物属于被子植物
B.多肉叶长成新植株的过程中,有机物来自于土壤
C.人们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培育出新的多肉品种
D.题中所描述的培养方法属于出芽生殖
【答案】A
【知识点】种子植物;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分析】无性生殖指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亲本直接产生子代的生殖方式.优点是繁殖速度快,有利于亲本性状的保持,缺点是因为子代和母代遗传特性毕竟无变化,变异性降低。
【解答】 A、多肉植物有根、茎、叶,能开花结果因此属于被子植物,A正确。
B、多肉叶长成新植株的过程中,有机物来自于自身的光合作用,B不符合题意。
C、人们可以通过这种方法不能培育出新的多肉品种,C不符合题意。
D、题中所描述的培养方法属于营养生殖,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0.(2020七下·余杭期末)在学校开展的“乒乓球”比赛活动中,下列现象不属于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
A.乒乓球在空中曲线飞行 B.乒乓球在地上越滚越慢
C.乒乓球被球拍打瘪了 D.乒乓球被对手反击回来
【答案】C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
【解析】【分析】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静止变运动;运动变静止;运动方向改变;速度大小改变。
【解答】乒乓球在空中曲线飞行,即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乒乓球在地上越滚越慢,即运动速度大小改变; 乒乓球被对手反击回来,即运动方向改变,这三项都属于运动状态的改变,故A、B、D不合题意;
乒乓球被球拍打瘪了,即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故C不合题意。
故选C。
11.(2020七下·余杭期末)五一佳节,在杭州太子湾公园里,小明将照相机镜头对准一株绿叶蓝花的郁金香,为追求某种艺术效果他想拍摄一组黑叶黑花的照片,则小明选择的滤色镜的颜色( )
A.无色 B.绿色 C.红色 D.蓝色
【答案】C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
【解析】【分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所决定的,其它色光照在它上面时全部被吸收;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光色决定。
【解答】月季的绿叶只能反射绿光,黄花只反射黄光,而红色玻璃只允许红光通过,所以月季的绿叶黄花所反射的绿光和黄光照到红色玻璃上时,绿光和黄光都不会通过红色玻璃,没有光线进入照相机,于是拍摄的照片是黑叶黑花,C符合题意。
故选:C
12.(2020七下·余杭期末)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盛有同种相同质量的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容器底受到的压力比乙容器底受到的压力小
B.甲容器底受到的压强比乙容器底受到的压强大
C.甲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比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小
D.甲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比乙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小
【答案】D
【知识点】压强大小比较
【解析】【分析】(1)上下粗细一致的容器,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
(2)已知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根据公式比较容器底部受到压强的大小;
(3)水平面上,固体对桌面的压力等于上面所有物体的重力之和;
(4)根据(2)中的方法分析判断。
【解答】A.两个容器上下粗细一致,因此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因为液体质量相等,根据G=mg可知,所以它们的重力相等,那么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相等,故A错误;
B.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相等,且容器的底面积S甲>S乙,根据公式可知,甲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小于乙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故B错误;
C.水平面上,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的重力和液体重力之和,因此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故C错误;
D.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且S甲>S乙,根据公式可知,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比乙对桌面的压强小,故D正确。
故选D。
13.(2020八上·下城开学考)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凸透镜固定,当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此时光屏上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的像向上移动
C.只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光屏上不能成像
D.蜡烛靠近凸透镜,光屏向右移动才能成清晰的像
【答案】C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分析】(1)当凸透镜成实像时,比较像距和物距的大小关系,从而确定成像的特点;
(2)实像是倒立的,既指形状上的上下、左右颠倒,还指运动方向的相反;
(3)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判断;
(4)根据“物近像远大,物远像近小”的规律判断。
【解答】A.根据图片可知,此时像距大于物距,成放大、倒立的实像,故A正确不合题意;
B.蜡烛越烧越短,相当于蜡烛向下运动,根据“倒立”的规律可知,光屏上的像向上运动,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可知,在凸透镜成实像时,如果将物距和像距的数值交换,那么也能成清晰的实像,故C错误符合题意;
D.蜡烛靠近凸透镜,此时物距减小,根据“物近像远大”的规律可知,此时要增大像距,即光屏向右移动才能成清晰的像,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14.(2020七下·上虞期末)如图所示是小球在相等时间间隔内运动情景模型图,对于小球运动的描述,可能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小球从碗边释放后滚下
B.小球沿斜面向上冲,而后下行
C.小球从高处下落,碰地面后反弹
D.小球在水平面上运动,碰到障碍物后反弹
【答案】B
【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图片确定小球的运动特点,然后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哪个选项中的现象与其相符,那么它就是正确选项。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小球从起点出发后,先做减速运动,再做加速运动,最后回到起点。
A.小球从碗边释放后滚下,小球先做加速运动,再做减速运动,与图不符,故A错误;
B.小球沿斜面向上冲时做减速运动,而后下行做加速运动,最后回到起点,与图相符,故B正确;
C.小球从高处下落时做加速运动,碰地面后反弹做减速运动,与图不符,故C错误;
D.小球在水平面上运动由于受到阻力做减速运动,碰到障碍物后反弹,可能不会回到原来的起点,且仍然做减速运动,与图不符,故D错误。
故选B。
15.(2020七下·上虞期末)下列关于生物生殖发育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嫁接和扦插能保持亲本植物的性状
B.果蝇和蟋蟀的发育是不完全相同的
C.真菌一般是通过孢子繁殖后代的
D.卵细胞在输卵管内受精,到达子宫后,才开始进行细胞分裂
【答案】D
【知识点】真菌;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动物的生长时期;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分析】(1)有些被子植物除进行有性生殖外,也可以用营养器官 ( 根、茎和叶 ) 进行繁殖,这种生殖方式叫做营养繁殖。营养繁殖它能够保持某些栽培植物的优良性状,而且繁殖速度较快 , 所以被广泛地应用于花卉和果树的栽培中。
(2)有些昆虫一生经历受精卵、幼虫 、蛹、成虫四个阶段,不仅幼虫和成虫的生活方式和形态结构差别大,而且在两者之间出现了蛹期,如苍蝇、菜粉蝶、家蚕、蚊子等。有些昆虫一生只经过受精卵、幼虫和成虫三个时期,不经历蛹期,如 蝗虫、 蟋 蟀、 蝼 蛄、 臭虫、螳螂等。
(3)真菌的细胞与植物、动物细胞一样都有细胞核,属于真核细胞。一般按细胞组成,可将真菌分为单细胞真菌和多细胞真菌。真菌种类繁多,已经记载的真菌约有 10万种,如用于酿酒、制作面包的酵母菌,引起食物霉变的霉菌,可食用的蘑菇、香菇、金针菇等食用菌等。 真菌一般是通过孢子繁殖后代的 。
(4)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受精卵形成后,一边进行细胞分裂,一边沿着输卵管往下移动,进入子宫。
【解答】A、 嫁接和扦插都属于营养繁殖,营养繁殖的优点就是能保持亲本植物的性状,故说法正确。
B、果蝇的一生经历受精卵、幼虫 、蛹、成虫四个阶段,发育过程存在蛹期,而蟋蟀的一生经历受精卵、幼虫 、成虫三个阶段,发育过程没有蛹期,所以它们的发育是不完全相同,故说法正确。
C、 真菌一般是通过孢子繁殖后代的,故说法正确。
D、卵细胞在输卵管内受精,受精卵形成后,一边进行细胞分裂,一边沿着输卵管往下移动,进入子宫,故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D
16.(2021七下·温州期中)如图所示为运动员从蹦床上弹起到最高点时的情景,符合此时运动员受力示意图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重力及其方向
【解析】【分析】对运动员进行受力分析即可。
【解答】运动员离开蹦床后,它不再受到蹦床的弹力,只受竖直向下的重力,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17.(2020七下·萧山期末)如图是几种生物或结构分类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将除流感病毒以外的六种生物或结构归为A类的依据是都具有细胞结构
B.将衣藻和梨树归为一类的依据不是它们都能开花结果
C.B类中乳酸菌进行分裂繁殖,酵母菌也可以进行出芽生殖,都是无性生殖,它们繁殖的后代都能继承并优化亲代的性状
D.B类中衣藻和草履虫都是单细胞生物,都有成形的细胞核,B类所有生物繁殖后代都是无性生殖
【答案】C
【知识点】种子植物;孢子植物;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细菌和真菌的繁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真菌和细菌的最大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解答】A、乳酸菌、酵母菌、梨树、人体口腔上皮细胞、草履虫、细菌、酵母菌、衣藻都有细胞结构,但是流感病毒并无细胞结构,A正确。
B、将衣藻和梨树归为一类的依据是它们的细胞都含有叶绿体,都属于植物,不是它们都能开花结果,B正确。
C、乳酸菌是细菌,是单细胞生物,它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酵母菌是真菌,它也属于单细胞生物,其生殖方式是孢子生殖,C错误。
D、乳酸菌、酵母菌、衣藻、草履虫的繁殖后代都是无性生殖,而衣藻和草履虫的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D正确。
故答案为:C
18.(2020七下·萧山期末)小金同学在科技馆观摩自行车走钢丝表演后回家做了一个模型,把挂了一个钩码的小自行车放在钢丝上,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行车的重力与钢丝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自行车和所挂钩码总重力与钢丝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自行车对钢丝的压力与钢丝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自行车对绳的拉力与钩码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B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平衡力的四个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和同一直线上,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钢丝对自行车的支持力等于自行车和钩码的总重力,肯定大于自行车的重力,那么它们肯定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自行车和所挂钩码总重力与钢丝对自行车的支持力,二者都作用在自行车上,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肯定是平衡力,故B正确;
C.自行车对钢丝的压力作用在钢丝上,钢丝对自行车的支持力作用在自行车上,二者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肯定不是平衡力,故C错误;
D.自行车对绳的拉力作用在绳子上,钩码的重力作用在钩码上,二者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肯定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B。
19.(2020八上·下城开学考)小金在家做一个实验,先在烧杯中装半杯水,放在水平木板上,将一束激光竖直向下照在水面上,现在在木板右端下方垫一块橡皮,使木板倾斜一个小的角度,则此时( )
A.入射光线不再与水面垂直
B.反射光线的方向会发生变化
C.木板受到的压力大小等于烧杯和水的总重力
D.烧杯受到沿木板斜向上的摩擦力
【答案】D
【知识点】光的反射;摩擦力的存在
【解析】【分析】(1)(2)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分析;
(3)对木板进行受力分析即可;
(4)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解答】木板倾斜后,烧杯中的水面仍在保持水平,则入射光线仍然与水面垂直,即入射光线的方向不发生改变。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反射光线的方向与不改变,故A、B错误;
