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1.历史学家陈旭麓说:“爱国主义永远是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但从爱国出发走向近代化,与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并不同义。”属于后一种“爱国主义”的典型是(
)
A.戊戌变法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一二·九运动
2.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华制华’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
C.甲午战争
D.《辛丑条约》
3.为了完成“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的研究性课题,小明收集到以下史料,按照史料反映历史事件的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
②"那人人战死而失台,绝不愿拱手而让台”电
③“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④“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②④③
D.②①③④
4.晚清刑部侍郎左绍佐(1846-1928)在一封信中自述:“佐生五十有四年,目睹洋务之坏,幽忧愤郁,以迄今日。幸得逢圣武天断,为匹夫匹妇复仇,豁然如沉疴之得苏也,此本朝臣子吐气之时,千载一遇。”该观点
A.反映了士大夫对洋务运动的反思和批判
B.倡导了爱国进步思想
C.宣泄了对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不满
D.体现了抵御外侮与“天朝上国”观念的结合
5.维新变法之初,慈禧太后即对光绪帝说:“变法乃素志,同治初即纳曾国藩议,派子弟出洋留学,造船制械,以图富强也”,“苟可致富强者,儿自为之,吾不内制也”。这表明慈禧太后
A.谋求富强同意有限变法
B.与光绪帝政治理念一致
C.假装变法实为图谋政变
D.与维新派变法理念相似
6.早期维新派人物薛福成认为“西国各学各事之所以能胜人者,……即其用人行政之有议院,工商诸务之有公司,亦合众智以为智,众能以为能,所以鲜有败事也。”对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主张发展工商业
B.主张中国推行议会制度
C.推崇西方的制度
D.西学内涵比洋务派缩小
7.义和团被帝国主义勾结清政府剿杀于血泊之中。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导致了清廷媚外虐民面目的充分暴露,使中国人民对清廷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更多的人走上了反清的革命道路。对该材料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列强的侵略野心
B.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C.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运动由此兴起
D.义和团运动促进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发展
8.“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提出这种思想的人是
A.林则徐
B.洪秀全
C.康有为
D.李鸿章
9.李喜所在《梁启超对戊戍变法的反思》中指出,从维新派本身寻求失败的原因,是从枝节上来找,自然进入了误区;从中国社会本身去考察,才可能合理地去解释变法为什么失败。作者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在于
A.变法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脱离群众
B.变法措施过于全面,进程过于激进
C.有利于改革成功的社会环境尚未形成
D.袁世凯告密直接导致戊戌政变发生
10.1899年,捐官出身的汉裔旗人毓贤出任山东巡抚,提出“民可用,团应抚,匪必剿”,对义和拳采用招抚办法,将其招安纳入民团,于是义和拳变为“义和团”,其口号也由“反清复明”改成“扶清灭洋”。这些变化客观上源于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义和拳改变斗争策略
C.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D.统治者顺应时代潮流
11.《庚子记事》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洋人进京四十年,气数已尽,天意该绝,故天遣诸神下界,借附团民之体,烧尽洋楼使馆,灭尽洋人教民,以兴清朝。”当时与这段文字意思相同的斗争口号是
A.驱除鞑虏
B.扶清灭洋
C.平均地权
D.自强求富
12.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雷颐在谈及民族主义时说:“一个正义的运动,只有情感是不够的,民族主义也一样。没有理性的指导和束缚,就很容易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下列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
