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比热容同步测试2021—2022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3.3比热容同步测试2021—2022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8-26 15:15: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3
比热容
一、单选题
如图1为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情况”的实验装置,使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分别对水和食用油加热,得到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的吸热能力比乙的吸热能力强
B.
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应加入体积相同的水和食用油
C.
实验中物质吸热的多少是通过升高的温度来衡量的
D.
图2图象中甲对应食用油,乙对应水
将一高温物体与一低温物体接触达到相同温度(两物体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则有(

A.
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大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
B.
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
C.
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一定大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
D.
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
甲、乙两物体质量都为1kg,丙物体质量为2kg,三个物体温度都升高1℃,吸收热量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的比热容与丙的相等
B.
甲的比热容比乙的大
C.
甲的温度升高,需吸收2000J的热量
D.
甲、乙的温度都降低,乙比甲放出的热量多
小明根据下表所提供的数据得出了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J·(kg·℃)-1]

4.2×103
水银
0.14×103
酒精
2.4×103
沙石
0.92×103
煤油
2.1×103

0.88×103

2.1×103

0.39×103
A.
液体的比热容一定比固体的比热容大
B.
同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后,比热容不变
C.
由于水的比热容大,白天海水温度比沙滩高
D.
的水温度升高,吸收的热量是
如图是用相同的加热装置对质量相同的a、b、c三种物质加热时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对图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b的比热容小于c的比热容
B.
时间内物质a的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C.
温度从升高到时,a物质吸收的热量比b多
D.
b的比热容大于c的比热容
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的是(

A.
夏天,在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
B.
北方楼房内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
C.
海边昼夜温差变化比沙漠中小
D.
生物体内水的比例高,有助于调节自身的温度
图是根据某沿海城市和某内陆城市一年内气温随月份变化的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线是内陆城市的气温图线,因为砂石的比热容较小
B.
实线是内陆城市的气温图线,因为砂石的比热容较大
C.
实线是沿海城市的气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小
D.
实线是沿海城市的气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A,B
两物体质量相等,温度均为10℃;甲、乙两杯水质量相等,温度均为50℃.现将
A
放入甲杯,B
放入乙杯,热平衡后甲杯水温降低了4℃,乙杯水温降低了8℃,不考虑热量的损耗,则
A、B
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
A.
4:9
B.
3:5
C.
2:3
D.
1:2
小东根据图提供的信息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
铁块和铝块升高相同温度,吸收的热量一定不等
B.
质量相等的水和沙子,吸收相同热量,水比沙子升温多
C.
我国北方楼房中的“暖气”用水作介质,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D.
质量相等的沙子和铁,降低相同温度,沙子放出的热量少于铁放出的热量
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和物质的种类有关
B.
同种物质质量越大比热容就越大
C.
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小,所以比较适合作冷却剂
D.
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其比热容一定不变
二、填空题
如果一块冰的温度由-15℃升高到-5℃,其温度升高了______℃;当这块冰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足够的热量后,全部融化成了水,比热容将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
常见物质的比热容如表所示。现有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铜块和铝块,若使两个金属块接触,则它们之间______发生热传递(选填“会”或“不会”)。若使两个金属块升高相同的温度,则______块吸收的热量较多。若使两个金属块放出相同的热量,则______块的温度降低较多。
一些常见物质的比热容
物质
焦/(千克?℃)
物质
焦/(千克?℃)

0.39×103
水银
0.14×103
钢铁
0.45×103
煤油
2.10×103
花岗石
0.80×103
甘油
2.20×103

0.90×103
酒精
2.40×103
干燥泥土
0.84×103

4.20×103
将质量和初始温度均相同的铝、铜、铁三个金属球(c铝>c铁>c铜)浸没在沸水中煮较长的一段时间,则三个球的末温_______(“相同”或“不同”),从沸水中吸收热量最多的是_______球.
比热容反映的是不同物质的______,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______。物质的比热容______(填“随”或“不随”)物质的质量、温度、吸收或放出热量的改变而改变,物质的种类和状态发生变化,其比热容______。
甲、乙两物体质量都为1kg,丙物体质量为2kg,三个物体温度都升高1℃,吸收热量如图所示,则甲物体的比热容为______J/(kg?℃);乙物体的比热容______丙物体的比热容(选填“>”、“<”或“=”)。
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焦/(千克·℃),1千克20℃的水吸收2.1×105焦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到________℃.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司机往汽车发动机的水箱里灌水,这是因为水的________大,所以在相同条件下水能带走较多的________,冷却效果好.
三、实验探究题
如图1所示为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情况的实验装置.
(1)设计实验时:用水和煤油做实验,应使水和煤油的_______相等.
(2)实验过程中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碰到烧杯和_______.
(3)实验中得到如下数据:
烧杯号
液体
质量m/g
初温t1/℃
末温t2/℃
加热时间t/min
1

300
20
30
12.3
2

120
20
30
6.2
3
煤油
300
20
30
6.1
4
煤油
300
20
25
3.1
①比较分析1、3号烧杯的实验记录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
②比较分析1、2号烧杯的实验记录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比较分析_______、_______号烧杯的实验记录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质量相等的同种物质,升高不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
(4)图2中能合理反映该实验结果的图像是_______(填“甲”“乙”或“丙”).
(5)实验中,物质吸热的多少是通过______________(填“温度升高的高低”或“加热时间的长短”)来反映的.
(6)能否准确控制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是本次实验成败的关键.酒精灯和电加热器都可作为热源,你认为选_______较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工匠用钢铁打制刀具时,有一个重要流程叫“淬火”,把刚打制成型的刀具放到火炉中充分煅烧,然后将其迅速放入水中骤冷.现有一成型的合金钢刀具的质量为1
kg,温度为20℃,放入836℃的炉火中煅烧足够长时间,迅速取出放入5
kg、20℃的水中冷却,最后与水达到共同的温度.求:[不计过程中的热量损失,c水=4.2×103
J/(kg·℃),c合金钢=0.42×103
J/(kg·℃)]
(1)此刀具在火炉中吸收了多少热量.
(2)淬火后水的温度为多少摄氏度.
参考答案
1.D
2.B
3.B
4.D
5.A
6.A
7.A
8.A
9.C
10.A
11.10?
吸收?
变大
12.不会?
铁?

13.?相同;铝
14.吸热本领?
不同?
不随?
也发生改变
15.3000?

16.70;比热容;热量
17.(1)质量?
(2)电加热器?
(3)②质量不同的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
③3?
4?
(4)乙?
(5)加热时间的长短?
(6)电加热器?
电加热器工作状态稳定,能够更好地通过控制加热时间的长短准确地控制吸收热量的多少
18.解:
(1)刀具吸收的热量Q吸=c合金钢m合金钢Δt=0.42×103?J/(kg·℃)×1
kg×(836℃-20℃)=3.4272×105?J.
(2)不计热损,则Q放=Q吸,?
即c合金钢m合金钢(t0合金钢-t)=c水m水(t-t0水),?
代入数据,有0.42×103?J/(kg·℃)×1
kg×(836℃-t)=4.2×103?J/(kg·℃)×5
kg×(t-20℃),?
解得淬火后水的温度t=36℃.