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辛亥革命
1.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有(
)
①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②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③使民主共和观念日益深入人心;④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中没有涉及的问题是
A.推翻满族贵族的统治
B.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驱逐帝国主义出中国
D.土地纲领
3.1904年《时报》刊载评论:“今日中国之言革新者,不论保守党、进步党、急激党,莫不公认教育为当今唯一之问题矣。即就教育而论,不论官立学堂、民立学堂,莫不公认师范为当今唯一之急务矣。”这反映了当时
A.清末新政以教育为第一要务
B.各政治派别的救国主张趋向一致
C.科技救国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D.时代变革对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
4.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先进的中国人于20世纪初设计的解决方案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革命军》
C.《孔子改制考》
D.《论人民民主专政》
5.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主席指出: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的“先驱”活动主要体现在
A.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民主政治
B.最早进行了反封反侵斗争
C.最早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
D.最早领导推翻了封建制度
6.如图所示为1917年山西某县教育会副会长的一则日记。该日记反映出
新知事(县长)……夜入城,今朝接篆视事(上任)后,即诣各庙拈香行跪礼拜礼,仍是旧官僚之行为也……(新知事)由庚子、辛丑并科举人出身,非新派一流人,可望其布泽于民也。
A.该会长对辛亥革命持反对态度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新知县得到了当地群众的拥护
D.科举出生官员更有才能
7.辛亥革命后,随着专制政权的土崩瓦解,各类政党、社团纷纷建立,各派政治力量迅速分化和重组。为谋求议会席位,各党派展开激烈竞争。这一现象
A.揭示了民主共和制度的弊端
B.推动了近代政党政治的产生
C.直接推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为国民革命的开展奠定基础
8.“公民”一词,在20世纪初便开始在中国得到运用,随后便广泛地出现在各种出版物上,各种新式人物都会引用这个词语来作政治表达……不过,从这些实例来看,其使用者主要仍是政客,其他人士使用率并不高。这直接反映了
A.当时政治权力斗争激烈
B.公民政治在清末民初发达
C.民众的政治参与意愿强烈
D.公民政治取得实质性进展
9.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告中华民国成立,以五色旗为国旗,定都于
A.南京
B.武汉
C.广州
D.北京
10.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体现了
①伏尔泰的政治理论
②孟德斯鸠的政治理论
③卢梭的政治理论
④达尔文的进化论理论
A.②③
B.③④
C.①②③
D.②
11.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在于
A.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C.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
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12.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的根本原因是
A.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B.封建旧官僚的阻碍
C.资本主义经济基础薄弱
D.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
13.辛亥革命后两年里,全国出现了500多家报馆,标榜民主,评价时政,其中胡鄂公就在天津的《大中华报》上“无日不骂项城(袁世凯)。材料反映了辛亥革命后”
A.传统社会道德观念被打破
B.资讯传播方式的改变
C.言论出版自由制度受重视
D.民主共和观念的传播
14.“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这最能说明
A.民主共和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B.民众觉悟程度不高,不明白共和真谛
C.清政府已经不得民心
D.推翻帝制已成为民众的心声
15.孙中山曾提及,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时,“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到1900年惠州起义失败,“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息”。人们对革命党人态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对清政府失去信心
B.革命思想传播,启迪民智
C.人们逐渐认同三民主义
D.清政府腐败无能
16.除革命党、谘议局、普通民众之外,清廷军队,甚至是袁世凯的北洋部队,也有暗中支持共和的举动。1911年12月10日,清朝驻荷兰国代办章申在给内阁的电报中说,“和(荷)报称……美法愿共和(支持中国建立共和国)”。这表明
A.君主专制制度已经不得人心
B.美法支持民主共和
C.清驻外大臣和袁世凯都赞成民主共和制
D.民主共和制已成为当时中国的大势所趋
17.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光荣革命”,是一场失败了的“光荣革命”。该观点主要着眼于辛亥革命
A.没有从根本上使中国社会转型
B.以温和的方式推翻清王朝统治
C.使中国开始走上民主共和之路
D.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
18.学者杜亚泉对近代某事件作出如此评价:它呈现出多重变奏的面貌,它是以民主立宪为最终目的的革命;它是“思想战”的爆发;它开局有功、建设不足。该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9.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约法》
C.《钦定宪法大纲》
D.《中华民国宪法》
20.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是
A.买办资产阶级
B.官僚资产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城市小资产阶级
21.阅读下列关于孙中山民族主义的几则材料。
材料一
(一)驱逐鞑虏。今之满洲……和中国多事,长驱入关,来我中国,据我政府,迫我汉人为奴隶……满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义师所指,覆其政府,还我主权……(二)恢复中华。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中国的政治,中国人任之。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民族的国家。
——1911年《军政府宣言》
材料二
一、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条约期满为止。其缔结于革命起事以后则否。……三、凡革命前满政府所让与各国国家或国家个人种种之权利,民国亦照旧尊重之,其在革命军兴起以后则否。
——1912年孙中山《宣告各友邦书》
材料三
(一)一切不平等条约,如外人租借地,领事裁判权,外人适宜于关税及外人在中国境内行使一切政治的权力侵犯中国主权者,皆当取消,重订双方平等,互尊主权之重要条约。
——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孙中山当时的民族主义的宗旨是什么?这种看法有何局限?