由于木板处于倾斜状态,因此木板受到的压力小于烧杯和水的总重力,故C错误;
斜面上的烧杯有向下运动的趋势,于是木板会产生斜向上的摩擦力,故D正确。
故选D。
20.(2020七下·上虞期末)如图所示,帕斯卡曾经用一个装满水的密闭木桶,在桶盖上插了一根细长的管子,向细管子里灌水,结果只加了几杯水,就把木桶压裂了,这个实验说明了( )
A.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 B.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有关
C.液体压强与管子粗细有关 D.液体压强与液体质量有关
【答案】B
【知识点】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根据题目描述分析影响压强的哪个因素发生改变即可。
【解答】几杯水的质量和体积很小,密度也保持不变,由于管子很细,于是水柱的高度很大,就水桶底部水的深度很大,于是产生很大的压强,将木桶压破,因此这个实验说明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有关,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21.(2020七下·上虞期末)太阳帆的运用让电影《流浪地球》中飞船持续航行变成现实。研究发现1.25×105m2的太阳帆正对太阳时,会受到太阳光的压力约为1N,推动飞船前进,如图所示。推进阶段,飞船的太阳帆正对太阳的面积为2.5×104m2,在1小时内前进100km,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推进阶段,太阳帆飞船相对太阳是静止的
B.推进阶段,太阳帆飞船的速度约为100m/s
C.太阳帆上受到太阳光的平均压强约为8×10﹣6Pa
D.这个飞船的太阳帆受到太阳光的压力约为2N
【答案】C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1)如果物体相对参照物的位置发生改变,那么它是运动的;否则,它就是静止的;
(2)根据公式计算即可;
(3)根据公式计算压强;
(4)根据公式F'=pS'计算太阳帆受到的压力。
【解答】A.推进阶段,太阳帆飞船相对太阳的距离在不断变化,因此飞船是运动的,故A错误;
B.推进阶段,太阳帆飞船的速度约为:,故B错误;
C.太阳帆上受到太阳光的平均压强约为:,故C正确;
D.这个飞船的太阳帆受到太阳光的压力约为:F'=pS'=8×10-6Pa×2.5×104m2=0.2N,故D错误。
故选C。
22.(2020七下·上虞期末)细心的小李同学发现我区路灯开闭的时间会随着季节发生变化,下图是“我区二分二至日路灯照明时间图”。路灯开闭时间的变化,反映了不同季节昼夜长短的变化,图中d日是(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答案】D
【知识点】昼夜长短变化
【解析】【分析】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自春分日至秋分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于夜,其中夏至日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且北极圈 ( 北纬 66.5°) 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自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其中冬至日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且北极圈及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正好相反。在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
【解答】a中路灯开的时间总和恰好为12小时,说明此日昼夜等长;b中路灯开的时间总和小于12小时,说明此日昼长夜短;c中路灯开的时间总和恰好为12小时,说明此日昼夜等长;d中路灯开的时间总和大于12小时,说明此昼短夜长。所以d日是冬至日。
故答案为:D
23.(2020八上·下城开学考)如图为验证水的组成实验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正极和负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为1:2
B.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可知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电解水的反应属于物理变化
【答案】B
【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解析】【分析】电解水实验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氧气;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能够燃烧,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电解水的实验可用八个字概括:“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解答】A、正极和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A不符合题意;
B、由于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因此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符合题意;
C、由电解水实验结论可知,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C不符合题意;
D、电解水的反应产生了新的物质,因此属于化学变化,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4.(2020八上·下城开学考)两个用同一种材料制成且完全相同的密闭圆台形容器一正一反放置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有质量和深度均相同的不同液体,如上图所示。若它们分别在水平方向拉力F1和F2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分别为v和2v,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p1>p2 F1=F2 B.p1=p2 F1=F2
C.p1>p2 F1<F2 D.p1<p2 F1>F2
【答案】A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比较拉力的大小,根据公式p=ρ液gh比较容器底部受到压强的大小。
【解答】①根据F=G容器+G液可知,两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容器与桌面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也相等,因此容器受到摩擦力的大小相等。当二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它们受到的拉力与摩擦力相等,则二者受到的拉力相等,即F1=F2.
②容器内液体的质量相等,即m1=m2,且体积V1ρ2。
容器内液面相平,根据p=ρ液gh可知,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p1>p2。
故选A。
25.(2020七下·上虞期末)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移动物体到某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则下列能成立的是:①如果将物体靠近凸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必须远离凸透镜,且光屏移动距离先大于后小于物体移动距离;②同时移动物体与光屏,且移动距离相同,有可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③换用焦距较小的凸透镜后,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果只移动光屏,光屏必须靠近凸透镜;④保持物体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一定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另一个清晰的像。( )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分析】①根据“物近像远大,物远像近小”的规律判断;
②根据①中的规律分析;
③焦距越小,凸透镜的会聚能力越强,据此判断像的位置变化即可;
④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判断。
【解答】①如果将物体靠近凸透镜,那么物距将减小,根据“物近像远大”的规律可知,此时像距增大,因此光屏必须远离凸透镜,且光屏移动距离始终大于物体的移动距离,故①错误;
②根据“物近像远大,物远像近小”的规律,同时移动物体与光屏,当像距大于物距时,像移动的距离肯定大于物体移动的距离;当像距小于物距时,像移动的距离小于物体移动的距离,故②错误;
③换用焦距较小的凸透镜后,它对光线的会聚能力更强,成像会更靠近凸透镜,因此如果只移动光屏,光屏必须靠近凸透镜,故③正确;
④保持物体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当物距和像距的数值相互交换时,仍然会得到一个清晰的实像,只是像的大小发生改变,故④正确。
那么正确的是③④。
故选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2分)
26.(2020八上·下城开学考)以下是绿色植物植株、种子、花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中的②将发育成图甲中的 (填序号)。
(2)大豆油是烹调时常用的食物油,它主要来自图乙中的 (填序号)。
(3)植物结果前必须经历传粉和受精。如图丙,传粉就是花粉落到【 】 上的过程,受精成功后受精卵将会发育成 。
(4)我们吃的大米、面粉、大豆和花生的营养物质依次是植物种子的__________。
A.胚乳、胚乳、子叶、子叶 B.胚乳、子叶、子叶、胚乳
C.子叶、胚乳、胚乳、胚乳 D.胚乳、子叶、子叶、子叶
【答案】(1)①
(2)④
(3)①;柱头;胚
(4)A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花的结构
【解析】【分析】种子的包括①胚轴、②胚芽、③胚根、④子叶、⑤种皮,胚芽发育成茎和叶,果实由种子和果皮组成;双子叶植物有两片子叶,单子叶植物只有一片子叶。
【解答】(1)图乙中的②胚芽将发育成图甲中的①叶子。
(2)子叶是大豆种子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大豆油是烹调时常用的食用油,它主要来自图乙中的④子叶。
(3)植物结果前必须经历传粉和受精。如图丙,传粉就是花粉落到【 ① 】柱头上的过程,受精成功后受精卵将会发育成胚。
(4)大米用水稻加工而成,面粉是由小麦加工而成,水稻、小麦都是属于单子叶植物,因此它们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内,大豆、花生属于双子叶植物,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①(2)④(3)①;柱头;胚(4)A
27.(2020八上·下城开学考)小明在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由图可知物体A所受浮力为 N;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丙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为 N。
【答案】1;1.5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分析】(1)根据F浮力=G-F拉计算出物体A受到的浮力;
(2)首先根据F浮力=G排计算出排出液体的重力,再根据G总=G桶+G排计算出丙中测力计的示数。
【解答】(1)物体A受到的浮力F浮力=G-F拉=2N-1N=1N;
(2)排出液体的重力G排=F浮力=1N,则丙图中测力计的示数为:G总=G桶+G排=0.5N+1N=1.5N。
28.(2020八上·下城开学考)轩轩同学在家观看了宫崎骏大师的一部治愈系电影《龙猫》,对其中的一幕场景印象特别深刻,如图甲,小月小梅和大小龙猫在枝头一起吹奏乐器,远处的月亮是那么的明亮。结合自己《月相》这一节课所学知识,她画出了一幅关于日-地-月运动和位置的草图(如图乙)并进行了分析∶
(1)根据图甲分析可知,此时的月相和时间应该是__________
A.上弦月 上半夜 B.上弦月 下半夜
C.下弦月 上半夜 D.下弦月 下半夜
(2)当天月球应该处于图乙的 位置(选填"a""、"b"、"c"、"d")
(3)天体撞击月球留下来的坑,将在月球上保留上千年,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A.月球的自转没有地球快
B.月球的引力没有地球大
C.月球上没有风力、流水等外力侵蚀现象
D.月球内力作用微弱
【答案】(1)A
(2)b
(3)C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月相
【解析】【分析】(1)图乙中a位置是新月,b位置是上弦月,c位置是满月,d位置是下弦月。
(2)月球表面没有空气、没有大气层保护,昼夜温差大。
【解答】(1)甲图中的月相是上弦月,时间是上半夜,A符合题意。
(2)上弦月的月相在图乙月球应当处于b位置。
(3)月球跟地球的区别是地球上有大气层、空气、水,而月球没有,风力、流水外力的侵蚀可以改变星球表面的坑,因此天体撞击月球留下来的坑,将在月球上保留上千年,其主要原因是月球上没有风力、流水等外力侵蚀现象,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A(2)b(3)C
29.(2020七下·余杭期末)
(1)电影《流浪地球》中描述了一个场景,为了将地球推离太阳系,先要使地球停止自传,所以人类制造了上万台行星发动机来给地球刹车,地球停止自转后惯性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在“领航员号”国际空间站中处于失重状态的宇航员,其身体 惯性。(填“没有”或“仍具有”)。
(2)在地球上,氢气球带着物体一起上升的过程中,若拴着物体的绳子断了,刚脱落的物体会 (填“立即下落”、“静止不动”或“向上运动”)。
【答案】(1)不变;仍具有
(2)向上运动
【知识点】惯性
【解析】【分析】(1)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与运动速度无关。只要物体有质量,那么它就有惯性;
(2)根据惯性的知识解答。
【解答】(1)地球停止自转后,它的质量没有发生改变,因此它的惯性不变。宇航员在国际空间站时,处于失重状态,但是质量不变,所以仍然有惯性;
(2)若拴着物体的绳子断了,那么物体不再受向上的拉力,由于惯性,物体会继续向上运动一段距离。当速度减小为零时,开始向下运动。
30.(2020七下·吴兴期末)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水平拉力F作用如图甲所示;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从t=0开始,小兵每隔2s记录的物体位置和时刻如图丙所示。则:
(1)物体在第4秒受到的摩擦力为 牛;
(2)第10秒受到的摩擦力为 牛;
(3)物体第16秒末撤去力F,物体的运动状态将如何改变?
