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1.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他最可能选择的依据分别是
A.宋词和文人画
B.宋词和戏曲
C.元曲和风俗画
D.明清小说和京剧
2.朱熹曾说:“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对上述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有
A.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
B.“天理”和“人欲”相互交融
C.与作为统治思想的理学是有差别的
D.体现了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关注
3.从9世纪开始,我国民间印书的风气渐开,著名诗人白居易等人的诗集,都在扬州、越州刊印。据此,下列相关说法合理的是
A.唐诗推动了民间印书风气
B.雕版印刷术在民间开始推广
C.民间印刷技术比官方先进
D.扬州、越州是当时文化中心
4.论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元晦强调
A.灾者,天谴也;异者,天之威也
B.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C.格物致知
D.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5.17世纪末,四书五经、科举用书、标准化的礼仪指南、医学手册和小说及叙事歌谣等大众书籍的出版地遍及全国,由各地的书坊和出版商从社会阶层和地理分布两个层面上扩散传播普及,帮助创造了一种公共的书籍文化。据此,印刷出版业的发展
A.得益于各地政府的政策支持
B.促进国家文化的整合与发展
C.模糊了传统社会阶层的界限
D.导致了早期启蒙思想的形成
6.《中华文化史》中写道:“宋词、宋文、宋画、宋代文玩及宋代理学,构成了—个精致辽阔而又森严的贵族世界,而在这一世界之外,另有一种文化崛起,这就是在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成长起来的粗俗而生动的市井文化。”这反映了宋代
A.理学推动了贵族文化的兴起
B.创造了古典文化辉煌的顶峰
C.市井文化冲击了贵族的文化
D.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加强
7.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是
A.孔子始创的儒学
B.董仲舒新儒学
C.程朱理学
D.王阳明的心学
8.北宋在科场考试中,命题并不以儒者为限,多杂出老庄之书,且在思想、学术、文学及艺术上对各个流派都采取兼容并包的态度。这反映出北宋
A.儒学正统发生动摇
B.道家思想成为主流
C.学术氛围较为宽松
D.理学不受政府重视
9.柳诒徵的《中国文化史》载:“(宋朝)士大夫家以藏书名者,所在多有。……其最富者,至逾十万卷,盖超过于宋之馆阁矣。”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印刷术的发展
B.科举制度完善
C.造纸术有突破
D.图书成为商品
10.理学家朱熹撰修《家礼》,编辑《增损吕氏乡约》,制订了一整套宗法伦理的繁文缛节,涉及祠堂族田、祭祀家法家礼等民间家族制度的主要内容。朱熹的这一做法
A.扼杀人的自然欲求
B.标志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C.标志着儒学的世俗化
D.实现乡村基层自主管理
11.宋代以后,观世音菩萨画像端庄,没有妩媚、妖烧的性感,身体被深深埋藏在衣服里。文艺复兴时期,圣母玛利亚的形象则不乏仁慈,有着丰满妇女的皮肤和体型。这则材料主要反映了
A.艺术形式植根于思想传统之中
B.西方绘画自由洒脱,强调意境
C.中国绘画内敛含蓄,凸显人性
D.中西方宗教信仰体系的差异性
12.元曲名家马致远写的最多的是“神仙道化”剧,主要倾向多是宣扬浮生若梦、富贵功名不足凭,要人们在山林隐逸和寻仙访道中获得解脱与自由。这反映出
A.浪漫主义的文学创作风格
B.元代文人内心矛盾和苦闷
C.士人归隐山林的价值取向
D.元代市民阶层的娱乐需要
13.元朝时,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这是因为元朝出现了
