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单元测试题(word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单元测试题(word解析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8-26 06:17: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40分)
1.高速公路“区间测速”的原理是通过测量车辆经过两个监控点之间的时间来判断是否超速。如图所示为某一20km路段的“区间测速”标志,该路段限速120km/h,则(  )
A.“20km”指位移
B.“20km”指路程
C.车辆过此路段的平均速度为120km/h
D.车辆过此路段用时15min属超速
2.某人驾车从定海某小区前往新城体育路的新华书店,导航地图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汽车所处位置时,不能把汽车看做质点
B.“常规路线”中要行驶“13公里”用时“23分钟”,则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
C.图中显示的“23分钟”是指到达目的地的时刻
D.公路某处路边竖有限速标志“”,指的是车辆在该路段行驶过程中,瞬时速度不能超过
3.下列关于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B.速度为零,加速度一定为零
C.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
D.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4.关于质点和参考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就是体积很小的点
B.研究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周的时间时,卫星可以被视为质点
C.“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为参考系来描述江水的运动
D.我们常说“太阳东升西落”,是以太阳为参考系描述地球的运动
5.在建国70周年庆典上,直升机组成“70”字样编队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某飞行员认为自己处于静止状态,则他选择的参考系可能是(  )
A.邻近的直升机
B.天安门广场上的旗杆
C.天安门城楼
D.直升机的螺旋桨叶片
6.如图所示,在一次跳远训练中,小李同学从①点起跳到⑨点落地用时,①、⑨两点间距为。在分析小李运动时,若将小李视为质点,并忽略阻力,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小李从起跳到落地的路程为
B.从起跳到落地用时是指时刻
C.小李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D.小李落地时速度大小一定等于
7.体验军人的气魄,纪律、素质、品质、争做生活中的军人---这就是“军训”意义所在。下列关于“军训”说法正确的是(  )
A.上午10点整军训开始,10点整是时间间隔
B.正步走时以队列中的某同学为参照系,其他同学是运动的
C.比较踢腿动作时,可以将同学看成质点
D.男生方队通过50m长的检阅台时,平均速度越大用时越短
8.下列关于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里速度的变化
B.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且又减小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C.速度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一定为正
D.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一定越来越大
9.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
A.力
B.质量
C.时间
D.加速度
10.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
A.时间
B.路程
C.速度
D.加速度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实验题(共15分)
11.用
DIS
实验研究小车位移和时间的关系时,将位移传感器的________部分固定在小车上,__________部分固定在轨道一端,并将它与________相连.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图线,则AB
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__m/s.
12.利用气垫导轨研究物体运动规律,求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主要的实验步骤:
(1)滑块放置在气垫导轨0刻度处,在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加速运动,测量滑块从光电门1到光电门2经历的时间t,测量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s;
(2)只移动光电门1,改变s,多次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3)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描点、作出图像,如图乙所示。
根据数据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导轨标尺的最小分度为_______cm,读出如图甲所示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s1,并计算=______m/s。假设图线的斜率大小为k,纵截距为b,则滑块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作出图像,求出本次测量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m/s2。
三、解答题(共45分)
13.质点沿一边长为2m的正方形轨道逆时针方向运动,每1s移动1m,初始位置在某边的中点,如下图所示,分别求下列情况下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并在图上画出各位移。
(1)从A点开始到第2s末时;
(2)从A点开始到第4s末时;
(3)从A点开始到第8s末时。
14.NBA球赛中,篮球以的速度水平撞击篮板,撞击后以的速度反向弹回,球与篮板接触的时间,求:
篮球在水平方向的速度变化量;
篮球与篮板撞击过程中水平方向的平均加速度.
15.某运动物体在平面内,由点A(2,1)出发,沿直线运动到点B(2,4)然后又由点B(3,4)沿直线运动到点C(5,4)。
(1)试在图中坐标纸上完成坐标系的建立;
(2)画出物体的运动轨迹;
(3)整个运动过程的位移(大小、方向)。
16.某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
(1)若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2,求全程的平均速度.