【答案】(1)2
(2)4
(3)作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下来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与运动的关系;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1)分析乙图和丙图,确定第4s时物体受到的拉力和所处的状态,然后根据二力平衡计算摩擦力的大小;
(2)根据丙图可知,在12s~18s内,物体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相同的距离,即做匀速直线运动,据此根据二力平衡计算出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然后分析第10s时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是否改变,进而分析滑动摩擦力是否改变即可。
(3)当物体受到的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时,会做减速运动。
【解答】(1)第4s时,根据乙图可知,物体受到的拉力是2N;根据丙图可知,物体没有移动距离,即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它受到的静摩擦力与拉力平衡,即f=F=2N;
(2)根据丙图可知,在12s~18s内,物体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相同的距离,即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和拉力相互平衡。根据乙图可知,这时物体受到的拉力为4N,那么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F=4N。第10s时,物体受到拉力6N,由于对地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它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不变,即f=4N。
(3)物体第16秒末撤去力F,这时它只受向后的摩擦力,即合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那么它将做减速运动,直到停下来。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6分)
31.(2020八上·下城开学考)按要求作图:
(1)如图所示,用细线将小钢球悬挂起来。让其在竖直平面内左右摆动。忽略空气阻力,在图上画出小钢球摆动到B点时所受力的示意图。
(2)如图所示,平面镜垂直于凸透镜主光轴且在凸透镜右侧焦点上,请画出:①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②经平面镜后的反射光线。
(3)将鸡蛋装在盛有盐水的容器内如图甲所示,对此时的鸡蛋进行受力分析;
【答案】(1)解:如图所示:
(2)解:如图所示:
(3)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透镜的光路图;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
【解析】【分析】(1)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然后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即可;
(2)根据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和光的反射定律完成作图即可。
(3)对鸡蛋进行受力分析,然后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即可。
【解答】(1)小钢球摆动到B点时,它受到拉力,作用在球的重心上,方向沿细线向上;还受到重力,作用在重心上,方向竖直向下,如下图所示:
(2)①与主轴平行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折射光线经过另一侧的焦点;
②通过入射点作垂直镜面的法线,然后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下面作出对应的反射光线,如下图所示:
(3)漂浮在水面上的鸡蛋,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二者相互平衡,都作用在重心上,如下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8分)
32.(2020八上·下城开学考)在研究重力跟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某同学用最大刻度值是5N的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测得如下数据:
质量m/g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弹簧测力计示数G/N 0.98 1.96 2.94 3.92 4.90 无示数
(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重力和质量的比值是g=9.8N/kg,意思是( )
A.重1N的物体质量为9.8kg
B.在地球上9.8N接近1kg
C.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重力为9.8N
D.1kg刚好是9.8N
(2)用弹簧测力计能测出物体的重力,以下知识没有应用到的是( )
A.二力平衡的条件
B.物体的重力跟质量的关系
C.弹簧的伸长量跟其所受的拉力的关系
D.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且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等
【答案】(1)C
(2)B
【知识点】重力的大小
【解析】【分析】(1)根据对g的理解分析;
(2)根据弹簧测力计测物体重力的过程,分析其中包含的物理原理即可。
【解答】(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重力和质量的比值是g=9.8N/kg,意思是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重力为9.8N,故选C。
(2)当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时,它受到的测力计的拉力与物体的重力相互平衡,即二者大小相等,故A不合题意;
物体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是这个实验的结论,实验过程中没有用到,故B符合题意;
下挂物体的重力越大,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则弹簧的伸长量越大,故C不合题意;
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与物体对测力计的拉力为相互作用力,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33.(2020八上·下城开学考)龙游发糕是浙江省龙游县的特产,其成品色泽洁白如玉、孔细似针、闻之鲜香扑鼻、食之甜而不腻、糯而不粘,堪称江南一绝。小乐在学习了发酵技术后,也想自己动手试一试。以下是他的制作过程∶
材料用具∶面粉、鲜酵母、糖少许、温开水、面盆、大碗、蒸锅。
方法步骤∶①洗净双手和所需要的器具。
②在碗内用少量温水将酵母化开。
③在面盆内将面粉和适量糖拌匀,加入酵母液,并用手揉。边揉边加水,直至揉成干湿适当的面团。
④将面团放在温暖的地方发酵4~5 小时。
⑤将发好的面团放在蒸锅内隔水蒸30分钟。
⑥将蒸熟的发糕取出,待冷却后切成小块即可食用。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鲜酵母中含有酵母菌,与细菌相比,酵母菌细胞结构的主要特点是 。
(2)用温水将酵母化开的目的是 。
(3)方法步骤④中将面团放在温暖的地方的目的是 。
(4)发酵的面取少量放入清水中,取一滴制成临时装片,发现酵母菌上有如图的芽体,这是酵母菌在进行 生殖。
(5)小乐将和好的面团分成两半分别为甲和乙,甲陌于放到碗中,乙晒干放在密封袋内,一段时间,你认为会发霉的是 。
【答案】(1)有成形的细胞核
(2)酵母菌需要合适的温度才能正常生活
(3)有利于酵母菌大量繁殖
(4)出芽
(5)甲
【知识点】控制变量法;真菌
【解析】【分析】酵母菌细胞有细胞核、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等,酵母菌的生殖方式是出芽和孢子生殖。
【解答】(1)酵母菌属于真菌,与细菌相比,最大的区别是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菌没有。
(2)酵母菌在温水(适宜的温度下)可以正常生活(能化开)。
(3)由于酵母菌需要适宜的温度下才能正常生活,因此方法步骤④中将面团放在温暖的地方的目的是有利于酵母菌大量繁殖。
(4)酵母菌的生殖方式为出芽生殖。
(5)甲是暴露在空气中,空气中存在微生物,当空气中的微生物进入甲,将导致甲发霉。
故答案为:(1)有成形的细胞核(2)酵母菌需要合适的温度才能正常生活(3)有利于酵母菌大量繁殖(4)出芽(5)甲
34.(2020八上·下城开学考)小科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安装好各种器材后,点燃蜡烛,不断改变光屏的位置,但无论如何沿光具座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找不到烛焰的像。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
A.蜡烛的焰心、透镜的光心、光屏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B.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
C.蜡烛正好在凸透镜的焦点处
D.光具座太短
(2)对装置进行调整后,小科和小明继续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他们先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10cm处,小科负责将蜡烛从透镜一侧50cm处逐渐向透镜靠近,小明负责观察烛焰的像,并按观察到的像的大小进行编号整理,如图乙所示。实验过程中小科观察到的各个像的先后顺序应为(填序号): 。
(3)某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改变物距(u),移动光屏找到清晰的像,记录像距(v),得到下列一组数据。
实验过程中凸透镜始终固定在光具座上10cm处,若某次记录时该同学看到了倒立放大的像,此时蜡烛在光具座上可能处于的位置的范围是 。
u/cm 40 30 20 15 13.3 12.5
v/cm 13.3 15 20 30 40 50
【答案】(1)A;B;C;D
(2)12354
(3)20cm~30cm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分析】(1)根据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和实验过程分析判断;
(2)在蜡烛靠近凸透镜的过程中,分别从实像和虚像两个方面对像的特点进行判断;
(3)当凸透镜成实像时,u=v=2f,据此根据表格数据计算出凸透镜的焦距f。然后根据凸透镜的成像特点确定此时物距u的范围,最后和图甲对照,确定蜡烛所处的刻度范围即可。
【解答】(1)A.蜡烛的焰心、透镜的光心、光屏中心不在同一高度,那么像可能成在光屏以外,故A符合题意;
B.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此时成正立的虚像,在光屏上找不到,故B符合题意;
C.蜡烛正好在凸透镜的焦点处,此时凸透镜不成像,故C符合题意;
D.光具座太短,而像距太大,光屏不能到达像的位置,因此光屏上不成像,故D符合题意。
故选ABCD。
(2)当蜡烛逐渐靠近凸透镜的过程中,若u>f,此时成倒立的实像,根据“物近像远大”的规律可知,此时光屏上成的像逐渐变大。当u(3)根据表格数据可知,u=v=2f=20cm,则凸透镜的焦距f=10cm。当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时,此时f35.(2020八上·下城开学考)为了研究弹簧振动快慢与所挂重物质量的关系,小明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
①测出一个钩码的质量,在某一轻质弹簧a下端挂一钩码,上端固定;把弹簧拉伸到适当距离后放手,让钩码上下振动(如图1所示);
②测出振动30次所需的时间t,算出每振动一次所需的时间t/30;
③增加所挂钩码的个数,重复上述步骤;