(2)据材料二、三说明孙中山对帝国主义列强的态度有何区别?影响孙中山产生区别的主要历史因素是什么?
22.革命是社会变革的两大手段,各有优劣,不可定论。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未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
——梁启超
材料二
“从1789-1848年,发生在英法两国的孪生大变革——双元革命。它们不应该被视为只属于这两国的大事,而应该被看作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孪生喷发口,而且还在继续使整个世界发生变革。’
——霍布斯邦《革命的年代:1789—1848》
(1)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两大手段的典型体现。相比之下,你倾向哪一件大事?请置身于当时形势来阐明理由。
(2)材料二中的“双元革命”当指哪两大事件?“双元革命”分别对中国的近代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参考答案
1.D
【详解】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使民主共和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故①②③④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
2.C
【详解】
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中“驱除鞑虏”是反满,没有提出驱逐帝国主义出中国,C项正确;“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就是推翻满族贵族的统治,排除A项;“创立民国”就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排除B项;“平均地权”属于土地纲领,排除D项。故选C项。
3.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初的中国,主张社会变革的各界人士均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重视教师的培养和作用,反映了时代变革对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D项正确;《时报》评论和各界的认识,不能说明清末“新政”以教育为第一要务,排除A项;各个政治派别都重视教育不能说明其救国主张趋向“一致”,排除B项;科技救国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与“莫不公认师范为当今唯一之急务”等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4.A
【详解】
据题干和所学知识,20世纪初期,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孙中山颁布具有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了主权在民、三权分立等内容,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以制约袁世凯的权力,维护民主共和的成果,A项正确;《革命军》是辛亥革命前夕邹容所著的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著作,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孔子改制考》是19世纪末康有为所著的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著作,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论人民民主专政》是1949年毛泽东所著的著作,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做了理论上的准备,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
5.C
【详解】
根据所学,孙中山在革命过程中最早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C项正确;维新派早已经强调要发展资产阶级的民主,排除A项;B项符合太平天国运动,排除B项;推翻封建制度是新中国的成立,排除D项。故选C项。
6.A
【详解】
材料“……夜入城,今朝接篆视事(上任)后,即诣各庙拈香行跪礼拜礼,仍是旧官僚之行为也”体现的是辛亥革命后,政府官员仍然沿用传统的礼仪,说明的是该会长对辛亥革命持反对态度,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辛亥革命的不彻底,并非是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排除B项;材料与群众的拥护及官员的才能无关,排除CD项。故选A项。
7.B
【详解】
根据“各派政治力量迅速分化和重组。为谋求议会席位,各党派展开激烈竞争”可知,辛亥革命后各党派对议会席位的谋求催生了近代政党政治,B项正确;材料现象有利于近代政党政治的产生,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是民主共和制度的优势,排除A项;材料现象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无关,排除C项;国民革命的开展,以国共合作为基础,排除D项。故选B项。
8.A
【详解】
材料反映了“公民”一词在20世纪初的中国,主要使用者是政客,其他人士很少使用,这一现象说明“公民”一词只是政客用来政治表达的工具,政客们借此来争取民众的支持,反映出当时政治权力斗争激励,A项正确;“公民”一词使用者主要是政客,其他人是使用率不高,说明公民政治不发达,排除B项;“公民”一词使用者主要是政客,其他人是使用率不高,说明民众参与政治意愿不强烈,排除C项;“公民”一词使用者主要是政客,其他人是使用率不高,说明公民政治进展不大,排除D项。故选A项。
9.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以五色旗为国旗,定都于南京,A项正确;1912年1月至3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以南京为临时首都,“武汉”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1912年1月至3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以南京为临时首都,“广州”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1912年4月孙中山辞职,临时参议院选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首都迁至北京,排除D项。故选A项。
10.A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没有实行君主立宪制,因此没有体现伏尔泰的政治理论,①错误;该法中体现了三权分立和人民主权的思想,所以体现了孟德斯鸠和卢梭的理论,②③正确;该法属于资产阶级宪法,没有体现进化论的理论,④错误。故选A项,排除BCD项。故选A项。
11.A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这是它最大的历史功绩,A项正确;B项也是功绩,但不是最大的,排除B项;C项“充分”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颈;辛亥革命后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仍然存在,排除D项。故选A项。
12.C
【详解】
政治根源于经济,近代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经济基础薄弱,这决定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软弱、妥协性,C项正确,排除D项;中外反动势力破坏是辛亥革命是失败的客观原因,排除A项;封建旧官僚的阻碍是辛亥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不是根本原因,排除B项。
13.D
【详解】
根据“标榜民主”“无日不骂项城(袁世凯)”可以得出,辛亥革命后,尽管革命果实落入袁世凯之手,但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反袁之声不断,D项正确;材料反映民主共和观念的传播,并非是传统社会道德观念被打破,排除A项;材料反映民主共和观念的传播,无法体现资讯传播方式的改变,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民主共和观念的传播,并非强调言论出版自由,排除C项。故选D项。