(2)若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v2,全程的平均速度又是多少?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号交付海军服役后,进行了舰载机起降等多项科学实验,使我国海军力量不断发展壮大.若在某次海上军事演习中,一艘驱逐舰以90km/h的速度追赶在它前面120km处正向同方向匀速航行的航空母舰,驱逐舰总共追赶了270km才赶上,则航空母舰的舰速为多大?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B.“20km”指路程,不是位移,选项B正确,A错误;
C.区间测速,测得是这一段距离的平均速率,选项C错误;
D.车辆过此路段用时15min则平均速率
则不超速,选项D错误。
故选B。
2.D
【详解】
A.研究汽车所处位置时,汽车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能把汽车看成质点,A错误;
B.根据
表示的是平均速率,B错误;
C.图中显示的“23分钟”是指到达目的地的时间间隔,C错误;
D.公路某处路边竖有限速标志“”是指瞬时速度,D正确。
故选D。
3.C
【详解】
A.速度越大,加速度不一定越大,还与时间有关,A错误;
B.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例如竖直上抛到达最高点时,B错误;
CD.根据
可知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C正确,D错误。
故选C。
4.B
【详解】
AB.物体能不能看成质点,需要看其在描述物理情景中形状大小是否可以忽略,故研究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周的时间时,卫星可以被视为质点,故A错误;B正确;
CD.参考系是研究物体运动时,被选出来假定不动的物体,选项C中是以河岸为参考系,选项D中是以地面为参考系,故CD错误。
故选B。
5.A
【详解】
飞行员相对天安门广场上的旗杆以及天安门城楼都是运动的,相对直升机的螺旋桨叶片也是运动的,飞行员认为自己处于静止状态,则他选择的参考系可能是邻近的直升机。
故选A。
6.C
【详解】
A.小李并不是沿直线从①点运动到⑨点,所以从起跳到落地的路程大于6.4m,故A错误;
B.从起跳到落地用时0.8s是指时间间隔,故B错误;
C.小李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故C正确;
D.小李落地时的速度为瞬时速度,它与小李运动的平均速度无直接关联,所以其大小不一定等于8m/s,故D错误。
故选C。
7.D
【详解】
A.上午10点整军训开始,10点整是时刻,选项A错误;
B.正步走时以队列中的某同学为参照系,其他同学是静止的,选项B错误;
C.比较踢腿动作时,不可以将同学看成质点,否则就没动作可言了,选项C错误;
D.男生方队通过50m长的检阅台时,根据
可知,平均速度越大用时越短,选项D正确。
故选D。
8.AD
【详解】
A.根据
则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里速度的变化,选项A正确;
B.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且又减小时,物体做加速运动,选项B错误;
C.速度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不一定为正,选项C错误;
D.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则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一定越来越大,选项D正确。
故选AD。
9.AD
【详解】
力、加速度既有大小还有方向,是矢量,质量、时间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
故选AD。
10.CD
【详解】
AB.时间和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AB错误;
CD.加速度和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CD正确。
故选CD。
11.发射器
接收器
数据采集器
0.5m/s
【详解】
[1][2][3]用
DIS实验研究小车位移和时间的关系时,将位移传感器的发射器部分固定在小车上,随小车一起运动,位移传感器的接收器部分固定在轨道一端,并将它与数据采集器相连;
[4]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可得:
12.
1
1.36
2k
2.1(2.0-2.2)
【解析】由图可知,标尺的最小分度为1cm;如图所示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s1=143.0-3.0cm=1.400m,
因t1=1.03s,那么s1/t1=1.40/1.03=1.36m/s;
依据运动学公式,则有:

因假设图线的斜率为k,纵坐标截距为b,则滑块运动的加速度为a=?2k,
根据点然后平滑连线,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

因此测量的加速度大小为2.1m/s2.
13.(1)x1=m,l1=2m;(2)x2=2m,l2=4m;(3)x3=0,l3=8m。位移矢量如图所示。
【详解】
(1)从A点开始到第2s末时,质点运动的路程为l1=2m,到达B点,则位移为x1=m;
(2)从A点开始到第4s末时,质点运动的路程为l2=4m,到达C点,则位移为x2=2m;
(3)从A点开始到第8s末时,质点运动的路程为l3=8m,回到A点,则位移为x3=0;
14.(1)
,与撞击后的速度方向相同(2)
,与撞击后的速度方向相同
【分析】
根据加速度定义式可求解,注意速度、速度变化量、加速度是矢量;
【详解】
(1)设末速度的方向为正,速度的变化量,与撞击后的速度方向相同;
(2)根据加速度公式:,与撞击后的速度方向相同.
【点睛】
本题考查加速度的定义式,注意速度是矢量,速度变化量以及加速度都是矢量.
15.(1)(2);(3)5m;方向:由A指向C,或北偏东53度等等
【详解】
(1)(2)建立直角坐标系,先找出关键点A(2,1)、B(2,4)、C(5,4),然后连接即可如图所示
(3)整个运动过程的位移大小
方向是由A指向C,或北偏东53度等等。
16.(1)(2);50km/h
【解析】
【分析】
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求出前一半时间通过的路程和后一半时间通过的路程,然后由平均速度公式求出全程的平均速度;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求出汽车的运动时间,然后由平均速度公式求出全程的平均速度;先根据快艇的速度和行驶距离求出所用时间,用快艇行驶的距离减去快艇和航空母舰原先的距离就等于航空母舰的行驶距离,根据速度公式即可求出.
【详解】
(1)设全程的时间为2t,前一半时间通过的位移,
后一本时间通过的位移:,
全程的平均速度:;
(2)设甲乙两地间的距离是,
则前半段与后半段的位移都是x,由得汽车的运动时间:,
总的运动时间:,全程的平均速度:;
根据公式,快艇和航空母舰的运动时间为;
航空母舰走的距离为,
军舰的速度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求汽车的平均速度问题,熟练应用平均速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即可正确解题,解题时要注意,平均速度是物体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求平均速度应先求出路程与所对应的运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