④将数据采用描点法绘制出轻质弹簧a每振动一次所需的时间(即振动快慢)与所挂重物质量的关系图象(如图2所示)。
根据以上实验过程回答如下问题:
(1)在该实验中,除了图2所示的器材以外,还需用到的测量仪器 ;
(2)当物体运动到最低点A时,此时物体的受力情况是______________;
A.只受到重力 B.弹簧拉力大于重力
C.弹簧拉力等于重力 D.弹簧拉力小于重力;
(3)分析图3,可以得到本实验的结论是 ;
(4)该实验研究有什么具体应用呢?通过查阅资料,小明发现在太空中,人们常用的杆秤、天平等测量质量的仪器都会失效,但是同一弹簧和物体,在地球上或者太空中的振动快慢却是相同的。如果用上述实验中的弹簧在太空中测量某个水果的质量时,弹簧振动30次所需的时间为15秒,则该水果的质量为 克。
【答案】(1)天平和秒表
(2)B
(3)同一根轻质弹簧,所挂物体的质量越大,振动越慢
(4)100
【知识点】力与运动的关系;弹力
【解析】【分析】(1)根据需要测量的物理量,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2)根据力与运动的关系判断;
(3)根据图2,分析弹簧的振动快慢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即可;
(4)首先根据计算出弹簧每次的振动时间,然后与图2比较,从而确定水果的质量。
【解答】(1)在实验中,需要测量弹簧的振动时间和钩码的质量,因此还需要的测量仪器为秒表和天平。
(2)在弹簧从最高点到最低点时,弹簧的形变程度越来越大,钩码受到的拉力越来越大。当弹力小于重力时,合力向下,做加速运动;当弹力和重力相等时,合力为零,加速停止,此时速度最大;当弹力大于重力时,合力向上,做减速运动。则物体到达最低点A时,弹簧拉力大于重力,故选B。
(3)根据图2可知:同一根轻质弹簧,所挂物体的质量越大,振动越慢;
(4)弹簧振动一次的时间:,根据图2可知,此时水果的质量为100g。
五、解答题(本大题共14分)
36.(2020八上·下城开学考)距离传感器发出的超声波遇到物体后反射回传感器,传感器收到信号后自动计算出物体与传感器的距离,并显示物体的距离(s)一时间(t)图象。超声波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m/s.
(1)若传感器在发出信号后0.01s收到从物体反射回来的信号.物体距传感器多远
(2)若显示物体的s—t图象如图A,物体在0至15s的运动情况如何。
(3)如图B所示,一物体在F=1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直线运动传感器显示物体的s.t图象如图。求:在0至15s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多大
【答案】(1)解:物体距传感器s=×vt=×340m/s×0.01s=1.7m
(2)解:物体(在0至15s相对传感器)静止
(3)解:由图C知,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水平拉力F和摩擦力f二力平衡,故f=F=10N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传感器到物体的距离等于信号传输距离的一半,则;
(2)根据图A,分析物体的距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进而确定物体的运动状态。
(3)根据图C确定物体的运动状态,然后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计算摩擦力的大小。
【解答】(1)物体距传感器;
(2)根据图A可知,物体在0~15s内到起点的距离始终保持20m不变,则物体保持静止。
(3)根据图C可知,该物体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为一条直线,则它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0~15s内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F=10N。
37.(2020八上·下城开学考)如图是我国生产的某型号重型卡车,技术参数如下表所示,当它匀速行驶时所受的摩擦力是其总重的0.2倍(g取10N/Kg)。则∶
卡车型号 *******
空载时的质量 2×104kg
轮胎个数 16
最大载货量 4×104kg
满载行驶时每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0.05m2
(1)卡车在牵引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说明力能 。
(2)该卡车空载时,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所受的牵引力是多少?
(3)某路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9×105Pa,该卡车满载时通过该路面是否会对其造成损坏?
【答案】(1)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解:空载时重力G=mg=2×104kg×10N/kg=2×105N
匀速行驶时的摩擦力f=2×105N×0.2=4×104N
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二力平衡,F=f=4×104N
(3)解:满载时总重力G总=m总g=(2×104kg+4×104kg)×10N/kg=6×105N
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F=G总=6×105N
受力面积 S=0.05m ×16=0.8m
满载卡车对路面的压强p=F/S=6×105N/0.8m2=7.5×105Pa
实际压强7.5×105Pa<路面能承受最大压强9×105Pa,不会对路面造成损坏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1)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由静止变为运动;由运动变为静止;运动方向改变;速度大小改变;
(2)首先根据G=mg计算出空载时卡车的重力,再根据f=0.2G计算出受到的阻力,最后根据二力平衡计算卡车的牵引力。
(3)首先根据G总=m总g计算出卡车满载时的总重力,再根据F=G总计算出卡车对地面的压力,最后根据计算出卡车对地面的压强,最后与路面承受的最大压强比较即可。
1 / 1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朝晖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开学检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20八上·下城开学考)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着陆月球背面。下列关于月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月球表面有空气 B.月球表面布满了环形山
C.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很小 D.月球上没有昼夜现象
2.(2020七下·萧山期末)如图所示果实的形成过程,其中②、③分别代表( )
A.受精卵、胚 B.胚珠、果皮 C.子房、果皮 D.子房、种子
3.(2020七下·上虞期末)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月相变化依次为:新月→上弦月→下弦月→满月
B.太阳大气层由外到内依次为: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
C.“二分二至”日出现先后为:春分→秋分→夏至→冬至
D.不同层次的星系由小到大依次为:地月系→银河系→太阳系→宇宙
4.(2020八上·慈溪期中)如图所示自行车的各个部分中,减小了有害摩擦的是( )
A.车胎 B.车把
C.车轴 D.脚踏板面
5.(2020七下·上虞期末)中国的诗词歌赋蕴含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彩虹是光的色散形成的
B.“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酒中明月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阴晴圆缺的月亮是自然光源
D.“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影子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6.(2020八上·下城开学考)当某颗行星恰好运行至地球与太阳之间时,地球上的观察者就会看到有一个黑点从太阳圆面通过,这种现象称为凌日。在地球上可以观察到( )
A.土星凌日 B.火星凌日 C.木星凌日 D.水星凌日
7.(2020八上·下城开学考)下列有关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日冕层位于太阳大气层的最里面
B.太阳黑子位于日冕层
C.太阳是一颗能自行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
D.我们肉眼所看到的是太阳的日冕层
8.(2020八上·下城开学考)晋朝的葛洪在《抱朴子》中说:“游云西行,而谓月之东驰。”认为云朵向西运动,月亮向东运动,他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
A.山、地面 B.月亮、地面 C.山、云朵 D.江水、山
9.(2020七下·余杭期末)多肉植物通常具有根、茎、叶,能开花结果,适合在干燥、透气性好的土壤中生长。人们常将多肉植物的叶扳下置于土壤上,一段时间后叶上长出根,原来的叶逐渐萎蔫,周围长出芽,成为新的植株。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多肉植物属于被子植物
B.多肉叶长成新植株的过程中,有机物来自于土壤
C.人们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培育出新的多肉品种
D.题中所描述的培养方法属于出芽生殖
10.(2020七下·余杭期末)在学校开展的“乒乓球”比赛活动中,下列现象不属于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
A.乒乓球在空中曲线飞行 B.乒乓球在地上越滚越慢
C.乒乓球被球拍打瘪了 D.乒乓球被对手反击回来
11.(2020七下·余杭期末)五一佳节,在杭州太子湾公园里,小明将照相机镜头对准一株绿叶蓝花的郁金香,为追求某种艺术效果他想拍摄一组黑叶黑花的照片,则小明选择的滤色镜的颜色( )
A.无色 B.绿色 C.红色 D.蓝色
12.(2020七下·余杭期末)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盛有同种相同质量的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容器底受到的压力比乙容器底受到的压力小
B.甲容器底受到的压强比乙容器底受到的压强大
C.甲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比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小
D.甲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比乙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小
13.(2020八上·下城开学考)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凸透镜固定,当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此时光屏上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的像向上移动
C.只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光屏上不能成像
D.蜡烛靠近凸透镜,光屏向右移动才能成清晰的像
14.(2020七下·上虞期末)如图所示是小球在相等时间间隔内运动情景模型图,对于小球运动的描述,可能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小球从碗边释放后滚下
B.小球沿斜面向上冲,而后下行
C.小球从高处下落,碰地面后反弹
D.小球在水平面上运动,碰到障碍物后反弹
15.(2020七下·上虞期末)下列关于生物生殖发育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嫁接和扦插能保持亲本植物的性状
B.果蝇和蟋蟀的发育是不完全相同的
C.真菌一般是通过孢子繁殖后代的
D.卵细胞在输卵管内受精,到达子宫后,才开始进行细胞分裂
16.(2021七下·温州期中)如图所示为运动员从蹦床上弹起到最高点时的情景,符合此时运动员受力示意图的是( )