A.禁烟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
D.辛亥革命
13.1904年8月7日,春仙茶园首演汪笑侬编《瓜种兰因》(又名《波兰王国惨史》)。该剧主要根据《波兰衰亡史》改编而成,是京剧舞台上第一个“洋装新戏”。该剧的出现表明
A.传统京剧艺术风光不再
B.文化传承保护显露危机
C.民族危机催生艺术改良
D.中西交流抑制民族文化
14.甲午国殇,催化了维新思想的发酵和维新群体的聚合,并很快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维新运动。下列事件,
拉开了维新运动序幕的是
A.发动“公车上书”
B.颁布“明定国是”诏
C.签订《马关条约》
D.创办京师大学堂
15.网络上流传着对义和团运动的多种评价:比如义和团运动是愚昧的暴民运动、义和团运动是人民翻身做主的前奏、义和团运动是政府和民间"上下合谋"。这些评价
A.说明历史解释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B.表明互联网有利于历史真相的传播
C.导致对义和团的记载模糊不清
D.说明人们对认识历史真相无能为力
16.近代列强发动的某次战争使清政府付出庞大的赔款,并丧失多项国家主权。同时,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并拆除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这一战争
A.使中国革命性质开始发生根本转变
B.导致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C.促使民主共和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D.推动了中国近代民族国家观念的基本形成
17.1896年创刊的《时务报》,时人称其言论“惊心动魄,一字千……虽铁石人亦受感动,从古至今文字之力之大,无过于此者矣”。洋务官僚张之洞也认为《时务报》“识见正大,议论切要,足以增广见闻,激发士气”。据材料可知,《时务报》
A.得到了各阶层的普遍认可
B.宣传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C.控制了国内政治运动舆情
D.有利于激发国民抗争意识
18.有学者指出:士大夫一方面组织湘军平定太平天国,另一方面又不敢取清政府而代之;一方面提出区别于中央的“东南互保”政策,另一方面没有组建新政权。这种“矛盾”的存在说明当时
A.汉族官僚极力维护清廷权威
B.清政府统治已经土崩瓦解
C.传统儒家忠君观念影响深远
D.科举制是封建统治的基础
19.法国海军文官贝野·罗蒂在描述--次远征经历时说:“在许多西方军服之中,夹杂着中国长袍、珊瑚纽、尖顶帽。他们在失去了神圣性的北京帝都,参与这野蛮人的盛会,成为我们时代最唐突的事了。”他将这一天称为“北京的末日”。该军官所描述的历史事件
A.使中国彻底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
B.诱发了“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C.导致清廷的中央机构开始具有殖民色彩
D.使列强资本输出深入中国内地
20.1898年,光绪皇帝下诏:自下科始,乡、会试及岁科各试,废八股,改试策论。后依湖广总督张之洞建议,乡试以历代掌故为主,兼及五洲各国政艺,“会试亦如之”。一些读书人对此“惊怪不知所为”;书商则“乘时射利,猎取中外时报,补缀成篇,标以俗名,如《三场要诀》之类,获利亡算”。这反映出当时清政府
A.不顾士民反对坚决废除科举
B.各省督抚大力支持维新变法
C.着手兴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D.适应形势变化调整取土制度
21.“法治中国”是中国法治建设的“升级版”,“法治中国”是中国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何以尊于禽兽!人有法律,而禽兽无之也”
……“立法权如果操于一人,必立有利于一人的专制之法;立法权如果操于众人,则所立之法必然是有利于众人的民主之律……”“法者,天下之公器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二
在清末新政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法制改革也被提上议事日程。1902年3月,清廷发布了修订法律的谕旨:“中国律例自汉唐以来,代有增改。……惟是为治之道,尤贵因时制宜,今昔情势不同,非参酌适中,不能推行尽善。近来地利日兴,商务日广,如矿律、路律、商律等类,皆应妥议专夸。”
——张海鹏等《中国近代通史》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梁启超为什么强调“法者,天下之公器”?
(2)材料二中法制改革的原因是“今昔情势不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哪些情势不同。
22.
材料—
"盖从来作史者,皆为朝廷上之君若臣而作,曾无一书为国民而作者也。其大弊在不知朝廷与国家之分别,以为舍朝廷外无国家……今日欧洲民族主义所以发达,列国所以日进文明,史学之功居其半焉……今日欲提倡民族主义,使我四万万同胞强立于此优胜劣败之世界乎!则本国史学一科实为无老无幼、无男无女、无智无愚、无贤无不肖所皆当从事,视之如涡饮饥食,一刻不容缓者也。……史学革命不起,则吾国遂不可救。悠悠万事,惟此为大!"