14.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众接受了清帝退位的事实,但绝大部分人不知道“民国共和”的实质,最能说明民众觉悟程度不高,并不明白共和真谛,B项正确;民主共和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与民众对共和“实质如何,都非所问”不符,排除A项;清政府不得人心只是材料部分信息,并非材料主旨,排除C项;推翻帝制是人们共同诉求的说法片面,并未说明材料后半部分的内涵,排除D项。
15.B
【详解】
材料体现的是从广州起义到惠州起义的过程中,人们对革命派的活动由否定到赞扬,这主要和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有关,B项正确;对清政府失去信心及清政府腐败无能的说法不属于主要原因,AD项排除;三民主义的提出是在1905年,C项排除。故选B。
16.D
【详解】
从材料可以看出,有相当一部分力量是支持民主共和的,既包括民众力量,也包括军队力量,还包括西方列强说明民主共和已经成为当时中国的发展趋势,D项正确;君主专制制度已经不得人心没有体现“和(荷)报称……美法愿共和(支持中国建立共和国)”等内容,排除A项;美法支持民主共和没有体现“除革命党、谘议局、普通民众之外,清廷军队,甚至是袁世凯的北洋部队,也有暗中支持共和的举动”等内容,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袁世凯赞成民主共和制,排除C项。故选D。
17.A
【详解】
根据“失败了的‘光荣革命’”可得出,其强调的是辛亥革命没有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没有改革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从根本上推动中国社会的转型,A项正确;B项只是强调其是“光荣革命”,没有突显出其失败的主旨,排除B;CD项与“失败”的主旨不符合,排除。
18.C
【详解】
根据材料“近代某事件”、“它是以民主立宪为最终目的的革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事件是辛亥革命,它是发生于1911年,这场革命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C项正确;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晚清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挽救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不符合材料,排除A项;戊戌变法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不符合材料,排除B项;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文化,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不符合材料,排除D项。故选C项。
19.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等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A项正确;《中华民国约法》又称《新约法》,俗称《袁记约法》,是北洋军阀袁世凯执政期间制定的一部宪法性文件,排除B项;《钦定宪法大纲》是中国晚清政府颁布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排除C项;《中华民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排除D项。故选A项。
20.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是民族资产阶级,因此C项正确,AD排除;当时官僚资本主义尚未产生,B项排除。故选C。
21.
(1)孙中山当时的民族主义的宗旨是推翻清政府统治。局限:此时孙中山的民族主义还没有提到反帝国主义。
(2)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承认帝国主义在中国已取得的特权,承认不平等条约;1924年他则明确提出修改不平等条约,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历史因素:斗争的屡次失败,孙中山接受苏俄的建议与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主张,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带有反帝反封建内容的新三民主义。
【详解】
(1)宗旨:根据材料一中“满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民族的国家”等信息可知,民族主义的宗旨是推翻清政府统治。局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没有明确反对帝国主义。
(2)区别:对比材料二中“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各国国家或国家个人种种之权利,民国亦照旧尊重之”,材料三中“一切不平等条约……皆当取消”可知,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承认帝国主义在中国已取得的特权和不平等条约,1924年则明确提出修改不平等条约,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历史因素: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进行具体分析可知,影响孙中山思想转变的主要历史因素是,斗争的屡次失败,孙中山接受苏俄的建议与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主张,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了带有反帝反封建内容的新三民主义。
22.(1)戊戌变法,改革避免战乱,又达到维护清王朝并实现民主政治的目的。辛亥革命,清王朝对内专制对外屈膝,除了革命别无它途,辛亥革命是民主革命,其目标是三权分立式民主共和政体。(其他紧扣题旨言之成理的,亦可)
(2)双元革命:工业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或答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的影响:西方列强打开中国国门,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开展洋务运动,开启了近代化的历程。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影响了中国近代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传播了民主共和的思想等。
【详解】
(1)阐述: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对比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从中选择一个更为有效的社会变革手段,明确表达后,结合所选历史事件的时代背景和国内外形势,说明该变革手段的作用,论证个人观点,如选择戊戌变法,就要指出当时选用改革手段,可以避免战乱,达到维护清王朝并实现民主政治的目的;若选择辛亥革命,则需要明确20世纪初,清王朝对内专制对外屈膝,除了革命别无它途,而辛亥革命作为民主革命,其目标就是三权分立式民主共和政体。
(2)双元革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789—1848年,发生在英法两国的孪生大变革”指的是工业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或法国大革命)。影响:根据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从政治、经济、思想和外交等方面分析可知,工业革命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是,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国门,将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通过开展洋务运动,开启了近代化的历程;法国大革命对中国社会近代化的影响在于,影响了中国近代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传播了民主共和的思想等。
试卷第1页,总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