A. B. C. D.
17.(2020七下·萧山期末)如图是几种生物或结构分类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将除流感病毒以外的六种生物或结构归为A类的依据是都具有细胞结构
B.将衣藻和梨树归为一类的依据不是它们都能开花结果
C.B类中乳酸菌进行分裂繁殖,酵母菌也可以进行出芽生殖,都是无性生殖,它们繁殖的后代都能继承并优化亲代的性状
D.B类中衣藻和草履虫都是单细胞生物,都有成形的细胞核,B类所有生物繁殖后代都是无性生殖
18.(2020七下·萧山期末)小金同学在科技馆观摩自行车走钢丝表演后回家做了一个模型,把挂了一个钩码的小自行车放在钢丝上,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行车的重力与钢丝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自行车和所挂钩码总重力与钢丝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自行车对钢丝的压力与钢丝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自行车对绳的拉力与钩码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19.(2020八上·下城开学考)小金在家做一个实验,先在烧杯中装半杯水,放在水平木板上,将一束激光竖直向下照在水面上,现在在木板右端下方垫一块橡皮,使木板倾斜一个小的角度,则此时( )
A.入射光线不再与水面垂直
B.反射光线的方向会发生变化
C.木板受到的压力大小等于烧杯和水的总重力
D.烧杯受到沿木板斜向上的摩擦力
20.(2020七下·上虞期末)如图所示,帕斯卡曾经用一个装满水的密闭木桶,在桶盖上插了一根细长的管子,向细管子里灌水,结果只加了几杯水,就把木桶压裂了,这个实验说明了( )
A.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 B.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有关
C.液体压强与管子粗细有关 D.液体压强与液体质量有关
21.(2020七下·上虞期末)太阳帆的运用让电影《流浪地球》中飞船持续航行变成现实。研究发现1.25×105m2的太阳帆正对太阳时,会受到太阳光的压力约为1N,推动飞船前进,如图所示。推进阶段,飞船的太阳帆正对太阳的面积为2.5×104m2,在1小时内前进100km,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推进阶段,太阳帆飞船相对太阳是静止的
B.推进阶段,太阳帆飞船的速度约为100m/s
C.太阳帆上受到太阳光的平均压强约为8×10﹣6Pa
D.这个飞船的太阳帆受到太阳光的压力约为2N
22.(2020七下·上虞期末)细心的小李同学发现我区路灯开闭的时间会随着季节发生变化,下图是“我区二分二至日路灯照明时间图”。路灯开闭时间的变化,反映了不同季节昼夜长短的变化,图中d日是(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23.(2020八上·下城开学考)如图为验证水的组成实验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正极和负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为1:2
B.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可知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电解水的反应属于物理变化
24.(2020八上·下城开学考)两个用同一种材料制成且完全相同的密闭圆台形容器一正一反放置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有质量和深度均相同的不同液体,如上图所示。若它们分别在水平方向拉力F1和F2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分别为v和2v,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p1>p2 F1=F2 B.p1=p2 F1=F2
C.p1>p2 F1<F2 D.p1<p2 F1>F2
25.(2020七下·上虞期末)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移动物体到某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则下列能成立的是:①如果将物体靠近凸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必须远离凸透镜,且光屏移动距离先大于后小于物体移动距离;②同时移动物体与光屏,且移动距离相同,有可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③换用焦距较小的凸透镜后,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果只移动光屏,光屏必须靠近凸透镜;④保持物体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一定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另一个清晰的像。( )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2分)
26.(2020八上·下城开学考)以下是绿色植物植株、种子、花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中的②将发育成图甲中的 (填序号)。
(2)大豆油是烹调时常用的食物油,它主要来自图乙中的 (填序号)。
(3)植物结果前必须经历传粉和受精。如图丙,传粉就是花粉落到【 】 上的过程,受精成功后受精卵将会发育成 。
(4)我们吃的大米、面粉、大豆和花生的营养物质依次是植物种子的__________。
A.胚乳、胚乳、子叶、子叶 B.胚乳、子叶、子叶、胚乳
C.子叶、胚乳、胚乳、胚乳 D.胚乳、子叶、子叶、子叶
27.(2020八上·下城开学考)小明在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由图可知物体A所受浮力为 N;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丙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为 N。
28.(2020八上·下城开学考)轩轩同学在家观看了宫崎骏大师的一部治愈系电影《龙猫》,对其中的一幕场景印象特别深刻,如图甲,小月小梅和大小龙猫在枝头一起吹奏乐器,远处的月亮是那么的明亮。结合自己《月相》这一节课所学知识,她画出了一幅关于日-地-月运动和位置的草图(如图乙)并进行了分析∶
(1)根据图甲分析可知,此时的月相和时间应该是__________
A.上弦月 上半夜 B.上弦月 下半夜
C.下弦月 上半夜 D.下弦月 下半夜
(2)当天月球应该处于图乙的 位置(选填"a""、"b"、"c"、"d")
(3)天体撞击月球留下来的坑,将在月球上保留上千年,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A.月球的自转没有地球快
B.月球的引力没有地球大
C.月球上没有风力、流水等外力侵蚀现象
D.月球内力作用微弱
29.(2020七下·余杭期末)
(1)电影《流浪地球》中描述了一个场景,为了将地球推离太阳系,先要使地球停止自传,所以人类制造了上万台行星发动机来给地球刹车,地球停止自转后惯性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在“领航员号”国际空间站中处于失重状态的宇航员,其身体 惯性。(填“没有”或“仍具有”)。
(2)在地球上,氢气球带着物体一起上升的过程中,若拴着物体的绳子断了,刚脱落的物体会 (填“立即下落”、“静止不动”或“向上运动”)。
30.(2020七下·吴兴期末)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水平拉力F作用如图甲所示;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从t=0开始,小兵每隔2s记录的物体位置和时刻如图丙所示。则:
(1)物体在第4秒受到的摩擦力为 牛;
(2)第10秒受到的摩擦力为 牛;
(3)物体第16秒末撤去力F,物体的运动状态将如何改变?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6分)
31.(2020八上·下城开学考)按要求作图:
(1)如图所示,用细线将小钢球悬挂起来。让其在竖直平面内左右摆动。忽略空气阻力,在图上画出小钢球摆动到B点时所受力的示意图。
(2)如图所示,平面镜垂直于凸透镜主光轴且在凸透镜右侧焦点上,请画出:①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②经平面镜后的反射光线。
(3)将鸡蛋装在盛有盐水的容器内如图甲所示,对此时的鸡蛋进行受力分析;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8分)
32.(2020八上·下城开学考)在研究重力跟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某同学用最大刻度值是5N的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测得如下数据:
质量m/g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弹簧测力计示数G/N 0.98 1.96 2.94 3.92 4.90 无示数
(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重力和质量的比值是g=9.8N/kg,意思是( )
A.重1N的物体质量为9.8kg
B.在地球上9.8N接近1kg
C.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重力为9.8N
D.1kg刚好是9.8N
(2)用弹簧测力计能测出物体的重力,以下知识没有应用到的是( )
A.二力平衡的条件
B.物体的重力跟质量的关系
C.弹簧的伸长量跟其所受的拉力的关系
D.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且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等
33.(2020八上·下城开学考)龙游发糕是浙江省龙游县的特产,其成品色泽洁白如玉、孔细似针、闻之鲜香扑鼻、食之甜而不腻、糯而不粘,堪称江南一绝。小乐在学习了发酵技术后,也想自己动手试一试。以下是他的制作过程∶
材料用具∶面粉、鲜酵母、糖少许、温开水、面盆、大碗、蒸锅。
方法步骤∶①洗净双手和所需要的器具。
②在碗内用少量温水将酵母化开。
③在面盆内将面粉和适量糖拌匀,加入酵母液,并用手揉。边揉边加水,直至揉成干湿适当的面团。
④将面团放在温暖的地方发酵4~5 小时。
⑤将发好的面团放在蒸锅内隔水蒸30分钟。
⑥将蒸熟的发糕取出,待冷却后切成小块即可食用。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鲜酵母中含有酵母菌,与细菌相比,酵母菌细胞结构的主要特点是 。
(2)用温水将酵母化开的目的是 。
(3)方法步骤④中将面团放在温暖的地方的目的是 。
(4)发酵的面取少量放入清水中,取一滴制成临时装片,发现酵母菌上有如图的芽体,这是酵母菌在进行 生殖。
(5)小乐将和好的面团分成两半分别为甲和乙,甲陌于放到碗中,乙晒干放在密封袋内,一段时间,你认为会发霉的是 。
34.(2020八上·下城开学考)小科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安装好各种器材后,点燃蜡烛,不断改变光屏的位置,但无论如何沿光具座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找不到烛焰的像。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
A.蜡烛的焰心、透镜的光心、光屏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B.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
C.蜡烛正好在凸透镜的焦点处
D.光具座太短
(2)对装置进行调整后,小科和小明继续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他们先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10cm处,小科负责将蜡烛从透镜一侧50cm处逐渐向透镜靠近,小明负责观察烛焰的像,并按观察到的像的大小进行编号整理,如图乙所示。实验过程中小科观察到的各个像的先后顺序应为(填序号): 。
(3)某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改变物距(u),移动光屏找到清晰的像,记录像距(v),得到下列一组数据。
实验过程中凸透镜始终固定在光具座上10cm处,若某次记录时该同学看到了倒立放大的像,此时蜡烛在光具座上可能处于的位置的范围是 。
u/cm 40 30 20 15 13.3 12.5
v/cm 13.3 15 20 30 40 50
35.(2020八上·下城开学考)为了研究弹簧振动快慢与所挂重物质量的关系,小明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
①测出一个钩码的质量,在某一轻质弹簧a下端挂一钩码,上端固定;把弹簧拉伸到适当距离后放手,让钩码上下振动(如图1所示);
②测出振动30次所需的时间t,算出每振动一次所需的时间t/30;
③增加所挂钩码的个数,重复上述步骤;
④将数据采用描点法绘制出轻质弹簧a每振动一次所需的时间(即振动快慢)与所挂重物质量的关系图象(如图2所示)。
根据以上实验过程回答如下问题:
(1)在该实验中,除了图2所示的器材以外,还需用到的测量仪器 ;
(2)当物体运动到最低点A时,此时物体的受力情况是______________;
A.只受到重力 B.弹簧拉力大于重力
C.弹簧拉力等于重力 D.弹簧拉力小于重力;
(3)分析图3,可以得到本实验的结论是 ;
(4)该实验研究有什么具体应用呢?通过查阅资料,小明发现在太空中,人们常用的杆秤、天平等测量质量的仪器都会失效,但是同一弹簧和物体,在地球上或者太空中的振动快慢却是相同的。如果用上述实验中的弹簧在太空中测量某个水果的质量时,弹簧振动30次所需的时间为15秒,则该水果的质量为 克。
五、解答题(本大题共14分)
36.(2020八上·下城开学考)距离传感器发出的超声波遇到物体后反射回传感器,传感器收到信号后自动计算出物体与传感器的距离,并显示物体的距离(s)一时间(t)图象。超声波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m/s.
