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单元测试(word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单元测试(word解析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0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8-26 06:04: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单元测试(解析版)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40分)
1.某同学用手机计步器记录了自己从家到公园再回到家的锻炼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的6.65公里指的是位移大小
B.图中的速度5.0千米/小时为瞬时速度
C.图中的速度5.0千米/小时为平均速率
D.图中的速度5.0千米/小时为平均速度的大小
2.一辆小汽车启动阶段,在5s内速度从10m/s增加到20m/s,通过的位移是70m,小汽车在5s内的平均速度是(  )
A.13m/s
B.14m/s
C.15m/s
D.16m/s
3.2010年11月24日,刘翔在广州亚运会男子110米栏决赛中,以13秒09的赛季个人最好成绩夺得冠军,连续第三次打破了赛会纪录,成为亚运会历史上第一位三夺110米栏冠军的选手。关于刘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  )
A.刘翔在飞奔的110米中,可以看做质点
B.教练为了分析刘翔的动作要领,可以将其看做质点
C.无论研究什么问题,均不能把刘翔看做质点
D.是否能将刘翔看做质点,决定于我们所研究的问题
4.关于质点和参考系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教练员在研究刘翔跨栏动作时可以把刘翔看做质点
B.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时可以把地球看做质点
C.坐在行驶的列车中的乘客看到窗外的树木在后退,他是以地面为参考系来观察的
D.无论取什么物体为参考系,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描述都是一样的
5.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于2019年10月18日至27日在中国湖北武汉举行,是历史上规模最大、参赛人员最多、影响力最广的一次世界军人盛会,通常将运动员视为质点的比赛项目是(  )
A.体操
B.拳击
C.击剑
D.马拉松
6.下列关于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速度是标量,只有大小
B.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只有大小
C.速度越大,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越大
D.速度越大,物体的位移越大
7.无人机是一种由无线电遥控设备或自身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无人驾驶飞行器(如图所示)。一无人机在某次测试中往返飞行了850km,用时1h12min,飞行期间以920km/h掠过监测点,这些数据分别指(  )
A.位移、时间、平均速度
B.位移、时刻、瞬时速度
C.路程、时间、瞬时速度值
D.路程、时间、平均速度值
8.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


A.能准确地求出某点的瞬时速度
B.只能粗略地求出某点的瞬时速度
C.能求出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D.可以任意地利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代表某点的瞬时速度
9.2019年12月27号,被称为“胖五”的“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圆满完成发射任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箭点火后,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度越大
B.火箭发射瞬间,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为零
C.火箭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
D.火箭的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为零
10.如图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对线段OA、AB、BC、CD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D段运动速度最大
B.AB段物体做匀速运动
C.OA段的运动方向与CD段的运动方向相反
D.运动4h汽车的位移大小为30km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实验题(共15分)
11.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所记录的纸带来研究小车的运动情况,实验中获得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从起始点O开始,将此后连续打出的8个点依次标为A、B、C、D…….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则从打A点到打F点经历的时间为________s,这段时间内小车做________(选填“加速”或“减速”)运动.
12.下列实验过程中使用打点计时器的正确步骤是______。
A.启动电源,用手水平地拉动纸带,纸带上打出一行小点
B.关掉电源
C.取下纸带,从能够看清的某个点开始,往后数若干个外点。如果数出n个点,这些点划分出的间隔数是个,由此计算出纸带从第1个点到第n个点的运动时间
D.把纸带装好
E.了解打点计时器的结构,然后把它固定在桌子上
F.用刻度尺测量出第1个点到第n个点的距离
三、解答题(共45分)
13.湖中点有一观察站,一小船从点出发,向东行驶了60m后又向北行驶80m到达点,用时40s,最后小船沿直线返回到点又用时20s,求:
(1)小船从到过程中的路程和位移大小;
(2)小船在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和平均速率。
14.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坐标的单位为km,已知A、B两村庄的坐标分别为、,一辆汽车在x轴上行驶,从原点O出发。汽车行驶到离A村最近时,汽车的位置坐标为多少?汽车行驶到离B村5km时,汽车的位置坐标为多少?
15.某人沿着平直公路由A出发到达D点,前t1=5s内向东运动了Δx1=30m经过B点,又运动了t2=5s前进了Δx2=60m到达C点,在C点停了t3=4s后又向西行,经历了t4=6s运动Δx4=120m到达A点西侧的D点,其运动图如图所示,求:
(1)全过程的平均速度;
(2)全过程的平均速率。
16.