A.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B.开始广泛应用于航海的指南针
C.集南北农业技术于一体的农书
D.“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14.宋代理学大师朱熹指出:“官无大小,凡事只是一个公。若公时,做得来也精彩。便若小官,人也望风畏服。若不公,便是宰相,做来做去,也只得个没下梢。”在这里朱熹实际上强调国家公职人员要
A.不畏权贵,忠君爱国
B.自我克制,廉洁奉公
C.格物致知,自我修行
D.有所为有所不为
15.宋代不管是公学还是私学,都有一个收藏丰富的图书馆可供学生自己阅读并展开讨论。这一局面的出现得益于
A.印刷技术的进步
B.学校教育的发展
C.科举取士的完善
D.儒学复兴的开展
16.钱钟书在《宋诗选注》的序言中写道:“宋诗还有个缺陷,那就是爱讲道理,爱发议论……·同时宋代七言诗讲?性理'或?道学”的多得令人生厌,而写爱情的少得可怜。”宋诗的这一特点
A.不利于重文风气的形成
B.代表了文学的世俗化倾向
C.反映了思想领域的变化
D.源自国家分裂的社会现实
17.南宋理学家朱熹设计一种礼服,称为“朱子深衣”。礼服上衣为四幅(布),代表一年有四季,下裳由十二片布组成,代表一年有十二个月:衣呈圆弧状以应规,交领处成矩状以应方,代表做人要规矩;后背处一条中缝从颈根到脚踝垂直而下,代表做人要正直。由此可见朱子深衣
A.凸显了南宋的时代风尚变化
B.体现了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
C.融入了儒家礼仪教化的理念
D.反映了当时小农经济的意识
18.朱熹主张教育要培养“明万事而奉天职”的人。“万事”即社会上的一切人事:大则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的关系,小则视听、言动、周旋、食息等动作。“天职”就是一切人事都是人分内所应当做的。由此可知,朱熹主张培养
A.遵守三纲五常的人
B.具有全面素养的人
C.恪守忠孝观念的人
D.懂得格物致知的人
19.北宋哲学家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句名言的精神内涵是强调
A.守成保业
B.社会责任
C.忠君爱国
D.改革创新
20.北宋仁宗时期,政府设立“校正医书局”,大量校订刊行古典医籍,并利用印刷术发明的契机,鼓励地方官府大量刊印医书。该项举措
A.普及了活字印刷术
B.传播了中医学知识
C.建立了救灾防疫体系
D.推动了政府职能转变
21.古代中国思想与政治制度有紧密的联系。阅读下列材料:
儒学在宋代理学思潮中发展到了极致,……国家被视为一个大家庭,君主同父亲一样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但像孟子所强调的,他必须具有完美的道德。……朱熹强调,“仁”是人的爱心及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仁者必然无私无畏,大智大勇,襟怀磊落,仁民爱物;仁者境界与佛老境界的最大不同,就是在于强调……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就是要设法“正君心”,因为只有君心得正,才能正纲常、正百官,而后国治、天下平。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人民版必修3)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理学家的政治理想。
(2)请依据材料谈谈宋代儒学的发展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冯道(882~954),“少纯厚,好学能文”。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时,皆居高官显爵,自号“长乐老”。其自诩:“在孝于家,在忠于国。口无不道之言,门无不义之货。所愿者下不欺于地,中不欺于人,上不欺于天……非人之谋,是天之祐。六合之内有幸者,百岁之后有归所。”
——据《长乐老自叙》等
材料二
史臣曰:(冯)道之履行,郁有古人之风;(冯)道之宇量,深得大臣之体。然而事四朝,相六帝,可得为忠乎!
——《旧五代史》
材料三
予读冯道《长乐老叙》,见其自述以为荣,其可谓无廉耻者矣,则天下国家可从而知也。予于五代得全节之士三,死事之臣十有五……然使忠义之节,独出于武夫战卒,岂于儒者果无其人哉?