(1)若传感器在发出信号后0.01s收到从物体反射回来的信号.物体距传感器多远
(2)若显示物体的s—t图象如图A,物体在0至15s的运动情况如何。
(3)如图B所示,一物体在F=1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直线运动传感器显示物体的s.t图象如图。求:在0至15s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多大
37.(2020八上·下城开学考)如图是我国生产的某型号重型卡车,技术参数如下表所示,当它匀速行驶时所受的摩擦力是其总重的0.2倍(g取10N/Kg)。则∶
卡车型号 *******
空载时的质量 2×104kg
轮胎个数 16
最大载货量 4×104kg
满载行驶时每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0.05m2
(1)卡车在牵引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说明力能 。
(2)该卡车空载时,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所受的牵引力是多少?
(3)某路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9×105Pa,该卡车满载时通过该路面是否会对其造成损坏?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卫星,月球能够绕着地球公转,从而产生月相,月球的表面昼夜温差很大,没有空气。
【解答】A、月球表面并没有空气,A不符合题意;
B、月球由于陨石等物体的撞击,因此它的表面布满了环形山,B符合题意;
C、月球表面昼夜温差是很大的,C不符合题意;
D、月球上也有昼夜现象,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答案】B
【知识点】花的结构
【解析】【分析】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据此解答。
【解答】果实包括子房壁和胚珠,果实里的胚珠将发育成植物的种子,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发育成果实,故其中②、③分别代表胚珠、果皮,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答案】B
【知识点】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月相;太阳的结构与概况;银河系和宇宙
【解析】【分析】(1)月相变化情况如下图:
(2)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可分为3层,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光球层亮度最大。
(3)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太阳直射点是有变化的。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 北纬 23.5°);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和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 南纬 23.5°)。
(4) 宇宙的结构层次从大到小为为: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解答】A、 月相变化依次为:新月→上弦月 →满月 →下弦月,故说法错误。
B、 阳大气层由外到内依次为: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故说法正确。
C、 “二分二至”日出现先后为: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故说法错误。
D、 不同层次的星系由小到大依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宇宙,故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4.【答案】C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分析】减小摩擦的方法:①减小压力;②减小粗糙程度;③ 注入润滑油;④改变接触面;⑤变滑动为滚动,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车胎、车把和脚踏表面都有花纹,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方法增大摩擦力,属于有益摩擦,故A、B、D不合题意;
车轴通过变滑动为滚动的方式减小有害摩擦,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5.【答案】A
【知识点】光的色散;光源;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1)白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颜色的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
(2)光线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时,不会停止传播,而是改变传播方向继续在原来介质中传播,这就是光的反射,现象有平面镜成像和倒影等;
(3)能够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不是经过人工制造而自己能够发光的物体叫自然光源;
(4)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现象:小孔成像、影子、日食和月食等。
【解答】A.“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悬浮在空中的水珠相当于一个巨大的三棱镜,因此彩虹是光的色散形成的,故A正确;
B.“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酒中明月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错误;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阴晴圆缺的月亮发出的光是反射的太阳光,自己不能发光,因此不是自然光源,故C错误;
D.“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A。
6.【答案】D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按距离太阳远近的位置,由近及远的排列顺序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再结合凌日现象解答。
【解答】由题意可知,当某颗行星恰好运行至地球与太阳之间时,地球上的观察者就会看到有一个黑点从太阳圆面通过,这种现象称为凌日,由于八大行星当中只有水星和金星可能位于地球与太阳之间,所以在在地球上可以观察到水星凌日,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7.【答案】C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太阳大气层时常发生变化,有时甚至较为剧烈,这些变化统称为太阳活动。太阳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光球层上常出现暗黑的斑点,叫太阳黑子,色球层上有时出现局部区域突然增亮的现象,叫耀斑。太阳黑子和耀斑具有明显的变化周期,时间为11年。
【解答】A、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可分为3层,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A不符合题意;
B、太阳黑子发生在光球层,B不符合题意;
C、太阳是一颗能自行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C符合题意;
D、肉眼能看到的只有光球层,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8.【答案】C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解析】【分析】如果物体是运动的,则它相对参照物的位置不断改变;如果物体是静止的,则它相对参照物的位置保持不变,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①云朵向西运动,由于它相对地面上的高山在向西的方向上位置不断变化,因此选择的参照物可以是高山;
②月亮向东运动,由于它相对云朵在向东的方向上位置不断变化,因此选择的参照物是运动。
则他选择的参照物为山和云朵。
故选C。
9.【答案】A
【知识点】种子植物;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分析】无性生殖指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亲本直接产生子代的生殖方式.优点是繁殖速度快,有利于亲本性状的保持,缺点是因为子代和母代遗传特性毕竟无变化,变异性降低。
【解答】 A、多肉植物有根、茎、叶,能开花结果因此属于被子植物,A正确。
B、多肉叶长成新植株的过程中,有机物来自于自身的光合作用,B不符合题意。
C、人们可以通过这种方法不能培育出新的多肉品种,C不符合题意。
D、题中所描述的培养方法属于营养生殖,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0.【答案】C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
【解析】【分析】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静止变运动;运动变静止;运动方向改变;速度大小改变。
【解答】乒乓球在空中曲线飞行,即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乒乓球在地上越滚越慢,即运动速度大小改变; 乒乓球被对手反击回来,即运动方向改变,这三项都属于运动状态的改变,故A、B、D不合题意;
乒乓球被球拍打瘪了,即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故C不合题意。
故选C。
11.【答案】C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
【解析】【分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所决定的,其它色光照在它上面时全部被吸收;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光色决定。
【解答】月季的绿叶只能反射绿光,黄花只反射黄光,而红色玻璃只允许红光通过,所以月季的绿叶黄花所反射的绿光和黄光照到红色玻璃上时,绿光和黄光都不会通过红色玻璃,没有光线进入照相机,于是拍摄的照片是黑叶黑花,C符合题意。
故选:C
12.【答案】D
【知识点】压强大小比较
【解析】【分析】(1)上下粗细一致的容器,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
(2)已知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根据公式比较容器底部受到压强的大小;
(3)水平面上,固体对桌面的压力等于上面所有物体的重力之和;
(4)根据(2)中的方法分析判断。
【解答】A.两个容器上下粗细一致,因此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因为液体质量相等,根据G=mg可知,所以它们的重力相等,那么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相等,故A错误;
B.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相等,且容器的底面积S甲>S乙,根据公式可知,甲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小于乙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故B错误;