——1902年梁启超《新史学》
材料二
梁启超所提倡的新史学之"新",内涵极为丰富。用今天的眼光看,其"新"主要表现在;在历史观上,提倡历史进化论,宣扬历史进步说,反对历史倒退论和历史循环论。在研究内容上,提倡研究"国族""国民"的历史,也就是研究"民史",反对研究以帝王将相为核心内容的"君史";提倡研究内容丰富的社会文化史,反对研究单一的政治史和军事史。在研究方法上,主张广泛吸收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伦理学、地理学、语言学等新学科的方法,从而使历史研究的结果更加精确。
——2016年12期《文史知识》
(1)根据材料一,概况梁启超提倡史学革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简要评价近代史学革命。
参考答案
1.B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政治近代化进程,一二?九运动推动了抗日救亡的新高潮,这三者属于“从爱国出发走向近代化”;义和团运动具有盲目排外特点,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近代文明,属于“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由此可知,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
2.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1901年《辛丑条约》中胁迫清政府承诺镇压反帝斗争。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的组织,违者处死。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沦为了帝国主义的工具,
也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项正确;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及甲午中日战争均与材料无关,排除ABC项。故选D项。
3.B
【详解】
①是三元里抗英,三元里抗英时间是在1941年;②是反割台斗争,反割台斗争时间是在1895年;③中“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描述的是邓世昌殉国,发生在1894年;④描述的是义和团运动,时间是在1900年。根据以上分析可知,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
4.D
【详解】
材料反映了晚清的官员认为某一场运动能够为国人复仇,又得到了清政府的支持,是中国人扬眉吐气的事件,他为此感到非常的解气,对应的运动只能是义和团,与对洋务运动的批判无关,A项排除;它具有爱国性,但没有进步性,B项错误;他主要是反对外来侵略,不涉及资产阶级,C项错误;材料中该官员的态度明显是传统的天朝上国观念,鄙视西方但又有一定的爱国色彩,D项正确。故选D。
5.A
【详解】
材料说可致富强者,不制止,表明慈禧同意有限变法,故A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慈禧与光绪存在纷争,对其改革内容和方式多有不满,故B项错误;虽然后来发生了戊戌政变,但材料体现的是变法之初的慈禧态度,和变法发展中的态度变法无关,故C项错误;维新派触动政治制度深入变革,这是慈禧不能接受的,故D项错误。
6.D
【详解】
依据材料信息“即其用人行政之有议院,工商诸务之有公司,亦合众智以为智,众能以为能”可知,西学包括政治、经济等内涵。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只局限于经济和科技领域,D项符合题意;洋务运动和西学都主张发展工商业,排除A项;洋务运动不主张中国推行西方的议会制度,排除BC项。故选D项。
7.D
【详解】
根据材料“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导致了清廷媚外虐民面目的充分暴露,使中国人民对清廷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更多的人走上了反清的革命道路”可知,义和团运动失败,使中国人民认清了清政府专制卖国的本来面目,拥护、支持清廷的态度变成反对、推翻清廷的态度,即有利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发展,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义和团运动使人们对清政府态度转变,而没有体现出粉碎了列强的侵略野心,排除A项;B项是指《辛丑条约》的影响,排除B项;1898年的戊戌变法就是资产阶级民主运动,发生于材料时间之前,排除C项。故选D项。
8.C
【详解】
“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指的是君主立宪思想。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提出这种思想的人是康有为,C项正确;林则徐和李鸿章主张学习西方器物,排除AD项;洪秀全是农民起义领袖,不主张君主立宪,排除B项。
9.C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从中国社会本身去考察”指的是从社会的经济、政治(阶级)、思想等角度进行综合分析,戊戌变法不具备改革成功的社会环境,C项正确;A、B两项都是从维新派本身寻求失败的原因,与材料中学者的观点不符,排除AB项;袁世凯告密不属于社会本身的因素,排除D项。故选C项。
10.C
【详解】
根据材料“其口号也由‘反清复明’改成‘扶清灭洋’”可知,随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灭洋”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要求,口号的变化反映了当时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已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C项正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生于1900年,排除A项;“义和拳改变斗争策略”不是材料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统治者顺应时代潮流”,排除D项。故选C项。
11.B
【详解】
由材料“借附团民之体,烧尽洋楼使馆,灭尽洋人教民,以兴清朝”,并结合所学可知为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的斗争口号是“扶清灭洋”,故选B项;驱除鞑虏、平均地权为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故排除A项、C项;自强求富为洋务运动目的,故排除D项。
12.B
【详解】
材料反映了有学者认为,某一场运动只有民族情感,但缺乏科学精神,体现盲目排外的色彩,与之相符合的只有义和团运动,B项正确;禁烟运动是鸦片战争的导火线,与材料无关,A项排除;太平天国运动的矛头针对的是清政府,C项排除;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与材料无关,D项排除。故选B。
13.C
【详解】
依据“该剧主要根据《波兰衰亡史》改编而成,是京剧舞台上第一个‘洋装新戏’……”和所学知识。1904年正值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因此作者借波兰的衰亡,以京剧艺术的创新形式警醒国人,由此得出民族危机催生艺术改良,C正确;依据题干可知,该剧是以京剧艺术的形式演出的“洋装新戏”,说明传承了传统京剧艺术,并非风光不再,A排除;题干并非凸显文化传承保护显露危机,而是借助传统艺术形式的改良起到警醒世人的作用,B排除;题干反映了中西交流有利于民族文化的改良和创新,并非抑制民族文化,D排除。故选C。