——《新五代史》
(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三对冯道的评价。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人物评价的因素。
参考答案
1.A
【详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文人画又称士大夫画,讲究神韵意趣,倡导诗书画印一体,是高雅文化的体现,宋元时期获得长足发展,尤其是理学兴起后,理学的“托物言志、格物致知”观念在文人画中多有体现;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队伍壮大,反映市民需求的世俗文化不断发展,宋词就是适应市民阶层壮大的体现。由此可知,宋元以后,中华文明的世俗化倾向和高雅文化倾向可以在宋词和文人画中得以体现,A项正确;宋词和戏曲都是世俗文化的体现,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元曲和风俗画都是世俗文化的体现,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明清小说和京剧都是世俗文化的体现,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2.A
【详解】
根据材料“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可知,朱熹认为人欲中蕴含有天理,所以没有将“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A项符合题意;朱熹强调“人欲”中含有“天理”的因素,认为“天理”和“人欲”相互交融,这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作为统治思想的理学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与材料中朱熹的观点“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是有差别的,排除C项;材料中朱熹的观点体现了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关注,这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3.B
【详解】
依据题干“9世纪”、“白居易”可知,时间应该是唐朝,结合所学可知,当时刊印技术应是雕版印刷,故B项正确;唐诗推动了民间印书风气与题意不符,故A项错误;题干没有体现民间印刷技术与官方印刷术的比较,故C项错误;题干强调的是印刷术的状况,不是强调扬州、越州是当时文化中心,故D项错误。故选B。
4.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陆九渊求理的方法是发明本心,而根据材料“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可知元晦的主张属于程朱理学一派,主张格物致知明理,C项正确;A项是董仲舒的主张,排除;B项是张载的主张,排除;D项体现的是陆九渊的唯心主义哲学观,排除。故选C项。
5.B
【详解】
根据“帮助创造了一种公共的书籍文化”可知当时印刷出版业的发展开始塑造一种公共的书籍文化,由此可知促进了国家文化的整合与发展,故选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政府政策的支持,排除A项;材料仅说明对公共书籍文化的塑造,无法体现对社会阶层界限的模糊,排除C项;根据材料内容不能体现早期启蒙思想形成,排除D项。故选B项。
6.D
【详解】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大发展,市井文化兴盛,与贵族文化并存,促进了社会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故D项正确;宋朝出现了贵族文化和市井文化并存,A项只涉及到贵族文化,不全面,排除A项;市井文化不属于古典文化,故B项错误;题目中只是交代两种文化并存,并未提到市井文化冲击贵族文化,故C项错误。故选D项。
7.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程朱理学自南宋以后成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C项正确;孔子创始的儒学、董仲舒的新儒学及王阳明的心学说法均与题干无关,ABD项排除。故选C。
8.C
【详解】
根据材料中“多杂出老庄之书”“思想学术、文学及艺十术上对各个流派都采取兼容并包的态度”可知,北宋学术氛围较为宽松,C项符合题意。儒学正统地位发生动摇是示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排除A项;B、D两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9.A
【详解】
宋朝时活字印刷术的出现,使书籍得以大量印制,为士大夫藏书提供了方便,故A项正确。
10.C
【详解】
题干中未提及《家礼》和《增损吕氏乡约》对人的自然欲求的扼杀,故A项错误;理学成为官方哲学是在南宋时期,且应该是整体、系统的理学体系,不只是朱熹的具体做法,故B项错误;根据题干中“制订了一整套宗法伦理的繁文缛节,涉及祠堂族田、祭祀家法家礼等民间家族制度的主要内容”,推知朱熹使理学世俗化,故C项正确;实现乡村基层自主管理应该是乡村自治的具体操作实施,朱熹的做法只是为乡村自治铺垫而已,故D项错误。
11.A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宋代以后的观世音菩萨画像与西方圣母玛利亚的形象,分别反映了宋代以后理学思想的束缚和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精神,说明艺术形式植根于思想传统之中,A项正确;B项只涉及西方绘画,过于片面,排除B项;C项只涉及中国绘画,过于片面,排除C项;材料主旨不是反映中西方宗教信仰体系的差异性,而是思想文化的差异导致的艺术形式差异,排除D项;故选A项。
12.B
【详解】
根据“主要倾向多是宣扬浮生若梦、富贵功名不足凭,要人们在山林隐逸和寻仙访道中获得解脱与自由。”可得出元代文人苦于民族压迫,以及社会矛盾的尖锐,在文学作品中呈现了矛盾和苦闷,B项正确;马致远的曲并不是浪漫主义,排除A;材料体现的是对现实的反映,而不是归隐山林的价值观,排除C;材料与市民无关,排除D。
13.C
【详解】