C.水平面上,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的重力和液体重力之和,因此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故C错误;
D.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且S甲>S乙,根据公式可知,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比乙对桌面的压强小,故D正确。
故选D。
13.【答案】C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分析】(1)当凸透镜成实像时,比较像距和物距的大小关系,从而确定成像的特点;
(2)实像是倒立的,既指形状上的上下、左右颠倒,还指运动方向的相反;
(3)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判断;
(4)根据“物近像远大,物远像近小”的规律判断。
【解答】A.根据图片可知,此时像距大于物距,成放大、倒立的实像,故A正确不合题意;
B.蜡烛越烧越短,相当于蜡烛向下运动,根据“倒立”的规律可知,光屏上的像向上运动,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可知,在凸透镜成实像时,如果将物距和像距的数值交换,那么也能成清晰的实像,故C错误符合题意;
D.蜡烛靠近凸透镜,此时物距减小,根据“物近像远大”的规律可知,此时要增大像距,即光屏向右移动才能成清晰的像,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14.【答案】B
【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图片确定小球的运动特点,然后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哪个选项中的现象与其相符,那么它就是正确选项。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小球从起点出发后,先做减速运动,再做加速运动,最后回到起点。
A.小球从碗边释放后滚下,小球先做加速运动,再做减速运动,与图不符,故A错误;
B.小球沿斜面向上冲时做减速运动,而后下行做加速运动,最后回到起点,与图相符,故B正确;
C.小球从高处下落时做加速运动,碰地面后反弹做减速运动,与图不符,故C错误;
D.小球在水平面上运动由于受到阻力做减速运动,碰到障碍物后反弹,可能不会回到原来的起点,且仍然做减速运动,与图不符,故D错误。
故选B。
15.【答案】D
【知识点】真菌;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动物的生长时期;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分析】(1)有些被子植物除进行有性生殖外,也可以用营养器官 ( 根、茎和叶 ) 进行繁殖,这种生殖方式叫做营养繁殖。营养繁殖它能够保持某些栽培植物的优良性状,而且繁殖速度较快 , 所以被广泛地应用于花卉和果树的栽培中。
(2)有些昆虫一生经历受精卵、幼虫 、蛹、成虫四个阶段,不仅幼虫和成虫的生活方式和形态结构差别大,而且在两者之间出现了蛹期,如苍蝇、菜粉蝶、家蚕、蚊子等。有些昆虫一生只经过受精卵、幼虫和成虫三个时期,不经历蛹期,如 蝗虫、 蟋 蟀、 蝼 蛄、 臭虫、螳螂等。
(3)真菌的细胞与植物、动物细胞一样都有细胞核,属于真核细胞。一般按细胞组成,可将真菌分为单细胞真菌和多细胞真菌。真菌种类繁多,已经记载的真菌约有 10万种,如用于酿酒、制作面包的酵母菌,引起食物霉变的霉菌,可食用的蘑菇、香菇、金针菇等食用菌等。 真菌一般是通过孢子繁殖后代的 。
(4)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受精卵形成后,一边进行细胞分裂,一边沿着输卵管往下移动,进入子宫。
【解答】A、 嫁接和扦插都属于营养繁殖,营养繁殖的优点就是能保持亲本植物的性状,故说法正确。
B、果蝇的一生经历受精卵、幼虫 、蛹、成虫四个阶段,发育过程存在蛹期,而蟋蟀的一生经历受精卵、幼虫 、成虫三个阶段,发育过程没有蛹期,所以它们的发育是不完全相同,故说法正确。
C、 真菌一般是通过孢子繁殖后代的,故说法正确。
D、卵细胞在输卵管内受精,受精卵形成后,一边进行细胞分裂,一边沿着输卵管往下移动,进入子宫,故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D
16.【答案】B
【知识点】重力及其方向
【解析】【分析】对运动员进行受力分析即可。
【解答】运动员离开蹦床后,它不再受到蹦床的弹力,只受竖直向下的重力,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17.【答案】C
【知识点】种子植物;孢子植物;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细菌和真菌的繁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真菌和细菌的最大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解答】A、乳酸菌、酵母菌、梨树、人体口腔上皮细胞、草履虫、细菌、酵母菌、衣藻都有细胞结构,但是流感病毒并无细胞结构,A正确。
B、将衣藻和梨树归为一类的依据是它们的细胞都含有叶绿体,都属于植物,不是它们都能开花结果,B正确。
C、乳酸菌是细菌,是单细胞生物,它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酵母菌是真菌,它也属于单细胞生物,其生殖方式是孢子生殖,C错误。
D、乳酸菌、酵母菌、衣藻、草履虫的繁殖后代都是无性生殖,而衣藻和草履虫的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D正确。
故答案为:C
18.【答案】B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平衡力的四个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和同一直线上,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钢丝对自行车的支持力等于自行车和钩码的总重力,肯定大于自行车的重力,那么它们肯定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自行车和所挂钩码总重力与钢丝对自行车的支持力,二者都作用在自行车上,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肯定是平衡力,故B正确;
C.自行车对钢丝的压力作用在钢丝上,钢丝对自行车的支持力作用在自行车上,二者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肯定不是平衡力,故C错误;
D.自行车对绳的拉力作用在绳子上,钩码的重力作用在钩码上,二者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肯定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B。
19.【答案】D
【知识点】光的反射;摩擦力的存在
【解析】【分析】(1)(2)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分析;
(3)对木板进行受力分析即可;
(4)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解答】木板倾斜后,烧杯中的水面仍在保持水平,则入射光线仍然与水面垂直,即入射光线的方向不发生改变。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反射光线的方向与不改变,故A、B错误;
由于木板处于倾斜状态,因此木板受到的压力小于烧杯和水的总重力,故C错误;
斜面上的烧杯有向下运动的趋势,于是木板会产生斜向上的摩擦力,故D正确。
故选D。
20.【答案】B
【知识点】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根据题目描述分析影响压强的哪个因素发生改变即可。
【解答】几杯水的质量和体积很小,密度也保持不变,由于管子很细,于是水柱的高度很大,就水桶底部水的深度很大,于是产生很大的压强,将木桶压破,因此这个实验说明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有关,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21.【答案】C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1)如果物体相对参照物的位置发生改变,那么它是运动的;否则,它就是静止的;
(2)根据公式计算即可;
(3)根据公式计算压强;
(4)根据公式F'=pS'计算太阳帆受到的压力。
【解答】A.推进阶段,太阳帆飞船相对太阳的距离在不断变化,因此飞船是运动的,故A错误;
B.推进阶段,太阳帆飞船的速度约为:,故B错误;
C.太阳帆上受到太阳光的平均压强约为:,故C正确;
D.这个飞船的太阳帆受到太阳光的压力约为:F'=pS'=8×10-6Pa×2.5×104m2=0.2N,故D错误。
故选C。
22.【答案】D
【知识点】昼夜长短变化
【解析】【分析】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自春分日至秋分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于夜,其中夏至日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且北极圈 ( 北纬 66.5°) 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自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其中冬至日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且北极圈及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正好相反。在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
【解答】a中路灯开的时间总和恰好为12小时,说明此日昼夜等长;b中路灯开的时间总和小于12小时,说明此日昼长夜短;c中路灯开的时间总和恰好为12小时,说明此日昼夜等长;d中路灯开的时间总和大于12小时,说明此昼短夜长。所以d日是冬至日。
故答案为:D
23.【答案】B
【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解析】【分析】电解水实验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氧气;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能够燃烧,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电解水的实验可用八个字概括:“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解答】A、正极和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A不符合题意;
B、由于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因此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符合题意;
C、由电解水实验结论可知,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C不符合题意;
D、电解水的反应产生了新的物质,因此属于化学变化,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4.【答案】A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比较拉力的大小,根据公式p=ρ液gh比较容器底部受到压强的大小。
【解答】①根据F=G容器+G液可知,两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容器与桌面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也相等,因此容器受到摩擦力的大小相等。当二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它们受到的拉力与摩擦力相等,则二者受到的拉力相等,即F1=F2.