某汽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10秒内速度从5
m/s增加到25m/s。
(1)求加速度;
(2)如遇紧急情况,2秒内速度从25
m/s减为零,设这个过程也是匀变速运动,求这个过程加速度。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手机计步器记录的行程为该同学在这段时间内行走的路程,即图中的6.65公里指的是路程,故A错误;
BCD.图中的速度5.0千米/小时为对应路程与时间之比,即平均速率,故C正确,B、D错误。
故选C。
2.B
【详解】
由平均速度的定义可得
B正确。
故选B。
3.D
【详解】
A.刘翔在飞奔的110米中,跨栏动作会影响成绩,故不可以看做质点,A错误;
B.教练为了分析刘翔的动作要领,需要关注肢体动作,不可以将其看做质点,B错误;
CD.是否能将刘翔看做质点,决定于我们所研究的问题,C错误,D正确。
故选D。
4.B
【详解】
A.教练员在研究刘翔跨栏动作时不可以把刘翔看做质点,A错误;
B.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时可以把地球看做质点,B正确;
C.坐在行驶的列车中的乘客看到窗外的树木在后退,他是以列车为参考系来观察的,C错误;
D.选择不同的物体为参考系,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描述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D错误。
故选B。
5.D
【详解】
A.体操表演时,运动员自身尺寸不能忽略,否则没有欣赏价值,A错误;
B.拳击运动员表演时,看的就是运动员的动作,所以不可以看做质点,
B错误;
C.击剑表演时,自身大小不能忽略,所以不可以看做质点,C错误;
D.马拉松比赛时,由于路程长,比赛是看的运动时间,运动员可以看成质点,D正确。
故选D。
6.C
【详解】
A.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故A错误;
B.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故B错误;
CD.位移x=vt,当时间取单位时间时,速度越大,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越大,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7.C
【详解】
往返飞行了850km是路程,位移为0;用时1h12min是一段时间间隔,即时间;飞行期间以920km/h掠过监测点,监测点是一个确定的点,故是瞬时速度。
故选C。
8.BC
【详解】
A.打点计时器记录了物体在一定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可以求出平均速度,但是不能精确的求出瞬时速度大小,故A错误;
B.根据公式可知当时间很短,位移很小时可以利用平均速度来粗略的求出瞬时速度大小,故B正确;
C.根据所打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时间间隔可以求出平均速度的大小,故C正确;
D.只有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大小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故D错误.
故选BC.
9.ABD
【详解】
AC.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不一定越大,选项A正确,C错误;
B.火箭发射瞬间,要从静止开始向上加速,故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为零,选项B正确;
D.火箭的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为零,可能很大,也可能很小,选项D正确。
故选ABD。
10.AC
【详解】
A.由图得知:CD段斜率最大,速度最大,物体运动最快,A正确;
B.AB段物体位移不随时间变化,处于静止状态,B错误;
C.OA斜率为正值,速度为正值,表示物体运动方向与初始方向相同,CD段斜率为负值,速度为负值,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向与初始运动方向相反,C正确;
D.4h内,汽车的初位置与末位置重合,位移为0,D错误。
故选AC。
11.0.1
加速
【详解】
两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02s,从打A点到打F点共有5个时间间隔所以经历时间为0.1s,由于位移逐渐增大所以小车做加速运动.
12.EDABCF
【详解】
使用打点计时器时的基本步骤如下:先进行安装器材,再安装纸带,接通电源后再拉动纸带,然后关掉电源,最后处理纸带。则正确步骤是EDABCF。
13.(1)140m,100m;(2)0,4m/s
【详解】
(1)
小船从O到A过程中的路程
位移
(2)当小船沿直线返回到O点
14.

【解析】
【详解】
汽车在x轴上行驶,没有说明运动的方向,汽车距离A村最近时的位置坐标为(2,0),即x1为2km;汽车行驶到离B村5km时,可能在B村的左边,也可能在B村的右边,所以汽车的位置坐标有两种情况。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得x2为4km或10km.
15.(1)1.5
m/s,方向向西;(2)10.5
m/s
【详解】
(1)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平均速度的方向向西
(2)全程的平均速率为
16.(1)2
m/s2;(2)-12.5
m/s2
【详解】
(1)由
v=v0+at,有
(2)由
v=v0+at,可知
,负号表示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