元朝王祯所著的《农书》集北方和南方的农业技术于一体,其中关于农业工具的记载尤为丰富,C正确;唐朝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A排除;宋代指南针开始广泛用于航海,B排除;明朝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D排除。故选C。
14.B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朱熹认为官不在大小,而在于为公。如果为公即使再小的官,也受人尊敬,反之,,哪怕做到宰相三公的地步,也跟没了下半截的马鞭子一样,没个好结果。在这里朱熹实际上强调国家公职人员要自我克制,廉洁奉公,故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不畏权贵,忠君爱国”,故A项错误;“格物致知,自我修行”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有所为有所不为”,故D项错误。
15.A
【详解】
材料体现的是宋朝时期藏书的丰富,这主要和印刷术的进步有关,A正确;学校教育的发展属于材料的表现,B排除;材料与科举取士无关,C排除;儒学复兴运动是在隋唐时期兴起的,D排除。故选A。
16.C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宋诗中的七言诗讲“性理”或“道学”较多,这与当时理学思想的兴起和发展密不可分故选C项;宋诗的这一特征并不影响诗歌的发展及重文风气,故排除A项;宋诗的这一特征体现不出文学的世俗化,故排除B项;宋诗的这一特征与国家分裂的现实无关,故排除D项。
17.C
【详解】
“朱子深衣”不同部分代表着不同的道德要求,这说明朱熹将儒家的礼仪教化理念融入了服饰,C正确;朱子深衣只能体现出朱熹的主张,而非时代风尚,排除A;天人合一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B;朱子深衣与小农意识无关,排除D。
18.B
【详解】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朱熹的教育主张是要培养“明万事且奉天职”的人,即一个完美人,具有全面素养的人,B项正确;A、C、D三项均是材料中的局部信息,不能全面涵盖题意,均排除。
19.B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张载是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他的这句名言体现了强烈的为国为民的社会责任感,故选B;张载强调了社会责任,并不是守成保业和改革创新,更不仅仅是局限于忠君爱国,排除ACD。
20.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政府组织人力物力,利用先进技术,大量校订刊行医书,促进了中医学知识的传播,B项正确;北宋中期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并未在当时得到普及,A项错误;材料与救灾防疫体系的建立无关,C项错误;北宋政府大力推进医书刊印并未推动政府职能转变,D项错误。
21.
(1)理想:君主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并具有完美的道德;认为道掌握在儒家手里,儒家拥有干预政治的天然权力;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就是要设法“正君心”。
(2)作用:材料认为“仁”是一切道德价值的本原,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突出了道德和自我约束的力量,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性格;主张“正君心”,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和社会和谐。
【详解】
(1)理想:依据材料中“君主同父亲一样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他必须具有完美的道德”,可知,君主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并具有完美的道德;根据“仁者境界与佛老境界的最大不同,就是在于强调……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就是要设法‘正君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理学家认为道掌握在儒家手里,儒家拥有干预政治的天然权力,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就是要设法“正君心”。
(2)作用:综合材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从社会政治、文化和民族发展等方面分析可知,宋代儒学将“仁”看作一切道德价值的本原,重视社会责任心,突出了道德和自我约束的力量,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性格,主张“正君心”,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和社会和谐。
22.(1)材料一高度肯定,为官不贪,为人真诚,忠孝两全。材料二,辩证看待,为人淳朴大度,但为臣不忠。材料三,全面否定,不忠不义,寡廉鲜耻。
(2)评价的角度;评价者所持的标准;时代变化;史料考订与发现。
【详解】
(1)评价:根据材料一中“
在孝于家,在忠于国”可知,忠孝两全;根据“口无不道之言,门无不义之货”可知,为人真诚,为官不贪,综合材料一可知,其自我评价是高度肯定;根据材料二中“履行,郁有古人之风”“宇量,深得大臣之体”可知,为人淳朴大度,根据“事四朝,相六帝,可得为忠乎”可知,为臣不忠,综合材料二可知,其对冯道的评价是辩证的;根据材料三中“其自述以为荣,其可谓无廉耻者矣,则天下国家可从而知也”可知,寡廉鲜耻,不忠不义,综合材料三可知,其对冯道的评价是全面否定的。
(2)因素:综合三则材料中对冯道的评价及其出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影响人物评价的因素主要有评价的角度、评价者的标准、评价者所处的时代和史料的考订与发现等。
试卷第1页,总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