14.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拉开维新运动序幕的是“公车上书”,A项正确;“明定国是”诏的颁布是维新运动高潮即百日维新的开始,不是维新运动的序幕,排除B项;《马关条约》的签订是维新运动的历史背景,不是揭开维新运动序幕的事件,排除C项;创办京师大学堂是百日维新的内容,并非维新运动开始的标志,排除D项。
15.A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网络上存在着对义和团运动的多种评价,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可以看出这些评价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所以A正确;材料中的评价不一定准确,所以B错误;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义和团运动属于农民运动,材料中的评价并不能改变义和团运动的真实情况,也不能改变义和团斗争的记载,所以C错误;材料信息不能说明人们无力认识历史真相,所以D错误。
16.B
【详解】
根据材料“使清政府付出庞大的赔款”“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拆除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八国联军侵华后签订的《辛丑条约》的内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导致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选B;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开始肩负起反帝反封建的双重任务,故排除A;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中国近代民族国家观念的基本形成,故排除CD。
17.D
【详解】
《时务报》“虽铁石人亦受感动,从古至今文字之力之大,无过于此者矣”“识见正大,议论切要,足以增广见闻,激发士气”。据材料可知,《时务报》起到了激发国民抗争意识的作用,故D正确;“各阶层的普遍认可”说法过于绝对,故A错误;材料未强调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故B错误;显然,该报助推了国内政治运动舆情,故C错误。
18.C
【详解】
根据“士大夫一方面组织湘军平定太平天国,另一方面又不敢取清政府而代之;一方面提出区别于中央的‘东南互保’政策,另一方面没有组建新政权”可知,正是因为儒家忠君思想的影响,士大夫不敢做“窃国贼子”,不敢取清政府而代之,故选C;汉族官员提出区别于中央的“东南互保”政策,不是维护清廷权威,排除A;B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结合所学可知,武昌起义后,各地纷纷响应,宣布独立,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科举制,排除D。
【点睛】
19.A
【详解】
依据“在许多西方军服之中,夹杂着中国长袍、珊瑚纽、尖顶帽。他们在失去了神圣性的北京帝都,参与这野蛮人的盛会,成为我们时代最唐突的事了。”可知这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有关,1900年,西方列强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攻占清朝首都北京,迫使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A正确;甲午中日战争诱发了“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B排除;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廷的中央机构开始具有殖民色彩,C排除;甲午中日战争后,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深入中国内地,D排除。故选A。
20.D
【详解】
从材料中的“废八股,改试策论”“乡试以历代掌故为主,兼及五洲各国政艺”等信息可以看出,科举考试的内容在进行适当调整,反映出当时清政府为适应形势变化在调整取土制度,故答案为D项;材料中的“废八股”不是废除科举,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各省督抚的态度,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科举制度的变化,没有涉及清政府办学堂的状况,排除C项。
21.
(1)梁启超是近代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之一,他强调法者天下之公器是由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西方资本主义思想传入,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反对君主专制,追求政治平等(追求政治理想君主立宪制),实行维新变法。
(2)近代西方法律传入的影响;清朝出现统治危机;近代经济活动的需要。
【分析】
(1)
“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西方资本主义思想传入,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反对君主专制、追求政治平等、实行维新变法的需求等角度分析。
(2)
“不同”,依据材料二信息“是为治之道,尤贵因时制宜,今昔情势不同,非参酌适中,不能推行尽善。近来地利日兴,商务日广,如矿律、路律、商律等类,皆应妥议专夸”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近代西方法律传入的影响、清朝出现统治危机、近代经济活动的需要等。
22.(1)①传统史学知朝廷而不知有国家,不利于民族意识形成;②主张向西方学习,认为西方文明发展与史学关系密切;③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希望能御侮图强,激发中华民族的民族主义与民族认同。④维新变法失败后寻求新的救国之路。
(2)①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提高民族意识,御侮图强。②促进了历史学的新发展。扩大了历史的研究范围,尝试新的研究方法,打开了史学研究的新局面,促使了史学向一门独立学科的转变。③但批判中国传统史学时存在一刀切和全盘否定的观点,难免有失公允。
【详解】
(1)梁启超提倡史学革命的原因,根据“其大弊在不知朝廷与国家之分别,以为舍朝廷外无国家”可以看出传统史学知朝廷而不知有国家,不利于民族意识形成;根据“今日欧洲民族主义所以发达,列国所以日进文明,史学之功居其半焉”可以看出,主张向西方学习,认为西方文明发展与史学关系密切;根据“今日欲提倡民族主义,使我四万万同胞强立于此优胜劣败之世界乎”并联系所学可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希望能御侮图强,激发中华民族的民族主义与民族认同;根据“史学革命不起,则吾国遂不可救。悠悠万事,惟此为大!”并联系所学可知,还包括维新变法失败后寻求新的救国之路。
(2)评价近代史学革命,根据“提倡历史进化论,宣扬历史进步说”并联系当时社会状况可以看出,起到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提高民族意识,御侮图强。根据“反对研究以帝王将相为核心内容的"君史";提倡研究内容丰富的社会文化史”可以看出,促进了历史学的新发展。根据材料信息并联系所学可知,梁启超在批判中国传统史学时存在一刀切和全盘否定的观点,难免有失公允。
试卷第1页,总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