②容器内液体的质量相等,即m1=m2,且体积V1ρ2。
容器内液面相平,根据p=ρ液gh可知,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p1>p2。
故选A。
25.【答案】D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分析】①根据“物近像远大,物远像近小”的规律判断;
②根据①中的规律分析;
③焦距越小,凸透镜的会聚能力越强,据此判断像的位置变化即可;
④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判断。
【解答】①如果将物体靠近凸透镜,那么物距将减小,根据“物近像远大”的规律可知,此时像距增大,因此光屏必须远离凸透镜,且光屏移动距离始终大于物体的移动距离,故①错误;
②根据“物近像远大,物远像近小”的规律,同时移动物体与光屏,当像距大于物距时,像移动的距离肯定大于物体移动的距离;当像距小于物距时,像移动的距离小于物体移动的距离,故②错误;
③换用焦距较小的凸透镜后,它对光线的会聚能力更强,成像会更靠近凸透镜,因此如果只移动光屏,光屏必须靠近凸透镜,故③正确;
④保持物体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当物距和像距的数值相互交换时,仍然会得到一个清晰的实像,只是像的大小发生改变,故④正确。
那么正确的是③④。
故选D。
26.【答案】(1)①
(2)④
(3)①;柱头;胚
(4)A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花的结构
【解析】【分析】种子的包括①胚轴、②胚芽、③胚根、④子叶、⑤种皮,胚芽发育成茎和叶,果实由种子和果皮组成;双子叶植物有两片子叶,单子叶植物只有一片子叶。
【解答】(1)图乙中的②胚芽将发育成图甲中的①叶子。
(2)子叶是大豆种子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大豆油是烹调时常用的食用油,它主要来自图乙中的④子叶。
(3)植物结果前必须经历传粉和受精。如图丙,传粉就是花粉落到【 ① 】柱头上的过程,受精成功后受精卵将会发育成胚。
(4)大米用水稻加工而成,面粉是由小麦加工而成,水稻、小麦都是属于单子叶植物,因此它们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内,大豆、花生属于双子叶植物,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①(2)④(3)①;柱头;胚(4)A
27.【答案】1;1.5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分析】(1)根据F浮力=G-F拉计算出物体A受到的浮力;
(2)首先根据F浮力=G排计算出排出液体的重力,再根据G总=G桶+G排计算出丙中测力计的示数。
【解答】(1)物体A受到的浮力F浮力=G-F拉=2N-1N=1N;
(2)排出液体的重力G排=F浮力=1N,则丙图中测力计的示数为:G总=G桶+G排=0.5N+1N=1.5N。
28.【答案】(1)A
(2)b
(3)C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月相
【解析】【分析】(1)图乙中a位置是新月,b位置是上弦月,c位置是满月,d位置是下弦月。
(2)月球表面没有空气、没有大气层保护,昼夜温差大。
【解答】(1)甲图中的月相是上弦月,时间是上半夜,A符合题意。
(2)上弦月的月相在图乙月球应当处于b位置。
(3)月球跟地球的区别是地球上有大气层、空气、水,而月球没有,风力、流水外力的侵蚀可以改变星球表面的坑,因此天体撞击月球留下来的坑,将在月球上保留上千年,其主要原因是月球上没有风力、流水等外力侵蚀现象,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A(2)b(3)C
29.【答案】(1)不变;仍具有
(2)向上运动
【知识点】惯性
【解析】【分析】(1)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与运动速度无关。只要物体有质量,那么它就有惯性;
(2)根据惯性的知识解答。
【解答】(1)地球停止自转后,它的质量没有发生改变,因此它的惯性不变。宇航员在国际空间站时,处于失重状态,但是质量不变,所以仍然有惯性;
(2)若拴着物体的绳子断了,那么物体不再受向上的拉力,由于惯性,物体会继续向上运动一段距离。当速度减小为零时,开始向下运动。
30.【答案】(1)2
(2)4
(3)作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下来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与运动的关系;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1)分析乙图和丙图,确定第4s时物体受到的拉力和所处的状态,然后根据二力平衡计算摩擦力的大小;
(2)根据丙图可知,在12s~18s内,物体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相同的距离,即做匀速直线运动,据此根据二力平衡计算出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然后分析第10s时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是否改变,进而分析滑动摩擦力是否改变即可。
(3)当物体受到的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时,会做减速运动。
【解答】(1)第4s时,根据乙图可知,物体受到的拉力是2N;根据丙图可知,物体没有移动距离,即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它受到的静摩擦力与拉力平衡,即f=F=2N;
(2)根据丙图可知,在12s~18s内,物体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相同的距离,即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和拉力相互平衡。根据乙图可知,这时物体受到的拉力为4N,那么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F=4N。第10s时,物体受到拉力6N,由于对地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它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不变,即f=4N。
(3)物体第16秒末撤去力F,这时它只受向后的摩擦力,即合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那么它将做减速运动,直到停下来。
31.【答案】(1)解:如图所示:
(2)解:如图所示:
(3)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透镜的光路图;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
【解析】【分析】(1)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然后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即可;
(2)根据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和光的反射定律完成作图即可。
(3)对鸡蛋进行受力分析,然后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即可。
【解答】(1)小钢球摆动到B点时,它受到拉力,作用在球的重心上,方向沿细线向上;还受到重力,作用在重心上,方向竖直向下,如下图所示:
(2)①与主轴平行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折射光线经过另一侧的焦点;
②通过入射点作垂直镜面的法线,然后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下面作出对应的反射光线,如下图所示:
(3)漂浮在水面上的鸡蛋,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二者相互平衡,都作用在重心上,如下图所示:
32.【答案】(1)C
(2)B
【知识点】重力的大小
【解析】【分析】(1)根据对g的理解分析;
(2)根据弹簧测力计测物体重力的过程,分析其中包含的物理原理即可。
【解答】(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重力和质量的比值是g=9.8N/kg,意思是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重力为9.8N,故选C。
(2)当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时,它受到的测力计的拉力与物体的重力相互平衡,即二者大小相等,故A不合题意;
物体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是这个实验的结论,实验过程中没有用到,故B符合题意;
下挂物体的重力越大,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则弹簧的伸长量越大,故C不合题意;
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与物体对测力计的拉力为相互作用力,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33.【答案】(1)有成形的细胞核
(2)酵母菌需要合适的温度才能正常生活
(3)有利于酵母菌大量繁殖
(4)出芽
(5)甲
【知识点】控制变量法;真菌
【解析】【分析】酵母菌细胞有细胞核、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等,酵母菌的生殖方式是出芽和孢子生殖。
【解答】(1)酵母菌属于真菌,与细菌相比,最大的区别是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菌没有。
(2)酵母菌在温水(适宜的温度下)可以正常生活(能化开)。
(3)由于酵母菌需要适宜的温度下才能正常生活,因此方法步骤④中将面团放在温暖的地方的目的是有利于酵母菌大量繁殖。
(4)酵母菌的生殖方式为出芽生殖。
(5)甲是暴露在空气中,空气中存在微生物,当空气中的微生物进入甲,将导致甲发霉。
故答案为:(1)有成形的细胞核(2)酵母菌需要合适的温度才能正常生活(3)有利于酵母菌大量繁殖(4)出芽(5)甲
34.【答案】(1)A;B;C;D
(2)12354
(3)20cm~30cm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分析】(1)根据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和实验过程分析判断;
(2)在蜡烛靠近凸透镜的过程中,分别从实像和虚像两个方面对像的特点进行判断;
(3)当凸透镜成实像时,u=v=2f,据此根据表格数据计算出凸透镜的焦距f。然后根据凸透镜的成像特点确定此时物距u的范围,最后和图甲对照,确定蜡烛所处的刻度范围即可。
【解答】(1)A.蜡烛的焰心、透镜的光心、光屏中心不在同一高度,那么像可能成在光屏以外,故A符合题意;
B.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此时成正立的虚像,在光屏上找不到,故B符合题意;
C.蜡烛正好在凸透镜的焦点处,此时凸透镜不成像,故C符合题意;
D.光具座太短,而像距太大,光屏不能到达像的位置,因此光屏上不成像,故D符合题意。
故选ABCD。
(2)当蜡烛逐渐靠近凸透镜的过程中,若u>f,此时成倒立的实像,根据“物近像远大”的规律可知,此时光屏上成的像逐渐变大。当u(3)根据表格数据可知,u=v=2f=20cm,则凸透镜的焦距f=10cm。当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时,此时f35.【答案】(1)天平和秒表
(2)B
(3)同一根轻质弹簧,所挂物体的质量越大,振动越慢
(4)100
【知识点】力与运动的关系;弹力
【解析】【分析】(1)根据需要测量的物理量,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2)根据力与运动的关系判断;
(3)根据图2,分析弹簧的振动快慢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即可;
(4)首先根据计算出弹簧每次的振动时间,然后与图2比较,从而确定水果的质量。
【解答】(1)在实验中,需要测量弹簧的振动时间和钩码的质量,因此还需要的测量仪器为秒表和天平。
(2)在弹簧从最高点到最低点时,弹簧的形变程度越来越大,钩码受到的拉力越来越大。当弹力小于重力时,合力向下,做加速运动;当弹力和重力相等时,合力为零,加速停止,此时速度最大;当弹力大于重力时,合力向上,做减速运动。则物体到达最低点A时,弹簧拉力大于重力,故选B。
(3)根据图2可知:同一根轻质弹簧,所挂物体的质量越大,振动越慢;
(4)弹簧振动一次的时间:,根据图2可知,此时水果的质量为100g。
36.【答案】(1)解:物体距传感器s=×vt=×340m/s×0.01s=1.7m
(2)解:物体(在0至15s相对传感器)静止
(3)解:由图C知,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水平拉力F和摩擦力f二力平衡,故f=F=10N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传感器到物体的距离等于信号传输距离的一半,则;
(2)根据图A,分析物体的距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进而确定物体的运动状态。
(3)根据图C确定物体的运动状态,然后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计算摩擦力的大小。
【解答】(1)物体距传感器;
(2)根据图A可知,物体在0~15s内到起点的距离始终保持20m不变,则物体保持静止。
(3)根据图C可知,该物体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为一条直线,则它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0~15s内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F=10N。
37.【答案】(1)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解:空载时重力G=mg=2×104kg×10N/kg=2×105N
匀速行驶时的摩擦力f=2×105N×0.2=4×104N
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二力平衡,F=f=4×104N
(3)解:满载时总重力G总=m总g=(2×104kg+4×104kg)×10N/kg=6×105N
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F=G总=6×105N
受力面积 S=0.05m ×16=0.8m
满载卡车对路面的压强p=F/S=6×105N/0.8m2=7.5×105Pa
实际压强7.5×105Pa<路面能承受最大压强9×105Pa,不会对路面造成损坏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1)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由静止变为运动;由运动变为静止;运动方向改变;速度大小改变;
(2)首先根据G=mg计算出空载时卡车的重力,再根据f=0.2G计算出受到的阻力,最后根据二力平衡计算卡车的牵引力。
(3)首先根据G总=m总g计算出卡车满载时的总重力,再根据F=G总计算出卡车对地面的压力,最后根据计算出卡车对地面的压强,最后与路面承受的最大压强比较即可。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